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活性炭生產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材料制備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活性炭生產系統。
背景技術:
活性炭是一種表面積大、吸附能力強、環保、無毒害的優良吸附材料,廣泛應用于空氣凈化、除臭、防腐、水處理、溶液褪色、化工催化、化學分析等領域。結合圖1所示,車間現有活性炭的生產流程為:首先將椰子殼等原材料放入I號倉,由斗式提升機11將原材料輸送至轉爐2進行活化、炭化等處理,經過冷卻機3的冷卻后,由去石機4去石,再經過破碎和篩選機組5的打碎和篩選,得到不同尺寸規格的基礎活性炭。然后可以再經過后續處理加工成工業所需的活性炭,由包裝機14進行包裝,也可以直接進入包裝機14進行包裝,包裝后的成品存入倉庫15。其中,后續處理設備依次包括球磨機7、酸洗釜8和水洗釜9以及離心機10和烘干爐12,經過后續處理后的產品經過篩選機13的篩選,再由包裝機14進行包裝,最終包裝后的成品存入倉庫15。現有后續處理設備的主要缺陷有:1、正常生產中,基礎活性炭的后處理需要根據客戶的需求來做,但現有的生產流程中后續處理基本上都是要做的,在操作上造成麻煩。同時,后續處理設備中,每個生產環節都需要人工運輸來操作,造成勞動力的增加,增加了生產成本,且勞動強度大。2、由于后續處理中每個生產環節都需要人工運輸來操作,存在物料運輸的不封閉性,造成物料落地和粉塵外揚的現象,從而影響車間的環境和工作人員的心情,更會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3、由于后處理設備比較多,每個生產環節依次進行,處理完成后就需要進行包裝,不然無法進行接下來的生產,對倉庫造成很大的壓力,還存在生產與出售不可能完全平衡的問題。而且一旦轉爐點火進料,如果不出現特殊情況,全年都要轉動,進一步對倉庫造成更大的壓力。
發明內容
(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活性炭生產系統,以緩解倉庫的壓力,并根據客戶的需要對基礎活性炭進行后續處理。(二)技術方案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活性炭生產系統,依次包括去石機、并設的多組破碎和篩選機組、后續處理設備、篩選機和包裝機;所述后續處理設備依次包括球磨機、并設的酸洗釜和水洗釜、離心機和烘干爐;所述活性炭生產系統的各設備依次通過管道密封連通,且所述球磨機與所述篩選機通過管道密封連通,并在各管道上設置閥門;所述后續處理設備還包括多個第一料倉,所述多個第一料倉的進料口分別與各組破碎和篩選機組的不同篩網層連通,出料口處均設置有閥門;所述球磨機、酸洗釜、水洗釜和篩選機的進料口可分別與所述多個第一料倉的出料口可拆卸密封連通。如上所述的活性炭生產系統,優選的是,所述活性炭生產系統還包括兩個第二料倉;兩個所述第二料倉的進料口分別與所述去石機的出料口密封連通;在所述第二料倉的進料口和出料口處均設置有閥門。如上所述的活性炭生產系統,優選的是,所述去石機、每組破碎和篩選機組、球磨機、酸洗釜、水洗釜和篩選機的進料口分別通過管道與一風機密封連通。如上所述的活性炭生產系統,優選的是,所述去石機、每組破碎和篩選機組、球磨機、酸洗釜、水洗釜和篩選機的進料口處均設置有一料斗,并在每個所述料斗的出料口處設置閥門;所述多個料斗的進料口分別通過管道與所述風機密封連通。如上所述的活性炭生產系統,優選的是,所述多個料斗與所述風機密封連通的管道上均設置有除塵裝置。(三)有益效果本發明所提供的活性炭生產系統,通過管道實現各設備之間的密封連通,以避免生產過程中物料落地和粉塵外揚的現象,并在各管道上設置閥門,以控制物料的輸送,為活性炭的自動化生產提供條件。然后通過設置多個第一料倉,并將多個第一料倉的進料口分別與各組破碎和篩選機組的不同篩網層連通,以分別在多個第一料倉中存儲不同尺寸規格的基礎活性炭,也提供了足夠的料倉空間來存儲基礎活性炭,緩解了倉庫的壓力。并在多個第一料倉的出料口處均設置閥門,實現物料的可控性輸送。球磨機、酸洗釜、水洗釜和篩選機的進料口可分別與多個第一料倉的出料口可拆卸密封連通,同時,球磨機的出料口與篩選機進料口也通過管道密封連通,以根據客戶的需要進行相應的后續處理或直接包裝成成品O
