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大齒輪光整加工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光整加工的機械裝置,具體來說,主要用于對大型齒輪零件的表面進行自由磨具光整加工的一種裝置。
【背景技術】
[0002]自由磨具光整加工方法以其工藝簡潔、適應性強,加工質量好、工作效率高等突出的優點越來越受到業界的重視,許多行業原來采用手工方式對零件進行去毛刺、打磨、拋光等加工作業,現在已轉而采用高效的自由磨具光整加工方法進行加工。
[0003]對于齒輪零件,尤其是風電機組常用的大型齒輪,直徑達900mm,厚度達400mm,單個重量I噸左右,對其外表面進行去毛刺、降低粗糙度等目的的光整加工是行業的一個難題。手工銼刀或手持砂輪(帶)機固然可以處理,但手工方式效率及其低下,不符合產業化生產趨勢;采用航空葉片領域應用的數控砂帶磨削方法當然可以,但是多軸聯動的數控砂帶拋磨設備價格十分昂貴,這是由于國內掌握核心技術的生產廠家較少、大部分需要從國外進口 ;而且部分型號涉及軍工領域國外禁止出口中國。而采用自由磨具光整工藝對大型齒輪進行光整加工是一個低成本、高效率、高質量的方法。
[0004]盡管加工效果已得到驗證,一旦涉及批量化的加工,現有的自由磨具光整加工方法對加工大型齒輪也存在工藝性差的難題。主要是:由于大型齒輪的厚度大(或齒寬,達400_),難以對全齒寬進行全浸入式的一次性光整加工;由于重量大,現有的光整加工單機設備上下工件十分困難,無法實現批量化光整加工。
[0005]因此,亟待開發一種新型的針對大型齒輪零件的光整加工裝置,在融合光整工藝加工質量高的優勢的基礎上進行批量化的光整加工,為大型齒輪的表面質量加工提供產業化、批量化的解決方案。
【發明內容】
[0006]基于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主要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適用于大型齒輪零件的光整加工裝置,本裝置結構簡單、對全齒寬分兩步進行光整加工、分步切換及上、下工件全部自動進行,效率高。
[0007]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了如下的技術方案:一種大齒輪光整加工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I)、旋轉送件臺(2)、工件翻轉裝置(3)、設于底座上在容器驅動電機(401)的驅動下旋轉并盛裝加工介質(5)的容器裝置(4)、在工件旋轉電機¢01)的驅動下旋轉的工件夾持裝置出)、安裝于所述工件夾持裝置(6)上待處理的工件(7)、設于底座
(I)上的立柱(10)、與所述立柱(10)連接的可在第一電機(801)驅動下旋轉的工作臂(8)、所述工作臂(8)在所述立柱(10)左右兩端至少設置兩個,分別聯接至少兩套所述工件夾持裝置出),所述容器裝置(4)至少設置兩套。
[0008]作為優選,還包括設置于所述立柱(10)上的驅動所述工作臂(8)垂直運動從而帶動所述工件夾持裝置(6)進而帶動工件(7)升出或降入容器裝置(4)的升降驅動裝置(9)。
[0009]作為優選,所述工件夾持裝置(6)包含卡爪機構(602)及驅動所述卡爪機構(602)夾緊或松開的驅動源(603)。
[0010]作為優選,所述旋轉送件臺(2)包含工件托板(201)和驅動所述工件托板旋轉的第三電機(202)。
[0011]作為優選,所述工件翻轉裝置(3)包含工件夾板(301)和驅動所述工件夾板旋轉180度的第四電機(302)。
[0012]作為優選,所述工件旋轉電機(601)的輸出軸驅動小齒輪(604),帶動驅動大齒輪(605)、進而驅動連接在所述大齒輪(605)上的工件夾持裝置(6)旋轉運動。
[0013]作為優選,所述工作臂(8)與導軌滑塊機構(902)的滑塊及滾珠絲杠機構(901)的從動部分連接,所述立柱(10)與所述導軌滑塊機構(902)的導軌連接,所述升降驅動裝置(9)采用第二電機(903)帶動滾珠絲杠機構(901)旋轉運動,從而驅動所述工作臂(8)在所述導軌滑塊機構(902)的導向下沿所述立柱(10)垂直上下運動。
[0014]作為進一步優選,所述驅動源(603)可采用氣缸。
[0015]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大齒輪光整加工裝置及方法的優點為:
[0016](I)大齒輪的外表面分兩步完成光整加工,依次在兩個容器裝置內完成大齒輪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的光整加工,解決了大型齒輪無法全齒寬一次光整加工的問題。
[0017](2)工件翻轉裝置完成兩步光整加工的切換;旋轉送件臺同時送進新工件和移出加工完工件,大大提高加工效率。
【附圖說明】
[0018]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大齒輪光整加工裝置結構示意圖。
[0019]圖2是圖1的俯視圖。
[0020]圖3是圖1的左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1]下面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
[0022]如圖1至圖3所示,一種大齒輪光整加工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I)、旋轉送件臺(2)、工件翻轉裝置(3)、設于底座上在容器驅動電機(401)的驅動下旋轉并盛裝加工介質(5)的容器裝置(4)、在工件旋轉電機¢01)的驅動下旋轉的工件夾持裝置¢)、安裝于所述工件夾持裝置(6)上待處理的工件(7)、設于底座(I)上的立柱(10)、與所述立柱(10)連接的可在第一電機(801)驅動下旋轉的工作臂(8)、所述工作臂(8)在所述立柱
(10)左右兩端至少設置兩個,分別聯接至少兩套所述工件夾持裝置¢),所述容器裝置(4)至少設置兩套。
[0023]由圖1和圖3所示,還包括設置于所述立柱(10)上的驅動所述工作臂(8)垂直運動從而帶動所述工件夾持裝置(6)進而帶動工件(7)升出或降入容器裝置(4)的升降驅動裝置(9)。
[0024]由圖1和圖3所示,所述工件夾持裝置(6)包含卡爪機構(602)及驅動所述卡爪機構(602)夾緊或松開的驅動源(603)。
[0025]如圖3所示,所述旋轉送件臺(2)包含工件托板(201)和驅動所述工件托板旋轉的第三電機(202)。
[0026]如圖2和圖3所示,所述工件翻轉裝置(3)包含工件夾板(301)和驅動所述工件夾板旋轉180度的第四電機(302)。
[0027]如圖1所示,所述工件旋轉電機(601)的輸出軸驅動小齒輪(604),帶動驅動大齒輪(605)、進而驅動連接在所述大齒輪(605)上的工件夾持裝置(6)旋轉運動。
[0028]由圖1至圖3所示,所述工作臂(8)與導軌滑塊機構(902)的滑塊及滾珠絲杠機構(901)的從動部分連接,所述立柱(10)與所述導軌滑塊機構(902)的導軌連接,所述升降驅動裝置(9)采用第二電機(903)帶動滾珠絲杠機構(901)旋轉運動,從而驅動所述工作臂(8)在所述導軌滑塊機構(902)的導向下沿所述立柱(10)垂直上下運動。
[0029]如圖3所示,所述驅動源(603)可采用氣缸。
[0030]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加工步驟如下:
[0031](I)將第一個待加工的工件(7)放置在旋轉送件臺(2)的工件托板(201)上的I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