專利名稱:一種含釩石煤中釩的濕法浸出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含釩石煤濕法浸出方法。
背景技術:
我國石煤儲量相當豐富,據南方石煤資源綜合考察報告稱湖南、湖北、浙江、江西、廣西、貴州、安徽、河南、陜西等省、自治區石煤總儲量為618.8億噸,探明儲量39.0億噸,僅湖南、湖北、江西、浙江、安徽、貴州、陜西七省的石煤中含有V2O5就達1.1797億噸,其中V2O5≥0.5%的儲量為7707.5萬噸,是我國釩鈦磁鐵礦中釩儲量的6.7倍,約為世界各國釩儲量的總和。
我國從石煤中提取釩絕大多數采用焙燒浸出。一方面,由于釩礦中含有一定量的硫化物,焙燒會產生大量的SO2,嚴重污染環境;另一方面,對于我國大部分石煤釩礦而言,無鹽焙燒的釩的浸出率較低。為了提高釩的浸出率,需在焙燒時加入氯化鈉,但加入鈉鹽后,焙燒過程中又會產生大量HCl、Cl2等有毒氣體,進一步對環境造成污染。為了解決環保問題,提出采用直接強酸浸出的方法。采用直接酸浸法,有效地避免了焙燒法在焙燒過程中產生的大量SO2、HCl和Cl2等有毒氣體。一般來說,浸出過程的加工費約占濕法提釩總加工費的30~50%,酸法浸出的硫酸消耗又占浸出費用的70~80%,可見,降低酸耗是石煤濕法提釩成本的重要措施。強化酸浸工藝,硫酸用量增大,使得浸出液中剩余酸度過高。為了節約成本,現有的濕法提釩工藝均設法回用產生的余酸。
中國專利申請號200810058171.4公開了一種含釩石煤礦和螢石聯合制取五氧化二釩的方法。該法返回萃取和洗滌后的廢液、氨水沉釩母液和紅礬洗液,循環利用了一部分余酸。由于萃取前用氨水調節浸出液的pH值到2.5,損失了大量的酸,致使萃取后廢液中的余酸很少。同樣,氨水沉釩母液和紅礬洗液中的余酸也很少,其循環使用對釩的浸出影響不大。
付自碧等《鋼鐵釩鈦,2009,30(3)21-25》發表的“含釩浸出液離子交換余液循環試驗”也采用離子交換法處理浸出液,并循環使用離子交換后的浸出液。不同的是離子交換前,用NaOH調節溶液的pH值到7左右,浸出液中大部分余酸被中和,循環使用的只是水,而且離子交換樹脂再生困難,成本較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出一種利用浸出液中的余酸的含釩石煤中釩的濕法浸出方法。
本發明的目的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依次由以下步驟組成(1)將含釩石煤粉碎、磨細至100~200目,加入含釩石煤重量8~35%的98%硫酸,加水控制液固重量比為1∶1~2∶1,加熱并控制反應溫度為70~100℃,反應7~10h,液固分離,得到浸出液;(2)按浸出液總體積計,取出30~70%,與含釩石煤重量8~35%的98%硫酸,加入另取的上述粉碎、磨細的含釩石煤,按步驟(1)操作,如此重復下去;(3)用煤油稀釋的10%P204和5%TBP作為萃取劑,在室溫下,7級萃取每次剩余的浸出液,用濃度為1~4N的硫酸7級反萃取負載有機相;(4)在反萃取液中加入含釩石煤重量0.5~3.0%的氯酸鈉后,加入濃度為12%的氨水調節pH值為2.2,過濾、洗滌沉淀,在550℃下煅燒沉淀,得到五氧化二釩。
含釩石煤濕法浸出方法的浸出液中含有余酸,循環的浸出液中的余酸會和新投入的硫酸達到平衡,此時的酸濃度很高,能有效浸出石煤中的釩,特別是以類質同象形式存在于云母中的釩。
本發明具有如下優點余酸循環對易于提取的釩的浸出率大于90%;對于以類質同象形式存在的難以提取的釩浸出率仍能達到85%以上。此法還能降低硫酸的用量,節約硫酸20%以上,同時,經多次循環后,浸出液中的釩濃度約提高一倍,降低了萃取成本。由于硫酸用量的減少,也相應減少了后續中和的氨水用量,這也降低了整個含釩石煤中釩的濕法浸出的成本。該方法釩浸出率高,試劑消耗量少,污染少。
具體實施例方式 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在本發明中,第一次浸出得到浸出液后,按浸出液總體積計,分別取40%,50%,60%與含釩石煤重量8~35%的98%硫酸對另取的含釩石煤進行浸出,重復6-10次,當浸出液中的酸、釩離子濃度及浸出率保持穩定后,不斷重復下去,每次得到重量穩定的五氧化二釩。
實施例1 1.取100g破碎、球磨至150目的含釩1.08%的石煤,投入反應釜中,加入25g 98%硫酸,加水控制液固重量比為1∶1,70℃反應8h,過濾、洗滌沉淀,得到100ml浸出液,測定一次浸出液的pH值、釩離子濃度和浸出率。
2.取40ml浸出液,和25g 98%硫酸一起,在同步驟1的條件下對另取的100g含釩石煤進行浸出,并如此重復操作下去,測定每次所得浸出液的pH值、釩離子濃度和浸出率。結果見表1,經6次重復后,浸出液中的酸、釩離子等濃度及浸出率保持穩定。
