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于硅元件散熱器表面處理的清洗打砂工裝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于硅元件散熱器表面處理的清洗打砂工裝,包括箱體和設置在箱體內的工作臺、水箱和水泵電機組,在工作臺上方設置有噴頭,水箱設置在工作臺下方,水箱、水泵電機組和噴頭依次通過管路連接,在水箱和噴頭之間還設置有沖砂閥;噴頭通過風壓調節閥與供風管路連接。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采用本實用新型的清洗工裝,能徹底清除散熱器表面附著的污垢,解決了硅元件的散熱問題,避免機車因硅元件燒損而造成的機破或D21事故。采用本實用新型的清洗工裝,不但能夠提高生產效率,而且還節能環保,提高了硅元件的檢修質量,減少機車機破或D21事故,從而保證鐵路運輸的安全。
【專利說明】一種用于硅元件散熱器表面處理的清洗打砂工裝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硅元件散熱器表面處理的清洗打砂工裝。
【背景技術】
[0002]現有技術中交直流內燃、電力機車均采用整流柜或硅整流機組(變流裝置)內的硅元件(整流管及晶閘管)將交流電變為直流電供給牽引電動機,由牽引電動機驅動機車運行。機車進入大修期后由于硅元件在機車上工作環境惡劣,硅元件散熱器油污、灰塵等附著在散熱器表面形成不易清除的油垢,散熱器本身結構又決定了要清除這些油垢相當困難。
[0003]在硅元件的檢修中,必須要清除元件散熱器表面的污垢,否則因為污垢附著在散熱器表面不但會影響外形美觀,更會影響硅元件的散熱。現有的散熱器表面處理方法,通常是將散熱器浸在酸性溶液中浸泡兩至三天,再用高壓水槍進行沖洗。由于酸性溶液具有腐蝕性,采用這種方法對硅元件散熱器進行表面處理不但效率低下、對環境造成較大影響,而且還不能徹底清除掉散熱器表面的污垢。在整流機組的檢修中由于元件散熱不良引起的元件燒損故障頻繁發生,進而導致機車機破或D21事故,給鐵路運輸生產和組織都帶來極大影響。絕大部分原因均是由于硅元件散熱器表面處理不徹底造成的。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克服了現有技術中的缺點,提供了一種用于硅元件散熱器表面處理的清洗打砂工裝。
[0005]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用于硅元件散熱器表面處理的清洗打砂工裝,包括箱體和設置在箱體內的工作臺、水箱和水泵電機組,在工作臺上方設置有噴頭,水箱設置在工作臺下方,水箱、水泵電機組和噴頭依次通過管路連接,在水箱和噴頭之間還設置有沖砂閥;噴頭通過風壓調節閥與供風管路連接。
[0006]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采用本實用新型的清洗工裝,能徹底清除散熱器表面附著的污垢,解決了硅元件的散熱問題,避免機車因硅元件燒損而造成的機破或D21事故。采用本實用新型的清洗工裝,不但能夠提高生產效率,而且還節能環保,提高了硅元件的檢修質量,減少機車機破或D21事故,從而保證鐵路運輸的安全。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7]本實用新型將通過例子并參照附圖的方式說明,其中:
[0008]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09]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原理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0]一種用于硅元件散熱器表面處理的清洗打砂工裝,如圖1和圖2所示,包括:箱體
1、風壓表2、壓力調節閥3、箱體門4、操作孔5和9、噴砂開關6、水開關7、電源開關8、箱體玻璃觀察孔10、內部照明開關11、循環水管12和13、油污過濾箱14、工作臺15、水箱16、水泵電機組17、供風塞門18、風壓調節閥19、噴頭20、沖砂閥21和補水閥22等,其中:
[0011]箱體正面上部設置有內部照明開關11、壓力表2和壓力調節閥3,中部設置有箱體玻璃觀察孔10、操作孔5和9,下部設置有噴砂開關6、水開關7和電源開關8 ;箱體側面設置有箱體門4。
[0012]在箱體內設置有擱置硅元件的工作臺15、水箱16、水泵電機組17、供風塞門18、風壓調節閥19等,其中:工作臺用于放置待清洗的元件。工作臺上方設置有噴頭20,水箱、水泵電機組和噴頭依次通過管路連接,在水箱和噴頭之間還設置有沖砂閥21,水箱通過補水閥22與供水管路連接;噴頭通過風壓調節閥19與供風管路的供風塞門18連接。石英砂和水的混合物通過噴頭噴出直接對元件進行清洗。石英砂放置在水箱16中,水和砂的混合物從水箱中經過水泵電機組17及管路送至噴頭20,通過風壓調節閥19調整供風壓力能夠在噴頭處形成不同的噴射壓力。
