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臥式離心鑄造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臥式離心鑄造機。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離心鑄造機的防護罩,主要起到防止模具高速旋轉時,模腔內澆注的鐵水飛濺或者模具安裝固定不慎,旋轉時模具甩出等情況,傷及人身或財物,起到保護作用。現有技術中的防護罩存在以下不足,I由于防護罩一般都設有輪子,輪子與軌道配合移動,但該移動時需要人力移動,不僅人員的勞動強度相當大,而且防護罩與軌道只起運動配合關系,當鑄造機工作時,模具因某種原因發出甩出等,可能將防護罩撞開,存在重大的安全隱患;2.有的離心鑄造機沒有設置前擋板,設備正常工作時,非常危險,安全隱患較多,有的設置了前擋板,但對于該擋板的操作需要人工將其移動,操作不方便,而且勞動強度
大;3. —般鑄造車間的粉塵較多,由于鑄造過程中產生的粉灰煙塵很大,使得員工的工作環境很差,給身心健康帶來負面影響。現有技術中離心鑄造機鑄造完成后都采用外部冷卻,使得冷卻水沒能有效使鑄件保持很好的冷卻,從而冷卻效果差,對離心鑄造件的品質產生影響。現有技術中的澆注小車存在以下不足之處,I.澆注小車的車架都固定焊接制成一體的,其無法進行上下升降,由于因鑄件產品及模具的不同有時需要調整澆注系統的高度,所以對于高度的調整無法進行,同時也無法實現垂直于軌道方向的工作臺平移,因而操作上較為繁鎖和困難。另一方面,對于離心鑄造來說,大致過程如下首先對安裝好的模具進行調試位置,工作前需要對模具進行清理,采用人工用打磨機進行清理,清理完成后,對模具內表面進行烘烤,采用烤槍進行操作,再者通過噴涂器對模具進行噴涂脫模劑等以利于后續脫模及脫模鑄件的質量,離心鑄造及脫模完成后,重復上述步驟。而現有技術對上述對模具的操作都為手工,操作,工作量大,且較為繁瑣。2. 一般澆注小車都設有輪子與軌道配合運動,但運動時需要人工拉動或推動,由于澆注小車上放置有澆注系統,內放有鐵水,重量較重,因而勞動強度相當大,并且操作極為不便。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原有技術的不足之處,而提供了一種設計合理,結構簡單,安全方便的臥式離心鑄造機。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該臥式離心鑄造機,包括主機、防護罩組件和澆注小車組件,防護罩組件由防護罩和防護罩導軌組成,澆注小車組件由澆注小車和小車導軌組成,澆注小車通過小車車輪安裝在小車導軌上,防護罩設置有防護罩本體、防護罩前擋板,防護罩本體下部安裝有輪子,輪子與防護罩導軌相配合,其特征是防護罩本體設有輪子安裝框,輪子通過轉動軸和軸承固定安裝在輪子安裝框上,所述輪子上開有環形槽,環形槽與防護罩導軌相匹配,所述輪子安裝框下部設有防脫鉤,所述防護罩導軌上設置有防脫筋,所述防脫鉤與防脫筋相配合。[0007]本實用新型所述主機設置有機座、變頻電機、中空主軸、后軸承座、前軸承座、模具固定座、旋轉冷卻器、緩沖軟管、電磁閥,所述變頻電機固定在機座上并與中空主軸連接,所述中空主軸分別通過后軸承座、前軸承座固定,中空主軸一端伸出前軸承座并與模具固定座固定連接,中空主軸另一端與旋轉冷卻器連接,旋轉冷卻器與緩沖軟管連接,緩沖軟管與電磁閥連接。本實用新型所述轉動軸設有轉動軸臺肩和卡槽,輪子中部設有凸筋,凸筋兩側分別設置有一個軸承,上述兩個軸承分別通過轉動軸臺肩、凸筋、襯套定位,轉動軸通過轉動軸臺肩、卡槽、墊片和緊固件固定。本實用新型所述防護罩本體上安裝有防護罩伺服電機,防護罩伺服電機與輪子連接。本實用新型所述防護罩本體與氣缸固定連接,活塞桿和氣缸連接,連接桿分別與 防護罩前擋板、活塞桿相固定,氣缸分別與通氣管、電磁換向閥連接。本實用新型所述防護罩本體上設置有吸塵口。