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耐腐蝕的鋁合金,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料按照重量份數配置而成:Fe 0.1-0.2份、Cu 2-4份、Mn 0.08-0.2份、Zn 1-2份、Ti 0.01-0.02份,Si 2-3份、Mg 2-4份、Sr 0.3-0.8份、Cr 0.5-2份、B 0.5-0.8份、Yb 0.01-0.05份、Lu 0.02-0.09份和Al 20-25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耐腐蝕的鋁合金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料按照重量份數配置而成:Fe 0.15份、Cu 3份、Mn 0.1份、Zn 1.5份、Ti 0.02份,Si 2.5份、Mg 3份、Sr 0.5份、Cr 1份、B 0.8份、Yb 0.03份、Lu 0.05份和Al 22份。
3.一種如權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耐腐蝕的鋁合金及其制備方法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主要步驟如下:
第一步: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配比取2-4份的銅和0.5-2份的鉻放入熔煉爐中,繼續升溫,至銅和鉻熔化;
第二步:然后將熔化成鋁液,熔化溫度為600-650℃;
第三步:然后再向第二步融化得到的鋁液中依次加入硅、鎂、鈦和重稀土元素鐿和镥;
第四步:升溫到770-780℃,將上述合金融化然后添加其他的原料,去除浮渣,保溫20-30分鐘,隨后升溫至800℃-900℃進行精煉,攪拌20-30分鐘,然后進行扒渣、脫氣;
第五步:將第四步獲得的熔體降溫至660-680℃后,壓入預熱至200-250℃的模具內進行澆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