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砂輪改進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砂輪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利用率高的砂輪改進結構。
背景技術:
砂輪作為一種物體表面打磨處理的工具,被廣泛應用于各種領域,為人們所常見和熟悉。現有砂輪改進結構如圖I所示,主要結構包括砂輪本體1,其中心 位置設有與動力裝置旋轉軸配合連接的小孔2,小孔2半徑較小。現有砂輪存在的主要不足和缺陷為利用率低,因為砂輪打磨存在損耗,當砂輪盤打磨至不到半徑一半時,即需更換,由于隨著砂輪制作材料的不斷更新,材料成本日益提高,而經打磨更新后的砂輪已不能做其它用途,所以浪費較大;另外,現有砂輪本體I兩側面均為平面狀,砂輪的固定定位存在一定困難,故有必要對現有砂輪進行結構改進。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種結構設置合理、利用率高的砂輪改進結構。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砂輪改進結構,它包括砂輪本體和設于砂輪本體中心位置的圓孔,所述砂輪本體的外沿與砂輪本體的內沿之間的距離小于圓孔的直徑,所述砂輪本體的內沿處成型有固定斜面。其中,所述固定斜面的傾斜角度為30-60度。進一步地,所述砂輪本體的外沿與砂輪本體的內沿之間的距離大于圓孔的半徑。進一步地,所述砂輪本體的外沿與砂輪本體的內沿之間的距離等于圓孔的半徑。采用上述結構后,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砂輪本體的外沿與砂輪本體的內沿之間的距離小于圓孔的直徑,同時,所述砂輪本體的內沿處成型有固定斜面。相對于現有技術而言,本實用新型加大了圓孔的直徑,而縮小了砂輪本體的外沿與砂輪本體的內沿之間的距離,當本實用新型經使用后需更換時,其所余材料很少,極大地提高利用率,降低了成本;另外,固定斜面的設置,有利于本實用新型的固定連接,提高了其使用安全性能。
圖I是現有技術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剖視結構示意圖。圖中11、砂輪本體;12、圓孔;13、內沿; 14、外沿; 15、固定斜面。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如圖2,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砂輪改進結構,它包括砂輪本體11和設于砂輪本體11中心位置的圓孔12。本實用新型砂輪本體11 一般由陶瓷,樹脂或者其它制作砂輪的常規材料制作而成。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發明點,所述砂輪本體11的外沿14與砂輪本體11的內沿13之間的距離小于圓孔12的直徑,可同時保持所述砂輪本體11的外沿14與砂輪本體11的內沿13之間的距離大于或等于圓孔12的半徑。這樣設置,相對于現有 技術而言,加大了圓孔12的直徑,而縮小了砂輪本體11的外沿14與砂輪本體11的內沿13之間的距離,當本實用新型經使用后需更換時,其所余材料較少,極大地提高利用率。隨著砂輪本體11制作材料的不斷更新變化,如由陶瓷,樹脂替代傳統的制作材料,材料成本越來越高,依本實用新型所述方案設置砂輪,其制作成本少,且利用率較高。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主要發明點,所述砂輪本體11的內沿13處成型有固定斜面15,所述固定斜面15的傾斜角度為30-60度。安裝固定本實用新型時,可通過壓塊壓住砂輪本體11,而壓塊上設有與固定斜面15相匹配的壓面,可確保本實用新型在旋轉時,水平位置固定,極大地提高了其安全性能。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方式,故凡依本實用新型專利申請范圍所述的構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或修飾,均包括于本實用新型專利申請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砂輪改進結構,它包括砂輪本體(11)和設于砂輪本體(11)中心位置的圓孔(12),其特征在于所述砂輪本體(11)的外沿(14)與砂輪本體(11)的內沿(13)之間的距離小于圓孔(12)的直徑,所述砂輪本體(11)的內沿(13)處成型有固定斜面(15)。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砂輪改進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斜面(15)的傾斜角度為30-60度。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砂輪改進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砂輪本體(11)的外沿(14)與砂輪本體(11)的內沿(13)之間的距離大于圓孔(12)的半徑。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砂輪改進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砂輪本體(11)的外沿(14)與砂輪本體(11)的內沿(13)之間的距離等于圓孔(12)的半徑。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砂輪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利用率高的砂輪改進結構,它包括砂輪本體和設于砂輪本體中心位置的圓孔,所述砂輪本體的外沿與砂輪本體的內沿之間的距離小于圓孔的直徑,所述砂輪本體的內沿處成型有固定斜面。相對于現有技術而言,本實用新型加大了圓孔的直徑,而縮小了砂輪本體的外沿與砂輪本體的內沿之間的距離,當本實用新型經使用后需更換時,其所余材料很少,極大地提高利用率,降低了成本;同時固定斜面的設置,有利于本實用新型的固定連接,提高了其使用安全性能。
文檔編號B24D7/18GK202572173SQ20122018025
公開日2012年12月5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24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24日
發明者沈小軍 申請人:沈小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