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礦山機械箱體鑄件模具中泥芯的固定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礦山機械箱體鑄件模具中泥芯的固定結構。
背景技術:
箱體是礦山機械磨煤機的重要組成部件,在工作中要承載巨大重量,對耐磨、耐熱、抗疲勞強度的要求較高。在傳統的鑄造過程中,澆鑄模具中的泥芯大都是在側邊位置相互固定的,然而受礦山機械磨煤機箱體自身結構的影響,申請人在設計澆鑄模具的時候發現傳統的泥芯連接固定結構并不適用,因此需要重新設計適用范圍更廣的泥芯固定結構。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結構可靠、適用范圍較廣的礦山機械箱體鑄件模具中泥芯的固定結構。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具有以下結構的一種礦山機械箱體鑄件模具中泥芯的固定結構,它包括底箱,底箱內設有底層泥芯,底層泥芯上設有過渡層泥芯以及頂層泥芯,它還包括定位螺桿,底層泥芯內埋設有掛構件,定位螺桿的尾部埋在底層泥芯內并與掛構件相鉤;過渡層泥芯和頂層泥芯上均設有定位孔并依次套在定位螺桿上,定位螺桿的頂部旋有鎖緊螺帽并將頂層泥芯壓緊。采用上述結構后,本發明具有以下顯著優點和有益效果
通過與掛構件將定位螺桿埋在底層泥芯內,將泥芯壓緊后定位螺桿的固定比較可靠, 這樣其余的泥芯就可以依次疊加通過定位孔擺放在底層泥芯上,最后通過鎖緊螺帽與定位螺桿旋緊的方式將泥芯拉緊固定,結構穩定、可靠,此結構無需利用模具的側面空間,受模具自身結構的影響較小,使用范圍也比較廣。作為改進,頂層泥芯上還設有沿定位孔延伸的凹臺,鎖緊螺帽位于該凹臺內并與定位螺桿旋合后用型砂封固。這樣就可以將鎖緊螺帽隱藏在泥芯中,對泥芯的外部結構影響較小,有利于保持泥芯結構整體的完整性,有利于后續工序的操作。
圖I為本發明礦山機械箱體鑄件模具中泥芯的固定結構的主視圖2為圖I中A處的放大示意圖3為本發明礦山機械箱體鑄件模具中泥芯的固定結構的分解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如圖I、圖2、圖3所示,本發明礦山機械箱體鑄件模具中泥芯的固定結構,它包括底箱1,底箱I內設有底層泥芯2,底層泥芯2上設有過渡層泥芯3以及頂層泥芯4,它還包括定位螺桿5,掛構件6,掛構件6埋在底層泥芯2內,定位螺桿5的尾部插在底層泥芯2內并與掛構件6相鉤然后將泥芯壓緊即可將掛構件6和定位螺桿5固定;過渡層泥芯3和頂層泥芯4上均設有定位孔7,然后依次套在定位螺桿5上,最后在定位螺桿5的頂部用鎖緊螺帽8旋緊將頂層泥芯4壓緊,這樣就可以整個泥芯結構的安裝固定比較好,比較可靠,且不受模具側邊結構的影響,使用范圍較廣。作為改進措施,在頂層泥芯4上還設有沿定位孔7延伸的凹臺9,這樣就可以使鎖緊螺帽8在鎖緊時位于該凹臺9內并與在定位螺桿5旋合后用型砂10填滿凹臺9然后封固,泥芯結構的整體性更好。
權利要求
1.一種礦山機械箱體鑄件模具中泥芯的固定結構,它包括底箱(1),底箱(I)內設有底層泥芯(2),底層泥芯(2)上設有過渡層泥芯(3)以及頂層泥芯(4),其特征在于它還包括定位螺桿(5),底層泥芯(2)內埋設有掛構件(6),定位螺桿(5)的尾部埋在底層泥芯(2)內并與掛構件(6)相鉤;過渡層泥芯(3)和頂層泥芯(4)上均設有定位孔(7)并依次套在定位螺桿(5 )上,定位螺桿(5 )的頂部旋有鎖緊螺帽(8 )并將頂層泥芯(4)壓緊。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礦山機械箱體鑄件模具中泥芯的固定結構,其特征在于頂層泥芯(4)上還設有沿定位孔(7)延伸的凹臺(9),鎖緊螺帽(8)位于該凹臺(9)內并與定位螺桿(5 )旋合后用型砂(10 )封固。
全文摘要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具有以下結構的一種礦山機械箱體鑄件模具中泥芯的固定結構,它包括底箱,底箱內設有底層泥芯,底層泥芯上設有過渡層泥芯以及頂層泥芯,它還包括定位螺桿,底層泥芯內埋設有掛構件,定位螺桿的尾部埋在底層泥芯內并與掛構件相鉤;過渡層泥芯和頂層泥芯上均設有定位孔并依次套在定位螺桿上,定位螺桿的頂部旋有鎖緊螺帽并將頂層泥芯壓緊。
文檔編號B22C21/14GK102601312SQ20121007945
公開日2012年7月25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23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23日
發明者傅明康, 宋賢發, 馬超 申請人:日月重工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