本實用新型所述澆注小車上固定有澆注小車前擋板和工裝附件,小車底座下部安裝有小車車輪,小車車輪與小車導軌相配合,小車底座通過平面軸承、軸承轉動軸與小車支座連接,小車支座上固定有導套,固定板上固定有導柱,小車支座通過導套、導柱與固定板連接,導套與導柱相互配合,小車支座上設有固定座,固定座上設置有蝸輪絲桿升降機構,蝸輪絲桿升降機構包括蝸輪、絲桿和手輪,絲桿與固定板固定,固定板上開有軸承安裝槽,小軸承安裝在固定板的軸承安裝槽上,小軸承一部分露出固定板的上表面,所述小軸承采用滾柱軸承,小軸承上方放置有工作臺,工作臺下表面設置限位槽,小軸承位于限位槽內。本實用新型所述小車底座上設置有旋轉定位座,旋轉定位座中設有彈簧、定位支架,旋轉定位座上部設有定位球孔,定位支架上設有定位球,小車支座的下面設置有定位孔,定位孔與定位球、定位球孔均配合。本實用新型所述澆注小車上設置有小車伺服電機,小車伺服電機與小車車輪連接。本實用新型所述澆注小車設置有烤槍支架和烤槍固定架。本實用新型設計合理,安全方便,可靠性高,勞動效率高,冷卻效果好。
圖I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防護罩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圖3的俯視示意圖。圖4是圖3的左視示意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防護罩的局部結構示意圖。圖6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澆注小車的結構示意圖。圖7是圖6的俯視示意圖。圖8是圖6的左視示意圖。圖9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固定板、工作臺的結構示意圖。圖10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旋轉定位座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I 圖10,本實用新型實施例臥式離心鑄造機設置有主機I、防護罩組件和澆注小車組件。所述主機I設置有機座11、變頻電機12、中空主軸13、后軸承座14、前軸承座15、模具固定座16、旋轉冷卻器17、緩沖軟管18、電磁閥19,所述變頻電機12固定在機座11上并與中空主軸13連接,所述中空主軸13分別通過后軸承座14、前軸承座15固定(圖I下方為前,上方為后),中空主軸13 —端伸出前軸承座15的前端部并與模具固定座16固定連接,所述中空主軸13另一端與旋轉冷卻器17連接,旋轉冷卻器17與緩沖軟管18連接,緩沖軟管18與電磁閥19連接。通過設置變頻電機12,可以通過外置電氣控制柜調節中空主軸13轉速,方便調整離心鑄造的制造工藝,通過設置中空主軸13及旋轉冷卻器17、緩沖軟管18,和電磁閥19,可實現對離心鑄造的模具內冷卻,增強冷卻效果,提高鑄造品質;同時通過中空主軸13內孔通水來傳遞熱量,達到前后軸承的冷卻。本實施例所述防護罩組件由防護罩2和防護罩導軌31組成,防護罩2通過輪子34安裝在防護罩導軌31上,防護罩2設置有防護罩本體20、防護罩前擋板21、連接桿22、活塞桿23、氣缸24、通氣管25、電磁換向閥26、防護罩伺服電機28、輪子安裝框3、轉動軸32、軸·承33、輪子34、墊片35、襯套36。防護罩本體20兩側下部安裝有輪子34,輪子34與防護罩導軌31相配合,其特點是所述防護罩本體20設有輪子安裝框3,輪子34通過轉動軸32和軸承33固定安裝在輪子安裝框3上,所述輪子34上開有環形槽341,環形槽341與防護罩導軌31相匹配,所述輪子安裝框3下部設有防脫鉤38,所述防護罩導軌31上設置有防脫筋37,所述防脫鉤38與防脫筋37相配合。通過設置防脫鉤結構,使防護罩本體20與防護罩導軌31的連接更加牢固可靠,即使發生模具飛出等事故也可保證損失減至最低,不會傷及周邊人員和財物,同時亦可保證防護罩組件的平穩運動關系。本實施例所述轉動軸32設有轉動軸臺肩321和卡槽322,所述輪子34中部設有凸筋342,該凸筋342兩側分別設置有一個軸承33,上述兩個軸承33分別通過轉動軸臺肩321、凸筋342、襯套36定位,轉動軸32通過轉動軸臺肩321、卡槽322、墊片35和緊固件39固定,使防護罩組件的輪子34轉動更為平穩,輪子34受力較為均勻,可靠性高,使用壽命增長。