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打磨拋光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多功能機器人專用打磨工具。
背景技術:
氣動打磨機主要用于對鑄件及沖壓件等毛坯產品的毛刺進行打磨,以使得產品的表明更加平整及光潔,而氣動打磨機種類較多,針對不同的產品結構以及毛刺位置等因素考慮,需要使用不同的打磨機來分別進行打磨。現有的打磨機均采用手持式結構,操作工人根據不同場合的需要,更換不同的打磨機打磨,此種人工打磨的方式,打磨效率不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多功能機器人專用打磨工具,通過集成不同功能的打磨頭,打磨效率更高,結構更加緊湊。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多功能機器人專用打磨工具,包括連接桿,連接桿的一端連接有用于連接機械手的連接法蘭,連接桿的另外一端連接有底板,連接桿與底板垂直固定,連接桿的一側設置有第一偏心振動式打磨機,第一偏心振動式打磨機通過卡箍件固定在底板上,且第一偏心振動式打磨機的打磨面與底板垂直布置;在連接桿的相對側設置有與第一偏心振動式打磨機對稱布置的第二偏心振動式打磨機,第二偏心振動式打磨機通過卡箍件固定在底板上,且第二偏心振動式打磨機的打磨面與底板垂直布置;連接桿的另外一側設置有偏心旋轉式打磨機,偏心旋轉式打磨機通過卡箍件固定在底板上,且偏心旋轉式打磨機的打磨面與底板垂直布置,并與第一偏心振動式打磨機的打磨面、第二偏心振動式打磨機的打磨面均為垂直布置;
所述的底板外側面還設置有旋轉托盤,旋轉托盤通過軸承安裝在底板上,且連接桿中設置有驅動旋轉托盤旋轉的驅動電機,所述的旋轉托盤上設置有均勻間隔分布的吸塵機構和吹塵機構,且吸塵機構和吹塵機構圍繞旋轉托盤的回轉中心間隔分布。
優選地,所述的吸塵機構設置有三個,吹塵機構設置有三個。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的多功能機器人專用打磨工具,通過高度集成的多個打磨頭,能夠針對不同位置或不同產品,旋轉切換打磨頭,切換方便,且在底板上設置有吸塵機構和吹塵機構,針對不同產品開啟不同的除塵方式,將打磨后產品表面徹底清理干凈。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多功能機器人專用打磨工具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多功能機器人專用打磨工具主視圖。
附圖標記:1-連接法蘭,2-連接桿,3-底板,4-第一偏心振動式打磨機,5-第二偏心振動式打磨機,6-偏心旋轉式打磨機,7-卡箍件,8-旋轉托盤,9-吸塵機構,10-吹塵機構。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圖2,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多功能機器人專用打磨工具,包括連接桿2,連接桿2的一端連接有用于連接機械手的連接法蘭1,連接桿2的另外一端連接有底板3,連接桿2與底板3垂直固定,連接桿2的一側設置有第一偏心振動式打磨機4,第一偏心振動式打磨機4通過卡箍件7固定在底板3上,且第一偏心振動式打磨機4的打磨面與底板3垂直布置;在連接桿2的相對側設置有與第一偏心振動式打磨機4對稱布置的第二偏心振動式打磨機5,第二偏心振動式打磨機5通過卡箍件7固定在底板3上,且第二偏心振動式打磨機5的打磨面與底板3垂直布置;連接桿2的另外一側設置有偏心旋轉式打磨機6,偏心旋轉式打磨機6通過卡箍件7固定在底板3上,且偏心旋轉式打磨機6的打磨面與底板3垂直布置,并與第一偏心振動式打磨機4的打磨面、第二偏心振動式打磨機5的打磨面均為垂直布置。
底板3外側面還設置有旋轉托盤8,旋轉托盤8通過軸承安裝在底板3上,且連接桿2中設置有驅動旋轉托盤8旋轉的驅動電機(圖未示),旋轉托盤8上設置有均勻間隔分布的吸塵機構9和吹塵機構10,且吸塵機構9和吹塵機構10圍繞旋轉托盤8的回轉中心間隔分布。本實施例中,吸塵機構9設置有三個,吹塵機構10設置有三個。
本實用新型的多功能機器人專用打磨工具,通過設置在連接桿2端部的連接法蘭1可以將多功能打磨頭固定在機械手臂上。通過控制機械手臂的旋轉,即可分別將第一偏心振動式打磨機4、第二偏心振動式打磨機5和偏心旋轉式打磨機6分別旋轉到工作位置,偏心振動式打磨機也叫方砂機,可針對比較精細的平面進行打磨,同時能夠對邊角位置進行打磨。通過偏心旋轉式打磨機6能夠對工件進行預打磨。因此,根據不同的平面,旋轉到不同的打磨頭上,進行打磨,旋轉式旋轉90度即可,控制更加方便。
本實用新型還設置有吸塵機構9和吹塵機構10,在每次磨削后都會不同程度的產生磨削,通過吸塵機構9和吹塵機構10可分別對不同的磨削進行清除,如果磨削體積較大,通過吸塵機構9無法吸干凈,這時只能通過吹塵機構10將打磨產生的磨削清除出工件的表面,因此吹塵機構10可針對磨削體積較大的場合使用,吸塵機構9可針對磨削體積較小的場合使用。同時為了提高除塵效率,吸塵機構9和吹塵機構10均固定在旋轉托盤8上,旋轉托盤8可通過旋轉電機呈往復式的回轉運動,多個吸塵機構9或吹塵機構10配合使用,能夠達到更大的除塵面積,有效提高除塵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