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光纖端面研磨器的制造方法

文檔序號:3332641閱讀:513來源:國知局
一種光纖端面研磨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光纖端面研磨器,包括外殼,外殼的頂端設置有光纖固定模組,外殼的底端設置有可相對于外殼轉動的底座,底座設置有偏心的連接部,連接部連接有可隨底座的轉動而公轉的傳動軸,傳動軸套設有具有環形的外嚙合齒的小齒輪,外殼的內側設置有具有環形的內嚙合齒的大齒輪,傳動軸在小齒輪與大齒輪的相互嚙合作用下自轉,傳動軸連接有可隨傳動軸一起轉動的研磨墊,研磨時,研磨墊與穿過光纖固定模組的待研磨的光纖的端面相適應。該光纖端面研磨器結構簡單,體積小,便于攜帶。
【專利說明】一種光纖端面研磨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光纖通信【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光纖端面研磨器。

【背景技術】
[0002]光纖通信技術(Optical Fiber Communicat1ns)從通信技術中脫穎而出,已是目前及未來通訊科技不可或缺的工具,在現代電信網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如同有線通訊系統的通訊元件,需要信號線及信號連接器連接在一起一樣,在光纖進入通信終端的過程(FTTH, Fiber To the Home)中,光纖通訊系統中的光纖也需要光纖連接器來實現連接,而在連接時需要對光纖端面進行研磨,以滿足光纖連接的需要。
[0003]現有技術中對光纖端面的研磨一般是在廠內進行研磨,而且研磨時需要經過9 μ m研磨紙研磨、I μ m研磨紙研磨、拋光等多道工序,不僅耗時長、效率低,而且還無法滿足光纖施工過程中的現場需求。為解決上述問題,現有中國專利文獻(專利公布號:CN102300674A)公開了一種用于拋光光纖連接器的拋光設備,所述光纖連接器包括連接器殼體和套圈,所述拋光設備包括:安裝件,用于容納并保持所述光纖連接器;拋光器殼體,用于容納拋光器,所述拋光器包括支撐拋光介質的臺板,所述臺板連接到行星齒輪系統,其中所述安裝件設置在上蓋上,當所述上蓋置于關閉位置時,所述上蓋封閉所述拋光器殼體;和基座,用于支撐所述拋光器殼體,其中可旋轉旋鈕在所述基座的一部分暴露出來,所述可旋轉旋鈕與所述行星齒輪系統嚙合以使所述行星齒輪系統運動,其中當所述上蓋設置在所述關閉位置時,所述拋光介質設置在從設置在所述安裝件中的所述光纖連接器的所述套圈的端面延伸出來的光纖頂端的附近。雖然可以用于現場光纖端面的研磨,但是由于其結構采用行星齒輪系統,造成傳動系統復雜,進而使得整體體積較大,不利于隨身攜帶,并且能夠適用的光纖連接器種類較少,通用性不強,造成現場使用過程中的諸多不便。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結構簡單,體積小、方便攜帶的光纖端面研磨器。
[0005]為達此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0006]—種光纖端面研磨器,包括外殼,所述外殼的頂端設置有光纖固定模組,所述外殼的底端設置有可相對于所述外殼轉動的底座,所述底座設置有偏心的連接部,所述連接部連接有可隨所述底座的轉動而公轉的傳動軸,所述傳動軸套設有具有環形的外嚙合齒的小齒輪,所述外殼的內側設置有具有環形的內嚙合齒的大齒輪,所述傳動軸在所述小齒輪與所述大齒輪的相互嚙合作用下自轉,所述傳動軸連接有可隨所述傳動軸一起轉動的研磨墊,研磨時,所述研磨墊與穿過所述光纖固定模組的待研磨的光纖的端面相適應。
[0007]其中,所述外殼的頂端設置有可打開或閉合的頂蓋,所述光纖固定模組設置于所述頂蓋上,且所述光纖固定模組與所述頂蓋可拆卸連接。
[0008]其中,所述光纖固定模組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可拆卸連接有連接器接口,研磨時,裝有待研磨的所述光纖插入光纖連接器,所述光纖連接器插入所述連接器接口設置。
[0009]其中,所述基座上設置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中設置有內部具有用于所述光纖連接器頂端通過的中間孔的定位柱,所述連接器接口與所述定位柱對中放置,所述基座上設置有用于抵緊所述連接器接口的壓塊。
