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帶底邊、安全倒角、除膜的多功能磨頭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玻璃磨邊機械,特別是一種帶底邊、安全倒角、除膜的多功能磨頭裝置。
背景技術:
對于中空玻璃、鍍膜玻璃及夾層玻璃等類型的玻璃制品在制作過程中一般都是同規格大批量生產,這樣對于玻璃機械的磨削效率要求特別高。而國內玻璃生產廠家在制作上述玻璃制品時用的主要還是雙邊磨邊機,雖然雙邊磨邊機的磨削質量較好,但是其產量較低,無法滿足大客戶廠家較大規模以上的生產要求。國內先前也有部分廠家研發了四邊磨邊機,但是主要缺點有兩點:1.產品加工類型單一 ;2.產品加工效率沒有最優化。以上市場對上述玻璃品種磨削的特需要求,催生了多功能快速四邊磨邊機的設計需求。而作為該機中最重要部件之一,底邊、安全倒角、除膜磨頭是否能夠提供高效、質量良好、加工類型多樣化的加工能力尤為關鍵。而今國內主流玻璃四邊磨邊機的磨頭加工類型及功能單一,無法滿足客戶日益增長的要求,因而本設計人發明了一種帶底邊、安全倒角、除膜的多功能磨頭。
發明內容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帶底邊、安全倒角、除膜的多功能磨頭裝置。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帶底邊、安全倒角、除膜的多功能磨頭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撐板,支撐板上設有驅動電機及與驅動電機連接的第一傳動機構,第一傳動機構與旋轉法蘭連接,旋轉法蘭與支架固定連接,支架包括連接框板、滑動架及電機板,連接框板與滑動架間設有升降氣缸、第一直線軸承副及直線式齒輪減速機,且滑動架能夠通過直線式齒輪減速機的驅動而滑動,滑動架及電機板間設有第二直線軸承副,所述升降氣缸的動力輸出端與電機板連接,電機板上設有磨輪電機及磨輪主軸,所述磨輪電機及磨輪主軸通過第二傳動機構連接,所述磨輪主軸上設置有安全倒角輪、與安全倒角輪同心設置的除膜輪或底邊輪,所述旋轉法蘭與連接框板固定連接,所述第二直線軸承副上設有靠輪底板,靠輪底板上還設有除膜時給玻璃定位的靠輪組件,且安全倒角輪與底邊輪或安全倒角輪與除膜輪直徑不同。所述滑動架上設有氣缸鉸鏈座及連接座,氣缸鉸鏈座上樞設有緩沖氣缸,緩沖氣缸上設有滑動板,滑動板與連接座連接,且連接座與所述直線式齒輪減速機連接,且所述直線式齒輪減速機固定于連接框板上,且該滑動板通過滑塊與第一直線軸承副滑動連接。所述第一傳動機構包括與驅動電機連接的小齒輪及與小齒輪嚙合的大齒輪,所述旋轉法蘭與大齒輪連接。所述第二傳動機構包括與磨輪電機連接的主動帶輪、設置于磨輪主軸上的從動帶輪,所述主動帶輪及從動帶輪上繞設有皮帶。[0009]所述滑動架上設有加強板,所述第二直線軸承副與加強板連接。所述電機板上設有限位氣缸,且該限位氣缸的動力輸出端通過調整連桿與滑動架連接。所述靠輪組件包括伸縮氣缸、底定位靠輪及相對設置于靠輪底板上的側定位靠輪,底定位靠輪內設有靠輪軸,靠輪底板設有與靠輪軸滑動配合的軸孔,伸縮氣缸的動力輸出端上設有連扳,所述靠輪軸與連扳連接。所述升降氣缸的動力輸出端通過浮動接頭與電機板連接。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機結構新穎,對比國內同類產品在效率和加工品種上有以下優勢:1,采用直線式齒輪減速機作為進給動力,相比氣缸作為進給動力精度上更高,力口工成品率和質量較高。2,采用直徑不同的安全倒角輪與底邊輪同軸串聯方式,通過升降氣缸的上下換位從而達到一個磨頭多種加工能力,而且同一機構只需將安全倒角輪與底邊輪更換為除膜輪,就可以實現玻璃除膜功能,不僅更換方便、改動小,而且更是豐富了磨頭加工類型及功倉泛。3,加強板的應用,提高了第二直線軸承副中光桿的徑向剛性,對于較厚的玻璃的底邊加工具有良好的成品率。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正視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側視圖;圖3是圖2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
圖1至圖3,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帶底邊、安全倒角、除膜的多功能磨頭裝置,包括支撐板I,支撐板I上設有驅動電機2及與驅動電機2連接的第一傳動機構,第一傳動機構與旋轉法蘭3連接,旋轉法蘭3與支架固定連接,支架包括連接框板4、滑動架5及電機板6,連接框板4與滑動架5間設有升降氣缸7、第一直線軸承副28及直線式齒輪減速機8,且滑動架5能夠通過直線式齒輪減速機8的驅動而滑動,滑動架5及電機板6間設有第二直線軸承副29,所述升降氣缸7的動力輸出端與電機板6連接,電機板6上設有磨輪電機9及磨輪主軸10,所述磨輪電機9及磨輪主軸10通過第二傳動機構連接,所述磨輪主軸10上設置有安全倒角輪11、與安全倒角輪11同心設置的除膜輪(圖中未示出)或底邊輪(圖中未示出),旋轉法蘭3與連接框板4固定連接,第二直線軸承副29上設有靠輪底板12,靠輪底板12上還設有除膜時給玻璃定位的靠輪組件,且安全倒角輪11與底邊輪或安全倒角輪11與除膜輪直徑不同。