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V法造型線自動覆背膜刮砂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V法造型線造型設備,特別是一種V法造型線自動覆背膜刮砂裝置。
背景技術:
V法造型系統中傳統操作的多為手動切膜、手動刮砂、手動覆背膜。這種手動操作由操作人員事先將薄膜按需要的尺寸裁剪,待砂箱加滿砂后人工將多余的砂刮平,然后再將裁剪好的薄膜人工放置到刮平后的砂箱上平面;這種手工操作需要人數較多,占用時間較長,生產效率低,特別是在自動化造型線中嚴重制約了生產節拍,降低了生產量;而且在手動切膜時容易造成薄膜長度大小不一及廢膜的出現。·[0003]本實用新型的任務在于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提供了一種V法造型線自動覆背膜刮砂裝置,該裝置具有自動吸膜、拉膜、切膜、覆背膜及刮平砂箱上平面多余造型砂的自動覆背膜刮砂功能。本實用新型解決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該V法造型線自動覆背膜刮砂裝置,利用真空負壓原理進行吸膜、覆膜,利用氣缸和加熱電阻絲結合進行切膜,利用電機傳動實現拉膜、刮砂等動作,從而實現自動化控制。該V法造型線自動覆背膜刮砂裝置包括傳動裝置、吸膜刮砂移動小車、展膜切膜裝置、薄膜掛架和機架;所述機架上固定所述傳動裝置的電機、吸膜刮砂移動小車的小車軌道及薄膜掛架,所述傳動裝置通過鏈條與所述吸膜刮砂移動小車連接,所述吸膜刮砂移動小車的小車軌道一端連接所述展膜切膜裝置。所述吸膜刮砂移動小車包括車架體、刮砂板、上真空吸膜管、翻轉氣缸和小車軌道;所述車架體的外側固定有與小車軌道接觸的車輪,車架體通過支撐與上真空吸膜管一側鉸鏈連接,車架體與翻轉氣缸的固定座鉸鏈連接,上真空吸膜管上端與翻轉氣缸的活塞桿伸出端鉸鏈連接,翻轉氣缸連通外部氣控管道,翻轉氣缸活塞桿的伸縮可實現上真空吸膜管的水平與豎直90°的翻轉功能,車架體上還固定有擋板以限定上真空吸膜管的動作位置;上真空吸膜管的下方開有真空吸膜槽,上真空吸膜管與外部真空管道連通,當外部真空管道抽真空時上真空吸膜管內部形成負壓可使真空吸膜槽吸膜;上真空吸膜管側面固定有刮砂板可實現刮砂功能。所述展膜切膜裝置包括下真空吸膜管、平臺架、切膜電阻絲和升降氣缸;所述下真空吸膜管的上方開有真空吸膜槽且一端與外部真空管道連接,其下方固定在平臺架上,平臺架的兩端固定在機架上,平臺架外側面兩端分別安裝有升降氣缸,升降氣缸的活塞桿伸出端連接絕緣瓷座,絕緣瓷座上固定有切膜電阻絲。所述的薄膜掛架包括薄膜支撐架、薄膜轉向桿及其支座,薄膜支撐架和薄膜轉向桿支座分別固定在機架上。[0010]所述傳動裝置的電機固定在機架上,電機輸出軸上的鏈輪通過鏈條連接主軸上的中間鏈輪,主軸的兩端設有主動鏈輪,主動鏈輪通過鏈條連接機架另一端固定座上的從動鏈輪,下層鏈條的兩端連接吸膜刮砂移動小車兩端;主軸兩端通過帶座軸承固定在吸膜刮砂移動小車的小車軌道上。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高了自動化程度,較之手動切膜、手動覆背膜、手動刮砂節約了時間,提高了生產效率,并且避免了手動切膜時容易造成薄膜長度大小不一及廢膜的出現。
圖I為V法造型線自動覆背膜刮砂裝置主視圖;圖2為V法造型線自動覆背膜刮砂裝置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進一步介紹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參看圖I、圖2,該V法造型線自動覆背膜刮砂裝置包括傳動裝置I、吸膜刮砂移動小車II、展膜切膜裝置III、薄膜掛架IV、機架V。傳動裝置I通過鏈條與吸膜刮砂移動小車II連接,吸膜刮砂移動小車II的小車軌道一端連接展膜切膜裝置III,機架V上固定有傳動裝置I的電機、吸膜刮砂移動小車II的小車軌道8及薄膜掛架IV。