本實施例所述防護罩本體20上安裝有防護罩伺服電機28,所述防護罩伺服電機28固定有主動齒輪281,所述輪子34上固定有從動齒輪343,所述主動齒輪281與從動齒輪343相嚙合。通過防護罩伺服電機28及輪子34的配合,可以自動控制防護罩2的移動,操作方便并移動可靠,工人勞動強度低。本實施例所述防護罩本體20與氣缸24固定連接,活塞桿23和氣缸24連接,所述連接桿22分別與防護罩前擋板21、活塞桿23相固定,所述氣缸24分別與通氣管25、電磁換向閥26連接。通過電磁換向閥26的自動控制,控制氣缸24的上下運動,帶動防護罩前擋板21移動,操作方便并防護可靠,工人勞動強度低。本實施例所述防護罩本體20上設置有吸塵口 27,特例是四個。通過設置四個吸塵口 27連接外圍吸氣裝置,可通過導風管將鑄造機內工作時產生的粉塵帶出,從而使工作環境可以大大改善,保證員工的身體健康,提高員工滿意度。本實施例所述澆注小車組件由澆注小車4和小車導軌57組成,澆注小車4通過小車車輪59安裝在小車導軌57上。澆注小車4設置有小車底座41、平面軸承42、軸承轉動軸43、小車支座44、導套45、導柱46、固定板47、工作臺48、澆注小車前擋板49、旋轉定位座51、彈簧52、定位支架53、定位孔54、工裝附件55、烤槍支架56、烤槍固定架561、小車伺服電機58、小車車輪59、固定座64、蝸輪絲桿升降機構6、小軸承72,所述澆注小車4上固定有澆注小車前擋板49和工裝附件55,所述小車底座41下部安裝有小車車輪59,該小車車輪59與小車導軌57相配合,所述小車底座41通過平面軸承42、軸承轉動軸43與小車支座44連接,所述小車支座44上固定有導套45,固定板47上固定有導柱46,小車支座44通過導套45、導柱46與固定板47連接,導套45 與導柱46相互配合,所述小車支座44上設有固定座64,所述固定座64上設置有蝸輪絲桿升降機構6,蝸輪絲桿升降機構6包括蝸輪61、絲桿62和手輪63,所述絲桿62與固定板47固定,所述固定板47上開有軸承安裝槽71,小軸承72安裝在固定板47的軸承安裝槽71上,小軸承72 —部分露出固定板47的上表面,所述小軸承72采用滾柱軸承,小軸承72上方放置有工作臺48,所述工作臺48下表面設置限位槽74,小軸承72位于限位槽72內,小軸承72在限位槽74內可以左右滑動,實現工作臺48沿小軸承72徑向(圖8的左右方向)的移動和限位。本實施例通過設置蝸輪絲桿升降機構6,可方便實現工作臺48的上下自由升降,同時升降動作完成具有自鎖效果,防止澆注等工作過程發生高度變化,影響安全及鑄造品質。本實施例通過設置平面軸承42,使小車支座44及上部可以360度的自由轉動,由于相對于澆注小車前擋板49的另一側設置工裝附件55,可實現澆注過程完成后轉動180度,將安裝在工裝附件55上的打磨機或噴涂器,保持與主機I中空主軸13的平行狀態,便于模具的清理或噴涂脫模劑等,具體用打磨機清理或噴涂器對模具操作時,可通過控制中空主軸13低速帶動模具轉動,然后控制澆注小車4沿小車導軌57方向前進或后退,如打磨機還可以自我通電轉動,這樣對于清理或噴涂的人力工作量大大減少,同時清理效果及噴涂效果相當好。本實施例通過設置軸承安裝槽71、小軸承72、限位槽74,可實現工作臺48沿垂直于小車導軌57方向(圖6前后方向,也就是圖8的左右方向)平移,方便調整工作臺48的最佳位置,同時限位槽74的設置為防止工作臺48滑出固定板47起到限位作用。由于澆注系統及鐵水的重量放置在工作臺48上,該結構可以保護工作臺48即可很好平移又可防止滑落。本實施例所述小車底座41上設置有旋轉定位座51,旋轉定位座51中設有彈簧52、定位支架53,旋轉定位座51上部設有定位球孔510,定位支架53上設有定位球50,所述小車支座44的下面設置有定位孔54,該定位孔54 (起導向及定位作用)與定位球50、定位球孔510均配合,定位球50局部可在彈簧52的彈性支撐下從定位球孔510伸出,使澆注小車4在轉動過程中,可實現在快速精確定位,提高工作效率,同時保證安裝在工裝附件55的設備如打磨機等與模腔的準確的位置關系,提高工作效果和效率。本實施例所述澆注小車4上設置有小車伺服電機58,小車伺服電機58與小車車輪59相連接。