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有機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技術領域,特別涉及有機廢棄物的處理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對有機廢棄物的處理技術主要為好氧堆肥和厭氧發酵,其中,厭氧處理技術具有占地大、處理時間長,易產生惡臭和產品中含有分解不充分的雜質等缺點;好氧堆肥需要大量的氧氣,耗電量大、運轉費用較高,氮素流失較厭氧處理多,降低了肥效。目前有機廢棄物的處理方法一方面無法克服厭氧處理周期較長的缺點,另一方面無法克服厭氧處理惡臭較為嚴重的問題。
公開于該背景技術部分的信息僅僅旨在增加對本發明的總體背景的理解,而不應當被視為承認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該信息構成已為本領域一般技術人員所公知的現有技術。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發明一種有機廢棄物的處理方法,旨在減少提高發酵后肥料肥效和處理的速度。
為實現上述技術目的,本發明技術方案如下:
有機廢棄物的處理方法,包含以下操作步驟:
(1)取有機廢棄物為原料,加入調節劑,控制環境中空氣濕度為30~45%;
(2)向步驟(1)中所得有機廢棄物原料中加入米糠混合形成堆體調節pH值為7~8進行處理,即得。
優選的是,步驟(1)中所述的調節劑為碳酸銨。
優選的是,步驟(1)中所述的有機廢棄物與調節劑成重量比1:0.02~0.08。
優選的是,所述的有機固體廢棄物為農作物垃圾。
優選的是,所述的有機固體廢棄物為秸稈或農藥瓶垃圾。
優選的是,步驟(2)中處理溫度為25~35℃。
優選的是,步驟(2)中處理時間為20~25天。
優選的是,步驟(2)中處理過程每隔2~3天灑1次水,以表面微潤為準。
優選的是,步驟(2)中所述的有機固體廢棄物與米糠成重量比1:0.5~0.6。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發明處理方法將廢棄物資源化為高品質的各類有機肥產品,顯著提高了效率,能有效地處理有機廢棄物,減少對環境的污染;且本發明犯法對溫度及時間的要求也相對降低,從而節省了大量的時間、成本,且反應效率顯著提高。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描述,但應當理解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受具體實施方式的限制。
實施例1
有機廢棄物的處理方法,操作步驟如下:
(1)取有機廢棄物秸稈為原料,有機廢棄物與調節劑成重量比1:0.02加入調節劑碳酸銨,控制環境中空氣濕度為30%;
(2)向步驟(1)中所得有機廢棄物原料中,按照有機固體廢棄物與米糠成重量比1:0.5加入米糠混合形成堆體調節pH值為7~8保持溫度為25℃進行處理25天,即得,處理過程每隔2~3天灑1次水,以表面微潤為準。
實施例2
有機廢棄物的處理方法,操作步驟如下:
(1)取有機廢棄物農藥瓶垃圾為原料,有機廢棄物與調節劑成重量比1:0.08加入調節劑碳酸銨,控制環境中空氣濕度為45%;
(2)向步驟(1)中所得有機廢棄物原料中,按照有機固體廢棄物與米糠成重量比1:0.6加入米糠混合形成堆體調節pH值為8保持溫度為35℃進行處理20天,即得,處理過程每隔2~3天灑1次水,以表面微潤為準。
實施例3
有機廢棄物的處理方法,操作步驟如下:
(1)取有機廢棄物秸稈為原料,有機廢棄物與調節劑成重量比1:0.05加入調節劑碳酸銨,控制環境中空氣濕度為43%;
(2)向步驟(1)中所得有機廢棄物原料中,按照有機固體廢棄物與米糠成重量比1:0.5加入米糠混合形成堆體調節pH值為7~8保持溫度為30℃進行處理23天,即得,處理過程每隔2~3天灑1次水,以表面微潤為準。
本發明在處理有機固體廢棄物的過程中,添加了本發明調節劑,有效的控制了本發明處理有機固體廢棄物的過程,加快了處理速度,降低了處理過程中產生的臭氣。
前述對本發明的具體示例性實施方案的描述是為了說明和例證的目的。這些描述并非想將本發明限定為所公開的精確形式,并且很顯然,根據上述教導,可以進行很多改變和變化。對示例性實施例進行選擇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釋本發明的特定原理及其實際應用,從而使得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能夠實現并利用本發明的各種不同的示例性實施方案以及各種不同的選擇和改變。本發明的范圍意在由權利要求書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