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磨床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磨床,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設置有工作臺和立柱,所述工作臺上設置有裝夾工件的夾具,所述立柱連接有橫梁,所述橫梁上設置有磨削裝置,所述磨削裝置包括磨削砂輪,磨削砂輪由動力裝置Ⅰ驅動旋轉,所述磨削砂輪的磨削面與工件形狀匹配。采用本技術方案,能夠通過磨削面與工件形狀匹配磨削砂輪對工件異形端面進行磨削加工;當磨削砂輪的磨削面采用與工件匹配的弧形凹面時,本磨床能夠磨削加工端面為弧形的工件。
【專利說明】一種磨床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磨床【技術領域】,具體的是一種磨床。
【背景技術】
[0002]目前許多工件的端面需要通過磨削加工來獲得較高的質量,普通磨床只能磨削端面為平面的工件,而無法加工兩端面為異形端面的工件,如圖9所示的工件;而且在磨削加工時,將工件裝夾定位后,一般只能磨削一個端面,磨削加工完一個端面后需要再次裝夾定位磨削另一個端面,需要多次裝夾定位,磨削精度較低。這就是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就是針對現有技術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種磨床,能夠磨削加工兩端面為異形端面的工件。
[0004]本方案是通過如下技術措施來實現的:一種磨床,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設置有工作臺和立柱,所述工作臺上設置有裝夾工件的夾具,所述立柱連接有橫梁,所述橫梁上設置有磨削裝置,所述磨削裝置包括磨削砂輪,磨削砂輪由動力裝置I驅動旋轉,所述磨削砂輪的磨削面與工件形狀匹配。
[0005]作為優選,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特征還包括:上述磨削裝置包括兩組磨削砂輪,兩組磨削砂輪位于工件的兩側、并在動力裝置II驅動下可前后移動。采用本技術方案,工件只需一次裝夾就可以完成兩個端面的磨削加工,而且兩個端面互為基準,有效的提高了加工效率和精度。
[0006]作為優選,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特征還包括:每組磨削砂輪包括上下設置的精磨砂輪和粗磨砂輪,所述精磨砂輪和粗磨砂輪同軸,所述磨削裝置在動力裝置III驅動下可上下移動。采用本技術方案,兩組粗磨砂輪和精磨砂輪同時磨削工件的兩個弧形端面,所述磨削裝置可在動力裝置II的驅動下上下移動,進而可以實現對工件粗磨和精磨的切換,只需一次裝夾,能夠保證工件磨削長度的精度以及工件兩個弧形端面的粗糙度,使得工件一次磨削成型。
[0007]作為優選,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特征還包括:上述夾具上設置有多個裝夾工位,所述工作臺在動力裝置IV驅動下可左右移動。采用本技術方案,夾具上設置有多個裝夾工位,因此夾具可同時裝夾多個工件,工作臺可以在動力裝置III的驅動下左右移動,可以實現同時磨削加工多個工件,提高磨削效率,降低磨削成本。
[0008]作為優選,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特征還包括:上述夾具包括可拆卸固定連接的上夾板和下夾板,所述上夾板和下夾板上設置有多個位置相對應的裝夾凹槽,位置相對應的兩個裝夾凹槽形成一個裝夾工位。采用本技術方案,方便在夾具中裝夾工件,也方便在磨削完成后拆卸工件。
[0009]作為優選,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特征還包括:上述動力裝置I包括電機,所述電機通過連接主軸頭驅動磨削砂輪轉動。