可以使澆注小車4可以沿軌道自動控制移動。本實施例所述澆注小車4設置有烤槍支架56及烤槍固定架561,使烤槍可以與澆注小車4 一并移動,方便用烤槍烘烤模具或加熱位于澆注小車4上的爐子,爐子放置在工作臺48上。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其優點在于I.通過設置防脫鉤結構,使防護罩2與防護罩導軌31牢牢連接在一起,即使發生模具飛出等事故也可保證損失減至最低,不傷及周邊人員和財物,同時亦可保證防護罩2的平穩的運動關系。2.使防護罩2的輪子34的轉動更為平穩,輪子34受力較為均勻,使用壽命長。3.通過設置蝸輪絲桿升降機構6可方便實現工作臺48的上下自由升降,同時升降動作完成具有自鎖效果,防止澆注等工作過程發生高度變化,影響鑄造品質及澆注安全。小車支座44及上部可以360度的自由轉動和90°定位,便于模具的處理。工作臺48可沿垂直于小車導軌57方向平移,方便調整工作臺48的最佳位置,同時防止工作臺48滑出固定板47。4.澆注小車4在轉動過程中可實現在快速精確定位,提高工作效率,同時保證安裝在工裝附件55的如打磨機等與模腔的準確的位置關系,提高打磨清理的效果和效率。5.設置變頻電機12,通過現有技術的控制器自動調節控制中空主軸13轉速,方便調整離心鑄造的制造工藝,通過設置冷卻裝置,可實現對離心鑄造的模具內冷卻,增強冷卻效果,提聞鑄造品質。6.通過防護罩伺服電機28及輪子34的配合,可以自動控制防護罩2的移動,操作方便并移動可靠,工人勞動強度低。7.通過氣缸24的上下運動自動控制帶動防護罩前擋板21移動,操作方便并移動可靠,工人勞動強度低。8.通過設置吸塵口 27連接外圍吸氣裝置并通過導風管將鑄造機內澆注、模具清理、噴涂時產生的粉塵帶出,從而使工作環境可以大大改善,保證員工的身體健康,提高員工滿意度。9.澆注小車4可以沿軌道自動控制移動,烤槍可以與小車一并移動,方便用烤槍烘烤模具或加熱位于澆注小車4上的澆注系統,澆注系統放置在工作臺48上。10.結構簡單,設計合理。以上均為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框架下的具體實施,凡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技術方案和技術特征的簡單變形或組合,均應認為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臥式離心鑄造機,包括主機、防護罩組件和澆注小車組件,防護罩組件由防護罩和防護罩導軌組成,澆注小車組件由澆注小車和小車導軌組成,澆注小車通過小車車輪安裝在小車導軌上,防護罩設置有防護罩本體、防護罩前擋板,防護罩本體下部安裝有輪子,輪子與防護罩導軌相配合,其特征是防護罩本體設有輪子安裝框,輪子通過轉動軸和軸承固定安裝在輪子安裝框上,所述輪子上開有環形槽,環形槽與防護罩導軌相匹配,所述輪子安裝框下部設有防脫鉤,所述防護罩導軌上設置有防脫筋,所述防脫鉤與防脫筋相配合。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臥式離心鑄造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機設置有機座、變頻電機、中空主軸、后軸承座、前軸承座、模具固定座、旋轉冷卻器、緩沖軟管、電磁閥,所述變頻電機固定在機座上并與中空主軸連接,所述中空主軸分別通過后軸承座、前軸承座固定,中空主軸一端伸出前軸承座并與模具固定座固定連接,中空主軸另一端與旋轉冷卻器連接,旋轉冷卻器與緩沖軟管連接,緩沖軟管與電磁閥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臥式離心鑄造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轉動軸設有轉動軸臺肩和卡槽,輪子中部設有凸筋,凸筋兩側分別設置有一個軸承,上述兩個軸承分別通過轉動軸臺肩、凸筋、襯套定位,轉動軸通過轉動軸臺肩、卡槽、墊片和緊固件固定。