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制氧氣濃度的制氧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可控制氧氣濃度的制氧裝置,包括制氧機、氧氣濃度分析儀、氧氣緩沖罐和氧氣存儲罐,制氧機通過第一閥門與氧氣緩沖罐連接,氧氣緩沖罐連接氧氣濃度分析儀;氧氣緩沖罐設置有壓力表,壓力表與自動控制系統連接;氧氣濃度分析儀通過第二閥門連接制氧機,通過第三閥門連接氧氣存儲罐;第一閥門、第二閥門、第三閥門和氧氣濃度分析儀分別連接自動控制系統。該可控制氧氣濃度的制氧裝置確保出氣口的氧氣濃度永在90%以上;同時降低了能耗,達到節能效果;同時也可以減少吸附劑的沖擊,延長分子篩的使用壽命。
【專利說明】可控制氧氣濃度的制氧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制氧裝置,特別涉及一種可控制氧氣濃度的制氧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當前市場上醫用制氧主機,在開機后前2個小時內,氧氣濃度會上下波動,有時候氧氣濃度達不到90%;另外,在醫院停電再來電時,制氧機生產的氧氣就不達標,會導致呼吸機報警,病人會吸到不達標的氧氣。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確保輸出氧氣濃度在90%以上,并且降低了能耗的可控制氧氣濃度的制氧裝置。
[0004]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可控制氧氣濃度的制氧裝置,包括制氧機、氧氣濃度分析儀、氧氣緩沖罐和氧氣存儲罐,所述制氧機通過第一閥門與氧氣緩沖罐連接,氧氣緩沖罐連接氧氣濃度分析儀;所述氧氣緩沖罐設置有壓力表,壓力表與自動控制系統連接;所述氧氣濃度分析儀通過第二閥門連接制氧機,通過第三閥門連接氧氣存儲罐;所述第一閥門、第二閥門、第三閥門和氧氣濃度分析儀分別連接自動控制系統。
[0005]上述技術方案中的一個技術方案具有如下優點或有益效果:該可控制氧氣濃度的制氧裝置,確保出氣口的氧氣濃度永在90%以上;同時降低了能耗,達到節能效果;同時也可以減少吸附劑的沖擊,延長分子篩的使用壽命。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6]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做簡單的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07]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08]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0009]如附圖1所示,該實施例的可控制氧氣濃度的制氧裝置,包括制氧機1、氧氣濃度分析儀2、氧氣緩沖罐3和氧氣存儲罐4,制氧機I通過第一閥門5與氧氣緩沖罐3連接,氧氣緩沖罐3連接氧氣濃度分析儀2 ;氧氣濃度分析儀2通過第二閥門6連接制氧機1,通過第三閥門7連接氧氣存儲罐4 ;第一閥門5、第二閥門6、第三閥門7和氧氣濃度分析儀2分別連接自動控制系統8。氧氣緩沖罐3設置有壓力表9,壓力表9與自動控制系統8連接。
[0010]使用該可控制氧氣濃度的制氧裝置時,制氧機I制出的氧氣,通過第一閥門5流入氧氣緩沖罐3,但制氧機I產出的氧氣濃度不一定達標;此時第二閥門6和第三閥門7都處于關閉狀態。
[0011]產出氧氣經氧氣緩沖罐3后,流入氧氣濃度分析儀2。當氧氣濃度分析儀2檢測產出的氧氣沒有達到合格濃度時,氧氣濃度分析儀2將信號發送到自動控制系統8,自動控制系統8控制第一閥門5繼續打開,第二閥門6和第三閥門7持續關閉,使未達到合格濃度的氧氣在氧氣緩沖罐3內持續儲存。當氧氣緩沖罐3壓力表示數達到0.45-0.65MP時,自動控制系統8控制關閉第一閥門5、第三閥門7,打開第二閥門6,未合格的氧氣經第二閥門6流入制氧機I的A塔和B塔中,再重新進行吸附制氧。當制氧機I產出的氧氣經氧氣濃度分析儀2檢測達到標準時,則自動控制系統8控制持續關閉第二閥門6,打開第一閥門5、第三閥門7,合格氧氣流入氧氣存儲罐4儲存。
[0012]本文中應用了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是用于幫助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由于文字表達的有限性,而客觀上存在無限的具體結構,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潤飾或變化,也可以將上述技術特征以適當的方式進行組合;這些改進潤飾、變化或組合,或未經改進將實用新型的構思和技術方案直接應用于其它場合的,均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可控制氧氣濃度的制氧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制氧機、氧氣濃度分析儀、氧氣緩沖罐和氧氣存儲罐,所述制氧機通過第一閥門與氧氣緩沖罐連接,氧氣緩沖罐連接氧氣濃度分析儀;所述氧氣緩沖罐設置有壓力表,壓力表與自動控制系統連接;所述氧氣濃度分析儀通過第二閥門連接制氧機,通過第三閥門連接氧氣存儲罐;所述第一閥門、第二閥門、第三閥門和氧氣濃度分析儀分別連接自動控制系統。
【文檔編號】C01B13/02GK203653240SQ201320838541
【公開日】2014年6月18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19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19日
【發明者】雷新春, 張意龍, 嚴文明, 劉繼鑫 申請人:湖南一特電子醫用工程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