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短軸類外圓珩磨頭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短軸類外圓珩磨頭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短軸類外圓珩磨頭。
背景技術:
[0002]短軸類需要進行外圓珩磨以便達到較好的外圓精度,以及滿足要求的表面紋理。 傳統的短軸類外圓珩磨頭上料復雜,且自適應性差通用性差,上料復雜,操作繁瑣,使得加 工效率較低。發明內容[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種自適應性好通用性強且上料快 捷,操作簡單的短軸類外圓珩磨頭。[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0005]一種短軸類外圓珩磨頭,它包括珩磨頭體,所述珩磨頭體從前至后依次嵌置有兩 個油石座、套設有一個調節套以及旋置有一個調節塊,所述珩磨頭體的上壁和下壁對稱開 設有貫通的安裝槽,所述油石座嵌置于安裝槽內,所述油石座的內壁設置有油石,所述安裝 槽前方和后方的珩磨頭體上均設置有向外的導向柱,所述導向柱的外端與油石座固定連 接,所述導向柱上套設有第一彈簧,所述油石座的外側為前大后小的楔形面,所述調節套的 前端與油石座的楔形面接觸,所述調節套與調節塊之間設置有第二彈簧,所述調節塊與珩 磨頭體的側壁為螺紋連接。[0006]作為一種優選,所述珩磨頭體的前端側壁設置有油管接口。[0007]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0008]本實用新型通過旋轉調節塊,可以控制第二彈簧的張力,用于調節不同直徑尺寸工件的珩磨,該短軸類外圓珩磨頭具有自適應性好通用性強,上料快捷,操作簡單,提高加工效率的優點。
[0009]圖1為本實用新型短軸類外圓珩磨頭的結構示意圖。[0010]其中[0011]珩磨頭體I[0012]連接件2[0013]油管接口 3[0014]油石座4[0015]調節套5[0016]調節塊6[0017]第一彈簧7[0018]導向柱8[0019]第二彈簧9[0020]油石10。
具體實施方式
[0021]參見圖1,本實用新型涉及的一種短軸類外圓珩磨頭,它包括珩磨頭體1,所述珩 磨頭體I從前至后依次嵌置有兩個油石座4、套設有一個調節套5以及旋置有一個調節塊 6,所述珩磨頭體I的上壁和下壁對稱開設有貫通的安裝槽,所述油石座4嵌置于安裝槽內, 所述油石座4的內壁設置有油石10,所述安裝槽前方和后方的珩磨頭體I上均設置有向外 的導向柱8,所述導向柱8的外端與油石座4固定連接,所述導向柱8上套設有第一彈簧7, 所述油石座4的外側為前大后小的楔形面,所述調節套5的前端與油石座4的楔形面接觸, 所述調節套5與調節塊6之間設置有第二彈簧9,所述調節塊6與珩磨頭體I的側壁為螺紋 連接,所述珩磨頭體I的前端側壁設置有油管接口 3,所述珩磨頭體I的后端通過連接件 2與珩磨機連接。[0022]工作原理[0023]先手動將調節套5向珩磨頭體I的尾端退回,調節套5退回后使得第一彈簧7自 動擴張,帶動油石座4向珩磨頭體I外部移動,再將需要珩磨的工件從珩磨機頭I的前端進 料,進料完畢后放開調節套5,使得第二彈簧9自動擴張,滑動套5前移,帶動油石座4向珩 磨頭體I內部移動,油石10與工件接觸。通過旋轉調節塊6,可以控制第二彈簧的張力,用 于調節不同直徑尺寸工件的珩磨。
權利要求1.一種短軸類外圓珩磨頭,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珩磨頭體(I),所述珩磨頭體(I)從前至后依次嵌置有兩個油石座(4)、套設有一個調節套(5)以及旋置有一個調節塊(6),所述珩磨頭體(I)的上壁和下壁對稱開設有貫通的安裝槽,所述油石座(4)嵌置于安裝槽內,所述油石座(4)的內壁設置有油石(10),所述安裝槽前方和后方的珩磨頭體(I)上均設置有向外的導向柱(8),所述導向柱(8)的外端與油石座(4)固定連接,所述導向柱(8)上套設有第一彈簧(7),所述油石座(4)的外側為前大后小的楔形面,所述調節套(5)的前端與油石座(4)的楔形面接觸,所述調節套(5)與調節塊(6)之間設置有第二彈簧(9),所述調節塊(6)與珩磨頭體(I)的側壁為螺紋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短軸類外圓珩磨頭,其特征在于所述珩磨頭體(I)的前端側壁設置有油管接口(3)。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短軸類外圓珩磨頭,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珩磨頭體(1),所述珩磨頭體(1)從前至后依次嵌置有兩個油石座(4)、套設有一個調節套(5)以及旋置有一個調節塊(6)。本實用新型通過旋轉調節塊,可以控制第二彈簧的張力,用于調節不同直徑尺寸工件的珩磨,該短軸類外圓珩磨頭具有自適應性好通用性強,上料快捷,操作簡單,提高加工效率的優點。
文檔編號B24B33/08GK202825503SQ20122041751
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22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22日
發明者段勛, 趙川明, 蔣成國, 蘇亞琴, 王杰 申請人:無錫鷹貝精密軸承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