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模白模制作工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消失模鑄造工藝,尤其是一種消失模白模制作工藝。
【背景技術】
[0002]柴油機缸體消失模鑄造工藝首先需要制作消失模模型,消失模模型是由發泡后的聚苯乙烯珠粒制成的消失模白模和涂在白模外的涂料層組成,消失模白模制作好壞直接影響到澆鑄的成品率,其中,最主要注意的一些技術問題是:
[0003]1.泡塑珠粒的選用:常用可發性聚苯乙烯樹脂珠粒(EPS),用于鑄造有色金屬、灰鐵及一般鋼鑄,但在大于900°C的澆注溫度下熱解產生大量的碳渣殘存在模樣消失后的型腔內;
[0004]2.白模的克數(密度),克數輕的話,白模的強度小,就容易發生變形,克數重的話,澆鑄后會留有殘渣,故必須合理控制聚苯乙烯珠粒的預發密度。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基于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選用較佳的泡塑珠粒、有效控制泡塑珠粒的預發密度、防止白模變形的消失模白模制作工藝。
[0006]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消失模白模制作工藝,包括如下步驟:
[0007]一、泡塑模型與澆冒口模型制作:
[0008]a.預發泡:選擇可發性甲基丙烯酸甲脂與苯乙烯共聚樹脂珠粒,且其原始珠粒的粒徑小于或等于鑄件的最小壁厚的1/9?1/10,將可發性甲基丙烯酸甲脂與苯乙烯共聚樹脂珠粒按一次Ikg注入間歇式蒸汽預發泡機,采用時間繼電器、溫度控制儀同步控制,預發時間為25?45s,溫度為80?100°C,同時,控制預發密度為18?25g/l;
[0009]b.熟化:經預發泡的可發性甲基丙烯酸甲脂與苯乙烯共聚樹脂珠粒放置在干燥、通風的料倉中熟化7?18小時;
[0010]c.發泡成型:將熟化的可發性甲基丙烯酸甲脂與苯乙烯共聚樹脂珠粒填充到金屬模具的型腔內,加熱,使珠粒再次膨脹,填滿珠粒間的空隙,并使珠粒間相互融合,形成平滑表面,即形成泡塑模型與澆冒口模型;
[0011]二、模型組合成簇:將加工好的泡塑模型與澆冒口模型組合粘結在一起,形成模型簇,粘結材料為橡膠乳液、樹脂溶劑、熱熔膠及膠帶紙;
[0012]三、模型涂層:取消失模鑄造專用涂料在涂料攪拌機內加水攪拌,攪拌后的涂料放入容器內,用浸、刷、淋和噴的方法依次涂覆模型組,重復兩遍,涂層厚度為0.5?2mm,涂層在40?50°C下烘干,形成鑄型內殼,S卩消失模白模。
[0013]可發性甲基丙烯酸甲脂與苯乙烯共聚樹脂珠粒(STMMA)含碳量為69.6%,與EPS相比含碳量大大降低,且由于STMMA含有氧原子,氧原子能與碳原子結合,從而進一步降低殘留的碳。
[0014]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1.選用較佳的泡塑珠粒,進一步降低殘留的碳;2.有效控制珠粒合理的預發密度,不會造成白模強度不夠而產生變形、甚至斷裂,也不會產生鑄件缺陷,如氣孔,碳缺陷等。
【具體實施方式】
[0015]現在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以下實施例旨在說明本發明而不是對本發明的進一步限定。
[0016]一種消失模白模制作工藝,包括如下步驟:選擇可發性甲基丙烯酸甲脂與苯乙烯共聚樹脂珠粒,且其原始珠粒的粒徑等于鑄件的最小壁厚的1/10,將可發性甲基丙烯酸甲脂與苯乙烯共聚樹脂珠粒按一次Ikg注入間歇式蒸汽預發泡機,采用時間繼電器、溫度控制儀同步控制,預發時間為35s,溫度為95°C,同時,控制預發密度為23g/l;經預發泡的可發性甲基丙烯酸甲脂與苯乙烯共聚樹脂珠粒放置在干燥、通風的料倉中熟化12小時;將熟化的可發性甲基丙烯酸甲脂與苯乙烯共聚樹脂珠粒填充到金屬模具的型腔內,加熱,使珠粒再次膨脹,填滿珠粒間的空隙,并使珠粒間相互融合,形成平滑表面,即形成泡塑模型與澆冒口模型;
[0017]將加工好的泡塑模型與澆冒口模型組合粘結在一起,形成模型簇,粘結材料為橡膠乳液、樹脂溶劑、熱熔膠及膠帶紙;取消失模鑄造專用涂料在涂料攪拌機內加水攪拌,攪拌后的涂料放入容器內,用浸、刷、淋和噴的方法依次涂覆模型組,重復兩遍,涂層厚度為Imm,涂層在43°C下烘干,形成鑄型內殼,S卩消失模白模。
[0018]以上述依據本發明的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容,相關工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發明技術思想的范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發明的技術性范圍并不局限于說明書上的內容,必須要根據權利要求范圍來確定其技術性范圍。
【主權項】
1.一種消失模白模制作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一、泡塑模型與澆冒口模型制作: a.預發泡:選擇可發性甲基丙烯酸甲脂與苯乙烯共聚樹脂珠粒,且其原始珠粒的粒徑小于或等于鑄件的最小壁厚的1/9?1/10,將可發性甲基丙烯酸甲脂與苯乙烯共聚樹脂珠粒按一次Ikg注入間歇式蒸汽預發泡機,采用時間繼電器、溫度控制儀同步控制,預發時間為25?45s,溫度為80?100°C,同時,控制預發密度為18?25g/l; b.熟化:經預發泡的可發性甲基丙烯酸甲脂與苯乙烯共聚樹脂珠粒放置在干燥、通風的料倉中熟化7?18小時; c.發泡成型:將熟化的可發性甲基丙烯酸甲脂與苯乙烯共聚樹脂珠粒填充到金屬模具的型腔內,加熱,使珠粒再次膨脹,填滿珠粒間的空隙,并使珠粒間相互融合,形成平滑表面,即形成泡塑模型與澆冒口模型; 二、模型組合成簇:將加工好的泡塑模型與澆冒口模型組合粘結在一起,形成模型簇,粘結材料為橡膠乳液、樹脂溶劑、熱熔膠及膠帶紙; 三、模型涂層:取消失模鑄造專用涂料在涂料攪拌機內加水攪拌,攪拌后的涂料放入容器內,用浸、刷、淋和噴的方法依次涂覆模型組,重復兩遍,涂層厚度為0.5?2_,涂層在40?50°C下烘干,形成鑄型內殼,S卩消失模白模。
【專利摘要】本發明屬于消失模鑄造工藝,尤其是一種消失模白模制作工藝。一種消失模白模制作工藝,包括如下步驟:一、泡塑模型與澆冒口模型制作:a.預發泡→b.熟化→c.發泡成型;二、模型組合成簇;三、模型涂層。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1.選用較佳的泡塑珠粒,進一步降低殘留的碳;2.有效控制珠粒合理的預發密度,不會造成白模強度不夠而產生變形、甚至斷裂,也不會產生鑄件缺陷,如氣孔,碳缺陷等。
【IPC分類】B22C7/02
【公開號】CN105562600
【申請號】CN201610045856
【發明人】杜達仁
【申請人】常州市常協柴油機機體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5月11日
【申請日】2016年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