[0010]作為優選,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特征還包括:上述動力裝置II包括與橫梁配合安裝的伺服電機和絲杠,所述絲杠由伺服電機驅動,所述主軸頭固定連接有與絲杠配合傳動的絲母,所述主軸頭的下端連接有支撐板,所述橫梁底部設置有與磨削裝置前后移動配合的滑軌,所述支撐板的下端設置有與滑軌配合的滑塊或滑槽。采用本技術方案,所述磨削砂輪通過電機驅動旋轉,所述電機、主軸頭以及磨削砂輪通過滑軌與滑塊或滑槽的配合可在伺服電機和絲杠的驅動下前后移動;所述伺服電機以及絲杠可包括下述兩種結構形式:
[0011](一)設置一個伺服電機和一個絲杠,絲杠配合安裝在與主軸頭固定連接的絲母上,兩個絲母均設置在主軸頭的同一側,并且中心在同一直線上,所述絲杠的兩端設置有旋向相反的螺紋,與兩個主軸頭固定連接的兩個絲母分別與絲杠不同旋向的兩端配合,通過控制伺服電機,使得兩組磨削砂輪同時向工件進給或是同時遠離工件;
[0012](二)前后設置兩個伺服電機和兩個絲杠,所述每個伺服電機驅動一個絲杠進而帶動一組磨削砂輪前后移動,兩個絲杠分別與固定在主軸頭上的絲母配合,兩個絲母位于兩個主軸頭的兩側,通過控制兩個伺服電機來控制磨削砂輪與工件的位置。
[0013]作為優選,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特征還包括:上述動力裝置III包括伺服電機以及由伺服電機驅動的絲杠,所述絲杠與固定在橫梁上的絲母配合傳動,所述立柱包括左右設置的兩個立柱,兩個立柱的相對面上設置有與橫梁上下移動配合的滑軌,所述橫梁上設置有與滑軌配合的滑塊或滑槽。
[0014]作為優選,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特征還包括:上述動力裝置IV包括伺服電機以及由伺服電機驅動的絲杠,所述絲杠與固定在工作臺下方的絲母配合傳動,所述基座上設置有與工作臺左右移動配合的滑軌,所述工作臺上設置有與滑軌配合的滑塊或滑槽。
[0015]作為優選,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特征還包括:上述夾具通過莫氏錐套或吸盤固定在工作臺上,所述莫氏錐套或吸盤固定在工作臺上。采用本技術方案,所述夾具定位精準,拆裝方便。
[0016]作為優選,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特征還包括:上述精磨砂輪和/或粗磨砂輪是由金剛石或立方氮化硼材料制成的成型砂輪,所述精磨砂輪和粗磨砂輪之間設置有5mm-20mm的間隙。采用本技術方案,磨削砂輪采用成型砂輪,具有成型的磨削面,保證工件磨削后兩個弧形端面形狀符合要求,磨削砂輪采用金剛石或立方氮化硼材料,能夠增長使用壽命。
[0017]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從上述的技術方案可以得知:一種磨床,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設置有工作臺和立柱,所述工作臺上設置有裝夾工件的夾具,所述立柱連接有橫梁,所述橫梁上設置有磨削裝置,所述磨削裝置包括磨削砂輪,磨削砂輪由動力裝置I驅動旋轉,所述磨削砂輪的磨削面與工件形狀匹配。采用本技術方案,能夠通過磨削面與工件形狀匹配磨削砂輪對工件異形端面進行磨削加工;當磨削砂輪的磨削面采用與工件匹配的弧形凹面時,本磨床能夠磨削加工端面為弧形的工件。
[0018]由此可見,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的進步,其實施的有益效果也是顯而易見的。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9]圖1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I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0020]圖2為圖1中A部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0021]圖3為立柱與橫梁配合的結構示意圖;
