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五金工具加工機床領域,涉及一種用于鉗子頭外側面方位棱角打磨加工的多工位磨床。
背景技術:
鉗子是一種使用場合非常廣泛的五金工具,在鉗子頭的外側面上需要加工打磨4個方位棱角(也即切面),如圖1、圖2所示,分別為第一切面801、第二切面802、第三切面803、第四切面804。如此,一是為了使用方便,減少了外表面體積,避免使用時與其他物體發生碰撞;二是出于強度考慮,鉗子頭需要承受較大的剪切力,因此需要較大的抗壓抗拉強度,增設的棱角類似增加了結構強度;三是出于美觀考慮,在鉗子表面增設拼接面。
在現有的鉗子頭的外側面加工技術中,在制造鉗子時,鉗子上的這四個要素是分別由四道工序分四個加工工位逐一完成的,每個鉗子頭需要加工四次,另一半鉗子頭也要加工四次,如此整個鉗爪需要加工八次;這必然要造成工件重復裝夾,上上下下,且工序需要周轉,這就導致一是生產效率低,二是由于工件的重復上下裝夾,產品質量不易控制、不穩定,三是人員設備投入多,生產成本高,四是多次裝夾容易損傷工件表面,五是在重復裝夾的過程中容易遺漏加工或者多次加工的情況發生。
對于成熟的五金工具,售價比較低,如何提高加工工藝,提升產品質量以及減少加工成本是所有加工廠商的重要目標。本發明中主要是針對鉗子頭的外側面加工提供一種新的加工磨床,減少加工工序,為高效生產提供技術支持。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以上問題,提供一種用于鉗子頭外側面方位棱角打磨加工的多工位磨床,循環利用多個設備依次加工,只需一次裝夾,加工精度高,生產效率高,不會出現漏加工或多次加工的情況。
為實現以上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用于鉗子頭外側面方位棱角打磨加工的多工位磨床,它包括轉盤(1)以及為其提供旋轉動力的驅動軸組件(2),所述轉盤(1)沿外圓周均勻設置有至少四個伸縮驅動(3),伸縮驅動(3)上相連的伸縮桿(4)朝向外側且末端設置有鉗子固定夾頭(5);對應每個伸縮驅動(3)的位置沿轉盤(1)外周設置有對應的打磨機構,所述打磨機構包括:用于支撐打磨機構的底座,以及提供打磨動力的驅動電機(9),以及與驅動電機(9)相連的主動輪(91),從動輪(92)以及套在主動輪(91)和從動輪(92)上的用于打磨鉗子的砂帶(93)。
進一步的,所述轉盤(1)上對應鉗子固定夾頭(5)位置設置有用于初步限位鉗子體的定位擋板(6),且定位擋板(6)錯開鉗子固定夾頭(5)的活動位置。
進一步的,所述定位擋板(6)分別處在鉗子頭裝夾位置的下方以及鉗子頭裝夾位置的前方。
進一步的,支撐打磨機構的底座包括底層的固定底座(72)以及水平活動設置在其上的活動底座(71),驅動電機(9)、主動輪(91)、從動輪(92)均設置在活動底座(71)上。
進一步的,所述活動底座(71)通過設置在固定底座(72)上的推送裝置(74)實現水平活動。
進一步的,固定底座(72)上設置有導軌(73),活動底座(71)活動套在導軌(73)上。
進一步的,所述轉盤(1)沿外圓周均勻設置有五個伸縮驅動(3),同時順序設置有對應四個打磨機構,另外一個空位不設置打磨機構。
進一步的,所述轉盤(1)沿外圓周均勻設置有六個伸縮驅動(3),同時順序設置有對應四個打磨機構,另外兩個空位不設置打磨機構。
進一步的,所述打磨機構上的砂帶(93)的打磨方向與鉗子的迎合角斜向下方設置。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提供一種用于鉗子頭外側面方位棱角打磨加工的多工位磨床,循環利用多個設備依次加工,只需一次裝夾,加工精度高,生產效率高,不會出現漏加工或多次加工的情況。
1、采用本發明磨床生產效率高,無需重復上下裝夾,產品質量容易控制、穩定。
2、采用本發明磨床生產人員設備投入少,生產成本低,不會損傷工件表面。
3、裝夾生產的過程中,不會出現遺漏加工或者多次加工,即造成漏加工了某一個面或者造成某一個面多次加工的情況發生。
附圖說明
圖1為待加工鉗子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3中A處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工作時鉗子夾持狀態示意圖。
