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風電用高強高韌球墨鑄鐵的研制方法與流程

文檔序號:11224396閱讀:902來源:國知局
一種風電用高強高韌球墨鑄鐵的研制方法與流程

本發明屬于冶金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風電用高強高韌球墨鑄鐵的研制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現代裝備向輕量化、節能、高效的方向發展,人們對球鐵的強度和使用性能的要求也不斷提高。因此,鑄造和冶金工作者通常采用鑄造合金化,抑或通過熱處理工藝來達到提高球鐵機械性能的目的。但是,前者因在球鐵鑄造過程中需添加昂貴的合金元素(如ti、cu等),使球鐵件的生產成本大大增加,這極大地削弱了球鐵件廉價的市場優勢;后者耗時、耗能的弊端使球鐵生產失去了市場開發的競爭力。而且,球鐵較合金鋼韌性差,目前球鐵強化手段對沖擊韌性的提高非常有限。

2004年iso1083/js球墨鑄鐵標準公布后,又補充了一個iso1083/js/500-10的球墨鑄鐵標準,把伸長率從原來的7%提高到10%。2012年3月,德國和歐洲的球墨鑄鐵標準din-en1563在修改時又增加了3個牌號分別是en-gjs-450-18、en-gjs-500-14、en-gjs-600-10,即大幅提高了鐵素體、珠光體混合基體球墨鑄鐵的屈服強度和伸長率,而且這些級別都可在鑄態獲得,不需要任何熱處理。他們走的是提高成分中的w(si)量、來強化鐵素體技術路線。

為了符合風電鑄件的工作環境,達到風電低溫沖擊的力學性能,過高的硅顯然是不合適的。與此同時過高的硅對于厚大的風電鑄件還是不利的,它會促進鐵素體和石墨的形成,從而加劇鑄件內部石墨形態惡化。

球墨鑄鐵自上世紀四十年代問世并投入生產以來,以其耐磨、減振和生產成本低廉等優點得到了迅猛的發展。迄今為止,球鐵在汽車、礦山、船舶、注塑機、機床等眾多領域得到廣泛應用。隨著人們對可持續、可再生能源的認識,風力發電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與此同時風電廠商對風電鑄件的要求也進一步的提高,不在拘泥于原有牌號en-gjs-400-18u-lt。



技術實現要素:

發明目的:為了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風電用高強高韌球墨鑄鐵的研制方法。

技術方案:一種風電用高強高韌球墨鑄鐵的研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熔煉爐料配比,具體為:生鐵:廢鋼:回爐料=40%-60%:15%-30%:15%-30%,同時在爐中加入一定量的75硅鐵,使原鐵水的硅達到1.8%;

步驟二、在球化包的一個坑中依次加入:1%的球墨鑄鐵球化劑、0.2%-0.4%高鈣鋇孕育劑、30-60g/t的sb和壓鐵;

步驟三、鐵水從爐中倒入另外一個坑中,澆注時加入0.1-0.2%的隨流孕育劑,澆注溫度為1340℃-1380℃。

作為優化:所述球墨鑄鐵球化劑由以下重量百分比成分組成:si:40%-50%,ca:0.9%-1.3%,ba:1%-1.5%,mg:5.8%-6.2%,re:0.8%-1.0%,al<1.2%,余量為fe以及不可避免的微量元素,粒度為5-30mm。

作為優化:所述高鈣鋇孕育劑由以下重量百分比成分組成:si:72%-75%,ca:1%-2%,ba:2%-2.5%,al<2%,余量為fe以及不可避免的微量元素,粒度為3-8mm。

作為優化:所述隨流孕育劑由以下重量百分比成分組成:si:70%-76%,ca:0.75%-1.25%,re:1.5%-4%,al:0.75%-1.25%,余量為fe以及不可避免的微量元素,粒度為0.1-1mm。

有益效果:本發明通過對球化劑和微量元素的控制,消除高硅帶來的碎塊狀石墨的傾向。石墨形態良好,即使在模數5的厚大斷面上也沒有出現明顯的碎塊狀石墨。為好的本體力學性能提供了先決條件。保持-20℃低溫沖擊大于12j和延伸率大于18%的前提下,提高強度。立方體旁的附鑄試塊力學性能達到了qt420-18的性能,且-20℃的v缺口低溫沖擊打到13j。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中立方體試塊鑄造工藝圖;

圖2立方體試塊切割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中球化包中合金的放置方式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中qt400-18與qt420-18的金相對比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中qt420-18本體金相(100倍);

圖6是本發明中-20℃時qt420-18沖擊斷口sem分析(200倍);

圖7是本發明中-20℃時qt400-18沖擊斷口sem分析(200倍)。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具體實施例

現有澆注壁厚300mm的立方體試塊和一個厚度70mm的附鑄試塊,立方體模數5cm。鑄造工藝如下圖1,采用陶瓷管底注工藝,陶瓷管直徑30mm。為了說明此配方的優越性,在澆注qt420-18的同時,用現有qt400-18的鐵水澆注一個同樣的立方體試塊。

