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整肩結構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內整肩機結構。
背景技術:
目前,傳統的整肩工序是由外向內進行工作,存在工件表面磨點多,拋光處理難,肩部不穩定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種結構合理、穩定高效的內整肩機結構。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來完成的,包括頂料裝置、工作主機、主軸、主工作臺,所述的主工作臺上安裝有模具a與模具b,模具a位于工作主機上,模具b位于主軸和高精絲桿上;工件安裝在主工作臺內,并通過頂料裝置壓住;所述的模具a、高精絲桿、主軸分別由電機a、電機b、電機c通過PLC裝置控制操作。
作為優選,所述的模具a與電機a通過皮帶連接并做旋轉運動,主軸與電機c通過皮帶連接并做左右移動,電機b與高精絲桿通過皮帶連接并做上下運動,由主軸和高精絲桿驅動模具b自下而上,由內到外工作。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內整肩采用雙伺服驅動、線軸、高精絲桿、PLC觸摸屏實現精準控制,由內向外對工件進行整肩等相關工序操作,具有整肩時數控,成品率提高,拋光難度降低,杯體尺寸穩定的優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A-A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的標號分別為:1、頂料裝置;2、工作主機;3、電機a;4、電機b;5、高精絲桿;6、模具a;7、模具b;8、電機c;9、主軸。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詳細的介紹:如附圖1至4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頂料裝置1、工作主機2、主軸9、主工作臺10,所述的主工作臺10上安裝有模具a6與模具b7,模具a6位于工作主機2上,模具b7位于主軸9和高精絲桿5上;工件安裝在主工作臺10內,并通過頂料裝置1壓住;所述的模具a6、高精絲桿5、主軸9分別由電機a3、電機b4、電機c8通過PLC裝置控制操作。
所述的模具a6與電機a3通過皮帶連接并做旋轉運動,主軸9與電機c8通過皮帶連接并做左右移動,電機b4與高精絲桿5通過皮帶連接并做上下運動,由主軸9和高精絲桿5驅動模具b7自下而上,由內到外工作。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為:把所需要加工的工件安裝在主工作臺10內,此時通過PLC觸摸屏來實現精準控制,即頂料裝置1由氣動傳動,快速壓住工件,電機a3通過皮帶傳動帶動旋轉模具a6,電機b4帶動高精絲桿5做上下運動,電機c8帶動主軸9左右移動,驅動模具b7自下而上,由內到外工作,通過模具a6與模具b7的共同作用下,實現工件的加工。
本實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實施方式,不論在其形狀或材料構成上作任何變化,凡是采用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結構設計,都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變形,均應認為在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