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合金材料熱處理領域,具體為一種使K417G合金性能恢復的熱處理方法,適用于長期使用引起性能衰減的K417G合金材料重新獲得優異性能。
背景技術:
K417G合金是一種高γ′〔Ni3(Al、Ti)〕相含量的時效強化型鎳基鑄造高溫合金,具有優良的綜合性能,主要用于制備航空發動機中的熱端部件。目前應用K417G合金制備的零件主要為鑄造后,不再進行熱處理,加工后直接使用。在高溫長時間服役后,合金中的主要強化相γ′發生粗化、晶界寬化、碳化物分解,造成零件性能逐漸降低。一般零件在使用一段時間后只能報廢處理,由新的精鑄件替換相關零件,會大大增加發動機的維護成本。
對于組織衰變的材料,需要將各種粗化組織回溶,進行歸一化處理,再結合適當的時效處理以控制強化相的分布狀態,才有可能實現合金的性能恢復。回溶粗化組織的熱處理溫度過低則無法有效回溶,溫度過高又容易引起嚴重氧化、晶界液化等問題。高溫處理完的冷卻速率不能過低,否則在冷卻過程中γ′會發生快速粗化,導致強度降低。高溫處理后的合金需要在合適的溫度時效以使晶界析出強化相,否則晶內強度過高容易造成塑性嚴重降低;時效時間過長,成本過高,設備占用率高,不利于推廣應用。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使長期使用后的K417G合金性能恢復的熱處理方法,從而提高零件利用率。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使K417G合金性能恢復的熱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隨爐升溫或到溫裝爐,在1230~1250℃保溫0.1~2h;
(2)保溫結束后以不少于1℃/min的冷速隨爐冷卻;
(3)在750~900℃保溫1~20h,空冷。
所述的使K417G合金性能恢復的熱處理方法,步驟(1)為高溫固溶處理,步驟(3)為時效處理。
所述的使K417G合金性能恢復的熱處理方法,高溫固溶處理后,1000℃以上停留時間不超過5h。
所述的使K417G合金性能恢復的熱處理方法,步驟(1)中,優選在1240℃保溫0.25~1.5h。
所述的使K417G合金性能恢復的熱處理方法,步驟(2)中,隨爐冷卻的冷速優選為3~10℃/min。
所述的使K417G合金性能恢復的熱處理方法,步驟(3)中,優選在800~900℃保溫5~16h。
本發明的設計思想是:
為了建立K417G合金零件的恢復熱處理方法,根據長期使用后合金的組織衰變特征,需要回溶粗化γ′相,并通過冷速和時效處理控制γ′相尺寸和分布,再利用時效處理析出足夠晶界強化相,從而提高綜合性能。
其中,高溫固溶處理溫度要在1230℃以上,否則無法回溶粗化的γ′相,溫度過高則導致嚴重氧化和內部液相區出現。固溶后1000℃以上停留時間不能超過5h,否則γ′相尺寸過大會降低強度;冷速也不能快于空冷,否則晶界或共晶等界面會出現明顯淬火裂紋。在750~900℃時效處理時,如果在800~900℃保溫時間可短些,如果在750℃時間要長些。
本發明的優點及有益效果是:
1、本發明對于組織衰變的K417G,首先采用高溫固溶處理,將粗化的γ′相和M23C6相回溶。再以適當的冷速和時效處理控制晶界和晶內強化相的分布狀態,以實現合金拉伸和持久性能重新恢復。
2、本發明通過簡單熱處理工藝,可使服役長時間的K417G鑄件重新獲得優異的性能,從而延長零件的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圖1為K417G鑄態合金的典型組織;
圖2為長期使用后K417G合金的組織衰變特征;
圖3為在1240℃保溫1h后以100min爐冷到800℃保溫16h空冷樣品的組織;
圖4為在1240℃保溫1h后以100min爐冷到850℃保溫16h空冷樣品的組織;
圖5為在1240℃保溫1h后以100min爐冷到900℃保溫16h空冷樣品的組織;
圖6為在1220℃保溫1h后水冷樣品的組織;
圖7為隨爐升溫在1220℃保溫1h后空冷樣品的組織;
圖8為隨爐升溫在1240℃保溫1h后以100min爐冷到900℃空冷樣品的組織。
具體實施方式
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本發明使K417G合金性能恢復的熱處理方法,具體工藝流程為:
