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白炭黑生產中合成工序反應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在多晶硅生產領域中的四氯化硅的回收利用,特別是利用四氯化 硅生產白炭黑的一種合成工序反應器。
背景技術:
目前多晶硅生產中氣相二氧化硅的生產線一般設計投料量為380kg/h,正常生產 投料量為320kg/h,相應每天消耗四氯化硅約9噸,白炭黑的產量只有3. 3噸。反應器的口 徑在控制比表面積的同時也決定投料量,投料量受到限制,無法實現擴產。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白炭黑生產中合成工序反應器,可以 在不影響物料比表面積的情況下增加投料量。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白炭黑生產中合成 工序反應器,嘴體與嘴身之間設有多孔噴頭,嘴尖前設有多孔噴頭,多孔噴頭和多孔噴頭上 設有多個投料孔。所述的投料孔在保證強度的前提下其直徑達到最大。所述的投料孔為個。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白炭黑生產中合成工序反應器,通過設置的多孔噴頭,在 保證投放物料的比表面積的同時,也提高了反應器的投料量,從而實現增加產量的效果。
圖1為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的A-A剖視圖;圖3為圖1的B-B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白炭黑生產中合成工序反應器,嘴體1與嘴身2之間設有多孔噴頭4,嘴尖3 前設有多孔噴頭5,多孔噴頭4和多孔噴頭5上設有多個投料孔6。所述的投料孔6在保證強度的前提下其直徑達到最大。所述的投料孔6為3個。實施例生產線原設計最大投料量為380kg/h,正常生產投料量為320kg/h,每天消耗四氯 化硅7. 68噸,日產白炭黑只有2. 7噸,反應器限制了產量的增加。本實用新型在保持反應 器總長不變的情況下,將嘴體的物料混合部分容積擴大,并在嘴體1與嘴身2之間設置多孔 噴頭4,嘴尖3前設置多孔噴頭5,多孔噴頭4和多孔噴頭5上按圓周排列有 個投料孔6, 在保證多孔噴頭4和多孔噴頭5自身強度的前提下使投料孔6的直徑足夠的大。[0016] 本實用新型正常投料量可以提升至420kg/h,相應的四氯化硅每天消耗由7. 68噸 增加至10. 08噸(處理費用1200元/噸),白炭黑日產由2. 7噸增加至3. 6噸(以市場價 白炭黑15000元/噸計,白炭黑生產成本7000元/噸)。增加效益為(10.08-7.68)*330* 1200+(3. 6-2. 7) *330* (15000-7000) = 308. 88 萬元 / 年。
權利要求一種白炭黑生產中合成工序反應器,其特征在于嘴體(1)與嘴身(2)之間設有多孔噴頭(4),嘴尖(3)前設有多孔噴頭(5),多孔噴頭(4)和多孔噴頭(5)上設有多個投料孔(6)。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白炭黑生產中合成工序反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 噴頭(4)和多孔噴頭(5)上的投料孔(6)為3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白炭黑生產中合成工序反應器,涉及在多晶硅生產領域中的四氯化硅的回收利用,嘴體與嘴身之間設有多孔噴頭,嘴尖前設有多孔噴頭,多孔噴頭和多孔噴頭上設有多個投料孔。通過設置的多孔噴頭,在保證投放物料的比表面積的同時,也提高了反應器的投料量,從而實現增加產量的效果。
文檔編號C01B33/12GK201626837SQ20102030153
公開日2010年11月10日 申請日期2010年1月26日 優先權日2010年1月26日
發明者周銳, 胡炎平 申請人:宜昌南玻硅材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