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高分散大徑厚比微米級片狀銀粉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A:分別配制質量濃度為20-60g/L的銀鹽水溶液和質量濃度為80-125g/L的抗壞血酸水溶液,其中銀鹽水溶液的體積是抗壞血酸水溶液體積的0.8-1.2倍;
步驟B:按表面活性劑:銀鹽的質量比=0.07-0.15的比例稱取表面活性劑,并將其配制成質量濃度為1-3g/L的水溶液,其中,表面活性劑水溶液的體積是銀鹽水溶液體積的3.8-4.2倍;
步驟C:向上述步驟A和B中配制的銀鹽水溶液、抗壞血酸水溶液和表面活性劑水溶液中分別加入酸液,調整上述溶液pH在0.5-4.0之間,并將表面活性劑水溶液全部加入到銀鹽水溶液中;
步驟D:在室溫下按照滴加速率0.030-0.080mL·s-1、攪拌速率200-500rpm向步驟C配制的銀鹽和表面活性劑混合水溶液中加入步驟C配制的抗壞血酸水溶液,持續攪拌反應20min,反應后的溶液離心或靜置沉降分離、洗滌、干燥處理后即得高分散大徑厚比微米級片狀銀粉。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A中銀鹽水溶液的濃度為22-58g/L,抗壞血酸水溶液濃度為82-120g/L,且溶液體積比近乎相等。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B中表面活性劑具體包括檸檬酸、檸檬酸鈉、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烯醇、吐溫-80、十二烷基硫酸鈉、聚丙烯酸鈉、聚乙二醇、山梨醇、十二烷基磺酸鈉、十二烷基苯磺酸鈉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阿拉伯樹膠中的一種或幾種。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C中酸具體包括鹽酸、硫酸、硝酸、磷酸、高氯酸、硫代硫酸、高錳酸、酒石酸、草酸、甲酸、乙酸、硬脂酸、丙烯酸中的一種或幾種。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分散大徑厚比微米級片狀銀粉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反應溫度為20-30℃,滴加速率0.030-0.080mL·s-1、攪拌速率200-500rpm反應時間為15-30min。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分散大徑厚比微米級片狀銀粉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D中所得銀粉用去離子水或乙醇或甲醇進行洗滌。
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分散大徑厚比微米級片狀銀粉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D中所得銀粉干燥溫度為30-90℃。
8.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分散大徑厚比超薄單晶微米級片狀銀粉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高分散大厚徑比超薄單晶微米級片狀銀粉含量在50%以上。
9.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得的高分散大徑厚比超薄單晶微米級片狀銀粉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片狀銀粉的片徑為1-5μm,片厚為0.01-0.5μ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