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控溫設備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具有過濾功能的碳纖維加熱溫度控制機。
背景技術:
模具溫度控制機在壓鑄行業的運用有很大的空間,特別是在鎂合金,鋁合金的制造中,不平均或不適當的模具溫度會導致鑄件尺寸不穩定,在生產過程中頂出鑄件變形,產生熱壓力、黏模、表面凹陷、內縮孔及熱泡等缺陷,對生產周期也產生影響,如填充時間、冷卻時間及噴涂時間都產生不穩定的變數,模具的壽命也會因受到過冷過熱的沖擊而導致昂貴的鋼材產生熱裂,加速其老化,油式模具溫度控制機屬于溫度控制機的一種,通過加熱器給油加熱,熱油經過模具給模具加熱,由于熱油在管道中不斷循環,管道中會出現一些水分與熱油混合,加上油里面本身帶有的一些雜質致使油的沸點有所變化,因此影響了溫度控制機對溫度控制的精確性,影響了模具的生產質量。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過濾功能的碳纖維加熱溫度控制機,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具有過濾功能的碳纖維加熱溫度控制機,包括箱體,所述箱體內腔左側的頂部固定連接有油箱,所述箱體內腔底部的左側固定連接有油泵,所述箱體內腔底部的右側固定連接有副油箱,所述副油箱包括副箱體,所述副箱體右側的頂部固定連接有螺母,所述副箱體的內腔貫穿設置有螺紋桿,所述螺紋桿的右端從左至右依次貫穿副箱體和螺母并延伸至螺母的右側,所述螺紋桿的左端固定連接有加熱管,所述副箱體的內腔貫穿設置有冷凝管,所述冷凝管的進水管和出水管均貫穿副箱體的右側并延伸至箱體的內腔,所述冷凝管的進水管且位于箱體內腔的一端連通有第一冷卻管,所述冷凝管的出水管且位于箱體內腔的一端連通有第二冷卻管,所述第一冷卻管遠離冷凝管進水管的一端貫穿箱體的右側并延伸至箱體的外部,所述第二冷卻管遠離冷凝管出水管的一端貫穿箱體的右側并延伸至箱體的外部,所述第一冷卻管上且位于箱體外部的一端設置有第一電磁閥,所述第二冷卻管上且位于箱體外部的一端設置有第二電磁閥,所述箱體內腔的右側固定連接有過濾裝置,所述過濾裝置包括殼體,所述殼體的內腔設置有過濾橫板,所述過濾橫板的左端與殼體內腔的左側固定連接,所述過濾橫板的右端與殼體內腔的右側固定連接,所述殼體的內腔且位于過濾橫板的頂部設置有過濾豎板,所述過濾豎板的頂部與殼體內腔頂部的中心處固定連接,所述過濾豎板的底部與過濾橫板頂部的中心處固頂連接,所述殼體底部的右側連通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遠離殼體的一端貫穿箱體的右側并延伸至箱體的外部,所述箱體左側的頂部固定連接有控制器,所述油箱頂部的右側開設有加油口,所述油箱右側的頂部連通有排氣管,所述排氣管遠離油箱的一端貫穿箱體的右側并延伸至箱體的外部,所述排氣管上且位于箱體外部的一端從左至右依次設置有壓力傳感器和第三電磁閥,所述油箱的底部連通有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遠離油箱的一端與油泵的進水口連通,所述油泵的出水口連通有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遠離油泵出水口的一端與副油箱頂部的右側連通,所述副油箱右側的底部連通有第三管道,所述第三管道遠離副油箱的一端貫穿箱體的右側并延伸至箱體的外部,所述第三管道上且位于箱體外部的一端從左至右依次設置有溫度傳感器和第一球閥,所述第三管道的右端連通有模具,所述模具左側的頂部連通有第四管道,所述第四管道遠離模具的一端貫穿箱體的右側并延伸至箱體的內腔,所述第四管道上且位于模具與箱體之間設置有第二球閥,所述第四管道且位于箱體內腔的一端與殼體頂部的右側連通,所述殼體頂部的左側連通有回油管,所述回油管遠離殼體的一端與油箱右側的底部連通,所述控制器分別與油泵、加熱管、壓力傳感器、第一電磁閥、第二電磁閥、第三電磁閥和溫度傳感器電性連接。
優選的,所述螺紋桿與螺母螺紋連接。
優選的,所述控制器的外部設置有保護膜。
優選的,所述箱體底部的兩側均通過支架活動連接有滾輪。
優選的,所述第二管道上設置有止回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具有過濾功能的碳纖維加熱溫度控制機,通過副油箱的內腔設置有加熱管和冷凝管,加熱與冷凝一體的設計極大的減小了以往加熱裝置和冷卻裝置分開設計所占據的空間,因此減小了箱體的體積,節省了生產材料,為廠家增加了經濟效益,通過箱體的內腔設置有過濾裝置,過濾豎板的設置對水進行阻隔,油可以通過,過濾橫板的設置對油進行阻隔,水能可以通,因此可以過濾掉油中的水分,使油的純度變高,使溫度控制機對溫度的控制更加精確,保證了模具的生產質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副油箱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過濾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箱體、2油箱、3油泵、4副油箱、41副箱體、42螺母、43螺紋桿、44加熱管、45冷凝管、46第一冷卻管、47第二冷卻管、5第一電磁閥、6第二電磁閥、7過濾裝置、71殼體、72過濾橫板、73過濾豎板、74排水管、8加油口、9排氣管、10壓力傳感器、11第三電磁閥、12第一管道、13第二管道、14第三管道、15溫度傳感器、16第一球閥、17模具、18第四管道、19第二球閥、20回油管、21控制器、22滾輪、23止回閥。