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具有自潤性能鋼絲圈的制備工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鋼絲圈的制備工藝,尤其涉及一種具有自潤性能鋼絲圈的制備工藝,屬于紡織器材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鋼絲圈是環錠紡細紗機、捻線機的關鍵器材之一,它直接影響紗線的捻度、卷裝密度以及斷頭、毛羽值和棉球數量,使用優質的鋼絲圈可提升紗線的質量檔次,提高成紗的產量、減少回花、降低成本,提高產值效益。鋼絲圈與鋼領之間的接觸面以及鋼絲圈與紗線之間的接觸面均承受高的磨損,為了提高產量,必須將鋼絲圈提升到更高的運行速度,這就對鋼絲圈的耐磨性以及強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現行的技術中,通過在鋼絲圈上涂覆適當的材料,已經使得鋼絲圈的工作性能大大提升,但是,對于高速運行的鋼絲圈,光依靠鍍層本身的耐磨性是無法滿足鋼絲圈耐磨性的要求。現行的行業中采用了鎳、銀、鉻等材料與石墨配伍組成自潤滑材料作為制備鋼絲圈的材料,但該種材料中鎳,鋁、鉻的含量都比較高,生產成本高,制備工藝復雜,并不適于鋼絲圈的批量生產。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需求,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具有自潤性能鋼絲圈的制備工藝,該制備工藝工序安排合理,制備成本適中,制得的鋼絲圈具有良好的綜合力學性能,在高速運行中表現出良好的自潤滑性能,有效降低了零件的磨損,提高了鋼絲圈的使用壽命。本發明是一種具有自潤性能鋼絲圈的制備工藝,該制備工藝主要包括如下步驟 a)澆鑄板材,b)退火軋制,c)正火處理,d)沖壓落料,e)滲碳處理,f)浸油烘干。在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的步驟a)中,板材中的主要成分Fe、C、Mn、Si、 Nb、Cr、Mg、石墨和MoS2 ;澆鑄時的溫度控制在1540°C -1600°C,澆鑄成型的鋼板厚度約為 3_5mm0在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的步驟b)中,退火處理時鋼板在加熱爐內的溫度為750_770°C,保溫時間為1小時,鋼板在爐內冷卻定型。在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的鋼板采用熱軋工藝進行軋制,軋制溫度控制在 480°C以下,軋制后的鋼板厚度為1-1. 2mm。在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的步驟c)中,正火溫度控制在750°C -770°C,保溫時間為1. 5-2. 5小時,鋼板出爐后空冷。在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的步驟e)中,滲碳處理后還需進行淬火和低溫回火處理,回火溫度控制在200°C -240°C。在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的步驟f)中,處理后的鋼絲圈在潤滑油中浸置 2-3小時,烘干溫度控制在100°C以下。本發明揭示了一種具有自潤性能鋼絲圈的制備工藝,該制備工藝工序安排合理,操作靈活,制得的鋼絲圈具備良好強度和耐磨性,且芯部能保持良好的塑性和較高的抗沖擊能力;材料中添加的石墨和MoS2,賦予了鋼絲圈良好的自潤滑性能,有效提高了鋼絲圈的使用壽命。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具有自潤性能鋼絲圈制備工藝的工序步驟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發明的優點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具有自潤性能鋼絲圈制備工藝的工序步驟圖;該制備工藝主要包括如下步驟a)澆鑄板材,b)退火軋制,c)正火處理,d)沖壓落料,e)滲碳處理,f)浸油烘干。實施例1
具體制備步驟如下
a)澆鑄板材,板材選用鐵基合金鋼材料,其主要成分及其百分含量為Fe82%-85%、C 0. 18%-0. 2%、Mn 9%_10%、Si 0. 4%-0. 6%、Nb 0. 4%-0. 5%、Cr 0. 7%-0. 8%、Mg 0. 9%-l. 1%、石墨 5%-6%以及MoS2 4%-5% ;材料中,Fe、Mn的顆粒度大于100目,石墨的顆粒度為250-300目, MoS2的顆粒度為450-500目,澆鑄時的溫度控制在1550°C -1580°C,澆鑄完成后鑄件在空氣中緩慢冷卻,澆鑄成型的鋼板厚度約為4mm ;
b)退火軋制,首先,對成型后的鋼板進行退火處理,將鋼板放置在加熱爐內,溫度升至 755°C,保溫時間為1小時,然后在爐內冷卻,退火后的鋼板化學成分均勻,基本消除內應力,塑性優良;然后,對鋼板采用熱軋工藝進行軋制,軋制溫度控制在480°C以下,軋制后的鋼板厚度約為1. Imm ;
c)正火處理,正火溫度控制在770°C左右,保溫2小時后出爐空冷,該熱處理能有效改善鋼板的切削加工性能,便于進行板鋼板的沖裁;
d)沖壓落料,采用液壓板料沖裁機完成沖壓落料;
e)滲碳處理,對沖壓成型的零件進行強化處理,滲碳處理后還需進行淬火和低溫回火處理,回火溫度控制在200°C左右;
f)浸油烘干,將處理后的鋼絲圈浸入潤滑油中,浸置時間為2.5小時;然后,取出烘干, 烘干溫度為100°C以下。實施例2 具體制備步驟如下
