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型線澆注小車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公開了一種造型線澆注小車,設有車體,車體下端設有車輪,其特征在于所述車體上設有支撐座、包體,行走裝置、傾轉裝置和澆口杯,車體中心兩側分別設有支撐座,前端設有定位坐孔,后端設有行走裝置,支撐座上端設有傾轉裝置,澆口杯坐在定位坐孔中,本實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結構,解決了升降包澆注需要大包中轉鐵水的不足,具有結構新穎、節省原料、安裝快捷、調整方便、穩定性高等優點。
【專利說明】造型線澆注小車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鑄造設備【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造型線澆注設備澆注小車。
【背景技術】
[0002]我們知道,當今鑄造業正處在迅猛發展狀態,鑄件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自動化造型線現在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廣,但在自動化造型線使用中主要存在的問題之一是澆鑄勞動強度高,人力多,效率低。以20m澆注線作比較,使用澆注小車澆注比使用升降包澆注可節省人力,因升降包一般容量低于350Kg,需要3-4人完成澆注,而澆注小車可承載范圍為500Kg-1500Kg,一人便可完成澆注。另外,升降包澆注需要大包中轉鐵水,而澆注小車可直接爐前接鐵水完成澆注。
[0003]經檢索,CN103691926公開了一種鑄造輔助澆注小車的發明專利申請,其包括車輪和車輪軸,所述車輪軸上部設有鋼桶旋轉裝置,鋼桶旋轉裝置內部橫穿有鋼桿,鋼桶旋轉裝置左側設有夾持架,夾持架內部設有鋼桶,鋼桶旋轉裝置右側開有插槽,鋼桶旋轉裝置右側設有L型插銷,L型插銷右側設有固定桿,L型插銷與固定桿通過彈簧相連,固定桿右側設有拉桿,拉桿與L型插銷通過鋼絲繩相連,拉桿右側設有把手。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和減輕員工勞動強度的優點,其不足是:一是由于鋼桶每次盛裝的鐵水有限,需要往復于工件和升降澆包之間,導致工作效率低;二是不能準確的對準所要澆注的工件,并且,在澆注過程中,需要兩個人對其進行操作,導致浪費人力,工作效率低。
【發明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解決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新穎、節省原料、安裝快捷、調整方便、穩定性高的造型線澆注設備澆注小車機構。
[0005]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0006]一種造型線澆注小車,設有車體,所述車體下端設有車輪,其特征在于所述車體上設有支撐座、包體,行走裝置、傾轉裝置和澆口杯,所述車體中心兩側分別設有支撐座,前端設有定位坐孔,后端設有行走裝置,所述支撐座上端設有傾轉裝置,所述澆口杯坐在定位坐孔中,以利于避免鐵水從高處傾倒引起沖型,而影響澆注質量,所述行走裝置包括行走手輪、主動鏈輪、從動鏈輪、驅動鏈條、移動軸和支座,所述支座下端與車體固定連接,上端水平設有軸承座,所述移動軸通過兩個軸承與軸承座定位,所述移動軸一端與行走手輪固定連接,另一端與主動鏈輪固定連接,所述從動鏈輪固定在車體下部的車輪軸上,所述驅動鏈條穿過車體上設有的通孔下部與從動鏈輪相嚙合,上部與主動鏈輪相嚙合,以利于通過轉動行走手輪,經主動鏈輪和從動鏈輪驅動車輪前后移動,使車體前部的澆口杯對準澆注工件,所述傾轉裝置包括傳動箱、蝸桿、包軸、蝸輪、大傘齒輪、小傘齒輪、燒包旋轉手輪、手輪軸和吊柱卡叉,所述吊柱卡叉