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鑄造砂芯的固定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鑄造設備領域,具體講是一種鑄造砂芯的固定結構。
背景技術:
在砂型鑄造時,要準確定位和固定砂芯,傳統砂芯固定一般采用螺桿固定,其做法是在制作砂芯時,先將螺桿的螺頭部固定在砂芯內,砂型及沙箱上設有供螺桿插入的通孔, 然后將砂芯的螺桿裝入通孔中,在沙箱的外側用螺母連接螺桿,從而將砂芯固定在砂型內。 該結構的砂芯固定方式在將螺桿的螺頭部固定在砂芯內時,很難將螺桿放豎直,螺桿定位的準確度也比較低,從而影響砂芯的定位精度;在沙箱外側用螺母緊固螺桿時,如果用力過大就會損壞砂芯的底部,從而使鑄件的表面精度低砂芯不完整;如果用力過小,砂芯就固定不牢,容易產生移動錯位,從而影響鑄件的尺寸精度;另外,螺桿的回收也比較困難,多次使用的螺桿,其上面的螺紋容易磨損,從而增加了生產成本;再者,該砂芯在固定時,操作比較繁瑣,生產效率低。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以上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操作簡單方便、生產效率高,且鑄造的鑄件尺寸精度高的鑄造砂芯的固定結構。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提供一種具有以下結構的鑄造砂芯的固定結構 它包括設置在砂芯底部的芯頭,且芯頭與砂芯同軸線,所述砂型的內壁上設有與芯頭的形狀和大小相配合的內凹,所述芯頭的外側壁與內凹的內壁粘結固定。采用以上結構后,本實用新型鑄造砂芯的固定結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該鑄造砂芯的固定結構使砂芯固定時,只需在芯頭的側壁上涂鑄造砂芯專用的膠粘結劑,然后將砂芯的芯頭放入砂型內的內凹中,膠粘結劑大約3分鐘后就會固化,從而將砂芯固定在砂型上,因此操作簡單方便,生產效率高;另外在裝入砂芯時,砂芯在砂型內始終保持垂直,與其他砂芯配合好,不易錯位,使鑄造的鑄件尺寸精度高。另外在型砂落砂時,清理也比較方便。作為優選,所述的芯頭為上大下小的圓臺狀芯頭。由于砂型內的內凹的形狀和大小與芯頭相配,所以內凹的形狀也為上大下小的內凹,在裝砂芯時,可以使砂芯與砂型之間
結合緊密,連接牢固。作為一種改進,所述砂芯下端的直徑尺寸大于芯頭上端的直徑尺寸。從而使砂芯與芯頭連接處形成臺階,該臺階在砂芯固定時,可以防止芯頭上的膠粘結劑外溢,從而不會影響鑄件的表面尺寸精度。
圖中所示是本實用新型鑄造砂芯的固定結構的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0010]1、砂芯,2、芯頭,3、砂型,4、砂箱,5、膠粘結劑,6、內凹。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如圖所示,本實用新型鑄造砂芯的固定結構,它包括設置在砂芯1底部的芯頭2, 且芯頭2與砂芯1同軸線,砂箱4中的砂型3的內壁上設有與芯頭2的形狀和大小相配合的內凹6,所述芯頭2的外側壁與內凹6的內壁通過膠粘結劑5粘結固定,換句話說,所述芯頭2的外側壁與內凹6的內壁之間通過膠粘結劑5形成的膠粘結劑層粘結固定。所述的膠粘結劑5為市售產品,是鑄造砂芯專用的膠粘結劑。所述的芯頭2為上大下小的圓臺狀芯頭2。所述砂芯1下端的直徑尺寸大于芯頭2上端的直徑尺寸。
權利要求1.一種鑄造砂芯的固定結構,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設置在砂芯(1)底部的芯頭(2),且芯頭⑵與砂芯⑴同軸線,砂型⑶的內壁上設有與芯頭⑵的形狀和大小相配合的內凹(6),所述芯頭(2)的外側壁與內凹(6)的內壁通過膠粘結劑(5)粘結固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鑄造砂芯的固定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芯頭(2)為上大下小的圓臺狀芯頭(2)。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鑄造砂芯的固定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砂芯(1)下端的直徑尺寸大于 芯頭(2)上端的直徑尺寸。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鑄造砂芯的固定結構,它包括設置在砂芯(1)底部的芯頭(2),且芯頭(2)與砂芯(1)同軸線,砂型(3)的內壁上設有與芯頭(2)的形狀和大小相配合的內凹(6),所述芯頭(2)的外側壁與內凹(6)的內壁通過膠粘結劑(5)粘結固定。該鑄造砂芯的固定結構操作簡單方便、生產效率高,且鑄造的鑄件尺寸精度高。
文檔編號B22C9/10GK201988682SQ20112013272
公開日2011年9月28日 申請日期2011年4月21日 優先權日2011年4月21日
發明者黃立挺 申請人:寧波凱利機械模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