[0010]其中,所述傳動軸的連接所述研磨墊的一端與所述研磨墊之間設置有轉盤,所述傳動軸與所述轉盤、所述小齒輪為一體式結構或可拆卸的分體式結構。
[0011]其中,所述連接部為一通孔,所述傳動軸的另一端伸出所述通孔設置,所述傳動軸的伸出段設置有限位結構,所述限位結構與所述底座的外側面相抵,所述底座的內側面設置有向上凸起的限位柱,所述限位柱與所述轉盤的底面相抵。
[0012]其中,限位結構具體為:所述傳動軸的伸出段開設有環形槽,所述環形槽中設置有卡簧,所述卡簧與所述底座的外側面相抵;或所述傳動軸的伸出段設置有彈性的倒扣,所述倒扣與所述底座的外側面相抵。
[0013]其中,所述底座的外周設置有張開方向一致的多個彈性懸臂,所述外殼的內側設置有多個弧形凸起,所述底座轉動直至所述彈性懸臂與所述弧形凸起配合時,所述弧形凸起擠壓所述彈性懸臂使其向內收縮,待所述彈性懸臂的懸置端從所述弧形凸起的一側滑至另一側時,所述弧形凸起釋放對所述彈性懸臂的擠壓使其向外彈出,并與所述底座的內側碰觸,發出聲音。
[0014]其中,所述底座的外側面上設置有單向的手柄,所述底座的內側面上環形設置有多個卡扣,所述外殼的內側位于所述大齒輪的下方處設置有環形臺階,所述卡扣與所述環形臺階扣合,擰動手柄轉動所述底座時,所述卡扣在所述環形臺階上滑動。
[0015]其中,所述外殼的一側設置有第一連接臂,所述外殼的相對的另一側設置有卡緊扣,所述頂蓋的一側設置有第二連接臂,所述頂蓋的相對的另一側設置有延伸臂,所述第一連接臂與所述第二連接臂通過銷軸可轉動連接,所述延伸臂伸入所述卡緊扣中。
[0016]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
[0017]本實用新型的光纖端面研磨器,當轉動底座時,底座帶動傳動軸繞著底座的轉動中心轉動,實現傳動軸的公轉,與此同時,利用設置在傳動軸上的小齒輪與設置在外殼內側的大齒輪的相互嚙合作用,使得傳動軸在公轉的同時還繞著自身的軸線自轉,而傳動軸的這種轉動帶動研磨墊公轉并自轉,以使得研磨墊研磨光纖的端面時,光纖的端面將在研磨墊的研磨面上描繪螺旋線圖案,進而使得研磨過程中光纖的端面與研磨面上的接觸點不斷變化,以使得光纖的端面始終與研磨面接觸良好,從而保證研磨質量,使得研磨后的端面更加一致;同時,該光纖端面研磨器采用小齒輪與大齒輪進行一級齒輪傳動即可實現研磨墊的公轉與自轉,代替了現有技術中的使用行星齒輪系的繁瑣結構,使得結構更加簡單,體積大大減小,方便攜帶,傳動方案更加簡單可靠,成本低,更加適合現場施工使用。另外,在頂蓋上設置可拆卸的光纖固定模組,可以方便地通過更換光纖固定模組,來適應不同型號的光纖連接器,進而使得研磨范圍更廣,而且,該光纖端面研磨器的頂蓋與外殼可打開,使得需要更換研磨墊時,打開頂蓋即可實現,操作方便。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8]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光纖端面研磨器的第一實施例的頂端立體結構示意圖。
[0019]圖2是圖1中的光纖端面研磨器的底端立體結構示意圖。
[0020]圖3是圖1中的光纖端面研磨器在頂蓋打開時的狀態結構示意圖。
[0021]圖4是圖3中的光纖端面研磨器在隱藏研磨墊后的狀態結構示意圖。
[0022]圖5是圖4中的光纖端面研磨器在隱藏轉盤后的狀態結構示意圖。
[0023]圖6是圖1中的光纖端面研磨器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0024]圖7是圖1中的外殼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25]圖8是圖1中的光纖端面研磨器連接FC型的光纖連接器后的結構示意圖。
[0026]圖9是圖8中的光纖端面研磨器的光纖固定模組部分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0027]圖10是圖8中的光纖端面研磨器中的研磨墊與光纖連接器在研磨狀態示意圖。
[0028]圖11是本實用新型的光纖端面研磨器的第二實施例在頂蓋打開時的狀態結構示意圖。
[0029]圖12是圖11中的光纖端面研磨器在隱藏研磨墊后的狀態結構示意圖。