呈叉形,所述包體通過包軸和軸承與吊柱固定,所述吊柱底部為梯形,坐在支撐座上,所述傳動廂體一側設有吊柱卡叉,傳動箱體經吊柱卡叉與包體固定,所述傳動箱內設有蝸桿、蝸輪、大傘齒輪、小傘齒輪、澆包旋轉手輪和手輪軸,所述蝸輪經包軸、包軸兩端的軸承與傳動箱相連接,所述包軸伸出傳動箱與包體固定,所述包體通過軸承與吊柱固定,所述吊柱底部為梯形,坐在支撐座上,所述蝸輪與蝸桿相嚙合,所述蝸桿經軸承與傳動箱固定連接,且一端與大傘齒輪固定連接,所述大傘齒輪與小傘齒輪相嚙合,所述小傘齒輪固定在手輪軸上,所述手輪軸經支撐軸承與傳動箱相連接,其一端穿過傳動箱外端與澆包旋轉手輪相連接,且手輪軸與包軸平行,所述澆包兩側坐在支撐座上,以利于通過澆包旋轉手輪,帶動小傘齒輪旋轉,小傘齒輪帶動大傘齒輪旋轉,大傘齒輪帶動蝸桿旋轉,蝸桿帶動蝸輪旋轉,蝸輪帶動包軸旋轉,進而帶動坐于支撐座上的包體旋轉,使包體內的鐵液經澆嘴流入澆口杯對工件進行澆注,解決了升降包澆注需要大包中轉鐵水的不足,達到工作效率高、節約人力資源的作用。
[0007]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澆包吊柱底部的縱切面為上端寬下端窄的梯形,以利于坐在支撐座上,達到定位準確的作用。
[0008]本實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結構,具有結構新穎、節省原料、安裝快捷、調整方便、穩定性聞等優點。
[0009]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1]圖2是圖1中傾轉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2]圖3是圖2的俯視圖。
[0013]圖4是圖3的左視圖。
[0014]附圖標記:車體1、車輪2、支撐座3、包體4、傾轉裝置5、澆口杯6、行走手輪7、主動鏈輪8、從動鏈輪9、驅動鏈條10、移動軸11和支座12、軸承座13、車輪軸14、傳動箱15、蝸桿16、包軸17、蝸輪18、大傘齒輪19、小傘齒輪20、澆包旋轉手輪21、手輪軸22、吊柱卡叉23、吊柱24。
[0015]
【具體實施方式】
[0016]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0017]如附圖所示,一種造型線澆注小車,設有車體1,所述車體I下端設有車輪2,其特征在于所述車體I上設有支撐座3、包體4,行走裝置、傾轉裝置5和澆口杯6,所述車體I中心兩側分別設有支撐座3,前端設有定位坐孔,后端設有行走裝置,所述支撐座3上端設有傾轉裝置5,所述澆口杯6坐在定位坐孔中,以利于避免鐵水從高處傾倒引起沖型,而影響澆注質量,所述行走裝置包括行走手輪7、主動鏈輪8、從動鏈輪9、驅動鏈條10、移動軸11和支座12,所述支座12下端與車體I固定連接,上端水平設有軸承座13,所述移動軸11通過兩個軸承與軸承座13定位,所述移動軸11 一端與行走手輪7固定連接,另一端與主動鏈輪8固定連接,所述從動鏈輪9固定在車體I下部的車輪軸14上,所述驅動鏈條10穿過車體I上設有的通孔下部與從動鏈輪9相嚙合,上部與主動鏈輪8相嚙合,以利于通過轉動行走手輪7,經主動鏈輪8和從動鏈輪9驅動車輪前后移動,使車體I前部的澆口杯對準澆注工件,所述傾轉裝置包括傳動箱15、蝸桿16、包軸17、蝸輪18、大傘齒輪19、小傘齒輪20、澆包旋轉手輪21、手輪軸22和吊柱卡叉23,所述吊柱卡叉23呈叉形,所述傳動箱體15與吊柱24固定,所述傳動箱體一側設有吊柱卡叉,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吊柱卡叉可在傳動箱體一側設有上下兩個相互平行且水平設置的吊柱卡叉,以利于定位吊柱卡叉,保證包體的垂直度,傳動箱體15經吊柱卡叉23與包體4固定,所述傳動廂體15內設有蝸桿16、包軸17、蝸輪18、大傘齒輪19、小傘齒輪20、澆包旋轉手輪21、手輪軸22,所述蝸輪18經包軸17、包軸17兩端的軸承與傳動箱15相連接,所述包軸17伸出傳動箱15與包體4固定