[0022]圖4為夾具的結構示意圖;
[0023]圖5為精磨砂輪的結構示意圖;
[0024]圖6為粗磨砂輪的結構示意圖;
[0025]圖7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2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0026]圖8為圖7中B部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0027]圖9為工件的結構示意圖。
[0028]圖中:1-基座,2-工作臺,3-立柱,4-吸盤,5-夾具,5.1-上夾板,5.2_下夾板,6-工件,7-橫梁,8-精磨砂輪,9-粗磨砂輪,10-電機,11-主軸頭,12-聯軸器,13-伺服電機,14-絲杠,15-支撐板,16-滑軌,17-滑塊,18-伺服電機,19-減速器,20-絲杠,21-絲母,22-滑軌,23-滑塊,24-絲母,25-伺服電機,26-滑軌,27-滑塊,28-絲杠安裝座。
【具體實施方式】
[0029]為能清楚說明本方案的技術特點,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并結合其附圖,對本方案進行闡述。
[0030]【具體實施方式】I
[0031]如圖1-6所示,以磨削加工雙端面為弧形的工件(如圖9所示)為例,一種磨床,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I上設置有工作臺2和立柱3,所述工作臺2上設置有裝夾工件6的夾具5,所述立柱3連接有橫梁7,所述橫梁7上設置有磨削裝置,所述磨削裝置包括兩組磨削砂輪,兩組磨削砂輪位于工件6的兩側,兩組磨削砂輪由動力裝置I驅動旋轉、并在動力裝置II驅動下可前后移動,所述磨削砂輪的磨削面為與工件6形狀配合的弧形凹面。通過兩組位于工件6兩端并且磨削面為與工件6形狀匹配的弧形凹面的磨削砂輪對工件6兩個弧形的端面進行磨削加工,有效的提高了工件6兩個弧形端面的質量;拆卸一組磨削砂輪后,也可磨削工件的一個端面。
[0032]進一步地,每組磨削砂輪包括上下設置的精磨砂輪8和粗磨砂輪9,所述精磨砂輪8和粗磨砂輪9同軸,所述磨削裝置在動力裝置III驅動下可上下移動,兩組粗磨砂輪8和精磨砂輪9同時磨削工件6的兩個弧形端面,所述磨削裝置可在動力裝置II的驅動下上下移動,進而可以實現對工件6粗磨和精磨的切換,只需一次裝夾,能夠保證工件6磨削長度的精度以及工件6兩個弧形端面的粗糙度,使得工件6 —次磨削成型。
[0033]進一步地,所述夾具上設置有多個裝夾工位,所述工作臺在動力裝置IV驅動下可左右移動。采用本技術方案,夾具上設置有多個裝夾工位,因此夾具可同時裝夾多個工件,工作臺可以在動力裝置III的驅動下左右移動,可以實現同時磨削加工多個工件,提高磨削效率,降低磨削成本。
[0034]進一步地,所述夾具5包括可拆卸固定連接的上夾板5.1和下夾板5.2,所述上夾板5.1和下夾板5.2上設置有多個位置相對應的裝夾凹槽,位置相對應的兩個裝夾凹槽形成一個裝夾工位。采用本技術方案,方便在夾具5中裝夾工件6,也方便在磨削完成后拆卸工件6。
[0035]進一步地,所述動力裝置I包括電機10,所述電機10通過聯軸器12連接主軸頭11驅動磨削砂輪轉動。
[0036]進一步地,所述動力裝置II包括與橫梁7配合安裝的伺服電機13和絲杠14,所述絲杠14由伺服電機13驅動,所述主軸頭11固定連接有與絲杠14配合傳動的絲母24,所述主軸頭11的下端連接有支撐板15,所述橫梁7底部設置有與磨削裝置前后移動配合的滑軌16,所述支撐板15的下端設置有與滑軌16配合的滑塊17,所述磨削砂輪通過電機10驅動旋轉,所述電機10、主軸頭11以及磨削砂輪通過滑塊17與滑軌16配合可在伺服電機13和絲杠14的驅動下前后移動;在本實施例中,前后設置兩個伺服電機13和兩個絲杠14,所述每個伺服電機14驅動一個絲杠14進而帶動一組磨削砂輪前后移動,兩個絲杠14分別與固定在主軸頭11上的絲母24配合,兩個絲母24位于兩個主軸頭11的兩側,通過控制兩個伺服電機13來控制磨削砂輪與工件6的位置。
