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壓鑄機械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新型壓鑄機械手,它涉及機械設備【技術領域】,第一主體支撐架的上方設置有螺桿,螺桿的上方設置有第二主體支撐架,第二主體支撐架的上方固定設置有旋轉座,旋轉座的上方設置有導軌固定板,導軌固定板的上方設置有圓柱導軌,圓柱導軌的上方固定有不銹鋼保護殼體,圓柱導軌的內部兩側設置有齒輪,齒輪與皮帶傳動連接,且圓柱導軌的一側下方設置有電機,不銹鋼保護殼體的上方設置中部設置有第二傳動氣缸,第二傳動氣缸的通過圓柱滑塊與圓柱導軌滑動連接,它提高了取料速度,更加的安全實用,壓鑄機的結構和數控方面進行更新和改進,使噴霧、取料和操作監測合為一體,提升了工作效率,并使產品的穩定性得到更一步保障。
【專利說明】一種新型壓鑄機械手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新型壓鑄機械手。
【背景技術】:
[0002] 目前市場上的壓鑄機所有操作過程需要人工操作,因人工操作的差異,對產品的 穩定性有很大的影響,而且人工成本非常高,給企業發展帶來一定的壓力。 實用新型內容:
[0003]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新型壓鑄機械手,它提高了取料速度,當夾料手臂 未取到產品時,紅外線報警器會發出警告以提醒作業人員,更加的安全實用,壓鑄機的結構 和數控方面進行更新和改進,使噴霧、取料和操作監測合為一體,提升了工作效率,并使產 品的穩定性得到更一步保障。
[0004] 為了解決【背景技術】所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它包含第一主 體支撐架1、螺桿2、第二主體支撐架3、旋轉座4、導軌固定板5、不銹鋼保護殼體6、噴霧臂 7、噴霧臂伸縮調節塊8、光電傳感器固定板9、第一傳動氣缸10、圓柱導軌11、限位螺絲12、 緩沖器13、氣動夾具14、傳動軸15、第二傳動氣缸16、圓柱滑塊17、齒輪18、皮帶19和電機 20,第一主體支撐架1的上方設置有螺桿2,螺桿2的上方設置有第二主體支撐架3,第二主 體支撐架3的上方固定設置有旋轉座4,旋轉座4的上方設置有導軌固定板5,導軌固定板 5的上方設置有圓柱導軌11,圓柱導軌11的上方固定有不銹鋼保護殼體6,圓柱導軌11的 內部兩側設置有齒輪18,齒輪18與皮帶19傳動連接,且圓柱導軌11的一側下方設置有電 機20,不銹鋼保護殼體6的上方中部設置有第二傳動氣缸16,第二傳動氣缸16的下方通過 圓柱滑塊17與圓柱導軌11滑動連接,不銹鋼保護殼體6的下方兩側通過限位螺絲12固定 連接有緩沖器13,第二傳動氣缸16的內部設置有傳動軸15,第二傳動氣缸16的上方設置 有噴霧臂7,噴霧臂7的外側固定設置有噴霧臂伸縮調節塊8,噴霧臂7的前端設置有氣動 夾具14,噴霧臂7的后端與第一傳動氣缸10連接,氣動夾具14的一側設置有光電傳感器固 定板9。
[0005]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它提高了取料速度,當夾料手臂未取到產品時,紅 外線報警器會發出警告以提醒作業人員,更加的安全實用,壓鑄機的結構和數控方面進行 更新和改進,使噴霧、取料和操作監測合為一體,提升了工作效率,并使產品的穩定性得到 更一步保障。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6]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07] 圖2為圖1的H-H向剖視結構示意圖;
[0008] 圖3為圖1的左視結構示意圖;
