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脫硫攪拌器的制造方法

文檔序號:8677059閱讀:465來源:國知局
一種脫硫攪拌器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鐵水預處理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脫硫攪拌器,具體的是一種使用壽命長且攪拌效果好的脫硫攪拌器。
【背景技術】
[0002]鐵水預處理中使用攪拌器攪拌脫硫方法,設備機構龐大,且屬于中軸旋轉攪拌,對穩固性的要求相當之高,而結合現場實際使用來看,很多方面都導致脫硫攪拌頭無法真正處于重心保持平衡的狀態。在理想狀態下,脫硫攪拌頭的最底部的中間部位應該屬于鐵水攪拌的空心區,對此部位的損害屬于最小。
[0003]但是重心的不穩定會導致攪拌頭的在高速轉動中晃動,不但導致攪拌頭的底部中間部位不處于鐵水攪拌的空心位置,還加大了對此部位的沖刷損害,并且此部位為熱修補的盲區,修補料不好粘附。將導致此部位損害快于其他部位,且攪拌效果不好。所以增強脫硫攪拌頭的使用壽命,其中主要一點就是提高攪拌頭最底部中間位置的抗沖刷、耐剝落的性能。
[0004]鑒于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陷,需要提供一種使用壽命長且攪拌效果好的脫硫攪拌器。
【實用新型內容】
[0005](一 )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0006]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現有的脫硫攪拌器使用時重心的不穩定會導致攪拌頭的在高速轉動中晃動,不但導致攪拌頭的底部中間部位不處于鐵水攪拌的空心位置,還加大了對此部位的沖刷損害,并且此部位為熱修補的盲區,修補料不好粘附。將導致此部位損害快于其他部位,且攪拌效果不好的問題。
[0007]( 二)技術方案
[0008]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脫硫攪拌器,其包括:中間軸、設置于中間軸頂端的法蘭,設置于中間軸底端的多個攪拌葉;所述中間軸及攪拌葉的內芯為空心鋼管結構,空心鋼管結構的外面覆蓋有耐火澆注層,所述攪拌葉沿所述中間軸的周向均布于所述中間軸上,所述中間軸的底部設置有第一加厚層,所述第一加厚層位于所述攪拌葉的下方,相鄰的所述攪拌葉之間設置有第二加厚層。
[0009]其中,其中一個所述攪拌葉與其他所述攪拌葉的高度差為40-80cm。
[0010]其中,所述攪拌葉的外端呈凸弧面。
[0011]其中,所述第一加厚層、第二加厚層及耐火澆注層的材質均為剛玉莫來石質。
[0012]其中,所述第一加厚層的厚度為50?200mm。
[0013]其中,所述攪拌葉的橫截面為包含有上、下平行的水平邊和左、右對稱的四邊形。
[0014]其中,所述第一加厚層通過錨固件設置于所述攪拌葉的底部。
[0015](三)有益效果
[0016]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方案具有如下優點: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脫硫攪拌器的中間軸及攪拌葉的內芯為空心鋼管結構,空心鋼管結構的外面覆蓋有耐火澆注層,攪拌葉沿中間軸的周向均布于中間軸上,中間軸的底部設置有第一加厚層,第一加厚層位于攪拌葉的下方,相鄰的攪拌葉之間設置有第二加厚層。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脫硫攪拌器在中間軸的底部設置有第一加厚層,在相鄰的攪拌葉之間設置有第二加厚層,不僅能夠解決脫硫攪拌器的耐材抗沖刷能力差、剝落快的問題。且使得流動更加的平緩穩定,攪拌效果好;具有結構簡單、攪拌效果好及壽命長的優點。
【附圖說明】
[0017]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脫硫攪拌器的正面結構示意圖;
[0018]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脫硫攪拌器中的底部結構示意圖。
[0019]圖中:1:法蘭;2:中間軸;3:攪拌葉;4:加厚層。
【具體實施方式】
[0020]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說明,“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術語“上”、“下”、“左”、“右”、“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機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0021]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0022]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但不用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0023]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脫硫攪拌器包括:中間軸2、設置于中間軸2頂端的法蘭1,設置于中間軸2底端的多個攪拌葉3 ;中間軸2及攪拌葉3的內芯為空心鋼管結構,空心鋼管結構的外面覆蓋有耐火澆注層,攪拌葉3沿中間軸2的周向均布于中間軸2上,中間軸2的底部設置有第一加厚層4,第一加厚層為圓柱形或圓臺狀,大小為不超過兩個相鄰的攪拌葉3的夾角連接處。第一加厚層4位于攪拌葉3的下方,相鄰的攪拌葉3之間設置有第二加厚層。在中間軸2的底部設置有第一加厚層4,能夠解決脫硫攪拌器的中間軸2最底部耐材抗沖刷能力差、剝落快,而影響攪拌頭使用壽命的問題。在相鄰的攪拌葉3之間設置有第二加厚層,改變了夾角處的流動方向,使得流動更加的平緩穩定,攪拌效果好且降低了對夾角處的沖刷磨損,延長了使用壽命。