[0037]進一步地,所述動力裝置III包括伺服電機18以及由伺服電機18驅動的絲杠20,所述絲杠20與固定在橫梁7上的絲母21配合傳動,所述立柱3包括左右設置的兩個立柱3,兩個立柱3的相對面上設置有與橫梁7上下移動配合的滑軌22,所述橫梁上設置有與滑軌配合的滑塊23,在本實施例中,所述伺服電機18設置在一個立柱3上,所述伺服電機18通過減速機19與絲杠20連接,所述絲杠20的另一端設置在絲杠安裝座28上,所述連接有伺服電機18的立柱3上設置有用于安裝絲杠的凹槽、呈凹字形結構,如圖3所示。
[0038]進一步地,所述動力裝置IV包括伺服電機25以及由伺服電機25驅動的絲杠(圖中未示出),所述絲杠與固定在工作臺2下方的絲母(圖中未示出)配合傳動,所述基座I上設置有與工作臺2左右移動配合的滑軌26和絲杠安裝座(圖中未示出),所述工作臺2上設置有與滑軌26配合的滑塊27,所述動力裝置IV也可采用與工作臺2固定連接的氣缸或液壓缸。
[0039]進一步地,所述夾具5通過吸盤4固定在工作臺2上,所述吸盤4固定在工作臺2上,所述夾具5定位精準,拆裝方便。
[0040]進一步地,所述精磨砂輪8和粗磨砂輪9是由金剛石或立方氮化硼材料制成的成型砂輪,所述精磨砂輪8和粗磨砂輪9之間設置有5_-20_的間隙,在本實施例中,精磨砂輪8和粗磨砂輪9采用成型砂輪,具有成型的磨削面,保證工件6磨削后兩個弧形端面形狀符合要求,所述精磨砂輪和8粗磨砂輪9之間的間隙為10mm,粗磨砂輪9的精度為80目,精磨砂輪8的精度為120目,使用粗磨砂輪9粗磨完成后,驅動磨削裝置向下移動,使用精磨砂輪8進行精磨,精磨砂輪8和粗磨砂輪9采用金剛石或立方氮化硼材料,能夠增長使用壽命O
[0041]進一步地,上述的電機及伺服電機可以通過西門子808先進數控系統進行智能化控制,屬于現有技術,在此不再贅述。
[0042]使用時,現將兩組磨削砂輪升起并前后分離,將多個工件6裝夾在夾具5上,然后將兩組砂輪落下并靠近使粗磨砂輪9的磨削面與工件6的兩端面接觸,驅動電機10旋轉,與此同時,啟動動力裝置IV,使得工作臺2沿著基座I上的滑軌26左右移動進行粗磨,粗磨完成后,電機10停止轉動并停止驅動動力裝置IV,將兩組磨削砂輪下降使得精磨砂輪8的磨削面與工件6的兩端面接觸,驅動電機10旋轉,與此同時,啟動動力裝置IV,使得工作臺2沿著基座I上的滑軌26左右移動進行精磨,精磨完成后,電機10停止轉動并停止驅動動力裝置IV,將兩組磨削砂輪前后分離并升起,最后將精磨后的工件6從夾具5上取下。
[0043]【具體實施方式】2
[0044]與【具體實施方式】I的不同之處在于,如圖7和圖8所示,所述動力裝置II包括與橫梁7配合安裝的伺服電機13和絲杠14,所述絲杠14由伺服電機13驅動,所述主軸頭11固定連接有與絲杠14配合傳動的絲母24,所述主軸頭11的下端連接有支撐板15,所述橫梁7底部設置有與磨削裝置前后移動配合的滑軌16,所述支撐板15的下端設置有與滑軌16配合的滑塊17,所述磨削砂輪通過電機10驅動旋轉,所述電機10、主軸頭11以及磨削砂輪通過滑塊17與滑軌16配合可在伺服電機13和絲杠14的驅動下前后移動,在實施例中,設置一個伺服電,13和一個絲杠14,絲杠14配合安裝在與主軸頭11固定連接的絲母24上,兩個絲母24均設置在主軸頭11的同一側,并且中心在同一直線上,所述絲杠14的兩端設置有旋向相反的螺紋,與兩個主軸頭11固定連接的兩個絲母24分別與絲杠14不同旋向的兩端配合,通過控制伺服電機13,使得兩組磨削砂輪同時向工件6進給或是同時遠離工件6。
[0045]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磨床能夠加工兩端面為弧形結構的工件,不僅僅限于圖9中所示的工件,通過改變砂輪的形狀來適應工件的不同形狀的磨削端面。
