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鐵水轉運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鐵水轉運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現有鐵水轉運過程為使用天車懸掛鐵水包,將其移至電爐前,電爐內鐵水倒入鐵水包中,再用天車將鐵水包放置于電動軌道車上,松開天車吊鉤,用電動軌道車將鐵水包轉運至澆注處,一名操作人員使用天車將鐵水包吊起升高調整至適當位置,另一名操作人員旋轉鐵水包上的轉輪,將鐵水包傾斜使包內鐵水倒入澆注盆中,然后操作人員反向旋轉鐵水包上的轉輪,將鐵水包回正復位,放置于電動軌道車上,轉運至電爐進行下一包鐵水的轉運。
[0003]此法轉運鐵水需要3-4分鐘時間,時間較長,限制了生產效率;轉運過程中鐵水溫度散失較快,需較高的鐵水出湯溫度,增加了能源的消耗;轉運過程需要兩名員工操作完成,投入了更多的勞動力。
【發明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鐵水轉運裝置,該裝置能夠提高生產效率,消除能源、勞動力的浪費,降低生產成本。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下述技術方案:
[0006]—種鐵水轉運裝置,包括:鐵水包,其兩側的下部分別焊接有一固定圈,所述固定圈內設置有水平式的空腔;可旋轉式叉車,所述可旋轉式叉車包括兩個裝載前叉和旋轉驅動裝置,兩個所述裝載前叉的一端部分別穿過相應的所述固定圈內空腔與所述鐵水包連接,另一端部分別與所述旋轉驅動裝置相連,以適于所述鐵水包以其中一個所述裝載前叉為軸進行鐵水傾倒動作。
[0007]特別的,所述旋轉驅動裝置包括環形盤、負荷裝載輪和驅動馬達,兩個所述裝載前叉的一端部分別固定焊接于所述環形盤上中心對稱的位置,所述環形盤安裝在所述負荷裝載輪上,所述負荷裝載輪通過鏈條或皮帶與所述驅動馬達相連。
[0008]特別的,所述環形盤安裝在所述負荷裝載輪的內部。
[0009]特別的,所述可旋轉式叉車還包括重量傳感器、電子顯示屏和控制器,所述重量傳感器設置于所述裝載前叉底面上,所述電子顯示屏設置于所述可旋轉式叉車的駕駛室內,所述重量傳感器、所述電子顯示屏分別與所述控制器相連。
[0010]特別的,所述驅動馬達與所述控制器相連。
[0011 ] 特別的,所述鐵水包頂端一側設有用于傾倒的嘴。
[0012]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鐵水轉運裝置與傳統上鐵水轉運天車相比,有以下優點:
[0013]本實用新型通過可旋轉式叉車和鐵水包的配合使用,既可轉運鐵水包又能進行澆注工作,功能多樣,轉運時間為1.5-2分鐘,與鐵水轉運天車相比節省一半的時間,提高了生產效率。
[0014]進一步,本實用新型中裝載前叉的一端部分別固定焊接于環形盤上中心對稱的位置,環形盤安裝在所述負荷裝載輪上,負荷裝載輪通過鏈條或皮帶與所述驅動馬達相連,從而實現驅動馬達帶動負荷裝載輪實現環形盤的轉動,而環形盤帶動兩個裝載前叉旋轉,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實用性強,有利于工作人員操作。
[0015]進一步,本實用新型節約鐵水轉運時間,使得鐵水出湯溫度也降低20°C,從而降低了能源的消耗,降低生產成本。
[0016]進一步,本實用新型僅需要一名工作人員操作可旋轉式叉車,減少了 I名工作人員,降低了勞動力成本,提高了企業經濟效益。
【附圖說明】
[0017]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鐵水轉運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8]其中,K駕駛室;2、支撐架;3、負荷裝載輪;4、環形盤;5、連接桿;6、驅動馬達;7、重量傳感器;8、裝載前叉;9、固定圈;10、安全件;11、鐵水包;12、嘴。
【具體實施方式】
[0019]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鐵水轉運裝置,包括:鐵水包,其兩側的下部分別焊接有一固定圈,固定圈內設置有水平式的空腔;可旋轉式叉車,可旋轉式叉車包括兩個裝載前叉和旋轉驅動裝置,兩個裝載前叉的一端部分別穿過相應的固定圈內空腔與鐵水包連接,另一端部分別與旋轉驅動裝置相連。
[0020]為了能夠清楚的說明本方案的技術特點,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0021]實施例1
[0022]如圖1所示,一種鐵水轉運裝置,包括鐵水包11、可旋轉式叉車和控制器,鐵水包11的兩側的下部分別焊接有一固定圈9,固定圈9內設置有水平式的空腔;可旋轉式叉車包括兩個裝載前叉8和旋轉驅動裝置,兩個裝載前叉8的一端部分別穿過相應的固定圈9內空腔與鐵水包11連接,另一端部分別與旋轉驅動裝置相連。
[0023]其中,旋轉驅動裝置包括環形盤4、負荷裝載輪3和驅動馬達6,驅動馬達6與控制器相連,兩個裝載前叉8分別固定焊接于環形盤4上中心對稱的位置,環形盤4安裝在負荷裝載輪3的內部,負荷裝載輪3固定于支撐架2上,負荷裝載輪3通過鏈條或皮帶與驅動馬達6相連,以適于驅動馬達6帶動負荷裝載輪3實現環形盤4的轉動,而環形盤4帶動兩個裝載前叉8旋轉。
[0024]兩個裝載前叉8呈L型,裝載前叉8的一頂端通過連接桿5固定于環形盤4上,如圖1所示。
