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防腐蝕多晶硅還原爐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防腐蝕多晶硅還原爐,尤其是一種用于三氯氫硅和氫氣在加 熱的硅芯上進行化學氣相沉積生產多晶硅的還原爐。
背景技術:
多晶硅還原爐是“改良西門子法”生產多晶硅的主要設備,爐體主體采用不銹鋼 材,不銹鋼材質可以有效的減少設備材質對產品的污染,但在生產多晶硅時,氯硅烷以及還 原爐內的高溫對爐壁的腐蝕十分嚴重,極大降低了設備的運行壽命。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防腐蝕多晶硅還原 爐,可以有效地降低多晶硅還原爐內壁的腐蝕。按照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所述防腐蝕多晶硅還原爐,包括設置在底座上 的還原爐殼體,所述還原爐殼體包括外殼體和內殼體,外殼體和內殼體之間存在空隙;在外 殼體的頂部設有冷卻水出口,外殼體的下端設有冷卻水進口 ;在還原爐殼體的底部設有進 氣管和出氣管;特征是在所述內殼體的內表面均勻涂覆有碳化硅涂層。本實用新型通過在多晶硅還原爐內壁附著結合牢固、均勻致密的碳化硅(SiC) 層,達到降低多晶硅還原爐內壁的腐蝕,并提高多晶硅產品的質量的目的,同時延長了設備 的運行壽命。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所示還原爐包括還原爐殼體1、底座2、進氣管3、出氣管4、冷卻水進口 5、冷 卻水出口 6、碳化硅涂層7等。本實用新型包括設置在底座2上的還原爐殼體1,所述還原爐殼體1包括外殼體和 內殼體,內殼體內部形成還原爐的內腔,外殼體和內殼體之間存在空隙;在外殼體的頂部設 有冷卻水出口 6,外殼體的下端設有冷卻水進口 5 ;在還原爐殼體1的底部設有進氣管3和 出氣管4 ;在內殼體的內表面均勻涂覆有碳化硅涂層7。本實用新型通過在多晶硅還原爐殼體1的內殼體的內壁附著結合牢固、均勻致密 碳化硅涂層7,達到降低多晶硅還原爐內壁的腐蝕,并提高多晶硅產品的質量的目的。碳化 硅是一種共價鍵化合物,具有類金剛石的四面體結構,化學性能穩定、導熱系數高、熱膨脹 系數小、耐磨性能好,在多晶硅還原爐內附著結合牢固、均勻致密碳化硅涂層7,可以極大的 減小還原爐內壁的腐蝕,提高設備的運行壽命,并且由于碳化硅的高穩定性,可以減少設備 材質對產品質量的影響。
權利要求一種防腐蝕多晶硅還原爐,包括設置在底座(2)上的還原爐殼體(1),所述還原爐殼體(1)包括外殼體和內殼體,外殼體和內殼體之間存在空隙;在外殼體的頂部設有冷卻水出口(6),外殼體的下端設有冷卻水進口(5);在還原爐殼體(1)的底部設有進氣管(3)和出氣管(4);其特征是在所述內殼體的內表面均勻涂覆有碳化硅涂層(7)。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防腐蝕多晶硅還原爐,包括設置在底座上的還原爐殼體,所述還原爐殼體包括外殼體和內殼體,外殼體和內殼體之間存在空隙;在外殼體的頂部設有冷卻水出口,外殼體的下端設有冷卻水進口;在還原爐殼體的底部設有進氣管和出氣管;特征是在所述內殼體的內表面均勻涂覆有碳化硅涂層。本實用新型通過在多晶硅還原爐內壁附著結合牢固、均勻致密的碳化硅(SiC)層,達到降低多晶硅還原爐內壁的腐蝕,并提高多晶硅產品的質量的目的。
文檔編號C01B33/03GK201746332SQ201020236510
公開日2011年2月16日 申請日期2010年6月24日 優先權日2010年6月24日
發明者周大榮 申請人:無錫中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