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臥式離心鑄造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護罩本體上安裝有防護罩伺服電機,防護罩伺服電機與輪子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臥式離心鑄造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護罩本體與氣缸固定連接,活塞桿和氣缸連接,連接桿分別與防護罩前擋板、活塞桿相固定,氣缸分別與通氣管、電磁換向閥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臥式離心鑄造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護罩本體上設置有吸塵口。
7.根據權利要求I 6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臥式離心鑄造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澆注小車上固定有澆注小車前擋板和工裝附件,小車底座下部安裝有小車車輪,小車車輪與小車導軌相配合,小車底座通過平面軸承、軸承轉動軸與小車支座連接,小車支座上固定有導套,固定板上固定有導柱,小車支座通過導套、導柱與固定板連接,導套與導柱相互配合,小車支座上設有固定座,固定座上設置有蝸輪絲桿升降機構,蝸輪絲桿升降機構包括蝸輪、絲桿和手輪,絲桿與固定板固定,固定板上開有軸承安裝槽,小軸承安裝在固定板的軸承安裝槽上,小軸承一部分露出固定板的上表面,所述小軸承采用滾柱軸承,小軸承上方放置有工作臺,工作臺下表面設置限位槽,小軸承位于限位槽內。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臥式離心鑄造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車底座上設置有旋轉定位座,旋轉定位座中設有彈簧、定位支架,旋轉定位座上部設有定位球孔,定位支架上設有定位球,小車支座的下面設置有定位孔,定位孔與定位球、定位球孔均配合。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臥式離心鑄造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澆注小車上設置有小車伺服電機,小車伺服電機與小車車輪連接。
10.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臥式離心鑄造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澆注小車設置有烤槍支架和烤槍固定架。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臥式離心鑄造機,包括主機、防護罩組件和澆注小車組件,防護罩組件由防護罩和防護罩導軌組成,澆注小車組件由澆注小車和小車導軌組成,澆注小車安裝在小車導軌上,防護罩設置有防護罩本體、防護罩前擋板,防護罩本體下部安裝有輪子,輪子與防護罩導軌相配合,其特征是防護罩本體設有輪子安裝框,輪子通過轉動軸和軸承固定安裝在輪子安裝框上,所述輪子上開有環形槽,環形槽與防護罩導軌相匹配,所述輪子安裝框下部設有防脫鉤,所述防護罩導軌上設置有防脫筋,所述防脫鉤與防脫筋相配合。防護罩本體上安裝有防護罩伺服電機,防護罩伺服電機與輪子連接。本實用新型設計合理,安全方便,可靠性高,勞動效率高,冷卻效果好。
文檔編號B22D13/10GK202715804SQ20122037608
公開日2013年2月6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1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1日
發明者陳新言, 張惠如 申請人:海鹽鼎盛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