傳動裝置I中,電機I固定在機架V—端的側支架上,電機I輸出軸上的鏈輪通過鏈條與主軸2上的中間鏈輪連接,主軸2的兩端通過帶座軸承固定在吸膜刮砂移動小車II的小車軌道8上;主軸2的兩端設有主動鏈輪,主動鏈輪通過鏈條連接機架另一端固定座3上的從動鏈輪,下層鏈條的兩端連接吸膜刮砂移動小車II車架體的兩端。吸膜刮砂移動小車II包括車架體4、刮砂板5、上真空吸膜管6、翻轉氣缸7、小車軌道8。車架體4可由兩端板4a和大橫梁4b、小橫梁4c焊接一起制成,端板4a的外側固定有與小車軌道8接觸的車輪4d,車輪4d沿著小車軌道8的軌道條行走;車架體4上小橫梁4c內側通過支撐4e與上真空吸膜管6的內側鉸鏈連接,上真空吸膜管6上端與翻轉氣缸7的活塞桿4f伸出端鉸鏈連接,翻轉氣缸7的固定座4g與小橫梁4c的上部鉸鏈連接,翻轉氣缸7與外部氣控管道連接,翻轉氣缸7活塞桿4f的伸縮可實現上真空吸膜管6的水平與豎直90°的翻轉功能,大橫梁4b上固定有擋板以限定上真空吸膜管6的動作位置,上真空吸膜管6的下方開有真空吸膜槽,其頂端開有真空吸氣口并與外部真空管道連通,當外部真空管道抽真空時使上真空吸膜管6內部形成負壓以使真空吸膜槽開始吸膜。另外上真空吸膜管6側面固定有刮砂板5可以實現刮砂功能。展膜切膜裝置III包括下真空吸膜管9、平臺架10、切膜電阻絲11、升降氣缸12。下真空吸膜管9固定在平臺架10上,其上方開有真空吸膜槽且一端與外部真空管道連接,平臺架10的兩端固定在機架V的橫梁上,平臺架10外側面兩端分別安裝有升降氣缸12,升降氣缸12的活塞桿伸出端連接絕緣瓷座,絕緣瓷座上固定有切膜電阻絲11。薄膜掛架IV包括薄膜支撐架13、薄膜轉向桿支座14和薄膜轉向桿15。薄膜支撐架13和薄膜轉向桿支座14分別固定在機架V—側支架,其中薄膜支撐架13用于支撐薄膜卷,薄膜轉向桿支座14上所設薄膜轉向桿15對薄膜卷起轉向作用。[0020]機架V包括兩端支架和連接兩端支架的兩個橫梁。用于固定裝置各部件。該V法自動覆背膜刮砂裝置的操作過程初始位置時,將需要覆膜的薄膜卷放置在薄膜支撐架13上,薄膜繞過薄膜轉向桿15放置在下真空吸膜管9的上方,當外部真空管道抽真空時下真空吸膜管9內部形成負壓使真空吸膜槽緊緊吸附著薄膜并使薄膜固定在所需要的位置。工作狀態時,當電機I反轉帶動主軸2上的中間鏈輪及主軸2轉動,主軸2帶動其兩端的主動鏈輪反轉,與該鏈輪嚙合的鏈條拉動吸膜刮砂移動小車II向展膜切膜裝置III的方向移動;吸膜刮砂移動小車II移動前,翻轉氣缸7的活塞桿縮回,使上真空吸膜管6處于豎直位置;當吸膜刮砂移動小車II上的上真空吸膜管6移動到展膜切膜裝置III上的下真空吸膜管9上方指定的位置時,電機I停止轉動,吸膜刮砂移動小車II處于靜止狀態。翻轉氣缸7的活塞桿伸出使上真空吸膜管6處于水平位置,上真空吸膜管6下方的真空吸膜槽與下真空吸膜管9上方的真空吸膜槽槽口相對;上真空吸膜管6上與外部連接的真空管道自動打開而下真空吸膜管9上的與外部連接真空管道自動關閉,薄膜被吸附在上真空吸膜管6上,此時完成吸膜動作。吸膜完成后,電機I正轉帶動主軸2上的中間鏈輪、兩端主動鏈輪進行正轉,主動鏈輪的鏈條拉動吸膜刮砂移動小車II向展膜切膜裝置III相反的方向移動,在回程中,刮砂板5會將砂箱上平面多余的砂刮平,上真空吸膜管6拉動薄膜使薄膜卷在薄膜支撐架13上轉動展開并繞薄膜轉向桿15轉動,薄膜被上真空吸膜管6吸附著覆在刮平的砂箱上平面上,當吸膜刮砂移動小車II復位,砂箱上平面多余的砂已經刮平且薄膜完全覆在砂箱上平面上,電機I停止,吸膜刮砂移動小車II處于靜止狀態;與下真空吸膜管9接通的外部真空管道打開抽真空把薄膜吸附在下真空吸膜管9上面的真空吸膜槽上,升降氣缸12的活塞桿伸出帶動切膜電阻絲11向上升起,因切膜電阻絲11通電加熱溫度較高與薄膜接觸時將薄膜切斷,與上真空吸膜管6接通的外部真空管道關閉停止抽真空,薄膜落下完全覆在砂箱上平面,此時已完成拉膜、刮平砂箱上平面造型砂、覆背膜、切膜的動作。當翻轉氣缸7的活塞桿縮回使上真空吸膜管6處于豎直位置,吸膜刮砂移動小車II在電機I的帶動下返回到展膜切膜裝置III指定的位置,將重復自動吸膜、拉膜、刮平砂箱上平面造型砂、覆背膜及切膜的動作。根據V法造型工藝的需要也可以將該操作用到實現覆面膜及其他需要覆膜的的工藝中。上述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在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范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種等同變化。