,所述包體4通過包軸17和軸承與吊柱24固定,所述吊柱24底部為梯形,坐在支撐座3上,所述蝸輪18與蝸桿16相嚙合,所述蝸桿16經軸承與傳動箱15固定連接,且一端與大傘齒輪19固定連接,所述大傘齒輪19與小傘齒輪20相嚙合,所述小傘齒輪20固定在手輪軸22上,所述手輪軸22經支撐軸承與傳動箱15相連接,其一端穿過傳動箱15外端與澆包旋轉手輪21相連接,且手輪軸22與包軸17平行,所述澆包4兩側坐在支撐座3上,以利于通過澆包旋轉手輪21,帶動小傘齒輪20旋轉,小傘齒輪20帶動大傘齒輪19旋轉,大傘齒輪19帶動蝸桿16旋轉,蝸桿16帶動蝸輪18旋轉,蝸輪輪18帶動包軸17旋轉,進而帶動坐于支撐座3上的包體4旋轉,使包體4的澆嘴正對澆口杯6對工件進行澆注,解決了升降包澆注需要大包中轉鐵水的不足,達到工作效率高、節約人力資源的作用。
[0018]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包體4的吊柱24底部的縱切面為上端寬下端窄的梯形,以利于坐在支撐座上,達到定位準確的作用。
[0019]本實用新型在工作時,旋轉手輪7,通過主動鏈輪8帶動從動鏈輪9,從動鏈輪9帶動車輪軸14旋轉,車輪軸14帶動車輪2旋轉,從而實現車輪帶動車體I前后移動至沙箱澆口處,然后旋轉澆包旋轉手輪21帶動小傘齒輪20旋轉,小傘齒輪20帶動大傘齒輪19旋轉,大傘齒輪19帶動蝸桿16旋轉,使蝸桿16帶動蝸輪18旋轉,蝸輪18帶動包軸17旋轉,進而帶動坐于支撐座3上的包體4傾轉,包體4傾轉到一定角度后,鐵液經包體4的澆嘴流入澆口杯6對工件進行澆注,避免了鐵水從高處傾倒引起沖型,影響澆注質量。
[0020]本實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結構,具有結構新穎、節省原料、安裝快捷、調整方便、穩定性聞等優點。
【權利要求】
1.一種造型線澆注小車,設有車體,所述車體下端設有車輪,其特征在于所述車體上設有支撐座、包體,行走裝置、傾轉裝置和澆口杯,所述車體中心兩側分別設有支撐座,前端設有定位坐孔,后端設有行走裝置,所述支撐座上端設有傾轉裝置,所述澆口杯坐在定位坐孔中,所述行走裝置包括行走手輪、主動鏈輪、從動鏈輪、驅動鏈條、移動軸和支座,所述支座下端與車體固定連接,上端水平設有軸承座,所述移動軸通過兩個軸承與軸承座定位,所述移動軸一端與行走手輪固定連接,另一端與主動鏈輪輪固定連接,所述從動鏈輪固定在車體下部的車輪軸上,所述驅動鏈條穿過車體上設有的通孔下部與從動鏈輪相嚙合,上部與主動鏈輪相嚙合,所述傾轉裝置包括傳動箱、蝸桿、包軸、蝸輪、大傘齒輪、小傘齒輪、燒包旋轉手輪、手輪軸和吊柱卡叉,所述吊柱卡叉呈叉形,所述包體通過包軸和軸承與吊柱固定,所述吊柱底部呈楔形,坐在支撐座上,所述傳動廂體一側設有吊柱卡叉,傳動箱體經吊柱卡叉與包體固定,所述傳動箱內設有蝸桿、蝸輪、小傘齒輪、大傘齒輪和手輪軸,所述蝸輪經包軸、包軸兩端的軸承與傳動箱相連接,所述包軸伸出傳動箱與包體固定,所述包體通過包軸、軸承與吊柱固定,所述蝸輪與蝸桿相嚙合,所述蝸桿經軸承與傳動箱固定連接,且一端與大傘齒輪固定連接,所述大傘齒輪與小傘齒輪相嚙合,所述小傘齒輪固定在手輪軸上,所述手輪軸經支撐軸承與傳動箱相連接,其一端穿過穿過傳動箱外端與澆包旋轉手輪相連接,且手輪軸與包軸平行,所述澆包兩側坐在支撐座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造型線澆注小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澆包吊柱底部的縱切面為上端寬下端窄的梯形。
【文檔編號】B22D41/12GK203992359SQ201420490045
【公開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28日 優先權日:2014年8月28日
【發明者】遲英杰, 于莉萌 申請人:威海工友鑄造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