于本具體實例中驅動電機2采用了伺服電機,因為伺服電機精度高,控制性好,更進一步,所述升降氣缸7的動力輸出端通過浮動接頭13與電機板6連接,浮動接頭13的作用是微調磨輪與玻璃加工面的水平位置,消除裝配制造的誤差。如圖所示,滑動架5上設有氣缸鉸鏈座14及連接座15,氣缸鉸鏈座14上樞設有緩沖氣缸16,緩沖氣缸16上設有滑動板17,滑動板17與連接座15連接,且連接座15與所述直線式齒輪減速機8連接,且所述直線式齒輪減速機8固定于連接框板4上,且該滑動板17通過滑塊與第一直線軸承副滑動連接,上述結構的目的在于使在磨削不同厚度的玻璃時,底邊輪具有進給量自動補償功能。如圖所示,第一傳動機構包括與驅動電機2連接的小齒輪18及與小齒輪18嚙合的大齒輪19,所述旋轉法蘭3與大齒輪19連接,上述結構不僅可減低電機轉速,而且提高了轉動扭矩。第二傳動機構包括與磨輪電機9連接的主動帶輪(圖中未示出)、設置于磨輪主軸10上的從動帶輪(圖中未示出),所述主動帶輪及從動帶輪上繞設有皮帶。所述滑動架5上設有加強板20,所述第二直線軸承副29與加強板20連接,,提高了第二直線軸承副29中光桿的徑向剛性,對于較厚的玻璃的底邊加工具有良好的成品率。所述電機板6上設有 限位氣缸21,且該限位氣缸21的動力輸出端通過調整連桿22與滑動架5連接,上述結構的作用是在進行除膜工序時,可以調整除膜輪的進給量,避免除膜輪對膜片下面的玻璃表面劃傷。靠輪組件包括伸縮氣缸23、底定位靠輪24及相對設置于靠輪底板12上的側定位靠輪25,底定位靠輪24內設有靠輪軸26,靠輪底板12設有與靠輪軸26滑動配合的軸孔,伸縮氣缸23的動力輸出端上設有連板27,所述靠輪軸26與連板27連接。本機的工作過程簡述如下,磨削底邊和除膜時伺服電機連接減速機驅動小齒輪18、小齒輪18帶動大齒輪19通過旋轉法蘭3使支架及其上的部件旋轉90°,使磨頭處于磨削第一個邊的零始位置。磨削安全倒角時伺服電機連接減速機驅動小齒輪18、小齒輪18帶動大齒輪19通過旋轉法蘭3使支架及其上的部件旋轉45°,使磨頭處于磨削第一個尖角的零始位置。第一直線軸承副28包括第一直線軸承座及與之配合的第一光桿軸,第一光桿軸均均與連接框板4兩側固定,第一直線軸承座固定安裝在滑動架5上,直線式齒輪減速機8安裝在連接框板4 一側,滑動板17 —側安裝緩沖氣缸16,且另一側固定連接座15,直線式齒輪減速機8的推動軸前端與連接座15連接,緩沖氣缸16輸出軸通過氣缸鉸鏈座14與滑動架5連接。從而直線式齒輪減速機8的推動軸前端通過連接座15、滑動板17及緩沖氣缸16與滑動架5連接,當直線式齒輪減速機8推動軸向前作用,通過連接座15、滑動板17、緩沖氣缸16、氣缸鉸鏈座14使滑動架5沿第一直線軸承副28的第一光桿軸向方向向前進給,當磨輪碰到玻璃后,直線式齒輪減速機8繼續向前推進少許,緩沖氣缸16由于玻璃的阻擋其伸出的輸出軸向后壓縮,從而完成自動補償動作。第二直線軸承副29包括第二直線軸承座及與之配合的第二光桿軸,第二光桿軸均與滑動板17固定,第二直線軸承座與電機板6固定,中間的一個第二直線軸承座反向與加強板20連接,加強板20通過上部法蘭與滑動架5連接,這樣極大的提高了第二直線軸承副29的徑向剛性。電機板6上裝有連接塊,升降氣缸7具體安裝在滑動架5上,其輸出軸前端通過浮動接頭13與連接塊連接,從而與電機板6連接。這樣通過升降氣缸7的動作可使電機板6沿第二直線軸承的第二光桿軸的軸向方向上下移動。連接螺釘同樣固定在滑動板17上,其前端通過調整連接桿與限位氣缸21連接,當除膜工序時,升降氣缸7使電機板6向下進給,電機板6上安裝的兩個限位支架碰上限位氣缸21的前端,由于限位氣缸21的阻擋,使除膜進給量控制在一個合理的數值上,避免玻璃表面被除膜輪劃傷。[0031]安全倒角磨輪與底邊磨輪或除膜磨輪串聯在磨輪主軸10上,由于直徑大小的關系,當升降氣缸7升降電機板6,底邊磨輪將在玻璃的磨削位置上。當升降氣缸7放下電機板6,安全倒角在玻璃的磨削位置上。磨輪電機9通過皮帶作用于上述磨頭,使之完成磨削動作。靠輪底板12安裝在第二直線軸承的第二光桿軸的另一端,其可沿第二光桿軸上下調整。側定位靠輪25安裝在靠輪底板12的兩側,它的作用是在除膜工序時對磨頭進給進行Y向定位。底定位靠輪24安裝在靠輪底板12中間,它的作用是在除膜過程中對磨輪進行Z向定位。底定位靠輪24通過靠輪軸26通過靠輪底板12中間的一個軸孔與連板27連接,連板27下端與伸縮氣缸23連接,這樣,除膜工序時伸縮氣缸23能夠帶動底定位靠輪24向外伸出,做Z向定位,當磨削底邊時,伸縮氣缸23帶動底定位靠輪24向內收縮,避免影響底邊的磨削加工。