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鑄造工藝的內冷鐵支架,屬于鑄造輔助裝置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鑄造是將金屬熔煉成符合一定要求的液體并澆進鑄型里,經冷卻凝固、清整處理后得到有預定形狀、尺寸和性能的鑄件的工藝過程。鑄造毛坯因近乎成形,而達到免機械加工或少量加工的目的降低了成本并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制作時間。鑄造是現代裝置制造工業的基礎工藝之一,主要有砂型鑄造和特種鑄造兩大類。
其中在砂型鑄造過程中,為了提高鑄件局部區域結構強度,需要結合使用內冷鐵進行鑄件成型,而正常的方法是將內冷鐵放置到砂型上進行支撐,此時由于內冷鐵較重,為了避免砂型的松散,一般將砂型設計的較為簡單,方便對內冷鐵的支撐。但是該中鑄造方法的砂型在鑄造時受高溫鐵液包裹,鑄件厚度較大的區域高溫持續時間長,因此泥芯燒結嚴重,尤其是裝配孔部位,并且內冷鐵外露與鑄件表面,影響了鑄件的表面質量。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用于鑄造工藝的內冷鐵支架,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用于鑄造工藝的內冷鐵支架,所述內冷鐵支架主體結構采用木質結構構成,所述內冷鐵支架放置于砂型內部,包括兩個并列設置的水平橫梁,所述水平橫梁兩端設置有側板,所述側板外側設置有豎板固定端,所述豎板固定端內設置有貫穿的豎板,所述豎板與豎板固定端通過塑料釘固定連接。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水平橫梁上端開設有嵌合槽,所述嵌合槽上設置有內冷鐵支撐塊。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側板上開設有嵌合孔,所述水平橫梁兩端通過嵌合孔插接到側板上。
上述技術方案通過在支撐內冷鐵的砂型部位預先放置內冷鐵支架,進而針對性的設計出結構精細的砂型,例如利用豎板設計出鑄件裝配孔位置的砂型,提高局部砂型的結構強度,避免鑄造起始時砂型的松動,導致內冷鐵位置改變,影響最終鑄件的鑄造質量,并且整體采用木質結構,能夠在澆注過程中,伴隨著溫度的逐漸升高支架逐漸解體,不影響最終的脫模,具有有益的技術效果和顯著的實用價值。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用于鑄造工藝的內冷鐵支架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用于鑄造工藝的內冷鐵支架,所述內冷鐵支架主體結構采用木質結構構成,所述內冷鐵支架放置于砂型內部,包括兩個并列設置的水平橫梁10,所述水平橫梁10兩端設置有側板20,所述側板20外側設置有豎板固定端22,所述豎板固定端22內設置有貫穿的豎板30,所述豎板30與豎板固定端22通過塑料釘23固定連接。該技術方案通過在支撐內冷鐵的砂型部位預先放置內冷鐵支架,進而針對性的設計出結構精細的砂型,例如利用豎板30設計出鑄件裝配孔位置的砂型,提高局部砂型的結構強度,避免鑄造起始時砂型的松動,導致內冷鐵位置改變,影響最終鑄件的鑄造質量,并且整體采用木質結構,能夠在澆注過程中,伴隨著溫度的逐漸升高支架逐漸解體,不影響最終的脫模。
進一步的,所述水平橫梁10上端開設有嵌合槽11,所述嵌合槽11上設置有內冷鐵支撐塊40,該內冷鐵支撐塊40能夠提高水平橫梁10在澆注過程中的支撐時長,避免內冷鐵未與鑄件完全結合,而支架過早解體導致的砂型松動的問題。
更進一步的,所述側板20上開設有嵌合孔21,所述水平橫梁10兩端通過嵌合孔21插接到側板20上,該優選方案提供了一種具體的支架組裝結構,通過嵌合的方式既能夠確保支架的結構穩定性,也能夠方便規模化生產組裝。
以上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進行了詳細說明,但所述內容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不能被認為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范圍,凡依本實用新型范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改進等,均應仍歸屬于本實用新型涵蓋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