[0030]圖13是圖11中的轉盤、小齒輪以及傳動軸的連接結構示意圖。
[0031]圖14是本實用新型的光纖端面研磨器的第三實施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32]圖15是圖14中的光纖端面研磨器的光纖固定模組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0033]圖中:1_外殼;2_頂蓋;3_光纖固定模組;4_底座;5_傳動軸;6_卡簧;7_研磨墊;8-轉盤;9_光纖連接器;10_第一緊固螺釘;101-大齒輪;102_環形臺階;103_第一連接臂;104-卡緊扣;105-弧形凸起;201_臺階孔;202_臺階面;203_第一連接孔;204_定位凸起;205_第二連接臂;206_延伸臂;301_基座;302_連接器接口 ;303_壓塊;304_第二緊固螺釘;3001_容置槽;3002_定位柱;3003_第二連接孔;3004_第三連接孔;401_通孔;402-卡扣;403-彈性懸臂;404-手柄;405_限位柱;501_小齒輪。

【具體實施方式】
[0034]下面結合附圖并通過【具體實施方式】來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
[0035]如圖1至10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36]在本實施例中,一種光纖端面研磨器,包括外殼1,外殼I的頂端設置有光纖固定模組3,外殼I的底端設置有可相對于外殼I轉動的底座4,底座4設置有偏心的連接部,連接部連接有可隨底座4的轉動而公轉的傳動軸5,傳動軸5套設有具有環形的外嚙合齒的小齒輪501,外殼I的內側設置有具有環形的內嚙合齒的大齒輪101,傳動軸5在小齒輪501與大齒輪101的相互嚙合作用下自轉,傳動軸5連接有可隨傳動軸5 —起轉動的研磨墊7,研磨時,研磨墊7與穿過光纖固定模組3的待研磨的光纖的端面相適應。
[0037]該光纖端面研磨器,當轉動底座4時,底座4帶動傳動軸5繞著底座4的轉動中心轉動,實現傳動軸5的公轉,與此同時,利用設置在傳動軸5上的小齒輪501與設置在外殼I內側的大齒輪101的相互嚙合作用,使得傳動軸5在公轉的同時還繞著自身的軸線自轉,而傳動軸5的這種轉動帶動研磨墊7公轉并自轉,以使得研磨墊7研磨光纖的端面時,光纖的端面將在研磨墊7的研磨面上描繪螺旋線圖案,進而使得研磨過程中光纖的端面與研磨面上的接觸點不斷變化,以使得光纖的端面始終與研磨面接觸良好,從而保證研磨質量,使得研磨后的端面更加一致;同時,該光纖端面研磨器采用小齒輪與大齒輪進行一級齒輪傳動即可實現研磨墊的公轉與自轉,代替了現有技術中的使用行星齒輪系的繁瑣結構,使得結構更加簡單,體積大大減小,方便攜帶,傳動方案更加簡單可靠,成本低,更加適合現場施工使用。
[0038]其中,大齒輪101與外殼I可以為一體注塑而成的整體式結構,也可以是分別加工再裝配而成的分體式結構,優選的,在本實施例中,采用整體式結構,可以大大減少裝配步驟,減少裝配需要的配合結構,有助于減小體積。
[0039]較佳地,外殼I的頂端設置有可打開或閉合的頂蓋2,光纖固定模組3設置于頂蓋2上,且光纖固定模組3與頂蓋2可拆卸連接。可以方便地通過更換光纖固定模組3,來適應不同型號的光纖連接器9,進而使得研磨范圍更廣,而且,該光纖端面研磨器的頂蓋2與外殼I可打開,使得需要更換研磨墊7時,打開頂蓋2即可實現,操作方便。
[0040]較佳地,光纖固定模組3包括基座301,基座301上可拆卸連接有連接器接口 302,研磨時,裝有待研磨的光纖插入光纖連接器9,光纖連接器9插入連接器接口 302設置。因此,還可以單純地更換連接器接口 302來實現不同光纖連接器9的連接,以滿足不同類型光纖的端面的研磨,適應性更廣,通用性更好,大大降低施工成本。
[0041]為了適應上述的可拆卸連接,在本實施例中,頂蓋2上設置有臺階孔201,臺階孔201的臺階面202上設置有第一連接孔203與定位凸起204,基座301上設置有第三連接孔3004與定位小孔,基座301放置在臺階孔201的臺階面202上,并利用定位凸起204與定位小孔配合實現定位,利用第一緊固螺釘10依次穿過第三連接孔3004、第一連接孔203實現連接。