`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中活性炭生產系統的結構示意圖;其中,1:風機;2:轉爐;3:冷卻機;4:去石機;5:破碎和篩選機組;6:閥門;7:球磨機;8:酸洗釜;9:水洗釜;10:離心機;11:斗式提升機;12:烘干爐;13:篩選機;14:包裝機;15:倉庫;16:除塵裝置;17:第一料倉;18:第二料倉。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發明,但不用來限制本發明的范圍。需要說明的是,為方便描述,以下內容中對具有相同功能的閥門未作區別,均統稱為閥門。圖1所示為本發明實施例中活性炭生產系統的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活性炭生產系統依次(此處的“依次”是根據活性炭的生產工藝流程來說的)包括去石機4、并設的多組破碎和篩選機組5、后續處理設備、篩選機13和包裝機14,并通過管道依次密封連通(此處的“連通”是指:根據活性炭的生產工藝流程,后面工藝設備的進料口與前面工藝設備的出料口連通),以避免生產過程中物料落地和粉塵外揚的現象,同時,還在各管道上設置閥門6,以控制物料的輸送,為活性炭的自動化生產提供條件。其中,后續處理設備依次(此處的“依次”是根據活性炭的生產工藝流程來說的)包括球磨機7、并設的酸洗釜8和水洗釜9、離心機10和烘干爐12。并設置多個第一料倉17 (如圖中所示的7-15號倉),且多個第一料倉17的進料口分別與各組破碎和篩選機組5的不同篩網層連通,以在多個第一料倉17內存儲不同尺寸規格的基礎活性炭,也提供了足夠的料倉空間來存儲基礎活性炭,緩解了倉庫15的壓力。在每個第一料倉17的出料口處均設置有閥門6,用于控制物料的可控性輸送。其中,球磨機7、酸洗釜8、水洗釜9和篩選機13的進料口可分別與多個第一料倉17的出料口可拆卸密封連通,同時,球磨機7的出料口與篩選機13的進料口也通過管道密封連通,以實現可以根據客戶的需要進行相應的后續處理或直接包裝成成品。具體為,根據客戶的需要,破碎后的物料可以直接進入篩選機13進行篩選,然后由包裝機14包裝成成品,存入倉庫15 ;或,破碎后的物料經球磨機7進行粉碎,再進入篩選機13進行篩選,然后由包裝機14包裝成成品,存入倉庫15 ;或,破碎后的物料經球磨機7進行粉碎,再通過酸洗釜8的酸洗或水洗釜9的水洗,然后經過離心機10和烘干爐12的離心和烘干處理,再進入篩選機13進行篩選,然后由包裝機14包裝成成品,存入倉庫15 ;或,破碎后的物料通過酸洗釜8的酸洗或水洗釜9的水洗,然后經過離心機10和烘干爐12的離心和烘干處理,再進入篩選機13進行篩選,然后由包裝機14包裝成成品,存入倉庫15。本實施例中優選活性炭生產系統還包括兩個第二料倉18,兩個第二料倉18的進料口分別與去石機4的出料口密封連通,并在第二料倉18的進料口和出料口處均設置閥門6,可以將其中一個作為合格物料的料倉,另一個作為不合格物料的料倉。當椰子殼等原材料經過轉爐2的活化和炭化等處理后,并提取少量經過冷卻機3冷卻后存儲在I號倉內的物料,檢驗物料是否合格。并在每個第二料倉18的出料口處均設置有閥門6,當物料檢驗不合格時,對物料進行回爐再加工,提高了設備的通用性和可靠性。其中,能夠實現物料在各設備之間密封輸送的方式有很多種,本實施例中選擇氣流的方式,具體的,可以將去石機4、每組破碎和篩選機組5、球磨機7、酸洗釜8、水洗釜9和篩選機13的進料口分別通過管道與一風機I密封連通。相應地,還可以在 去石機4、每組破碎和篩選機組5、球磨機7、酸洗釜8、水洗釜9和篩選機13的進料口處均設置一料斗,即圖1中的A斗、B斗、C斗、D斗、E斗、F斗,且這多個料斗的進料口分別通過管道與風機I密封連通。并在每個料斗的出料口處設置閥門6,以暫存輸送至相應設備的物料。在氣流輸送物料的過程中,為了除去物料中的粉塵,為工作人員提供一個舒適的工作環境,優選在A斗、B斗、C斗、D斗、E斗、F斗6個料斗與風機I密封連通的管道上均設置除塵裝置16。