a)澆鑄板材,板材選用鐵基合金鋼材料,其主要成分及其百分含量為Fe 80%-85%、C 0. 18%-0. 2%、Mn 10%_11%、Si 0. 4%-0. 6%、Nb 0. 4%-0. 5%、Cr 0. 7%-0. 8%、Mg 0. 8%_1%、石墨 6%-7%以及MoS2 3%-4% ;材料中,Fe、Mn的顆粒度大于100目,石墨的顆粒度為280-300目, MoS2的顆粒度為450-480目,澆鑄時的溫度控制在1570°C -1590°C,澆鑄完成后鑄件在空氣中緩慢冷卻,澆鑄成型的鋼板厚度約為4mm ;b)退火軋制,首先,對成型后的鋼板進行退火處理,將鋼板放置在加熱爐內,溫度升至 755°C,保溫時間為1小時,然后在爐內冷卻,退火后的鋼板化學成分均勻,基本消除內應力,塑性優良;然后,對鋼板采用熱軋工藝進行軋制,軋制溫度控制在480°C以下,軋制后的鋼板厚度約為Imm ;
c)正火處理,正火溫度控制在760°C左右,保溫2小時后出爐空冷,該熱處理能有效改善鋼板的切削加工性能,便于進行板鋼板的沖裁;
d)沖壓落料,采用液壓板料沖裁機完成沖壓落料;
e)滲碳處理,對沖壓成型的零件進行強化處理,滲碳處理后還需進行淬火和低溫回火處理,回火溫度控制在220°C左右;
f)浸油烘干,將處理后的鋼絲圈浸入潤滑油中,浸置時間為2.5小時;然后,取出烘干, 烘干溫度為100°C以下。本發明揭示了一種具有自潤性能鋼絲圈的制備工藝,其特點是該制備工藝工序安排合理,操作靈活,制得的鋼絲圈具備良好強度和耐磨性,且芯部能保持良好的塑性和較高的抗沖擊能力;材料中添加的石墨和MoS2,賦予了鋼絲圈良好的自潤滑性能,有效提高了鋼絲圈的使用壽命。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所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不經過創造性勞動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應該以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保護范圍為準。
權利要求
1.一種具有自潤性能鋼絲圈的制備工藝,其特征在于,該制備工藝主要包括如下步驟a)澆鑄板材,b)退火軋制,c)正火處理,d)沖壓落料,e)滲碳處理,f)浸油烘干。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自潤性能鋼絲圈的制備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a)中,板材中的主要成分Fe、C、Mn、Si、Nb、Cr、Mg、石墨和MoS2 ;澆鑄時的溫度控制在 15400C -1600°C,澆鑄成型的鋼板厚度約為3-5mm。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自潤性能鋼絲圈的制備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b)中,退火處理時鋼板在加熱爐內的溫度為750-770°C,保溫時間為1小時,鋼板在爐內冷卻定型。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自潤性能鋼絲圈的制備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鋼板采用熱軋工藝進行軋制,軋制溫度控制在480°C以下,軋制后的鋼板厚度為1-1. 2mm。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自潤性能鋼絲圈的制備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c)中,正火溫度控制在750°C_770°C,保溫時間為1. 5-2. 5小時,鋼板出爐后空冷。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自潤性能鋼絲圈的制備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e)中,滲碳處理后還需進行淬火和低溫回火處理,回火溫度控制在200°C-240°C。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自潤性能鋼絲圈的制備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f)中,處理后的鋼絲圈在潤滑油中浸置2-3小時,烘干溫度控制在100°C以下。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具有自潤性能鋼絲圈的制備工藝,該制備工藝主要包括如下步驟a)澆鑄板材,b)退火軋制,c)正火處理,d)沖壓落料,e)滲碳處理,f)浸油烘干。本發明揭示了一種具有自潤性能鋼絲圈的制備工藝,該制備工藝工序安排合理,操作靈活,制得的鋼絲圈具備良好強度和耐磨性,且芯部能保持良好的塑性和較高的抗沖擊能力;材料中添加的石墨和MoS2,賦予了鋼絲圈良好的自潤滑性能,有效提高了鋼絲圈的使用壽命。
文檔編號C21D8/06GK102443893SQ20111028262
公開日2012年5月9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22日 優先權日2011年9月22日
發明者孫健 申請人:吳江秦邦紡織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