上述只是對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優選實施例進行了圖示和描述,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只要其以基本相同的手段達到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都應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帶底邊、安全倒角、除膜的多功能磨頭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撐板,支撐板上設有驅動電機及與驅動電機連接的第一傳動機構,第一傳動機構與旋轉法蘭連接,旋轉法蘭與支架固定連接,支架包括連接框板、滑動架及電機板,連接框板與滑動架間設有升降氣缸、第一直線軸承副及直線式齒輪減速機,且滑動架能夠通過直線式齒輪減速機的驅動而滑動,滑動架及電機板間設有第二直線軸承副,所述升降氣缸的動力輸出端與電機板連接,電機板上設有磨輪電機及磨輪主軸,所述磨輪電機及磨輪主軸通過第二傳動機構連接,所述磨輪主軸上設置有安全倒角輪、與安全倒角輪同心設置的除膜輪或底邊輪,所述旋轉法蘭與連接框板固定連接,所述第二直線軸承副上設有靠輪底板,靠輪底板上還設有除膜時給玻璃定位的靠輪組件,且安全倒角輪與底邊輪或安全倒角輪與除膜輪直徑不同。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底邊、安全倒角、除膜的多功能磨頭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動架上設有氣缸鉸鏈座及連接座,氣缸鉸鏈座上樞設有緩沖氣缸,緩沖氣缸上設有滑動板,滑動板與連接座連接,且連接座與所述直線式齒輪減速機連接,且所述直線式齒輪減速機固定于連接框板上 ,且該滑動板通過滑塊與第一直線軸承副滑動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底邊、安全倒角、除膜的多功能磨頭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傳動機構包括與驅動電機連接的小齒輪及與小齒輪嚙合的大齒輪,所述旋轉法蘭與大齒輪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底邊、安全倒角、除膜的多功能磨頭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傳動機構包括與磨輪電機連接的主動帶輪、設置于磨輪主軸上的從動帶輪,所述主動帶輪及從動帶輪上繞設有皮帶。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底邊、安全倒角、除膜的多功能磨頭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動架上設有加強板,所述第二直線軸承副與加強板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底邊、安全倒角、除膜的多功能磨頭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機板上設有限位氣缸,且該限位氣缸的動力輸出端通過調整連桿與滑動架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底邊、安全倒角、除膜的多功能磨頭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輪組件包括伸縮氣缸、底定位靠輪及相對設置于靠輪底板上的側定位靠輪,底定位靠輪內設有靠輪軸,靠輪底板設有與靠輪軸滑動配合的軸孔,伸縮氣缸的動力輸出端上設有連扳,所述靠輪軸與連扳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底邊、安全倒角、除膜的多功能磨頭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氣缸的動力輸出端通過浮動接頭與電機板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帶底邊、安全倒角、除膜的多功能磨頭裝置,包括支撐板,支撐板上設有驅動電機及與驅動電機連接的第一傳動機構,第一傳動機構與旋轉法蘭連接,旋轉法蘭與支架固定連接,支架包括連接框板、滑動架及電機板,連接框板與滑動架間設有升降氣缸、第一直線軸承副及直線式齒輪減速機,且滑動架能夠通過直線式齒輪減速機的驅動而滑動,滑動架及電機板間設有第二直線軸承副,所述升降氣缸的動力輸出端與電機板連接,電機板上設有磨輪電機及磨輪主軸,所述磨輪電機及磨輪主軸通過第二傳動機構連接,所述磨輪主軸上設置有安全倒角輪、與安全倒角輪同心設置的除膜輪或底邊輪。
文檔編號B24B41/047GK203141299SQ201320054740
公開日2013年8月21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31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31日
發明者成鋼, 李禮開, 黃秀珍, 彭輝勝, 易斌 申請人:廣東富山玻璃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