[0013]清洗硅元件后產生的廢水返回水箱16后,通過循環水管12進入油污過濾裝置14,經油污過濾裝置進行過濾后的水通過循環水管13進入水箱16中,可以繼續用于清洗硅元件,使污水能夠得到循環利用,減少了廢水排放造成的環境污染。在操作孔5和9上分別設置有橡膠手套,在元件清洗過程中操作工人通過固定在操作孔上的橡膠手套,便于清洗中直接搬動元件,使元件各部位都能達到徹底清洗的目的,清洗中翻動元件時不需要停止清洗,通過操作孔翻動元件就可以繼續清洗,減少了工作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
[0014]本實用新型的工作流程如下:
[0015]步驟一、打開噴砂裝置門4,將需要清洗的硅元件放入裝置內部。
[0016]步驟二、根據不同材質散熱器(銅、鋁)的硅元件,以及油污程度,設定好噴水壓力。
[0017]步驟三、掌握好噴水角度,盡量不要噴到管芯。
[0018]步驟四、噴洗完成后,關閉沖砂閥,用清水將表面污物沖洗干凈。
[0019]步驟五、取出硅元件,用干燥風將硅元件表面水潰吹掃干凈,送入烘箱進行烘干。
[0020]通過采用本實用新型的工裝清洗硅元件,不需要先用酸性溶液浸泡元件,可以直接對元件進行清洗,大大縮短了元件的清洗時間和檢修周期,提高了工作效率。用以前的工藝方法需要先將元件進行較長時間的浸泡,接著還要人工去對散熱器表面仔細用毛刷刷洗,最后再用高壓水沖洗,除費時費力及清洗質量不能得到保證外,酸性溶液的排放對環境也造成了污染,還需要用大量的水,浪費了能源和水資源。用本工裝清洗硅元件,只需要用少量的水和一定的規格的金鋼石英砂,根據散熱器的材質及油污程度調節噴砂裝置面板上壓力調節閥就可以調節噴水壓力,達到徹底清洗硅元件的目的。同時,清洗后的污水可以通過水泵和循環水管抽到油污過濾裝置中進行過濾后繼續用于清洗元件,使清洗產生的廢水達到零排放,避免對環境造成污染。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硅元件散熱器表面處理的清洗打砂工裝,其特征在于:包括箱體和設置在箱體內的工作臺、水箱和水泵電機組,在工作臺上方設置有噴頭,水箱設置在工作臺下方,水箱、水泵電機組和噴頭依次通過管路連接,在水箱和噴頭之間還設置有沖砂閥;噴頭通過風壓調節閥與供風管路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硅元件散熱器表面處理的清洗打砂工裝,其特征在于:水箱通過循環水管與油污過濾箱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硅元件散熱器表面處理的清洗打砂工裝,其特征在于:水箱通過補水閥與供水管路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硅元件散熱器表面處理的清洗打砂工裝,其特征在于:在箱體正面上部設置有內部照明開關、壓力表和壓力調節閥。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硅元件散熱器表面處理的清洗打砂工裝,其特征在于:在箱體正面中部設置有箱體玻璃觀察孔。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硅元件散熱器表面處理的清洗打砂工裝,其特征在于:在箱體正面下部設置有噴砂開關、水開關和電源開關。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硅元件散熱器表面處理的清洗打砂工裝,其特征在于:箱體側面設置有箱體門。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硅元件散熱器表面處理的清洗打砂工裝,其特征在于:在箱體正面中部還設置兩個操作孔。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用于硅元件散熱器表面處理的清洗打砂工裝,其特征在于:在操作孔上固定有橡膠手套。
【文檔編號】B24C3/32GK203527262SQ201320711370
【公開日】2014年4月9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12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12日
【發明者】羅郭君, 龍剛 申請人:南車成都機車車輛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