[0025]可旋轉式叉車還包括重量傳感器7和電子顯示屏,重量傳感器7設置于裝載前叉8底面上,電子顯示屏設置于可旋轉式叉車的駕駛室I內,重量傳感器7、電子顯示屏分別與控制器相連;重量傳感器7對鐵水包11內的鐵水的重量進行檢測,并將信號傳遞給控制器,控制器經處理將重量數據顯示在電子顯示屏上,方便工作人員監控鐵水的重量。
[0026]實施例2
[0027]實施例2與實施例1基本相同,但不相同的是,鐵水包11頂端靠近澆注機一側設有嘴12,方便鐵水的傾倒,降低傾倒難度;兩個裝載前叉8的一端分別穿過相應的固定圈9內空腔與鐵水包11連接,另一端分別與旋轉驅動裝置相連,其中,穿過固定圈9的裝載前叉8的一端上設有防止鐵水包11滑脫的安全件10,安全件10可由紗布等材料纏繞而成,也可以由橡膠圈組成。
[0028]實施例1、2的工作過程:在鐵水包11底部焊接安裝固定圈9,將鐵水包11安裝于可旋轉式叉車的裝載前叉8上并進行固定。當電爐內鐵水出爐時,可旋轉式叉車的裝載前叉8旋轉調整至正常位置,并停放于電爐前,電爐內鐵水倒入鐵水包11內,然后使用可旋轉式叉車將鐵水轉運至澆注處,工作人員通過控制器啟動驅動馬達6,驅動馬達6通過負荷裝載輪3帶動環形盤4的轉動,而環形盤4帶動兩個裝載前叉8旋轉,可旋轉式叉車的其中一裝載前叉8升高至適當位置,將鐵水包11向澆注機側旋轉傾斜,將鐵水包11內鐵水倒入澆注盆中,完成一次鐵水的轉運。鐵水轉運完成后,可旋轉式叉車的兩個裝載前叉8回落復位至正常位置,移至電爐處進行下一包鐵水的轉運。
[0029]本實用新型未經描述的技術特征可以通過現有技術實現,在此不再贅述。當然,上述說明并非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實用新型也不僅限于上述舉例,本技術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實質范圍內所作出的變化、改型、添加或更換,也應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鐵水轉運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鐵水包,其兩側的下部分別焊接有一固定圈,所述固定圈內設置有水平式的空腔;可旋轉式叉車,所述可旋轉式叉車包括兩個裝載前叉和旋轉驅動裝置,兩個所述裝載前叉的一端部分別穿過相應的所述固定圈內空腔與所述鐵水包連接,另一端部分別與所述旋轉驅動裝置相連,以適于所述鐵水包以其中一個所述裝載前叉為軸進行鐵水傾倒動作。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鐵水轉運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驅動裝置包括環形盤、負荷裝載輪和驅動馬達,兩個所述裝載前叉的一端部分別固定焊接于所述環形盤上中心對稱的位置,所述環形盤安裝在所述負荷裝載輪上,所述負荷裝載輪通過鏈條或皮帶與所述驅動馬達相連。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鐵水轉運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環形盤安裝在所述負荷裝載輪的內部。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鐵水轉運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旋轉式叉車還包括重量傳感器、電子顯示屏和控制器,所述重量傳感器設置于所述裝載前叉底面上,所述電子顯示屏設置于所述可旋轉式叉車的駕駛室內,所述重量傳感器、所述電子顯示屏分別與所述控制器相連。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鐵水轉運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馬達與所述控制器相連。6.如權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鐵水轉運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鐵水包頂端一側設有用于傾倒的嘴。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鐵水轉運裝置,包括鐵水包和可旋轉式叉車,鐵水包兩側的下部分別焊接有一固定圈,所述固定圈內設置有水平式的空腔;所述可旋轉式叉車包括兩個裝載前叉和旋轉驅動裝置,兩個所述裝載前叉的一端部分別穿過相應的所述固定圈內空腔與所述鐵水包連接,另一端部分別與所述旋轉驅動裝置相連。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既可轉運鐵水包又能進行澆注工作,功能多樣,本實用新型通過可旋轉式叉車和鐵水包的配合使用,轉運時間為1.5-2分鐘,與鐵水轉運天車相比節省一半的時間,提高了生產效率。
【IPC分類】B22D41/12
【公開號】CN204934597
【申請號】CN201520751204
【發明人】樊憲國
【申請人】山東惠宇精密機械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1月6日
【申請日】2015年9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