[0046]本實用新型中未經描述的技術特征可以通過或采用現有技術實現,在此不再贅述,當然,上述說明并非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實用新型也并不僅限于上述實施方式,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實質范圍內所做出的變化、改型、添加或替換,也應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磨床,包括基座,其特征是:所述基座上設置有工作臺和立柱,所述工作臺上設置有裝夾工件的夾具,所述立柱連接有橫梁,所述橫梁上設置有磨削裝置,所述磨削裝置包括磨削砂輪,所述磨削砂輪由動力裝置I驅動旋轉,所述磨削砂輪的磨削面與工件形狀匹配。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磨床,其特征是:所述磨削裝置包括兩組磨削砂輪,兩組磨削砂輪位于工件的兩側,并在動力裝置II驅動下可前后移動。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磨床,其特征是:每組磨削砂輪包括上下設置的精磨砂輪和粗磨砂輪,所述精磨砂輪和粗磨砂輪同軸,所述磨削裝置在動力裝置III驅動下可上下移動。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磨床,其特征是:所述夾具上設置有多個裝夾工位,所述工作臺在動力裝置IV驅動下可左右移動。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磨床,其特征是:所述夾具包括可拆卸固定連接的上夾板和下夾板,所述上夾板和下夾板上設置有多個位置相對應的裝夾凹槽,位置相對應的兩個裝夾凹槽形成一個裝夾工位。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磨床,其特征是:所述動力裝置I包括電機,所述電機通過連接主軸頭驅動磨削砂輪轉動。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磨床,其特征是:所述動力裝置II包括與橫梁配合安裝的伺服電機和絲杠,所述絲杠由伺服電機驅動,所述主軸頭固定連接有與絲杠配合傳動的絲母,所述主軸頭的下端連接有支撐板,所述橫梁底部設置有與磨削裝置前后移動配合的滑軌,所述支撐板的下端設置有與滑軌配合的滑塊或滑槽。
8.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磨床,其特征是:所述動力裝置III包括伺服電機以及由伺服電機驅動的絲杠,所述絲杠與固定在橫梁上的絲母配合傳動,所述立柱包括左右設置的兩個立柱,兩個立柱的相對面上設置有與橫梁上下移動配合的滑軌,所述橫梁上設置有與滑軌配合的滑塊或滑槽。
9.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磨床,其特征是:所述動力裝置IV包括伺服電機以及由伺服電機驅動的絲杠,所述絲杠與固定在工作臺下方的絲母配合傳動,所述基座上設置有與工作臺左右移動配合的滑軌,所述工作臺上設置有與滑軌配合的滑塊或滑槽。
10.根據權利要求5或6或7或8或9所述的一種磨床,其特征是:所述夾具通過莫氏錐套或吸盤固定在工作臺上,所述莫氏錐套或吸盤固定在工作臺上;所述精磨砂輪和/或粗磨砂輪是由金剛石或立方氮化硼材料制成的成型砂輪,所述精磨砂輪和粗磨砂輪之間設置有5臟-20111111的間隙。
【文檔編號】B24B7/17GK204248580SQ201420668811
【公開日】2015年4月8日 申請日期:2014年11月11日 優先權日:2014年11月11日
【發明者】蔣敬富 申請人:煙臺市豐美凱數控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