[0024]本實施例中的一個攪拌葉3的頂部比其他攪拌葉3的頂部高,且與其他攪拌葉3的高度差為40-80cm,優選地為50cm。本實施例中攪拌葉3的個數為3個或4個。使得攪拌葉3的攪拌效果更好,防止攪拌葉3出現扭曲變形的情況。本實施例中還可以根據需要在攪拌葉3的上部固定設置螺旋葉片,增加攪拌效果。
[0025]為了減少攪拌葉3與鐵水之間的摩擦力,本實施例提供的脫硫攪拌器中的攪拌葉3的外端呈凸弧面,流線型外管涉及減少摩擦力,降低了脫硫攪拌器的磨損。本實施例中的第一加厚層4、第二加厚層及耐火澆注層的材質均為剛玉莫來石質。第一加厚層4的厚度為50?200mm。攪拌葉3的橫截面為包含有上、下平行的水平邊和左、右對稱的四邊形,第一加厚層4及第二加厚層各個面均為平面結構。第一加厚層4通過錨固件設置于攪拌葉3的底部。
[0026]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脫硫攪拌器攪拌時,第一加厚層4及第二加厚層能夠防止脫硫攪拌器底部耐材抗沖刷能力差、剝落快。
[0027]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脫硫攪拌器的中間軸及攪拌葉的內芯為空心鋼管結構,空心鋼管結構的外面覆蓋有耐火澆注層,攪拌葉沿中間軸的周向均布于中間軸上,中間軸的底部設置有第一加厚層,第一加厚層位于攪拌葉的下方,相鄰的攪拌葉之間設置有第二加厚層。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脫硫攪拌器在中間軸的底部設置有第一加厚層,在相鄰的攪拌葉之間設置有第二加厚層,不僅能夠解決脫硫攪拌器的耐材抗沖刷能力差、剝落快的問題。且使得流動更加的平緩穩定,攪拌效果好;具有結構簡單、攪拌效果好及壽命長的優點。
[0028]進一步地,為了增加攪拌效果,將攪拌葉設置的高度高于其他攪拌葉的高度。
[0029]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
【主權項】
1.一種脫硫攪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間軸(2)、設置于中間軸(2)頂端的法蘭(I),設置于中間軸⑵底端的多個攪拌葉⑶;所述中間軸⑵及攪拌葉⑶的內芯為空心鋼管結構,空心鋼管結構的外面覆蓋有耐火澆注層,所述攪拌葉(3)沿所述中間軸(2)的周向均布于所述中間軸⑵上,所述中間軸⑵的底部設置有第一加厚層(4),所述第一加厚層(4)位于所述攪拌葉(3)的下方,相鄰的所述攪拌葉(3)之間設置有第二加厚層。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脫硫攪拌器,其特征在于:其中一個所述攪拌葉(3)與其他所述攪拌葉(3)的高度差為40-80cm。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脫硫攪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攪拌葉(3)的外端呈凸弧面。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脫硫攪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厚層(4)、第二加厚層及耐火澆注層的材質均為剛玉莫來石質。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脫硫攪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厚層(4)的厚度為50?200mmo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脫硫攪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攪拌葉(3)的橫截面為包含有上、下平行的水平邊和左、右對稱的四邊形。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脫硫攪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厚層(4)通過錨固件設置于所述攪拌葉(3)的底部。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鐵水預處理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脫硫攪拌器包括:中間軸、設置于中間軸頂端的法蘭,設置于中間軸底端的多個攪拌葉;所述中間軸及攪拌葉的內芯為空心鋼管結構,空心鋼管結構的外面覆蓋有耐火澆注層,所述攪拌葉沿所述中間軸的周向均布于所述中間軸上,所述中間軸的底部設置有第一加厚層,所述第一加厚層位于所述攪拌葉的下方,相鄰的所述攪拌葉之間設置有第二加厚層。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脫硫攪拌器在中間軸的底部設置有第一加厚層,在相鄰的攪拌葉之間設置有第二加厚層,不僅能夠解決脫硫攪拌器的耐材抗沖刷能力差、剝落快的問題。且使得流動更加的平緩穩定,攪拌效果好;具有結構簡單、攪拌效果好及壽命長的優點。
【IPC分類】C21C1-02, C21C7-064
【公開號】CN204385225
【申請號】CN201420826496
【發明人】萬小寶, 趙冉, 丁海瑞, 劉麗, 趙偉, 劉美榮, 車曉梅, 盛海洋, 王偉偉, 黃健, 孫啟茗, 趙日霞
【申請人】北京利爾高溫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6月10日
【申請日】2014年12月23日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