鋁鋅合金澆鑄模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鋁鋅合金澆鑄模,包括澆鑄模本體,所述的澆鑄模本體型腔內底部兩側放置有兩個脫模柱,所述的脫模柱上端設置有圓棒;所述的澆鑄模本體四周外側面設置有加強筋;所述的澆鑄模本體左右兩端側面各設置有兩個吊耳。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脫模方便,提高了生產效率。
【專利說明】鋁鋅合金澆鑄模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金屬鑄造領域,尤其涉及到一種鋁鋅合金澆鑄模。
【背景技術】
[0002]澆鑄是將材料在高溫下熔化,成液體狀態具有一定的流動性能,然后注入型腔內,一般的型腔有砂型,金屬型等等,在設定的型腔內流動,之后冷卻成型。澆鑄成型一般不施加壓力,對設備和模具的強度要求不高,對制品尺寸限制較小,制品中內應力也低。由于生產投資較少就可制得性能優良的大型制件,所以此工藝在現代工業生產中廣泛應用。澆鑄模是澆鑄過程中必不可少的設備,由于所澆鑄的工件重量較大,現有的澆鑄模脫模不方便,生產效率低。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生產效率高的鋁鋅合金澆鑄模。
[0004]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鋁鋅合金澆鑄模,包括澆鑄模本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澆鑄模本體型腔內底部兩側放置有兩個脫模柱,所述的脫模柱上端設置有圓棒;所述的澆鑄模本體四周外側面設置有加強筋;所述的澆鑄模本體左右兩端側面各設置有兩個吊耳;所述的脫模柱設置為錐形,所述的錐形上端為小頭,下端為大頭。
[0005]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脫模方便,提高了生產效率。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6]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0007]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0008]圖3是本實用新型A-A剖視結構示意圖。
[0009]圖中1、澆鑄模本體,2、吊耳,3、圓棒,4、脫模柱。
【具體實施方式】
[0010]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11]參照附圖,一種鋁鋅合金澆鑄模,包括澆鑄模本體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澆鑄模本體I型腔內底部兩側放置有兩個脫模柱4,所述的脫模柱4上端設置有圓棒3 ;所述的澆鑄模本體I四周外側面設置有加強筋;所述的澆鑄模本體I左右兩端側面各設置有兩個吊耳2 ;所述的脫模柱4設置為錐形,所述的錐形上端為小頭,下端為大頭。具體實施時,熔融合金液體從熔煉爐內流入澆包,行車將澆包吊至澆鑄模上方,通過漏斗倒入鋁鋅合金澆鑄模內,倒入熔融合金液體的高度為整個澆鑄模型腔的三分之二處,熔融合金液體經過40分鐘自然冷卻后凝固,用鏈條鉤住脫模柱及圓棒后,行車將凝固成型的工件吊出,隨即用榔頭敲擊脫模柱上端,使其與工件分離,然后再用鏟車將工件整齊的擺放至待檢區域。澆鑄模上吊耳的作用是便于行車通過吊耳可以將整個澆鑄模吊起,便于清理澆鑄模底部的垃圾及將澆鑄模擺放整齊。
【權利要求】
1.一種鋁鋅合金澆鑄模,包括澆鑄模本體(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澆鑄模本體(1)型腔內底部兩側放置有兩個脫模柱(4),所述的脫模柱(4)上端設置有圓棒(3);所述的澆鑄模本體(1)四周外側面設置有加強筋;所述的澆鑄模本體(1)左右兩端側面各設置有兩個吊耳(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鋁鋅合金澆鑄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脫模柱(4)設置為錐形,所述的錐形上端為小頭,下端為大頭。
【文檔編號】B22C9/00GK204135284SQ201420444805
【公開日】2015年2月4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8日 優先權日:2014年8月8日
【發明者】孫鈞 申請人:靖江新舟合金材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