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液壓馬達驅動鋼質管道內拋丸除銹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3417199閱讀:401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液壓馬達驅動鋼質管道內拋丸除銹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管道除銹裝置,特別是關于一種液壓馬達驅動的鋼質管道內拋丸除銹裝置。
背景技術
深水石油開發是當今世界油氣勘探開發的熱點,也是我國具有前景的勘探開發領域。我國深水油氣資源豐富,推進我國深海油氣勘探開發,將為我國油氣儲量增長,適應國民經濟快速發展需求,緩解油氣進口壓力,改善能源結構,發揮重要作用。管道是石油和天然氣深水開發的主要運輸工具,深水平臺距岸較遠,并且輸送中不可能建設壓縮機站。因此為了保證油氣能夠順利輸送到岸,勢必需要增加輸送壓力,增大鋼管直徑,使用性能更好的鋼材。采用天然氣/凝析液輸送管道內涂層減阻技術,不但可以提高深水海底管道的輸送能力,縮小管徑,節省鋼材;還將有利于延長清管周期,減少清管次數,減輕管內壁腐蝕,保證介質純度。現有的管道內壁清理一般要采用液壓馬達驅動的鋼質管道內拋丸除銹裝置進行除銹,而在現有技術中取消了原來的液壓馬達和皮帶輪之間通過轉角器傳動環節。將軸承外頂套與主軸連接板之間的間隙設計上改變成所采用最大鋼丸直徑的3-4倍,減小了他們之間的磨損,增加了旋轉油封,設計間隙的加大可以減小其進入的最大粒徑粉塵與旋轉油封的磨損,克服了間隙太小,而使上部軸承或結合盤進入的粉塵灰塵降到底部,沒有一定的容積而產生強烈磨損的問題。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延長內拋頭的使用壽命,保證天然氣/ 凝析液輸送管道內涂層涂料與管道內壁的附著力,提高生產效率的液壓馬達驅動的鋼質管道內拋丸除銹裝置。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以下技術方案一種液壓馬達驅動的鋼質管道內拋丸除銹裝置,它包括一沿著軌道前后移動的動力小車,所述動力小車上設置有一輸丸驅動裝置,所述輸丸驅動裝置的一端伸出一輸丸桿,所述輸丸桿穿過一活動箱伸入一待除銹的鋼管;所述輸丸桿在所述鋼管內穿過一旋轉支架,連接一內拋頭;所述輸丸桿上支撐有一由輸丸驅動裝置帶動的輸送帶,所述輸送帶的末端設置在所述內拋頭頂部的入口處;所述鋼管支撐連接在一移動小車上,且連接其上的驅動裝置輸出端;在所述鋼管的末端穿入一固定箱,所述活動箱和所述固定箱內分別設置有一丸塵收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輸丸桿尾部固定連接一液壓馬達,所述液壓馬達的輸出端連接一大皮帶輪, 所述大皮帶輪通過多根皮帶連接一小皮帶輪,所述小皮帶輪的端部固定連接一端蓋,所述端蓋通過螺栓連接一具有臺階的連接盤,所述連接盤的中心固定連接所述內拋頭的主軸, 所述連接盤的大頭端通過螺栓連接在所述內拋頭的葉輪端部;所述小皮帶輪內轉動連接一軸承套,所述軸承套上端固定連接在機架上,所述軸承套上部設置一凸盤,所述凸盤的下沿設置一圈凹槽,所述小皮帶輪的上頂部設置有一圈嵌入所述凹槽內的凸起;所述軸承套的底端設置有一壓蓋,所述壓蓋與所述小皮帶輪的端蓋之間留有間隙;所述軸承套與所述連接盤的小頭端之間間隔轉動連接兩個軸承,每一所述軸承套與所述連接盤之間徑向設置有一道旋轉油封,所述軸承套端部與所述連接盤大頭端的端部之間設置有兩道密封圈。設置在所述軸承套與所述連接盤之間徑向的旋轉油封為雙唇形密封圈。設置在所述軸承套端部與所述連接盤大頭端的端部之間的兩道密封圈均為唇形密封圈。所述大皮帶輪通過過盈加熱方式連接裝配在軸套上,所述液壓馬達輸出端的端面通過螺栓用壓板壓緊所述軸套,所述螺栓與所述軸套固定連接。本發明由于采取以上技術方案,其具有以下優點1、本發明由于采用液壓馬達直接帶動大皮帶輪和小皮帶輪,取消了原有的轉角器連接,使其運轉速度得到提高同時使拋丸量也得到增加,加快了除銹速度。