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軋鋼領域,具體為一種hrb60-75高硬度產品優化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在冶金領域中,生產高硬度、高強度冷軋產品已經不是難事,但本公司生產的高硬度產品的原料并未經過特殊處理,只是普通牌號鋼卷。對于硬度要求在hrb60-75范圍的spcc-sd產品的用戶要求,由于該硬度屬于非正常spcc-sd產品性能范圍,一般情況下spcc-sd產品的硬度上限在hrb60,而且該用戶對于產品材質提出特殊要求,因此在成分上調整空間有限,不能通過改變原料牌號的方式進行性能調整。若生產該硬度要求產品,必須對生產工藝進行適當調整,以滿足用戶的使用需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如何在冷軋過程中對原料成分、冷軋壓下率、退火工藝和平整工藝進行綜合考慮和全面控制。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hrb60-75高硬度產品優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選取普通sphc的熱軋原料,其中碳含量在0.05%-0.06%;
s2,利用軋機將上述熱軋原料軋制為鋼板,軋制變形率大于50%;
s3,將上述鋼板進行三階段退火,使得退火后鋼板性能接近和達到目標值;
s4,對退火后的鋼板進行平整生產,以消除屈服平臺同時提高強度和硬度。
優選地,在所述步驟s3中,第一階段的退火溫度工藝設定值為400℃,持續時間為3小時;第二階段的退火溫度工藝設定值為(400℃—580℃)攝氏度,持續時間為5小時;第三階段的退火溫度工藝設定值為580℃保溫。
優選地,第二階段的退火溫度工藝設定值為580℃。
優選地,第三階段的退火溫度工藝設定值為580℃保溫,持續時間為11小時。
優選地,所述步驟s4中的平整工藝為全氫罩式退火一次平整,延伸率設定在2.0%-2.5%之間。
本發明提供的hrb60-75高硬度產品優化方法,對冷軋過程中的原料成分、冷軋壓下率、退火工藝和平整工藝進行了綜合考慮和全面控制,冷軋后得到性能穩定可靠的產品,能夠充分滿足用戶需求,提高了經濟效益。
附圖說明
圖1為帶鋼寬度方向的厚度分布值;
圖2為軋制末道次板形分布圖;
圖3為a工藝硬度正態分布圖;
圖4為b工藝硬度正態分布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提供的hrb60-75高硬度產品優化方法,從熱軋原料的選取、軋機工藝、退火工藝、平整工藝等方面綜合考慮來優化生產hrb60~70的高硬度產品的方法。
a)原料選取:原料選取普通sphc的熱軋原料,其中碳含量在0.05%-0.06%。
如圖1所示,橫坐標為帶鋼寬度方向,縱坐標為厚度值(mm),可以看出帶鋼在軋制過程中厚度波動范圍在±3μm,厚度波動范圍較小,不存在局部高點,說明沿帶鋼寬度方向,厚度值較均勻。
b)軋機生產:規格:3.0x1250mm軋制1.385x1250mm,軋制變形率54%。確保板形和厚度精度。
圖2表示的是軋制末道次板形分布圖,橫坐標表示沿帶鋼寬度方向,縱坐標表示的是i值大小,可以看出,帶鋼沿寬度方向,整體板形較好,較為均勻。
c)退火生產工藝
據查閱相關文獻,冷軋薄板spcc鋼卷的再結晶溫度一般在560℃左右,鋼卷在罩式退火爐內經過加熱、保溫過程中發生回復、再結晶和晶粒長大三個不同的過程。資料顯示在室溫至560℃范圍內,退火板的組織形態與冷軋板基本相同,鐵素體晶粒主要為沿軋制方向伸長的纖維狀或扁平狀變形晶粒,基本沒有再結晶形核,由低碳鋼的再結晶規律可知此階段為回復階段。
當溫度高于回復溫度退火時,內部顯微組織形態發生了根本改變,在形變組織的基體上產生新的無畸變再結晶晶核,并逐漸長大從而取代全部的變形組織,此階段為再結晶階段。
經580℃和600℃退火后沿軋向伸長的纖維狀變形晶粒已基本消失;此時鋼板內已有大量的再結晶晶核形成,并且不均勻。
針對以上再結晶原理,我們分別采用了退火溫度為550℃和580℃的退火工藝進行生產,目的是比較哪個退火溫度下鋼卷性能更接近目標值,如表1所示。使退火溫度接近或略高于再結晶溫度,使軋后組織進行不完全再結晶,但為了保證整卷性能均勻,我們增長了保溫時間,使組織盡可能的均勻。
表1.高硬度冷軋板退火工藝
采用了非常規的退火工藝進行生產,退火溫度接近或略高于再結晶溫度,組織回復過程并不充分,但保證整卷性能均勻,晶粒組織盡最大限度細化和回復不完全,達到提高性能的目的。
d)平整生產工藝
為了配合退火后鋼卷狀態,平整延伸率以消除屈服平臺的同時提高屈服強度和硬度為目標。將規格為1.385*1250mm的鋼卷根據兩種不同的退火工藝延伸率分別設定為2.8%、2.0%,比較不同工藝下的硬度情況。
注:這里將兩種工藝用a、b分別表示。
e)結果比較
如表2、圖1、圖2、表3、表4所示
表3.a工藝硬度正態分布
表4.b工藝硬度正態分布
通過對兩種不同工藝進行對比,發現b工藝制度下硬度hrb和總體合格率均有了很大提升,經過試驗性能能夠滿用戶要求。
對比a工藝,b工藝無性能超高卷產生,說明經過b工藝下生產的產品性能穩定可靠。
合格率從70%提升到94%,說明性能穩定度得到了明顯提升。
從正態分布研究看,a工藝數據整體偏離用戶要求較大,且區間數多,b工藝數據更為接近用戶要求,區間數小,整體分布更為集中、均勻。
6.與當前國內外同類研究、同類技術的綜合比較
產品硬度與國內外同類技術比較如表5所示:
表5.同類硬度要求技術對比情況
年減少性能不良品188.46,噸鋼損失減少200元,共計減少損失=188.469×200=3.7萬元。
上述產品優化方法,可推廣至高強度冷軋全工序一般產品生產及高強度家電板產品。并且生產操作上簡單易行,不需要對設備進行改造,節約生產成本,其他高強度產品的研發可以參照該方法。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變型,這些改進和變型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