[0042]基座301上設置有容置槽3001,容置槽3001中設置有內部具有用于光纖連接器9的頂端通過的中間孔的定位柱3002,連接器接口 302與定位柱3002對中放置,基座301上設置有用于抵緊連接器接口 302的壓塊303,壓塊303與基座301通過第二連接孔3003與第二緊固螺釘304配合實現連接。
[0043]在本實用新型中,光纖連接器9可以為FC型、SC型或者APC型等等不同種類,優選的,在本實施例中,光纖連接器9為FC型光纖連接器。連接器接口 302包括內部中空且外側具有螺紋的圓柱形主體,圓柱形主體的底部向外延伸設置有可與容置槽3001相適應的限位邊,研磨FC型光纖連接器中的光纖的端面時,光纖連接器9上的插芯組件伸入中間孔形成配合,光纖連接器9與連接器接口 302通過螺紋連接,且壓塊303與限位邊相適應,以使光纖連接器9穩定地連接在光纖固定模組3上,實現穩定研磨。
[0044]在本實用新型中,傳動軸5的連接研磨墊7的一端與研磨墊7之間設置有轉盤8,傳動軸5與轉盤8、小齒輪501為一體式結構或可拆卸的分體式結構。優選的,在本實施例中,傳動軸5與轉盤8、小齒輪501為可拆卸的分體式結構。其各個零件小巧,加工方便。具體地,傳動軸5的一端的端部設置有扁平狀的第一結構,轉盤8的內孔設置有與第一結構對應的扁平狀的第二結構,轉盤8與傳動軸5通過第一結構與第二結構的配合實現連接以及實現運動傳遞,并利用鎖緊螺釘實現對傳動軸5、轉盤8的進一步緊固,保證連接的可靠性;轉盤8上設置有延伸套,研磨墊7設置有定位孔,延伸套伸入定位孔中形成配合,使得轉盤8可帶動研磨墊7 —起轉動。此時,利用轉盤8的中間力傳遞,使得傳動軸5的運動直接傳遞給研磨墊7,實現研磨;而在安裝研磨墊7直接利用延伸套與定位孔直接形成緊配合即可實現穩定安裝,無需進行特殊的扁平狀結構的加工,因而在現場更換更加方便,減小使用的局限性。
[0045]特別地,連接部為一通孔401,傳動軸5的另一端伸出通孔401設置,傳動軸5的伸出段設置有限位結構,限位結構與底座4的外側面相抵,底座4的內側面設置有向上凸起的限位柱405,限位柱405與轉盤8的底面相抵。利用限位結構對傳動軸5的伸出段的這端的限位,避免其因重力滑入外殼I與底座4的內側,而利用限位柱405與轉盤8的限位,進而限定傳動軸5向外滑出,實現傳動軸兩端的限位,保證大齒輪與小齒輪的嚙合,以保證傳動連續可靠。在本實用新型中,限位結構具體為:傳動軸5的伸出段開設有環形槽,環形槽中設置有卡簧6,卡簧6與底座4的外側面相抵;或傳動軸5的伸出段設置有彈性的倒扣,倒扣與底座4的外側面相抵。優選的,限位結構具體為:傳動軸5的伸出段開設有環形槽,環形槽中設置有卡簧6,卡簧6與底座4的外側面相抵;其結構簡單,方便拆卸。
[0046]其中,底座4的外周設置有張開方向一致的多個彈性懸臂403,外殼I的內側設置有多個弧形凸起105,底座4轉動直至彈性懸臂403與弧形凸起105配合時,弧形凸起105擠壓彈性懸臂403使其向內收縮,待彈性懸臂403的懸置端從弧形凸起105的一側滑至另一側時,弧形凸起105釋放對彈性懸臂403的擠壓使其向外彈出,并與底座4的內側碰觸,發出聲音。這種配合結構在每一個卡位處因彈性懸臂403與弧形凸起105的瞬間擠壓以及瞬間釋放擠壓使得彈性懸臂403突然向外彈出,碰撞外殼I的內側,發出聲音,利用此聲音就可以方便計量圈數,通過計量圈數可以很好地了解研磨的程度,從而使得研磨后的光纖端面效果比較一致。而且,彈性懸臂403與弧形凸起105形成類似棘輪的棘輪齒結構,可以防止底座4反轉,使得該研磨工具可以適用于任意的使用者,當其在使用時,可以很方便地掌握使用方法,能有效避免在施工現場因不同方向的旋轉造成研磨工具損壞,保護內部的傳動系統。
[0047]特別的,為了方便使用,底座4的外側面上設置有單向的手柄404,底座4的內側面上環形設置有多個卡扣402,外殼I的內側位于大齒輪101的下方處設置有環形臺階102,卡扣402與環形臺階102扣合,擰動手柄轉動底座4時,卡扣402在環形臺階102上滑動。特別地,手柄的結構具體包括第一推動部和第二推動部,第一推動部由一個半螺旋弧面和一個豎直面對接構成,第二推動部由另一個半螺旋弧面和另一個豎直面構成。第一推動部和第二推動部位于底座4的外側面上的相對的兩邊,這種設計符合人體工程學原理,通常情況下人的拇指與食指相互扭轉呈S型,兩個手指分別施力于第一推動部與第二推動部來推動底座4轉動,提供給整個研磨工具以動力。
[0048]外殼I的一側設置有第一連接臂103,外殼I的相對的另一側設置有卡緊扣104,頂蓋2的一側設置有第二連接臂205,頂蓋2的相對的另一側設置有延伸臂206,第一連接臂103與第二連接臂205通過銷軸可轉動連接,延伸臂206伸入卡緊扣104中。并且在第二連接臂205上設有限位部,其可以是一個凸起,或者卡扣等,當翻開頂蓋2時,利用限位結構對頂蓋2打開的角度進行限定,使其穩定。
