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錐形工件加工無心磨床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錐形工件加工無心磨床,包括:底座、支撐件、第一刀架、第一螺桿、磨輪、水平轉動臺、轉軸、移動機臺、第二螺桿、工件支撐架、第二刀架、調整輪、第三螺桿、兩個扭簧、兩個第一固定銷和兩個第二固定銷;支撐件安裝在底座上,第一刀架可滑動地安裝在支撐件上并連接第一螺桿,磨輪安裝在第一刀架上;水平轉動臺通過轉軸安裝在底座上并可繞轉軸在水平面上旋轉,移動機臺可滑動地安裝在水平轉動臺上并連接第二螺桿;第二刀架通過第三螺桿可滑動地安裝在移動機臺上,調整輪安裝在第二刀架上;支撐工件的工件支撐架安裝在移動機臺上并位于第一刀架和第二刀架之間。本實用新型提高了加工精度,節約零部件更換成本。
【專利說明】 一種錐形工件加工無心磨床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零部件加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錐形工件加工無心磨床。
【背景技術】
[0002]無心磨床是一種對電線、桿件、銷釘、軸件等圓柱形工件進行磨削的機床。這些工件可以具有恒定的截面尺寸或具有尺寸呈臺階變化的不同尺寸部分,甚至是錐形的部分。無心磨床包括三個主要元件:磨輪、調整輪和工件支撐架。其中,磨輪可以從工件上進行去除材料,可以確定工件表面精度和整體輪廓;磨輪的表面紋理可以根據執行的特定磨削操作不同,在磨削的工件具有不同直徑時,磨輪具有不同直徑和不同表面紋理;調整輪由磨料顆粒的彈性體構成,可以引導并保持著上述工件靠在磨輪上,還可以在磨削過程中旋轉工件;工件支撐架可以在兩個相反的轉輪之間的間隙內支撐工件,在這兩個轉輪的中心線上或下;調整輪在一個方向上旋轉靜止刀片所支撐的工件,同時在另一個方向旋轉的磨輪對工件去除材料,以使工件獲得所需直徑或錐度。
[0003]然而,現有技術中的無心磨床在加工錐形工件時,磨輪會出現磨損不均勻現象,在錐度小的地方,磨輪會磨損較快,如果不及時更換,則無法繼續保證加工精度和效率。
實用新型內容
[0004]為了解決【背景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錐形工件加工無心磨床,以提高加工精度,節約零部件更換成本。
[0005]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錐形工件加工無心磨床,包括:底座、支撐件、第一刀架、第一螺桿、磨輪、水平轉動臺、轉軸、移動機臺、第二螺桿、工件支撐架、第二刀架、調整輪、第三螺桿、兩個扭簧、兩個第一固定銷和兩個第二固定銷;
[0006]支撐件安裝在底座上,第一刀架可滑動地安裝在支撐件上并連接第一螺桿,磨輪安裝在第一刀架上;
[0007]水平轉動臺通過轉軸安裝在底座上并可繞轉軸在水平面上旋轉,移動機臺可滑動地安裝在水平轉動臺上并連接第二螺桿;
[0008]第二刀架通過第三螺桿可滑動地安裝在移動機臺上,調整輪安裝在第二刀架上;
[0009]支撐工件的工件支撐架安裝在移動機臺上并位于第一刀架和第二刀架之間;
[0010]兩個扭簧對稱設置在工件支撐架兩端,兩個第一固定銷對稱設置在磨輪兩端,兩個第二固定銷對稱設置在調整輪兩端,兩個扭簧的連線、兩個第一固定銷的連線和兩個第二固定銷的連線相互平行,且在同一端面內,第一固定銷、第二固定銷分別通過連接線與扭簧連接。
[0011]優選地,在同一端面內,第一固定銷和第二固定銷通過連接線連接。
[0012]優選地,連接線為剛性線。
[0013]優選地,連接線為彈性線。
[0014]優選地,磨輪上還設有限位卡件,第一固定銷初始位置到卡件直線距離與工件磨削量匹配。
[0015]本實用新型中,磨輪、調整輪和工件支撐架之間彈性連接,當磨輪一端磨損時,磨輪外徑逐漸減小,在彈性連接的拉力下磨輪該端向內收緊,保證磨輪表面與工件表面始終貼合,保證加工精度,不必經常更換磨輪或對磨輪進行表面整形,節約成本。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錐形工件加工無心磨床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7]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錐形工件加工無心磨床,如圖1所示,包括:底座1、支撐件2、第一刀架3、第一螺桿4、磨輪5、水平轉動臺6、轉軸7、移動機臺8、第二螺桿9、工件支撐架10、第二刀架11、調整輪12、第三螺桿13、兩個扭簧14、兩個第一固定銷15和兩個第二固定銷16。
[0018]支撐件2安裝在底座I上,第一刀架3可滑動地安裝在支撐件2上并連接第一螺桿4,磨輪5安裝在第一刀架3上。
[0019]水平轉動臺6通過轉軸7安裝在底座I上并可繞轉軸7在水平面上旋轉,移動機臺8可滑動地安裝在水平轉動臺6上并連接第二螺桿9。
[0020]第二刀架11通過第三螺桿13可滑動地安裝在移動機臺8上,調整輪12安裝在第二刀架11上。