2、本發明由于對內拋頭主軸的軸承套與主軸上的連接盤之間采用兩級唇形密封和一級雙唇型軸用油封,使主軸磨損減輕了,提高了機械效率,延長了內拋頭使用壽命。3、本發明由于在內拋頭上采用小皮帶輪鑲套安裝于內拋頭軸承套的外表面,其安裝形式可以減小內拋頭的橫向尺寸。4、本發明由于在內拋頭軸承套凸盤的下沿設置一圈密封凹槽,小皮帶輪的端面具有一圈凸起,凸起嵌入在軸承套凸盤下沿的密封凹槽內,其結構形式減少了鋼砂和灰塵通過皮帶輪和軸承套之間的間隙進入此空間的幾率。5、本發明由于采用液壓馬達驅動內拋頭清理鋼質管道,增加天然氣/凝析液輸送管道內涂層的附著力,減少管道阻力,提高深水海底管道的輸送能力,將有利于延長清管周期, 減少清管次數,減輕管內壁腐蝕,保證介質純度,降低燃料氣消耗、提高管道輸送系統運行的穩定性。本發明可廣泛用于海底管道內涂層涂敷前的清理工作。


圖1是本發明結構示意2是本發明內拋頭結構主視示意3是圖2的俯視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的描述。如圖1所示,本發明與現有技術類似,其包括一動力小車1,動力小車1通過外部設置的驅動裝置,可以沿著軌道前后移動。動力小車1上設置有一輸丸驅動裝置2,輸丸驅動裝置2的一端伸出一輸丸桿3,輸丸桿3穿過一活動箱4,伸入一待除銹的鋼管5。在鋼管5 內,輸丸桿3穿過一旋轉支架6,連接一內拋頭7。輸丸桿3上支撐有一由輸丸驅動裝置2 帶動的輸送帶8,輸送帶8的末端設置在內拋頭7頂部的入口處。活動箱4通過外部設置的驅動裝置,也可以沿著軌道前后移動。鋼管5支撐在一移動小車9上,且與移動小車9上的驅動裝置輸出端連接,在驅動裝置的帶動下,鋼管5可以圍繞旋轉支架6做旋轉運動。鋼管 5的末端穿入一固定箱10,在活動箱4和固定箱10內分別設置有一丸塵收集裝置。操作時,動力小車1帶動輸丸驅動裝置2前后移動,使支撐在輸丸桿3上的輸送帶 8和連接在輸丸桿3末端的內拋頭7—起在鋼管5內前后移動,對鋼管5進行除銹處理。活動箱4的主要作用是支撐輸丸桿3,密封連接鋼管5,通過內設的丸塵收集裝置接收從鋼管5 一端流出的鋼丸和鋼砂等,鋼管5另一端的鋼丸和鋼砂等由設置在固定箱10內的丸塵收集裝置收集。如圖2、圖3所示,本發明的主要特點是在輸丸桿3尾端固定連接一液壓馬達11, 在液壓馬達11的輸出端連接一大皮帶輪12,而不是一個轉角器,大皮帶輪12通過多根皮帶 13帶動一小皮帶輪14。小皮帶輪14的端部設置有一端蓋15,端蓋15通過螺栓16連接一具有兩個臺階的連接盤17,連接盤17的中心固定連接內拋頭7的主軸18,連接盤17的大頭端通過螺栓19連接在內拋頭7的葉輪20端部。小皮帶輪14轉動地連接在一軸承套21 外壁,軸承套21上部固定連接在機架22上。軸承套21上部具有一凸盤23,在凸盤23的下沿設置一圈密封凹槽24,與其對應,小皮帶輪14端面具有一圈凸起25,凸起25嵌入凹槽 24內。軸承套21底端設置有一壓蓋沈,壓蓋沈與小皮帶輪14的端蓋15之間留有間隙。 軸承套21與連接盤17的小頭端之間間隔轉動連接兩個軸承27,在每一軸承27外端的軸承套21與連接盤17之間徑向設置有一道旋轉油封觀,旋轉油封觀可以采用雙唇形密封圈, 在軸承套21端部與連接盤17大頭端的端部之間設置有兩道密封圈四,密封圈四可以采用唇形密封圈。當液壓馬達11帶動大皮帶輪12轉動時,大皮帶輪12通過皮帶13帶動小皮帶輪 14轉動,小皮帶輪14通過連接在其端部的端蓋15帶動連接盤17轉動,連接盤17帶動內拋頭7的葉輪20轉動,葉輪20帶動葉片30轉動拋丸。如圖2所示,上述實施例中,大皮帶輪12與液壓馬達11輸出端的連接可以采用以下結構形式,首先在液壓馬達11輸出端上通過平鍵連接一個軸套31,大皮帶輪12通過過盈連接(加熱方式)裝配在軸套31上,同時液壓馬達11輸出端的端面通過螺栓32用壓板 33壓緊軸套31,同時螺栓32與軸套31固定連接。上述各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發明,其中各部件的結構、連接方式等都是可以有所變化的,凡是在本發明技術方案的基礎上進行的等同變換和改進,均不應排除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外。