[0049]如圖11至13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50]在本實施例中,與第一實施例的區別在于:
[0051]傳動軸5與轉盤8、小齒輪501為一體式結構。具體地,傳動軸5與轉盤8、小齒輪501可以通過注塑成型一次性加工而成,可以減少零件數量,方便裝配。并且,在本實施例中,限位結構具體為:傳動軸5的伸出段設置有彈性的倒扣(圖中未示出),倒扣與底座4的外側面相抵。該倒扣與傳動軸5 —起成型。
[0052]如圖14、圖15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三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53]在本實施例中,與第一實施例的區別在于:
[0054]在本實施例中,光纖連接器9為SC型光纖連接器。連接器接口 302包括內部中空且一組相對側設置有擠緊件的方形主體,方形主體的另一組相對側在底部向外延伸設置有限位耳,研磨SC型光纖連接器中的光纖的端面時,光纖連接器9上的插芯組件伸入中間孔形成配合,并利用壓塊303擠壓連接器接口 302的兩側的擠緊件,使擠緊件擠緊光纖連接器9,再用壓塊303與限位耳配合,即可實現連接,其裝配簡單。
[0055]本實用新型的光纖端面研磨器,適用于現場作業使用,其可方便更換光纖固定模組,以用于研磨多種型號的光纖連接器,且零件少,體積小,操作性好,累計誤差小,可靠性高,還可大大降低成本,外形美觀。
[0056]以上結合具體實施例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原理。這些描述只是為了解釋本實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釋為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制。基于此處的解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不需要付出創造性的勞動即可聯想到本實用新型的其它【具體實施方式】,這些方式都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光纖端面研磨器,包括外殼(I),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殼(I)的頂端設置有光纖固定模組(3),所述外殼(I)的底端設置有可相對于所述外殼(I)轉動的底座(4),所述底座(4)設置有偏心的連接部,所述連接部連接有可隨所述底座(4)的轉動而公轉的傳動軸(5),所述傳動軸(5)套設有具有環形的外嚙合齒的小齒輪(501),所述外殼(I)的內側設置有具有環形的內嚙合齒的大齒輪(101),所述傳動軸(5)在所述小齒輪(501)與所述大齒輪(101)的相互嚙合作用下自轉,所述傳動軸(5)連接有可隨所述傳動軸(5) —起轉動的研磨墊(7),研磨時,所述研磨墊(7)與穿過所述光纖固定模組(3)的待研磨的光纖的端面相適應。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光纖端面研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殼(I)的頂端設置有可打開或閉合的頂蓋(2),所述光纖固定模組(3)設置于所述頂蓋(2)上,且所述光纖固定模組(3)與所述頂蓋(2)可拆卸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光纖端面研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纖固定模組(3)包括基座(301),所述基座(301)上可拆卸連接有連接器接口(302),研磨時,裝有待研磨的所述光纖插入光纖連接器(9),所述光纖連接器(9)插入所述連接器接口(302)設置。