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自動研磨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自動研磨裝置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自動研磨裝置,用于礦熱電爐搗爐機的缸套和配油盤的研磨修復。
背景技術:
[0002]搗爐機上使用的柱塞泵屬于軸向柱塞泵中的斜盤式柱塞泵,主要零件有缸套(轉子)、柱塞、傳動軸、固定配油盤和斜盤組成。工作時缸套端面與配油盤貼緊而形成密封容腔。在傳動軸帶動缸體轉動時,隨著柱塞的外伸和收縮,通過改變容積的大小來使油壓升高,并將高壓油輸入系統,使系統工作。[0003]在工作中由于受油溫、油污、安裝精度等因素的影響,缸套表面鍍銅層和配油盤表面易被拉傷磨損而出現內部泄露,使泵內液壓油壓降低,搗爐機出現爬行或不動作,影響搗爐機工作效率。缸套和配油盤的購買成本高(缸套21000元/個,配油盤7000元/個), 通過研磨修復缸套和配油盤能很大程度的節約維修成本。通常的修復方法是用80目、180 目的氧化鋁氣門研磨砂在鋼化玻璃上分別進行粗、精研磨,直至完全消除其所有的溝槽和表面的劃痕為止。但在研磨過程中因受力不均勻,修復難度較大,效率較低。實用新型內容[0004]本實用新型旨在至少解決上述技術問題之一。[0005]為此,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修復效率高且操作簡單的自動研磨裝置。[0006]根據本實用新型的自動研磨裝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具有平臺;電機,所述電機在所述平臺上方與所述支架相連;和轉動軸,所述轉動軸與所述電機相連且所述轉動軸垂直指向所述平臺。[0007]根據本實用新型的自動研磨裝置,可以將研磨料均勻鋪灑在平臺上,然后將待修復的搗爐機缸套及吸油盤置于平臺上并與轉動軸相連,在電機的帶動下使缸套及吸油盤勻速轉動進行研磨修復,由此,可以提高修復效率且操作簡單。[0008]另外,根據本實用新型上述實施例的自動研磨裝置還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術特征[0009]所述平臺為鋼化玻璃平臺。[0010]所述電機為直流調速電機。[0011]還包括行程控制部件,所述行程控制部件與所述電機相連。[0012]本實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優點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給出,部分將從下面的描述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實用新型的實踐了解到。
[0013]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優點從結合下面附圖對實施例的描述中將變得明顯和容易理解,其中[0014]圖1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的自動研磨裝置的示意圖。[0015]具體實施方式
[0016]下面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僅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而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0017]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上”、“下”、 “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 “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0018]此外,術語“第一”、“第二”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0019]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一體地連接,轉動軸30與電機 20相連且轉動軸30垂直指向平臺101。[0020]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或電連接,也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 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的具體含義。[0021]下面參考附圖來描述根據本實用新型的自動研磨裝置。[0022]如圖1所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自動研磨裝置包括支架10,電機20和轉動軸30。[0023]具體而言,支架10上具有平臺101。[0024]電機20在平臺101上方與支架10相連。[0025]轉動軸30與電機20相連且轉動軸30垂直指向平臺101。[0026]根據本實用新型的自動研磨裝置,可以將研磨料均勻鋪灑在平臺101上,然后將待修復的搗爐機缸套及吸油盤50置于平臺上并與轉動軸30相連,在電機20的帶動下使缸套及吸油盤50勻速轉動進行研磨修復,由此,可以提高修復效率且操作簡單。[0027]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平臺101為鋼化玻璃平臺。由此,可以使研磨修復更加高效。[0028]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電機20為直流調速電機。由此,可以對電機20的轉速進行調節,以適應不同的修復工藝條件。[0029]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具體示例,所述自動研磨裝置還包括行程控制部件40,行程控制部件40與電機20相連。由此,可以對研磨修復位置做徑向(即如圖1所示的左右方向)調整。[0030]根據本實用新型的自動研磨裝置在工作時,先將研磨砂與機油(或液壓油)混合均勻后涂布在鋼化玻璃上,將缸套放于研磨砂上并使轉動軸30插入到缸套的柱塞孔內, 缸套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能很好的與研磨砂接觸,開動電機20后缸套就能在電機20的帶動下勻速轉動研磨,直至研磨光滑后取出。[0031]根據本實用新型的自動研磨裝置可以使已經損壞的搗爐機缸套、配油盤得到修復,大大減少修復成本和勞動強度,經濟效益可觀。[0032]在本說明書的描述中,參考術語“一個實施例”、“一些實施例”、“示例”、“具體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結合該實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包含于本實用新型的至少一個實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說明書中,對上述術語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實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可以在任何的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適的方式結合。[0033]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可以理解 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權利要求1.一種自動研磨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所述支架上具有平臺;電機,所述電機在所述平臺上方與所述支架相連;和轉動軸,所述轉動軸與所述電機相連且所述轉動軸垂直指向所述平臺。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研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臺為鋼化玻璃平臺。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研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機為直流調速電機。
4.根據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所述的自動研磨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行程控制部件,所述行程控制部件與所述電機相連。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自動研磨裝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具有平臺;電機,所述電機在所述平臺上方與所述支架相連;和轉動軸,所述轉動軸與所述電機相連且所述轉動軸垂直指向所述平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自動研磨裝置,可以將研磨料均勻鋪灑在平臺上,然后將待修復的搗爐機缸套及吸油盤置于平臺上并與轉動軸相連,在電機的帶動下使缸套及吸油盤勻速轉動進行研磨修復,由此,可以提高修復效率且操作簡單。
文檔編號B24B31/00GK202292387SQ20112038158
公開日2012年7月4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29日 優先權日2011年9月29日
發明者余竹慶, 劉貴榮, 李金成, 湯順祥, 田華 申請人:云南文山斗南錳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