如圖2所示,一種風電用高強高韌球墨鑄鐵的研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熔煉爐料配比,具體為:生鐵:廢鋼:回爐料=40%-60%:15%-30%:15%-30%,同時在爐中加入一定量的75硅鐵;

步驟二、在球化包的一個坑中依次加入:1%的球墨鑄鐵球化劑、0.2%-0.4%高鈣鋇孕育劑、30-60g/t的sb和壓鐵;

步驟三、鐵水從爐中倒入另外一個坑中,澆注時加入0.1%-0.2%的隨流孕育劑,澆注溫度為1340℃-1380℃。

所述球墨鑄鐵球化劑由以下重量百分比成分組成:si:40%-50%,ca:0.9%-1.3%,ba:1%-1.5%,mg:5.8%-6.2%,re:0.8%-1.0%,al<1.2%,余量為fe以及不可避免的微量元素,粒度為5-30mm。

所述高鈣鋇孕育劑由以下重量百分比成分組成:si:72%-75%,ca:1%-2%,ba:2%-2.5%,al<2%,余量為fe以及不可避免的微量元素,粒度為3-8mm。

所述隨流孕育劑由以下重量百分比成分組成:si:70%-76%,ca:0.75%-1.25%,re:1.5%-4%,al:0.75%-1.25%,余量為fe以及不可避免的微量元素,粒度為0.1-1mm。

本專利中立方體旁的附鑄試塊力學性能達到了qt420-18的性能,且-20℃的v缺口低溫沖擊打到13j。石墨形態良好,即使在模數5的厚大斷面上也沒有出現明顯的碎塊狀石墨。為好的本體力學性能提供了先決條件。

1、熔煉結果

按照上述配方熔煉球化的鐵水,球化前后鐵水成分如下表1,球化過程爆發完好,最終鐵水的硫和鎂都在期望的范圍內。然后澆注300mm立方體試塊,等冷卻1.5天后,取出。

表1球化前后鐵水成分

2、附鑄試塊力學性能

本附鑄試塊厚度70mm,在附鑄試塊上取一根試棒、一個金相、三組沖擊(分別測試-20℃、-30℃、室溫的v缺口沖擊性能)。力學性能如下表2,qt420-18的抗拉強度提高了32mpa,屈強比提高至0.683,材料利用率提高。同時還滿足風電鑄件的低溫沖擊性能,即使-30℃時,其低溫沖擊仍然大于12j。

表2附鑄試塊力學性能

金相照片對比如圖4,由金相可得兩者石墨球都比較圓整、均勻,但是石墨球個數有明顯差異。qt400-18的石墨球數為180個/mm2,而qt420-18的石墨球數為230個/mm2。這主要是因為高si引起的高效孕育引起的。

3、本體理化性能

將立方體試塊從中間取下一塊厚度為30mm的一片做力學性能測試。在中間一片中取3個金相、3根試棒、6組沖擊切割,觀察石墨形態和力學性能在斷面上的分布情況,切割方式如下圖2。

力學性能如下表3,與qt400-18相比,qt420-18的抗拉強度提高了30mpa左右,硬度提高了15hb。與此同時屈強比也從原來的0.64提高到了0.67,這對減少鑄件厚度,提高材料利用率有很大的幫助。qt420-18的低溫沖擊性能,從-20℃至-30℃有所降低。-20℃的低溫沖擊值滿足要求,-30℃的低溫沖擊值稍低于要求的12j。

表3300mm立方體試塊本體力學性能

qt420-18的本體斷面金相如圖5所示,從中心到表面,石墨形態漸漸變差。b的石墨大小不均勻,出現少量大球,而且在石墨球稀疏的地方,出現了少量夾雜物。c的地方出現了少量的碎塊狀石墨,抗拉強度有所降低,但其對低溫沖擊性能的影響較小。這主要是由于鐵水冷卻時候的“再輝現象”和加入少量銻元素引起的。

4、斷口sem分析

圖6和圖7為qt420-18和qt400-18在-30℃時,中間和邊緣的低溫沖擊斷口的sem照片。從圖中可以看出qt400-18的中間和邊緣斷口均存在較多韌窩,而且周圍有明顯的撕裂棱說明斷裂時基體被拉伸成韌窩,在石墨球周圍,韌窩分布較均勻,形狀較規則,這些韌窩的存在是較高沖擊韌性的根本保證。而qt420-18的邊緣由于石墨形態的變差,除了韌窩,還出現了一部分的河流花樣,并且有明顯的解理臺階,說明是一種準解理斷裂。這種現象是由于qt420-18過高的硅量使材料的韌脆轉變溫度提高,鑄造手冊記載,硅每增加0.1%,韌脆轉變溫度提高5.5℃-6℃。從而使材料在-30℃的情況下,已經進入準解理階段。

本發明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實施方式,任何人在本發明的啟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種形式的產品,但不論在其形狀或結構上作任何變化,凡是具有與本申請相同或相近似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當前第1頁1 2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