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鋁鐵合金制造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鋁鐵合金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現有鋁鐵合金制備方法生產成本高,工藝復雜,例如公開號為cn105671412a,申請日為2016年4月1日,名稱為《煉鋼脫氧用鋁鐵合金的生產工藝》的發明專利公開了一種鋁鐵合金的生產工藝,首先要冶煉,然后再鋁鐵液中吹氬,最后鋁鐵澆鑄,這三個步驟,每個步驟都很復雜,特別是冶煉過程。從此可以看出,工藝復雜,生產成本高。
現有工藝制造的鋁鐵合金還存在一個問題,當鋁鐵合金產品放置在大氣環境下一周左右開始有粉化現象。從而造成其失去實用性,使鋁鐵合金無法使用。
技術實現要素:
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現有鋁鐵合金制備方法生產工藝復雜,生產成本高,鋁鐵合金放置在大氣環境有粉化現象。
技術方案:
為了解決以上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鋼水沖兌鋁錠生產鋁鐵合金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①準備含鋁35%-70%,余量為鐵的廢鋼;②中頻爐底先加制備的鋁鐵合金重量的0.046%-0.077%的瑩石塊,加入所述廢鋼總量的2/3,全部熔盡后測溫;③在爐溫達到1550℃-1650℃時,停電加熱,加聚渣劑進行撈渣;④撈盡表面渣后,加剩余的廢鋼加熱升溫,熔盡后測溫,爐溫達1650℃-1680℃進行停電,加聚渣劑撈盡表面渣出爐;⑤在以上步驟的同時,鋁錠在鋼包中烘烤至600℃;⑥將鋁錠運至中頻爐口,出爐處接鋼水沖兌;⑦鋼水沖兌鋁錠后攪拌使鋁錠完全融化;⑧進行兩次倒包,合金液面撒制備鋁鐵合金重量0.018%-0.027%的造渣劑,表面攪拌,撈盡表面渣;⑨將澆鑄鋼包吊運至自動傾翻澆鑄平臺進行自動澆鑄,完成鋁鐵合金的制備。
所述的造渣劑為氯化鈉,瑩石粉,冰晶的混合物。
所述的氯化鈉,瑩石粉,冰晶的重量比1:1:1。
在所述⑥步中,所述鋼包用行車吊運至中頻爐口。
在所述⑧步中,用行車進行兩次倒包。
在所述⑨步中,所述澆鑄鋼包為用行車吊送。
在所述⑨步中,控制澆鑄的速度,使合金液不溢出模具。
有益效果:
本發明提供的鋼水沖兌鋁錠生產鋁鐵合金制備方法,工藝簡單易于實施,生產成本低,還能提高鋁的回收率,而且無粉化現象。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來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
以制備6噸的鋁鐵合金為例。
實施例1
一種鋼水沖兌鋁錠生產鋁鐵合金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①準備含鋁35%,余量為鐵的廢鋼;②中頻爐底先加5kg瑩石塊,加入所述廢鋼總量的2/3,全部熔盡后測溫;③在爐溫達到1550℃時,停電加熱,加聚渣劑進行撈渣;④撈盡表面渣后,加剩余的廢鋼加熱升溫,熔盡后測溫,爐溫達1650℃進行停電,加聚渣劑撈盡表面渣出爐;⑤在以上步驟的同時,鋁錠在鋼包中烘烤至600℃;⑥將鋁錠運至中頻爐口,出爐處接鋼水沖兌;⑦鋼水沖兌鋁錠后攪拌使鋁錠完全融化;⑧進行兩次倒包,合金液面撒1.1kg造渣劑,表面攪拌,撈盡表面渣;⑨將澆鑄鋼包吊運至自動傾翻澆鑄平臺進行自動澆鑄,完成鋁鐵合金的制備。
在所述⑧步中,兩次倒包的作用為使合金成分均勻,表面攪拌為了使渣鐵完全分離。
在所述⑨步中,控制澆鑄的速度,使合金液不溢出模具。
實施例2
一種鋼水沖兌鋁錠生產鋁鐵合金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①準備含鋁50%,余量為鐵的廢鋼;②中頻爐底先加3kg瑩石塊,加入所述廢鋼總量的2/3,全部熔盡后測溫;③在爐溫達到1600℃時,停電加熱,加聚渣劑進行撈渣;④撈盡表面渣后,加剩余的廢鋼加熱升溫,熔盡后測溫,爐溫達1660℃進行停電,加聚渣劑撈盡表面渣出爐;⑤在以上步驟的同時,鋁錠在鋼包中烘烤至600℃;⑥將鋁錠運至中頻爐口,出爐處接鋼水沖兌;⑦鋼水沖兌鋁錠后攪拌使鋁錠完全融化;⑧進行兩次倒包,合金液面撒1.36kg造渣劑,表面攪拌,撈盡表面渣;⑨將澆鑄鋼包吊運至自動傾翻澆鑄平臺進行自動澆鑄,完成鋁鐵合金的制備。
實施例3
一種鋼水沖兌鋁錠生產鋁鐵合金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①準備含鋁70%,余量為鐵的廢鋼;②中頻爐底先加4kg瑩石塊,加入所述廢鋼總量的2/3,全部熔盡后測溫;③在爐溫達到1650℃時,停電加熱,加聚渣劑進行撈渣;④撈盡表面渣后,加剩余的廢鋼加熱升溫,熔盡后測溫,爐溫達1680℃進行停電,加聚渣劑撈盡表面渣出爐;⑤在以上步驟的同時,鋁錠在鋼包中烘烤至600℃;⑥將鋁錠運至中頻爐口,出爐處接鋼水沖兌;⑦鋼水沖兌鋁錠后攪拌使鋁錠完全融化;⑧進行兩次倒包,合金液面撒1.63kg造渣劑,表面攪拌,撈盡表面渣;⑨將澆鑄鋼包吊運至自動傾翻澆鑄平臺進行自動澆鑄,完成鋁鐵合金的制備。
從以上三個實施例也可以看出,工藝簡單。而且以上三個實施例制備的鋁鐵合金放置在大氣環境中一段時間,并無粉化現象。
雖然本發明已以較佳實施例公開如上,但它們并不是用來限定本發明的,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范圍內,自當可作各種變化或潤飾,因此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應當以
本技術:
的權利要求保護范圍所界定的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