由以上實施例可以看出,本發明所提供的活性炭生產系統,通過管道實現各設備之間的密封連通,以避免生產過程中物料落地和粉塵外揚的現象,并在各管道上設置閥門,以控制物料的輸送,為活性炭的自動化生產提供條件。然后通過設置多個第一料倉,并將多個第一料倉的進料口分別與各組破碎和篩選機組的不同篩網層連通,以分別在多個第一料倉中存儲不同尺寸規格的基礎活性炭,也提供了足夠的料倉空間來存儲基礎活性炭,緩解了倉庫的壓力。并在多個第一料倉的出料口處均設置閥門,實現物料的可控性輸送。球磨機、酸洗釜、水洗釜和篩選機的進料口可分別與多個第一料倉的出料口可拆卸密封連通,同時,球磨機的出料口與篩選機進料口也通過管道密封連通,以根據客戶的需要進行相應的后續處理或直接包裝成成品。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替換,這些改進和替換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 圍。
權利要求
1.一種活性炭生產系統,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去石機、并設的多組破碎和篩選機組、后續處理設備、篩選機和包裝機;所述后續處理設備依次包括球磨機、并設的酸洗釜和水洗釜、離心機和烘干爐; 所述活性炭生產系統的各設備依次通過管道密封連通,且所述球磨機的出料口與所述篩選機的進料口也通過管道密封連通,并在各管道上設置閥門; 所述后續處理設備還包括多個第一料倉,所述多個第一料倉的進料口分別與各組破碎和篩選機組的不同篩網層連通,出料口處均設置有閥門;所述球磨機、酸洗釜、水洗釜和篩選機的進料口可分別與所述多個第一料倉的出料口可拆卸密封連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炭生產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生產系統還包括兩個第二料倉;兩個所述第二料倉的進料口分別與所述去石機的出料口密封連通;在所述第二料倉的進料口和出料口 處均設置有閥門。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炭生產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去石機、每組破碎和篩選機組、球磨機、酸洗釜、水洗釜和篩選機的進料口分別通過管道與一風機密封連通。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活性炭生產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去石機、每組破碎和篩選機組、球磨機、酸洗釜、水洗釜和篩選機的進料口處均設置有一料斗,并在每個所述料斗的出料口處設置閥門;所述多個料斗的進料口分別通過管道與所述風機密封連通。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活性炭生產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個料斗與所述風機密封連通的管道上均設置有除塵裝置。
全文摘要
本發明屬于材料制備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活性炭生產系統,通過管道實現各設備之間的密封連通,以避免生產過程中物料落地和粉塵外揚的現象,并在各管道上設置閥門,控制物料的輸送。然后通過設置多個第一料倉,并將多個第一料倉的進料口分別與各組破碎和篩選機組的不同篩網層連通,以提供足夠的料倉空間來存儲基礎活性炭,緩解了倉庫的壓力。且球磨機、酸洗釜、水洗釜和篩選機的進料口可分別與多個第一料倉的出料口可拆卸密封連通,同時,球磨機的出料口與篩選機進料口也通過管道密封連通,以根據客戶的需要進行相應的后續處理或直接包裝成成品。
文檔編號C01B31/08GK103159211SQ20131005413
公開日2013年6月19日 申請日期2013年2月21日 優先權日2013年2月21日
發明者王洪炳 申請人:江蘇浦士達環保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