權利要求
1.一種液壓馬達驅動的鋼質管道內拋丸除銹裝置,它包括一沿著軌道前后移動的動力小車,所述動力小車上設置有一輸丸驅動裝置,所述輸丸驅動裝置的一端伸出一輸丸桿,所述輸丸桿穿過一活動箱伸入一待除銹的鋼管;所述輸丸桿在所述鋼管內穿過一旋轉支架, 連接一內拋頭;所述輸丸桿上支撐有一由輸丸驅動裝置帶動的輸送帶,所述輸送帶的末端設置在所述內拋頭頂部的入口處;所述鋼管支撐連接在一移動小車上,且連接其上的驅動裝置輸出端;在所述鋼管的末端穿入一固定箱,所述活動箱和所述固定箱內分別設置有一丸塵收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輸丸桿尾部固定連接一液壓馬達,所述液壓馬達的輸出端連接一大皮帶輪,所述大皮帶輪通過多根皮帶連接一小皮帶輪,所述小皮帶輪的端部固定連接一端蓋,所述端蓋通過螺栓連接一具有臺階的連接盤,所述連接盤的中心固定連接所述內拋頭的主軸,所述連接盤的大頭端通過螺栓連接在所述內拋頭的葉輪端部;所述小皮帶輪內轉動連接一軸承套,所述軸承套上端固定連接在機架上,所述軸承套上部設置一凸盤,所述凸盤的下沿設置一圈凹槽,所述小皮帶輪的上頂部設置有一圈嵌入所述凹槽內的凸起;所述軸承套的底端設置有一壓蓋,所述壓蓋與所述小皮帶輪的端蓋之間留有間隙;所述軸承套與所述連接盤的小頭端之間間隔轉動連接兩個軸承,每一所述軸承套與所述連接盤之間徑向設置有一道旋轉油封,所述軸承套端部與所述連接盤大頭端的端部之間設置有兩道密封圈。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液壓馬達驅動的鋼質管道內拋丸除銹裝置,其特征在于 設置在所述軸承套與所述連接盤之間徑向的旋轉油封為雙唇形密封圈。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液壓馬達驅動的鋼質管道內拋丸除銹裝置,其特征在于設置在所述軸承套端部與所述連接盤大頭端的端部之間的兩道密封圈均為唇形密封圈。
4.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液壓馬達驅動的鋼質管道內拋丸除銹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大皮帶輪通過過盈加熱方式連接裝配在軸套上,所述液壓馬達輸出端的端面通過螺栓用壓板壓緊所述軸套,所述螺栓與所述軸套固定連接。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液壓馬達驅動的鋼質管道內拋丸除銹裝置,其特征在于輸丸桿尾部連接一液壓馬達,液壓馬達連接一大皮帶輪,大皮帶輪通過多根皮帶連接一小皮帶輪,小皮帶輪固定連接一端蓋,端蓋連接一連接盤,連接盤連接內拋頭的主軸,連接盤的大頭端連接在內拋頭的葉輪端部;小皮帶輪內連接一軸承套,軸承套固定連接在機架上,軸承套上部設置一凸盤,凸盤的下沿設置一圈凹槽,小皮帶輪的上頂部設置有一圈嵌入凹槽內的凸起;軸承套的底端設置有一壓蓋,壓蓋與小皮帶輪的端蓋之間留有間隙;軸承套與連接盤的小頭端之間間隔轉動連接兩個軸承,每一軸承套與連接盤之間徑向設置有一道旋轉油封,軸承套端部與連接盤大頭端的端部之間設置有兩道密封圈。本發明可以廣泛用于海底管道內涂層涂敷前的清理工作。
文檔編號B24C3/06GK102335883SQ20111025418
公開日2012年2月1日 申請日期2011年8月31日 優先權日2011年8月31日
發明者吳文通, 孔瑞林, 張曉靈, 曹令福, 李新仲, 李清平, 杜寶銀, 楊加棟, 程兵 申請人: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 中海油能源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中海石油研究中心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