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軸承鑄坯表面速冷-控制熱輾組織改善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軸承鑄坯表面速冷-控制熱輾組織改善方法,包括如下內容:(1)鑄造制坯:將精煉鋼水倒入臥式離心機中離心鑄管,待鋼液凝固完成后在1200℃~1250℃時出模,根據軸承環尺寸依次確定輾擴比和熱態管坯內外徑,用鋼管下料機對熱態管坯按軸承環高度進行鋸切下料,得到軸承鑄坯;(2)鑄坯表面強制速冷:對鑄坯內外表面噴常溫水霧進行表面強制冷卻,使鑄坯內外表面快速降溫至800~850℃,而心部溫度保持在950~1050℃;(3)控制熱輾擴:將表面速冷鑄坯立即進行熱輾擴,根據輾擴比和軸承環尺寸合理控制輾擴進給速度。本發明可促進軸承鑄坯心部粗大組織有效細化和整體組織均勻化,提高產品組織和性能一致性,并可減少工藝流程,降低能耗、提高效率。
【專利說明】一種軸承鑄坯表面速冷-控制熱輾組織改善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軸承制造技術,具體涉及一種軸承鑄坯表面速冷-控制熱輾組織改善方法。
【背景技術】
[0002]軸承是機械基礎零件,在諸多工業領域都有著廣泛重要應用。軸承的基體是環形軸承套圈(簡稱軸承環),它對軸承的性能和壽命至關重要。目前,軸承環生產中應用最廣泛的工藝是熱鍛制坯后熱輾擴成形,即先鍛后輾。這種工藝能夠獲得均勻鍛態組織的軸承鍛坯,從而保障熱輾擴成形環件性能,但是熱鍛制坯工序多、效率低、芯料浪費多,因此能耗高、材料利用率低。通過鑄造獲得環形鑄坯直接進行熱輾擴即鑄輾成形,相比鍛輾成形,縮短了工藝流程,降低了能耗,提高了材料利用率,是一種環形零件低耗高效新工藝,目前已開始得到研究和開發。然而,相比鍛坯的均勻鍛態組織,鑄坯的鑄態組織粗大不均,多存在氣孔、縮松、偏析等缺陷,需要通過熱輾擴改善消除,否則會對環件性能產生嚴重遺傳危害。由于鑄造工藝特點,鑄坯的缺陷組織和內部縮松等缺陷多集中于環坯心部,而熱輾擴具有不均勻變形特征,環坯心部為難變形區,變形量小,組織改善效果差,使得鑄輾成形環件多存在表面組織細小而心部組織粗大且縮松、孔隙遺留的問題,最終導致環件力學性能分布不均,無法滿足使用要求。因此,由于鑄造和熱輾擴工藝特點而導致鑄坯組織不能獲得有效改善,是制約鑄輾成形工藝在高性能軸承環制造中應用的主要瓶頸。
【發明內容】
[0003]針對上述現狀,本發明提出一種軸承鑄坯表面速冷-控制熱輾組織改善方法,通過控制鑄坯溫度分布狀態和熱輾擴變形參數,可以有效增促進熱輾擴過程鑄坯心部變形和組織細化,提高鑄坯變形均勻性,實現組織均勻改善。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技術方案是:一種軸承鑄坯表面速冷-控制熱輾組織改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體實現步驟:
[0005](I)鑄造制坯:將精煉鋼液(鋼水)倒入臥式離心機中離心鑄管,待鋼液(鋼水)
凝固完成后在1200°C~1250°C出模,得到熱態管坯(解釋:熱態管坯內外徑尺寸即為鑄造
毛坯尺寸,關系到輾擴變形量,所以應該給出,管坯尺寸可通過澆鑄模具控制獲得);熱態
管坯的內徑、外徑尺寸為C^Dtl,根據軸承環尺寸按下式確定:
【權利要求】
1.一種軸承鑄坯表面速冷-控制熱輾組織改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體實現步驟: (1)鑄造制還:將精煉鋼液倒入臥式尚心機中尚心鑄管,待鋼液凝固完成后在1200°C~1250°C出模,得到熱態管坯;熱態管坯的內徑、外徑尺寸為C^Dtl,根據軸承環尺寸按下式確定:
【文檔編號】B22D13/02GK103978138SQ201410185967
【公開日】2014年8月13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5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5日
【發明者】錢東升, 郭俊, 華林, 毛華杰 申請人:武漢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