3.用煤油稀釋的100g 10%P204和5%TBP萃取劑,在室溫下,7級萃取每次留下的60ml浸出液,用濃度為2N的硫酸,7級反萃取負載有機相,得到反萃取液5ml;在反萃取液中加入2.5g氯酸鈉反應1h,再加入濃度為12%氨水調節pH值為2.2,過濾,在550℃下煅燒沉淀,得到含量為99%的五氧化二釩。結果見表1,前5次得到的五氧化二釩量一直在增加,6次重復后,五氧化二釩的量保持穩定,每次能得到1.311g左右。
表1 含釩1.08%石煤循環浸出實驗
實施例2 1.取100g破碎、球磨至100目的含釩0.993%的石煤,投入反應釜中,加入13g 98%硫酸,加水控制液固重量比為2∶1,90℃反應10h,過濾、洗滌沉淀,得到200ml浸出液,測定一次浸出液的pH值、釩離子濃度和浸出率。
2.取100ml浸出液,和13g 98%硫酸一起,在同步驟1的條件下對另取的100g含釩石煤進行浸出,并如此重復操作下去,測定每次所得浸出液的pH值、釩離子濃度和浸出率。結果見表2,經8次重復后,浸出液中的酸、釩離子等濃度及浸出率保持穩定。
3.用煤油稀釋的100g 10%P204和5%TBP萃取劑,在室溫下,7級萃取每次留下的100ml浸出液,用濃度為2N的硫酸,7級反萃取負載有機相,得到反萃取液5ml;在反萃取液中加入2g氯酸鈉反應1h,再加入濃度為12%氨水調節pH值為2.2,過濾,在550℃下煅燒沉淀,得到含量為99%的五氧化二釩。結果見表2,前7次得到的五氧化二釩量一直在增加,8次重復后,五氧化二釩的量保持穩定,每次能得到1.325g左右。
表2 含釩0.993%石煤循環浸出實驗
實施例3 1.取100g破碎、球磨至100目的含釩1.12%的石煤,投入反應釜中,加入20g 98%硫酸,加水控制液固重量比為2∶1,80℃反應9h,過濾、洗滌沉淀,得到200ml浸出液,測定一次浸出液的pH值、釩離子濃度和浸出率。
2.取120ml浸出液,和20g 98%硫酸一起,在同步驟1的條件下對另取的100g含釩石煤進行浸出,并如此重復操作下去,測定每次所得浸出液的pH值、釩離子濃度和浸出率。結果見表3,經10次重復后,浸出液中的酸、釩離子等濃度及浸出率保持穩定。
3.用煤油稀釋的100g 10%P204和5%TBP萃取劑,在室溫下,7級萃取每次留下的80ml浸出液,用濃度為3N的硫酸,7級反萃取負載有機相,得到反萃取液5ml;在反萃取液中加入1.5g氯酸鈉反應1h,再加入濃度為12%氨水調節pH值為2.2,過濾,在550℃下煅燒沉淀,得到含量為99%的五氧化二釩。結果見表2,前9次得到的五氧化二釩量一直在增加,10次重復后,五氧化二釩的量保持穩定,每次能得到1.394g左右。
表3 含釩1.12%石煤循環浸出實驗
權利要求
1.一種含釩石煤中釩的濕法浸出方法,其特征是依次由以下步驟組成(1)將含釩石煤粉碎、磨細至100~200目,加入含釩石煤重量8~35%的98%硫酸,加水控制液固重量比為1∶1~2∶1,加熱并控制反應溫度為70~100℃,反應7~10h,液固分離,得到浸出液;(2)按浸出液總體積計,取出30~70%,與含釩石煤重量8~35%的98%硫酸,加入另取的上述粉碎、磨細的含釩石煤,按步驟(1)操作,如此重復下去;(3)用煤油稀釋的10%P204和5%TBP作為萃取劑,在室溫下,7級萃取每次剩余的浸出液,用濃度為1~4N的硫酸7級反萃取負載有機相;(4)在反萃取液中加入含釩石煤重量0.5~3.0%的氯酸鈉后,加入濃度為12%的氨水調節pH值為2.2,過濾、洗滌沉淀,在550℃下煅燒沉淀,得到五氧化二釩。
全文摘要
一種含釩石煤中釩的濕法浸出方法。其特征是在含釩石煤中加入98%硫酸,加水控制液固重量比,加熱并控制反應溫度為70~100℃,反應7~10h,液固分離,得到浸出液;按浸出液總體積計,取出30~70%,與98%硫酸,加入另取的含釩石煤,如此重復下去;用煤油稀釋的10%P204和5%TBP萃取每次剩余的浸出液,用硫酸反萃取負載有機相;在反萃取液中加入氯酸鈉后,加入氨水調節pH值,過濾、洗滌沉淀,在550℃下煅燒沉淀,得到五氧化二釩。該發明是一種利用浸出液中的余酸的含釩石煤中釩的濕法浸出方法。該方法釩浸出率高,試劑消耗量少,污染少。本發明的方法適用于含釩石煤中釩的浸出。
文檔編號C22B3/08GK101760650SQ20101010945
公開日2010年6月30日 申請日期2010年2月5日 優先權日2010年2月5日
發明者戴子林 申請人:廣州有色金屬研究院, 韶關市粵有研化工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