(1)將鑄件隨爐升溫或到溫裝爐,將材料在1230~1250℃保溫0.1~1h,充分回溶粗化的γ′相和大量析出的M23C6相;如果對零件處理,最好在真空熱處理爐內利用專用工裝夾具固定零件;
(2)保溫后,冷卻到1000℃以下出爐或降溫至時效保溫溫度(爐冷時間不超過3h,防止冷卻過程中的γ′相長大);
(3)在750~900℃保溫1~20h,空冷或爐冷,以使合金析出晶界M23C6相。
(4)鑄件性能接近鑄件使用前水平(900℃拉伸性能:Rm≥637MPa,A≥6%,Z≥6%;760℃/645MPa持久性能:≥23h;950℃/235MPa持久性能:≥40h)。
下面,通過對比例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詳細說明。
對比例1
K417G鑄態合金和900℃時效5000h后拉伸和持久性能如表1所示。相比于鑄態合金,在900℃時效5000h后,K417G合金的抗拉強度已經明顯降低,塑性提高;760℃/645MPa持久壽命都明顯降低,已經低于23h的要求;950℃/235MPa持久壽命都明顯降低,已經低于40h的技術要求。合金的鑄態組織如圖1所示,主要包括一次MC塊狀碳化物、大量細小的γ′相和γ′相共晶組成。900℃時效5000h后組織如圖2所示,合金中γ′相已明顯長大,共晶和MC碳化物周圍析出了較多的塊狀的M23C6相,并伴隨著周圍較多無析出區的出現。900℃時效5000h后的組 織反應了該合金組織衰變的主要特征,本發明后續研究的材料都是組織和性能已經明顯衰變的樣品。
表1、K417G合金鑄態和900℃時效5000h后的力學性能
實施例1
本實施例中,使K417G合金性能恢復的熱處理方法如下:
在1240℃保溫1h后,以100min冷卻到800℃,并在800℃保溫16h后空冷至室溫,樣品的組織如圖3所示。可見,合金的γ′相析出量較大,尺寸較細小,晶界處也有一定M23C6相析出。性能測試結果如表2所示,合金的900℃拉伸強度、760℃和950℃持久性能有明顯提高,獲得了優異的綜合性能優異。
表2在1240℃保溫1h后以100min爐冷到800℃保溫16h空冷樣品的力學性能
實施例2
本實施例中,使K417G合金性能恢復的熱處理方法如下:
在1240℃保溫1h后,以100min冷卻到850℃,并在850℃保溫16h后空冷至室溫,樣品的組織如圖4所示。可見,合金的γ′相析出量較大,尺寸較細小,晶 界處也有一定M23C6相析出。性能測試結果如表3所示,合金的900℃拉伸強度、760℃和950℃持久性能有明顯提高,獲得了優異的綜合性能優異。
表3在1240℃保溫1h后以100min爐冷到850℃保溫16h空冷樣品的力學性能
實施例3
本實施例中,使K417G合金性能恢復的熱處理方法如下:
在1240℃保溫1h后,以100min冷卻到900℃,并在900℃保溫5h后空冷至室溫,樣品的組織如圖5所示。可見,合金的γ′相析出量較大,尺寸較細小,晶界處也有一定M23C6相析出。性能測試結果如表4所示,合金的900℃拉伸強度、760℃和950℃持久性能有明顯提高,獲得了優異的綜合性能優異。
表4在1240℃保溫1h后以100min爐冷到90℃保溫16h空冷樣品的力學性能
對比例2
試樣在1240℃保溫1h后水冷樣品的組織如圖6所示。可見,在固溶處理后直接淬火處理,時效析出γ′相數量較少,并且在晶界等區域存在明顯淬火裂紋,可見固溶后冷卻速度不能太高。
對比例3
試樣隨爐升溫在1220℃保溫1h后空冷樣品的組織如圖7所示。可見,在固溶處理后直接空冷,γ′相尺寸明顯粗于鑄態合金,甚至粗于900℃時效5000h已粗化的組織,說明該條件處理不足以回溶粗化的γ′相,固溶溫度不足。
對比例4
試樣隨爐升溫在1240℃保溫1h后,以100min爐冷到900℃空冷樣品的組織如圖8所示。可見,在固溶處理后,未經一定時間的時效處理而直接空冷,γ′相尺寸雖然較細,但晶界幾乎無任何析出相。經該處理后合金的性能如表5所示,可見合金的900℃拉伸塑性和760℃/645MPa持久壽命較低。
表5、在1240℃保溫1h后以100min爐冷到900℃空冷的力學性能
實施例結果表明,本發明方法可使性能衰減的K417G鑄件重新獲得較高水平的拉伸和持久性能,從而延長鑄件使用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