[0021]支撐工件的工件支撐架10安裝在移動機臺8上并位于第一刀架3和第二刀架11之間。
[0022]兩個扭簧14對稱設置在工件支撐架10兩端,兩個第一固定銷15對稱設置在磨輪5兩端,兩個第二固定銷16對稱設置在調整輪12兩端,兩個扭簧14的連線、兩個第一固定銷15的連線和兩個第二固定銷16的連線相互平行。
[0023]在同一端面內,第一固定銷15、第二固定銷16分別通過連接線與扭簧14連接,第一固定銷15和第二固定銷16通過連接線連接。從而,在同一端面內,第一固定銷15和第二固定銷16和扭簧14構成三角形拉伸固定結構,保持磨輪5、工件100和調整輪12之間的穩定接觸。
[0024]工作時,將工件100安裝在工件支撐件2上,通過第一螺桿4控制第一刀架3沿著支撐件2移動,轉動水平轉動臺6,通過第二螺桿9控制移動機臺8在水平轉動臺6上縱向滑動,使得磨輪5接觸工件100 ;通過第三螺桿13控制第二刀架11在移動機臺8上縱向滑動,調整調整輪12和工件100之間的距離并將工件100抵靠在磨輪5上進行磨削;通過扭簧14作用對磨輪5和調整輪12產生向心拉力使得磨削過程中磨輪5和調整輪12始終抵靠工件100進行打磨。
[0025]安裝工件時,將扭簧略微松開,當安裝完工件后,再將扭簧扭緊到一定強度,通過連接線對磨輪和調整輪都產生向內的拉力,使磨輪和調整輪對工件產生一定夾持力,便于磨削加工過程的穩定進行;當磨輪一端磨損時,外徑逐漸減小,在扭簧的拉力下該端向內收緊,保證磨輪表面與工件表面始終貼合,保證加工質量和精度。該扭簧的拉力不能過大,否則會使磨輪對工件的磨削過渡,表面不均勻。
[0026]本實施方式中,連接線選用彈性線,但是,由于向心拉力主要由扭簧14提供,連接線也可以選用剛性線。
[0027]本實施方式中,磨輪5上還設有限位卡件,第一固定銷15初始位置到卡件直線距離與工件磨削量匹配,防止過度磨削,產生次品。
[0028]本實用新型中,磨輪、調整輪和工件支撐架之間彈性連接,當磨輪一端磨損時,磨輪外徑逐漸減小,在彈性連接的拉力下磨輪該端向內收緊,保證磨輪表面與工件表面始終貼合,保證加工精度,不必經常更換磨輪或對磨輪進行表面整形,節約成本。
[0029]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及其實用新型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錐形工件加工無心磨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I)、支撐件(2)、第一刀架(3)、第一螺桿(4)、磨輪(5)、水平轉動臺(6)、轉軸(7)、移動機臺(8)、第二螺桿(9)、工件支撐架(10)、第二刀架(11)、調整輪(12)、第三螺桿(13)、兩個扭簧(14)、兩個第一固定銷(15)和兩個第二固定銷(16); 支撐件(2)安裝在底座(I)上,第一刀架(3)可滑動地安裝在支撐件(2)上并連接第一螺桿(4),磨輪(5)安裝在第一刀架(3)上; 水平轉動臺(6)通過轉軸(7)安裝在底座(I)上并可繞轉軸(7)在水平面上旋轉,移動機臺(8)可滑動地安裝在水平轉動臺(6)上并連接第二螺桿(9); 第二刀架(11)通過第三螺桿(13)可滑動地安裝在移動機臺(8)上,調整輪(12)安裝在第二刀架(11)上; 支撐工件的工件支撐架(10)安裝在移動機臺(8)上并位于第一刀架(3)和第二刀架(11)之間; 兩個扭簧(14)對稱設置在工件支撐架(10)兩端,兩個第一固定銷(15)對稱設置在磨輪(5)兩端,兩個第二固定銷(16)對稱設置在調整輪(12)兩端,兩個扭簧(14)的連線、兩個第一固定銷(15)的連線和兩個第二固定銷(16)的連線相互平行,且在同一端面內,第一固定銷(15)、第二固定銷(16)分別通過連接線與扭簧(14)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錐形工件加工無心磨床,其特征在于,在同一端面內,第一固定銷(15)和第二固定銷(16)通過連接線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錐形工件加工無心磨床,其特征在于,連接線為剛性線。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錐形工件加工無心磨床,其特征在于,連接線為彈性線。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錐形工件加工無心磨床,其特征在于,磨輪(5)上還設有限位卡件,第一固定銷(15)初始位置到卡件直線距離與工件磨削量匹配。
【文檔編號】B24B5/35GK204053653SQ201420436931
【公開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4日 優先權日:2014年8月4日
【發明者】陶國兵 申請人:蕪湖中馳機床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