權利要求1.一種V法造型線自動覆背膜刮砂裝置,其特征是它包括傳動裝置、吸膜刮砂移動小車、展膜切膜裝置、薄膜掛架和機架;所述機架上固定所述傳動裝置的電機、吸膜刮砂移動小車的小車軌道及薄膜掛架,所述傳動裝置通過鏈條與所述吸膜刮砂移動小車連接,所述吸膜刮砂移動小車的小車軌道一端連接所述展膜切膜裝置。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V法造型線自動覆背膜刮砂裝置,其特征是所述吸膜刮砂移動小車包括車架體、刮砂板、上真空吸膜管、翻轉氣缸和小車軌道;所述車架體的外側固定有與小車軌道接觸的車輪,車架體通過支撐與上真空吸膜管一側鉸鏈連接,車架體與翻轉氣缸的固定座鉸鏈連接,上真空吸膜管上端與翻轉氣缸的活塞桿伸出端鉸鏈連接,翻轉氣缸連通外部氣控管道,翻轉氣缸活塞桿的伸縮可實現上真空吸膜管的水平與豎直90°的翻轉功能,車架體上還固定有擋板以限定上真空吸膜管的動作位置;上真空吸膜管的下方開有真空吸膜槽,上真空吸膜管與外部真空管道連通,當外部真空管道抽真空時上真空吸膜管內部形成負壓可使真空吸膜槽吸膜;上真空吸膜管側面固定有刮砂板可實現刮砂功倉泛。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V法造型線自動覆背膜刮砂裝置,其特征是所述展膜切膜裝置包括下真空吸膜管、平臺架、切膜電阻絲和升降氣缸;所述下真空吸膜管的上方開有真空吸膜槽,且一端與外部真空管道連接,下真空吸膜管下方固定在平臺架上,平臺架的兩端固定在機架上,平臺架外側面兩端分別安裝有升降氣缸,升降氣缸的活塞桿伸出端連接絕緣瓷座,絕緣瓷座上固定有切膜電阻絲。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V法造型線自動覆背膜刮砂裝置,其特征是所述薄膜掛架 包括薄膜支撐架、薄膜轉向桿及其支座,薄膜支撐架和薄膜轉向桿支座分別固定在機架上。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V法造型線自動覆背膜刮砂裝置,其特征是所述傳動裝置的電機固定在機架上,電機輸出軸上的鏈輪通過鏈條連接主軸上的中間鏈輪,主軸的兩端設有主動鏈輪,主動鏈輪通過鏈條連接機架另一端固定座上的從動鏈輪,下層鏈條的兩端連接吸膜刮砂移動小車兩端;主軸兩端通過帶座軸承固定在吸膜刮砂移動小車的小車軌道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V法造型線自動覆背膜刮砂裝置,包括傳動裝置、吸膜刮砂移動小車、展膜切膜裝置、薄膜掛架和機架;機架上固定傳動裝置的電機、吸膜刮砂移動小車的小車軌道及薄膜掛架,傳動裝置通過鏈條與吸膜刮砂移動小車連接,吸膜刮砂移動小車包括利用負壓原理吸膜的上真空吸膜管、翻轉氣缸和刮砂板,其小車軌道一端連接展膜切膜裝置,展膜切膜裝置包括下真空吸膜管、升降氣缸和與之配合使用的切膜電阻絲。本實用新型可連續自動完成吸膜、拉膜、刮平砂箱上平面造型砂、覆背膜及切膜的動作,提高了V法造型線的自動化程度,較之手動切膜、手動覆背膜、手動刮砂節約了時間,提高了生產效率,并且避免了手動切膜時容易造成薄膜長度大小不一及廢膜的出現。
文檔編號B22C15/276GK202683977SQ20122036636
公開日2013年1月23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27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27日
發明者祁冬冬, 紀波, 桑飛星, 李明, 范明嫣 申請人:雙星漯河中原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