圖中所述文字標注表示為:8、鉗子體;80、鉗子頭;81、鉗子柄;801、第一切面;802、第二切面;803、第三切面;804、第四切面;1、轉盤;2、驅動軸組件;3、伸縮驅動;4、伸縮桿;5、鉗子固定夾頭;6、定位擋板;71、活動底座;72、固定底座;73、導軌;74、推送裝置;9、驅動電機;91、主動輪;92、從動輪;93、砂帶。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領域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行詳細描述,本部分的描述僅是示范性和解釋性,不應對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如圖3-5所示,本發明的具體結構為:一種用于鉗子頭外側面方位棱角打磨加工的多工位磨床,它包括轉盤1以及為其提供旋轉動力的驅動軸組件2,所述轉盤1沿外圓周均勻設置有至少四個伸縮驅動3,伸縮驅動3上相連的伸縮桿4朝向外側且末端設置有鉗子固定夾頭5;對應每個伸縮驅動3的位置沿轉盤1外周設置有對應的打磨機構,所述打磨機構包括:用于支撐打磨機構的底座,以及提供打磨動力的驅動電機9,以及與驅動電機9相連的主動輪91,從動輪92以及套在主動輪91和從動輪92上的用于打磨鉗子的砂帶93。
優選的,所述轉盤1上對應鉗子固定夾頭5位置設置有用于初步限位鉗子體的定位擋板6,且定位擋板6錯開鉗子固定夾頭5的活動位置。如此方便裝夾鉗子進行打磨加工,同時也不影響鉗子固定夾頭5的來回往復運動對待加工的鉗子實現松緊。
優選的,所述定位擋板6分別處在鉗子頭裝夾位置的下方以及鉗子頭裝夾位置的前方。如圖3所示,固定擋板6設置有三個,處在鉗子頭裝夾位置下方的為錯開設置的兩個,用于支撐鉗子;處在鉗子頭前方的一個用于定位限制鉗子移動,方便實現鉗子固定夾頭5的來回松緊裝夾效果。
優選的,支撐打磨機構的底座包括底層的固定底座72以及水平活動設置在其上的活動底座71,驅動電機9、主動輪91、從動輪92均設置在活動底座71上。可移動的活動底座71設置在固定底座72上,待需要加工時向轉盤1中心水平移動進行打磨加工,完成加工后水平后退,方便轉盤1以及固定在其上的鉗子8轉換工位。
優選的,所述活動底座71通過設置在固定底座72上的推送裝置74實現水平活動,其通常為液動伸縮桿或者氣動伸縮桿,也可以采用電動伸縮桿結構,隨著控制系統實現水平伸縮運動即可。
優選的,固定底座72上設置有導軌73,活動底座71活動套在導軌73上。
優選的,所述轉盤1沿外圓周均勻設置有五個伸縮驅動3,同時順序設置有對應四個打磨機構,另外一個空位不設置打磨機構。
優選的,所述轉盤1沿外圓周均勻設置有六個伸縮驅動3,同時順序設置有對應四個打磨機構,另外兩個空位不設置打磨機構。
優選的,所述打磨機構上的砂帶93的打磨方向與鉗子的迎合角斜向下方設置。
具體使用時,如圖3所述,本例以六個伸縮驅動3,即有六個工位;同時順序設置有對應四個打磨機構,另外兩個空位不設置打磨機構的情況進行說明。
四個打磨機構均采用砂帶93的加工面朝下的設置,方便加工屑的排出;同時本申請技術方案中省略了有關驅動電源以及電控方面的結構與連接特征,因其不是本發明的重點,所以予以省略,本領域技術員可以根據實際需要不付出創造性勞動即可實現電控方面的連接設置。
具體工作時,驅動軸組件2帶動轉盤1實現步進運動,轉動到一個工位時暫停一次;然后在空位進行安放鉗子進行裝夾,放上鉗子8后,伸縮驅動3即帶動伸縮桿4、鉗子固定夾頭5對鉗子8進行夾緊操作;然后轉盤1順序進行四個工位的加工,沒運動到一個工位,打磨機構即運動靠近鉗子體進行打磨加工,加工完成后即后退;最后完成四個工位的四個加工面的加工,完成加工后,當鉗子再次回到空位時,伸縮驅動3松開鉗子,即完成一整套的鉗子頭外側面方位棱角打磨加工。
需要說明的是,在本文中,術語“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變體意在涵蓋非排他性的包含,從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不僅包括哪些要素,而且還包括沒有明確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還包括為這種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所固有的要素。
本文中應用了具體個例對本發明的原理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例的說明只是用于幫助理解本發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由于文字表達的有限性,而客觀上存在無限的具體結構,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潤飾或變化,也可以將上述技術特征以適當的方式進行組合;這些改進潤飾、變化或組合,或未經改進將發明的構思和技術方案直接應用于其它場合的,均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