[0009] 圖4為圖3的N-N向剖視結構示意圖;
[0010] 圖5為圖1的E-E向剖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1] 參照圖1-5,本【具體實施方式】采取以下技術方案:它包含第一主體支撐架1、螺桿 2、第二主體支撐架3、旋轉座4、導軌固定板5、不銹鋼保護殼體6、噴霧臂7、噴霧臂伸縮調節 塊8、光電傳感器固定板9、第一傳動氣缸10、圓柱導軌11、限位螺絲12、緩沖器13、氣動夾 具14、傳動軸15、第二傳動氣缸16、圓柱滑塊17、齒輪18、皮帶19和電機20,第一主體支撐 架1的上方設置有螺桿2,螺桿2的上方設置有第二主體支撐架3,第二主體支撐架3的上 方固定設置有旋轉座4,旋轉座4的上方設置有導軌固定板5,導軌固定板5的上方設置有 圓柱導軌11,圓柱導軌11的上方固定有不銹鋼保護殼體6,圓柱導軌11的內部兩側設置有 齒輪18,齒輪18與皮帶19傳動連接,且圓柱導軌11的一側下方設置有電機20,不銹鋼保 護殼體6的上方中部設置有第二傳動氣缸16,第二傳動氣缸16的下方通過圓柱滑塊17與 圓柱導軌11滑動連接,不銹鋼保護殼體6的下方兩側通過限位螺絲12固定連接有緩沖器 13,第二傳動氣缸16的內部設置有傳動軸15,第二傳動氣缸16的上方設置有噴霧臂7,噴 霧臂7的外側固定設置有噴霧臂伸縮調節塊8,噴霧臂7的前端設置有氣動夾具14,噴霧臂 7的后端與第一傳動氣缸10連接,氣動夾具14的一側設置有光電傳感器固定板9。
[0012] 本【具體實施方式】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它提高了取料速度,當夾料手臂未取到產品 時,紅外線報警器會發出警告以提醒作業人員,更加的安全實用,壓鑄機的結構和數控方面 進行更新和改進,使噴霧、取料和操作監測合為一體,提升了工作效率,并使產品的穩定性 得到更一步保障。
【權利要求】
1. 一種新型壓鑄機械手,其特征在于它包含第一主體支撐架(1)、螺桿(2)、第二主體 支撐架(3)、旋轉座(4)、導軌固定板(5)、不銹鋼保護殼體(6)、噴霧臂(7)、噴霧臂伸縮調 節塊(8)、光電傳感器固定板(9)、第一傳動氣缸(10)、圓柱導軌(11)、限位螺絲(12)、緩沖 器(13)、氣動夾具(14)、傳動軸(15)、第二傳動氣缸(16)、圓柱滑塊(17)、齒輪(18)、皮帶 (19)和電機(20),第一主體支撐架(1)的上方設置有螺桿(2),螺桿(2)的上方設置有第 二主體支撐架(3),第二主體支撐架(3)的上方固定設置有旋轉座(4),旋轉座(4)的上方 設置有導軌固定板(5),導軌固定板(5)的上方設置有圓柱導軌(11),圓柱導軌(11)的上 方固定有不銹鋼保護殼體¢),圓柱導軌(11)的內部兩側設置有齒輪(18),齒輪(18)與皮 帶(19)傳動連接,且圓柱導軌(11)的一側下方設置有電機(20),不銹鋼保護殼體(6)的 上方中部設置有第二傳動氣缸(16),第二傳動氣缸(16)的下方通過圓柱滑塊(17)與圓柱 導軌(11)滑動連接,不銹鋼保護殼體(6)的下方兩側通過限位螺絲(12)固定連接有緩沖 器(13),第二傳動氣缸(16)的內部設置有傳動軸(15),第二傳動氣缸(16)的上方設置有 噴霧臂(7),噴霧臂(7)的外側固定設置有噴霧臂伸縮調節塊(8),噴霧臂(7)的前端設置 有氣動夾具(14),噴霧臂(7)的后端與第一傳動氣缸(10)連接,氣動夾具(14)的一側設置 有光電傳感器固定板(9)。
【文檔編號】B22D17/20GK203843132SQ201420122304
【公開日】2014年9月24日 申請日期:2014年3月17日 優先權日:2014年3月17日
【發明者】鄭東謀 申請人:鄭東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