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光纖端面研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301)上設置有容置槽(3001),所述容置槽(3001)中設置有內部具有用于所述光纖連接器(9)的頂端通過的中間孔的定位柱(3002),所述連接器接口(302)與所述定位柱(3002)對中放置,所述基座(301)上設置有用于抵緊所述連接器接口(302)的壓塊(303)。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光纖端面研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軸(5)的連接所述研磨墊(7)的一端與所述研磨墊(7)之間設置有轉盤(8),所述傳動軸(5)與所述轉盤(8)、所述小齒輪(501)為一體式結構或可拆卸的分體式結構。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光纖端面研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部為一通孔(401),所述傳動軸(5)的另一端伸出所述通孔(401)設置,所述傳動軸(5)的伸出段設置有限位結構,所述限位結構與所述底座(4)的外側面相抵,所述底座(4)的內側面設置有向上凸起的限位柱(405),所述限位柱(405)與所述轉盤(8)的底面相抵。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光纖端面研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結構具體為: 所述傳動軸(5)的伸出段開設有環形槽,所述環形槽中設置有卡簧¢),所述卡簧(6)與所述底座⑷的外側面相抵;或 所述傳動軸(5)的伸出段設置有彈性的倒扣,所述倒扣與所述底座(4)的外側面相抵。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光纖端面研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⑷的外周設置有張開方向一致的多個彈性懸臂(403),所述外殼(I)的內側設置有多個弧形凸起(105),所述底座(4)轉動直至所述彈性懸臂(403)與所述弧形凸起(105)配合時,所述弧形凸起(105)擠壓所述彈性懸臂(403)使其向內收縮,待所述彈性懸臂(403)的懸置端從所述弧形凸起(105)的一側滑至另一側時,所述弧形凸起(105)釋放對所述彈性懸臂(403)的擠壓使其向外彈出,并與所述底座(4)的內側碰觸,發出聲音。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光纖端面研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⑷的外側面上設置有單向的手柄(404),所述底座(4)的內側面上環形設置有多個卡扣(402),所述外殼(I)的內側位于所述大齒輪(101)的下方處設置有環形臺階(102),所述卡扣(402)與所述環形臺階(102)扣合,擰動手柄轉動所述底座(4)時,所述卡扣(402)在所述環形臺階(102)上滑動。
10.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光纖端面研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殼(I)的一側設置有第一連接臂(103),所述外殼(I)的相對的另一側設置有卡緊扣(104),所述頂蓋(2)的一側設置有第二連接臂(205),所述頂蓋(2)的相對的另一側設置有延伸臂(206),所述第一連接臂(103)與所述第二連接臂(205)通過銷軸可轉動連接,所述延伸臂(206)伸入所述卡緊扣(104)中。
【文檔編號】B24B37/07GK204094611SQ201420363051
【公開日】2015年1月14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2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2日
【發明者】王七月, 陳新軍, 胡慶慶 申請人:深圳日海通訊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