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壓鑄模具點冷卻管組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冷卻結構組件,具體的涉及一種壓鑄模具點冷卻管組件。
背景技術:
壓鑄模具點冷卻管組件是冷卻水通過管件向模具模仁內某個點冷卻的結構,其一頭與模仁連接,另外一頭與冷卻水管連接。現有的壓鑄模具點冷卻管組件與模仁傳統的連接方式采用的英制管螺紋連擊,或者焊接連接,與冷卻水的連接一般是管螺紋。現有技術中的壓鑄模具點冷卻管組件的結構與模仁焊接冷卻管組件無法通用,且管螺紋連接安裝時間長,耗時,多次拆裝容易損壞。
發明內容
為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快速安裝、且在不同的模具間通用的壓鑄模具點冷卻管組件。為實現上述技術目的,達到上述技術效果,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壓鑄模具點冷卻管組件,其包括一基座,所述基座的一端焊接有兩個快速連接頭, 另一端焊接有一內不銹鋼管,并所述內不銹鋼管一端與所述的兩個快速連接頭中的一個聯通,另一端都伸出所述基座,所述內不銹鋼管伸出所述基座的一端外套設有一外不銹鋼管, 所述外不銹鋼管的外圈至少開設有一個凹槽,所述凹槽內設置有密封圈。進一步的,所述外不銹鋼管焊接在所述基座上。優選的,所述外不銹鋼管的外圈開設有三條凹槽,所述的三條凹槽內分別設置有密封圈。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發明的壓鑄模具點冷卻管組件可將冷卻水進出皮管快速插在快速連接頭上,非常方便,直桿式設計也減少與模具其他部件干涉的可能;
2、本發明的壓鑄模具點冷卻管組件通過外不銹鋼管直接插入模具模仁需要冷卻的部位下的孔時,也比傳統的管螺紋連接快速,由于由多個密封圈,無需擔心冷卻水泄漏;
3、本發明可以輕易地拆下與裝上,從而做到一套機構與許多模具配用,通用性很強值得推廣。上述說明僅是本發明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發明的技術手段, 并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以實施,以下以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由以下實施例及其附圖詳細給出。
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明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本發明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發明,并不構成對本發明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為本發明的壓鑄模具點冷卻管組件的結構示意圖。圖中標號說明1、內不銹鋼管,2、密封圈,3、外不銹鋼管,4、基座,5、快速連接頭。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發明。參見圖1所示,一種壓鑄模具點冷卻管組件,其包括一基座4,所述基座4的一端焊接有兩個快速連接頭5,另一端焊接有一內不銹鋼管1,并所述內不銹鋼管1 一端與所述的兩個快速連接頭5中的一個聯通,另一端都伸出所述基座4,所述內不銹鋼管1伸出所述基座4的一端外套設有一外不銹鋼管3,所述外不銹鋼管3的外圈開至少設有一個凹槽,所述凹槽內設置有密封圈2。進一步的,所述外不銹鋼管3焊接在所述基座4上。優選的,所述外不銹鋼管3的外圈開設有三條凹槽,所述的三條凹槽內分別設置有密封圈2。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案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發明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壓鑄模具點冷卻管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基座(4),所述基座(4)的一端焊接有兩個快速連接頭(5),另一端焊接有一內不銹鋼管(1),并所述內不銹鋼管(1) 一端與所述的兩個快速連接頭(5)中的一個聯通,另一端都伸出所述基座(4),所述內不銹鋼管 (1)伸出所述基座(4)的一端外套設有一外不銹鋼管(3),所述外不銹鋼管(3)的外圈開至少設有一個凹槽,所述凹槽內設置有密封圈(2)。
2.一種壓鑄模具點冷卻管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不銹鋼管(3)焊接在所述基座 ⑷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壓鑄模具點冷卻管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不銹鋼管 (3)的外圈開設有三條凹槽,所述的三條凹槽內分別設置有密封圈(2)。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壓鑄模具點冷卻管組件,其包括一基座,所述基座的一端焊接有兩個快速連接頭,另一端焊接有一內不銹鋼管,并所述內不銹鋼管一端與所述的兩個快速連接頭中的一個聯通,另一端都伸出所述基座,所述內不銹鋼管伸出所述基座的一端外套設有一外不銹鋼管,所述外不銹鋼管的外圈至少開設有一個凹槽,所述凹槽內設置有密封圈。本發明的壓鑄模具點冷卻管組件可將冷卻水進出皮管快速插在快速連接頭上,非常方便,通過外不銹鋼管直接插入模具模仁需要冷卻的部位下的孔時,也比傳統的管螺紋連接快速,并由于有多個密封圈,無需擔心冷卻水泄漏。
文檔編號B22D17/22GK102371352SQ20111029602
公開日2012年3月14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27日 優先權日2011年9月27日
發明者康薇茹, 陳衛國 申請人:邁凱實金屬技術(蘇州)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