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模具頂桿的潤滑結構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3334116閱讀:342來源:國知局
一種模具頂桿的潤滑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模具頂桿的潤滑結構,包括定模座、動模座和頂桿,所述的動模座的中部呈內凹狀,并在其內部水平布置有頂板,所述的頂板上開有若干頂板通孔,所述的頂桿豎直穿過頂板通孔并穿出布置在頂板上方的蓋板與模腔相接觸,所述的蓋板上側布置有若干條油道,所述的油道呈橫向或縱向或斜向布置,在每根穿過蓋板通孔并與蓋板垂直相交的頂桿的側壁處均有相應的油道與之相接觸。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通過在蓋板上布置油道,利用潤滑油來潤滑模具的頂桿結構,防止出現模具在生產過程中頂桿卡死的現象,提高生產效率。
【專利說明】一種模具頂桿的潤滑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模具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模具頂桿的潤滑結構。

【背景技術】
[0002]在模具的生產產品過程中,需要由頂桿配合開閉模具來完成。但是,在實際生產中,由于高溫高壓引起頂桿在頂出及復位過程中會出現卡死的現象,這對頂桿機構及模具都會造成損壞,而且產品卡緊于模具中不能順利取出。究其原因,是該頂桿機構缺少了潤滑油的潤滑作用,因此,當前模具頂桿結構存在的技術缺陷,成為本領域技術人員急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模具頂桿的潤滑結構,結構簡單,通過在蓋板上布置油道,利用潤滑油來潤滑模具的頂桿結構,防止出現模具在生產過程中頂桿卡死的現象,提高生產效率。
[0004]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模具頂桿的潤滑結構,包括定模座、動模座和頂桿,所述的定模座和動模座呈上下布置,所述的定模座和動模座之間分別布置有定模和動模,在兩者之間的內側中部分別布置有定模模芯和動模模芯,所述的定模模芯和動模模芯之間相互接觸并形成模腔,所述的動模座的中部呈內凹狀,并在其內部水平布置有頂板,所述的頂板上開有若干頂板通孔,所述的頂桿豎直穿過頂板通孔并穿出布置在頂板上方的蓋板與模腔相接觸,所述的蓋板上側布置有若干條油道,所述的油道呈橫向或縱向或斜向布置,油道的路徑越多,則對頂桿的潤滑就越充分,在每根穿過蓋板通孔并與蓋板垂直相交的頂桿的側壁處均有相應的油道與之相接觸,潤滑油可以順著油道流動,直到接觸到頂桿,再順著頂桿往下流,潤滑油就這樣對頂桿進行潤滑作用。
[0005]作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潤滑結構的一種補充,所述的油道通過油管與布置在頂板下側的油嘴相連,通過該油嘴給油道供油。
[0006]作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潤滑結構的另一種補充,所述的動模座上端的兩側對稱且相向布置有滑塊,所述的滑塊尾端布置有氣缸,通過該氣缸推動滑塊來進行模具的開模動作。
_7] 有益.效果
[0008]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模具頂桿的潤滑結構,結構簡單,通過在蓋板上布置油道,利用潤滑油來潤滑模具的頂桿結構,防止出現模具在生產過程中頂桿卡死的現象,提高生產效率。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9]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圖;
[0010]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I處的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1]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應理解,這些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此外應理解,在閱讀了本實用新型講授的內容之后,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對本實用新型作各種改動或修改,這些等價形式同樣落于本申請所附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范圍。
[0012]如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涉及一種模具頂桿的潤滑結構,包括定模座、動模座1和頂桿8,所述的定模座和動模座1呈上下布置,所述的定模座和動模座1之間分別布置有定模和動模,在兩者之間的內側中部分別布置有定模模芯和動模模芯,所述的定模模芯和動模模芯之間相互接觸并形成模腔,所述的動模座1的中部呈內凹狀,并在其內部水平布置有頂板2,所述的頂板2上開有若干頂板通孔4,所述的頂桿8豎直穿過頂板通孔4并穿出布置在頂板2上方的蓋板7與模腔相接觸,所述的蓋板7上側布置有若干條油道9,所述的油道9呈橫向或縱向或斜向布置,在每根穿過蓋板通孔5并與蓋板7垂直相交的頂桿8的側壁處均有相應的油道9與之相接觸。
[0013]所述的油道9通過油管與布置在頂板2下側的油嘴3相連。
[0014]所述的動模座1上端的兩側對稱且相向布置有滑塊6,所述的滑塊6尾端布置有氣缸10。
[0015]實施例
[0016]布置在頂板2下側的油嘴3通過油管不斷地向蓋板7上的油道9噴潤滑油,該潤滑油順著油道9流動,等流到頂桿8附近,再通過蓋板通孔5順著頂桿8往下流,這樣,在潤滑油流過的地方都把頂桿8相應的部分給潤滑了,被潤滑后的頂桿8就不太會出現頂出卡死的現象,這對產品的頂出起到了很好的效果,避免原先因頂桿的卡死而造成頂桿結構和豐旲具的損壞,有利于提聞生廣效率。
【權利要求】
1.一種模具頂桿的潤滑結構,包括定模座、動模座(I)和頂桿(8),所述的定模座和動模座(I)呈上下布置,所述的定模座和動模座(I)之間分別布置有定模和動模,在兩者之間的內側中部分別布置有定模模芯和動模模芯,所述的定模模芯和動模模芯之間相互接觸并形成模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動模座(I)的中部呈內凹狀,并在其內部水平布置有頂板(2),所述的頂板(2)上開有若干頂板通孔(4),所述的頂桿(8)豎直穿過頂板通孔(4)并穿出布置在頂板(2)上方的蓋板(7)與模腔相接觸,所述的蓋板(7)上側布置有若干條油道(9),所述的油道(9)呈橫向或縱向或斜向布置,在每根穿過蓋板通孔(5)并與蓋板(7)垂直相交的頂桿⑶的側壁處均有相應的油道(9)與之相接觸。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模具頂桿的潤滑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道(9)通過油管與布置在頂板(2)下側的油嘴(3)相連。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模具頂桿的潤滑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動模座(I)上端的兩側對稱且相向布置有滑塊¢),所述的滑塊(6)尾端布置有氣缸(10)。
【文檔編號】B22D17/22GK204036789SQ201420433710
【公開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1日 優先權日:2014年8月1日
【發明者】孫震寰, 胡崗 申請人:寧波吉燁汽配模具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