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3,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具有過濾功能的碳纖維加熱溫度控制機,包括箱體1,箱體1內腔左側的頂部固定連接有油箱2,箱體1底部的兩側均通過支架活動連接有滾輪22,滾輪22的設置方便對箱體1的移動,箱體1內腔底部的左側固定連接有油泵3,箱體1內腔底部的右側固定連接有副油箱4,副油箱4包括副箱體41,副箱體41右側的頂部固定連接有螺母42,副箱體41的內腔貫穿設置有螺紋桿43,螺紋桿43的右端從左至右依次貫穿副箱體41和螺母42并延伸至螺母42的右側,螺紋桿43與螺母42螺紋連接,螺紋桿43的左端固定連接有加熱管44,副箱體41的內腔貫穿設置有冷凝管45,冷凝管45的進水管和出水管均貫穿副箱體41的右側并延伸至箱體1的內腔,冷凝管45的進水管且位于箱體1內腔的一端連通有第一冷卻管46,冷凝管45的出水管且位于箱體1內腔的一端連通有第二冷卻管47,第一冷卻管46遠離冷凝管45進水管的一端貫穿箱體1的右側并延伸至箱體1的外部,第二冷卻管47遠離冷凝管45出水管的一端貫穿箱體1的右側并延伸至箱體1的外部,第一冷卻管46上且位于箱體1外部的一端設置有第一電磁閥5,第二冷卻管47上且位于箱體1外部的一端設置有第二電磁閥6,通過副油箱4的內腔設置有加熱管44和冷凝管45,加熱與冷凝一體的設計極大的減小了以往加熱裝置和冷卻裝置分開設計所占據的空間,因此減小了箱體1的體積,節省了生產材料,為廠家增加了經濟效益,箱體1內腔的右側固定連接有過濾裝置7,過濾裝置7包括殼體71,殼體71的內腔設置有過濾橫板72,過濾橫板72的左端與殼體71內腔的左側固定連接,過濾橫板72的右端與殼體71內腔的右側固定連接,殼體71的內腔且位于過濾橫板72的頂部設置有過濾豎板73,過濾豎板73的頂部與殼體71內腔頂部的中心處固定連接,過濾豎板73的底部與過濾橫板72頂部的中心處固頂連接,殼體71底部的右側連通有排水管74,排水管74遠離殼體71的一端貫穿箱體1的右側并延伸至箱體1的外部,箱體1左側的頂部固定連接有控制器21,控制器21的外部設置有保護膜,油箱2頂部的右側開設有加油口8,油箱2右側的頂部連通有排氣管9,排氣管9遠離油箱2的一端貫穿箱體1的右側并延伸至箱體1的外部,排氣管9上且位于箱體1外部的一端從左至右依次設置有壓力傳感器10和第三電磁閥11,油箱2的底部連通有第一管道12,第一管道12遠離油箱2的一端與油泵3的進水口連通,油泵3的出水口連通有第二管道13,第二管道13遠離油泵3出水口的一端與副油箱4頂部的右側連通,第二管道13上設置有止回閥23,止回閥23的設置用來保護油泵3,副油箱4右側的底部連通有第三管道14,第三管道14遠離副油箱4的一端貫穿箱體1的右側并延伸至箱體1的外部,第三管道14上且位于箱體1外部的一端從左至右依次設置有溫度傳感器15和第一球閥16,第三管道14的右端連通有模具17,模具17左側的頂部連通有第四管道18,第四管道18遠離模具17的一端貫穿箱體1的右側并延伸至箱體1的內腔,第四管道18上且位于模具17與箱體1之間設置有第二球閥19,第四管道18且位于箱體1內腔的一端與殼體71頂部的右側連通,殼體71頂部的左側連通有回油管20,回油管20遠離殼體71的一端與油箱2右側的底部連通,通過箱體1的內腔設置有過濾裝置7,過濾豎板73的設置對水進行阻隔,油可以通過,過濾橫板72的設置對油進行阻隔,水能可以通,因此可以過濾掉油中的水分,使油的純度變高,使溫度控制機對溫度的控制更加精確,保證了模具17的生產質量,控制器21分別與油泵3、加熱管44、壓力傳感器10、第一電磁閥5、第二電磁閥6、第三電磁閥11和溫度傳感器15電性連接。
工作原理:使用時控制器21控制油泵3運行,油泵3運行使油通過第二管道13進入副油箱4的內腔,控制器21控制加熱管44對油進行加熱,加熱后的油通過第三管道14流進模具17給模具17進行加熱,油經過模具17通過第四管道18來到殼體71的內腔,水通過濾橫板72被過濾到殼體71內腔的底部通過排水管74排出,油通過過濾豎板73從回油管20流進油箱2進行往復循環,溫度傳感器15隨時測量油的溫度,當需要對模具17進行降溫時,控制器21控制第一電磁閥5和第二電磁閥6打開,冷水通過第一冷卻管46流進冷凝管45,從第二冷卻管47流出給油進行降溫,從而對模具17進行降溫,壓力傳感器10檢測管道的壓力到一定值時,把信息傳給控制器21,控制器21控制第三電磁閥11打開對油箱2進行放氣。
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