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加工設備,具體是一種新型釹鐵硼振動倒角機。
背景技術:
釹鐵硼工件在成型后,需要經過振動倒角機進行倒角研磨,去除工件上殘余的毛刺和凸塊,提升工件表面平整度,目前釹鐵硼坯體的倒角打磨主要利用振動倒角機,其為利用研磨球不斷的振動摩擦以完成研磨工作,在研磨過程中需要保證內部水量充足,避免干磨影響工件品質,這就需要專人看守,以避免水量不足,浪費了勞動力;在研磨時,不僅工件上的毛刺被磨損去除,研磨球同樣會隨著研磨次數的增加而損耗,而這些研磨掉的毛刺和研磨球碎料均隨著震動堆積在研磨槽底部,清理時需要將研磨球全部移出方可進行清理,非常不便;此外,當研磨工件較多時,為提升研磨效率一般一次性加入數量較多的工件,在震動研磨過程中,不僅研磨球與工件摩擦研磨,工件之間往往也會發生碰撞,很容易造成工件破裂,影響工件的機械性能。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胚件碰撞損傷小、自動加水、毛刺廢球易清理的新型釹鐵硼振動倒角機,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新型釹鐵硼振動倒角機,包括底座、研磨槽和水箱,所述研磨槽通過減震彈簧與底座連接,研磨槽中心處設有振動器,振動器與設置與底座內的電機通過偏心輪連接,所述研磨槽內設有研磨板,研磨板上開有若干通孔,研磨槽內底部為傾斜結構,研磨槽在傾斜低端設有出料閥;所述研磨槽內還設有若干周向均勻排列的擋網,擋網將研磨槽分隔為若干個獨立的槽室,擋網均連接在研磨板上端;所述研磨槽一側槽壁內開有豎直設置的浮槽,浮槽下端在研磨槽內壁開有通水口,通水口位于研磨板下方,通水口內設有濾網,浮槽內滑動連接有滑塊,滑塊下端連接有浮球,浮球與浮槽不接觸,滑塊上端中心處連接有連桿,連桿上端伸出研磨槽外與擋板下端連接;所述水箱內設有滑槽,水箱下端還開有開口,擋板從開口伸入水箱并滑動連接在滑槽內,水箱下端與擋板連接位置還設有密封墊;所述水箱左下端連接有加水管,水箱右上端連接有補水管,所述水箱通過支架連接在研磨槽上,加水管引至研磨板上方。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滑塊為空心結構。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擋板的高度大于水箱的高度。
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架高度為擋板高度的2/5—4/5。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擋網將研磨槽分割為若干獨立槽體,將工件放入不同槽體內,各槽體內工件獨立研磨,避免工件之間互相碰撞造成磨損破裂,提高成品率和成品質量;研磨球和工件均在研磨板上方研磨,磨下的毛刺和研磨球碎屑隨著震動從研磨板上的通孔落下,并沿傾斜的研磨槽底部堆積在出料閥處,打開閥門即可讓碎屑和毛刺隨水流一同排出,清理方便高效;設有自動補水裝置,浮球隨內部水量升降,帶動擋板在水箱內升降,當水量較多時,擋板將水箱隔開,當水量下降時,擋板下滑,水箱連通,此時水箱右邊箱體里的水進入左邊箱體并沿加水管給研磨槽補水,補水水量達到要求后擋板上移重新將水箱隔開,停止加水,結構簡單,穩定高效,無需專人盯守,節省勞動力。
附圖說明
圖1為一種新型釹鐵硼振動倒角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一種新型釹鐵硼振動倒角機的俯視圖。
圖3為一種新型釹鐵硼振動倒角機中水箱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4為一種新型釹鐵硼振動倒角機中水箱的左視結構示意圖。
圖中:底座-1、研磨槽-2、水箱-3、振動器-4、研磨板-5、通孔-6、出料閥-7、擋網-8、浮槽-9、通水口-10、濾網-11、滑塊-12、浮球-13、連桿-14、擋板-15、滑槽-16、密封墊-17、加水管-18、補水管-19、支架-20。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詳細地說明。
請參閱圖1-4,一種新型釹鐵硼振動倒角機,包括底座1、研磨槽2和水箱3,所述研磨槽2通過減震彈簧與底座1連接,研磨槽2中心處設有振動器4,振動器4與設置與底座1內的電機通過偏心輪連接,所述研磨槽2內設有研磨板5,工件和研磨球堆置在研磨板上進行研磨,研磨板5上開有若干通孔6,可讓磨下的毛刺碎塊和研磨球碎屑通過落下,研磨槽2內底部為傾斜結構,研磨槽2在傾斜低端設有出料閥7,落下的毛刺碎塊和研磨球碎屑沿傾斜的底部堆積在出料閥7處,開啟出料閥7即可隨水流排出,清理方便高效;所述研磨槽2內還設有若干周向均勻排列的擋網8,擋網8將研磨槽2分隔為若干個獨立的槽室,擋網8均連接在研磨板5上端,當工件量少于槽室數量時,可將每個工件放置在不同槽室內,研磨時各工件之間不接觸碰撞,當工件量較多時,可將其等量分為若干份放入各槽室中,每個槽室內工件數量少,同樣可減輕工件之間碰撞所造成的劃痕和損傷,可有效提高工件成品的研磨質量,降低碰撞所造成的廢品數量,提高成品率;所述研磨槽2一側槽壁內開有豎直設置的浮槽9,浮槽9下端在研磨槽2內壁開有通水口10,通水口10位于研磨板5下方,內部緩沖用水可經過通水口10進入浮槽9內,通水口10內設有濾網11,浮槽9內滑動連接有滑塊12,所述滑塊12為空心結構,滑塊12下端連接有浮球13,浮球13與浮槽9不接觸,在水量升高時,浮球13可帶動空心的滑塊12上浮,濾網11阻擋毛刺和碎屑進入浮槽9,避免毛刺和碎屑粘附在浮槽9或浮球13上,影響滑塊12的滑動和上浮,滑塊12上端中心處連接有連桿14,連桿14上端伸出研磨槽2外與擋板15下端連接;所述水箱3內設有滑槽16,水箱3下端還開有開口,擋板15從開口伸入水箱3并滑動連接在滑槽16內,當水量變化時,擋板15在滑槽16內隨水位升降而上下滑動,擋板15的高度大于水箱3的高度,水箱3下端與擋板15連接位置還設有密封墊17,當擋板15上端與水箱3上端接觸時,擋板15下端仍留有一定余量與密封墊17接觸,避免漏水;所述水箱3左下端連接有加水管18,水箱3右上端連接有補水管19,工作時補水管19與補水裝置連通,保證水箱3內滑槽16右側的箱體內為滿水狀態,這樣當擋板15下滑時,水流可進入滑槽16左側的箱體內并由加水管18排出為研磨槽2補水,所述水箱3通過支架20連接在研磨槽2上,加水管18引至研磨板5上方,所述支架20高度為擋板15高度的2/5—4/5,可保證水位降低時擋板15能至少下降2/5的高度以使水流通過擋板15補水,同時在水排干時,擋板15至少有1/5處于滑槽16內,避免擋板15從滑槽16內滑出,影響使用。
上面對本專利的較佳實施方式作了詳細說明,但是本專利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在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范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專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種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