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鐵皮石斛種植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在樹上種植鐵皮石斛的方法。
背景技術:
鐵皮石斛是我國名貴中藥,是國家二級保護植物,素有“中華仙草”、“藥中黃金”之美稱,列“中華九大仙草”之首,被國際藥用植物界稱為“藥界大熊貓”。具有免疫調節、延緩衰老等功效。不僅是大家熟悉的“脈絡寧注射液”的必需原料,還是數十種中成藥及保健品的必要原料,具有滋陰潤肺,養胃生津,潤肺止咳等功效。現代藥理研究表明,鐵皮石斛還具有增強免疫力,抗衰老,抗癌,抗疲勞,擴張血管的作用。由于人類生活范圍不斷的擴大,加上長期的過渡采摘,現野生資源已瀕臨枯竭,收購量大幅度下降。我國已禁止采伐多年,使得市場價格大幅度上揚。鐵皮石斛因野生資源枯竭而難以滿足市場需求,因此需要大量人工栽培以滿足不斷擴大的市場需要。野生石斛生長在溫暖、濕潤、少光照、適當透風、根系透氣好、排水好的環境中,需要附著樹木,崖縫進行爬生或吊掛生長,鐵皮石斛的生長對環境的要求相當苛刻。我國的一些科研機構和企業單位對蘭科植物鐵皮石斛的組培和人工栽培技術進行不斷的探索和試驗,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尚存在鐵皮石斛移栽成活率低,生長速度慢,產量不高,有效成分含量低、品質差等問題。
栽培基質是優質高效栽培的關鍵,鐵皮石斛的生物特性要求栽培基質既有良好的保水性又有通風透氣性,既要保持基質濕潤,但又不能積水。
授權號為CN103583341B的中國專利“樹上種植鐵皮石斛的方法及裝置”公開了一種在樹上種植鐵皮石斛的方法,該方法實現了鐵皮石斛集約化與仿野生樹上種植的統一,具有管理科學、操作方便、成活率高、生長快等優點,但該方法中使用多菌靈進行消毒,被鐵皮石斛吸收后會影響鐵皮石斛的品質,不符合人們對健康生態理念的追求,且該方法中使用的基質成分簡單,無法滿足鐵皮石斛對養分、排水性、保水性、保肥性等多方面的需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發明目的在于: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在樹上種植鐵皮石斛的方法,所述方法配制的基質符合鐵皮石斛生長特性,鐵皮石斛生長速度快,成活率高,產量高,品質好。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在樹上種植鐵皮石斛的方法,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1)選擇樹種:在森林覆蓋率為70-80%、平均氣溫為18-25℃、年降雨量為1200-1500mm、年日照時間在2400h以上的樹林中,選擇樟樹作為種植樹種;
(2)鋪設基質:在選好的樟樹樹皮上,圍繞樹干一周砍去外層樹皮使樹皮上得到開口朝上的凹槽,同一顆樟樹上的相鄰凹槽之間間隔40-50厘米,在所述凹槽中鋪設基質,所述基質由塘泥、杉木刨花、樟樹皮、天然甲基甘氨基酸脯氨酸、苔蘚、仙土、魔芋葡甘聚糖-丙烯酸接枝共聚物、紅磚顆粒、羊糞、沼渣、沼液、煙葉、稻草、生蠔粉組成;
(3)種苗種植:選擇健康無病害、根系發達、萌發多的2年生鐵皮石斛做種株,用殺菌劑浸泡根部25-30min,剪去枯枝、斷枝、老枝及過長的須根,將株叢切開,分成小叢種植到步驟(2)所述基質中,每叢5-7株,每叢相隔8.5-9.5cm,種植后用殺菌劑噴灑鐵皮石斛種苗和基質;
(4)日常管理:每隔20-30天噴灑殺菌劑,每隔8-15天澆水,控制溫度在18-25℃。
本發明中,進一步地,步驟(1)中所述樹林的遮陰率為70-78%。
本發明中,進一步地,步驟(2)中所述凹槽側壁上鉆有通孔。
本發明中,進一步地,步驟(2)中所述基質按重量份計由塘泥3-5份、杉木刨花3-5份、樟樹皮2-5份、天然甲基甘氨基酸脯氨酸1-2.5份、苔蘚8-18份、仙土5-9份、魔芋葡甘聚糖-丙烯酸接枝共聚物0.5-1.5份、紅磚顆粒10-18份、羊糞10-15份、沼渣5-8份、沼液2-5份、煙葉5-10份、稻草4-8份、生蠔粉6-10份組成。
本發明中,進一步地,步驟(2)中所述基質的制作方法為:將杉木刨花、樟樹皮、苔蘚、仙土、紅磚顆粒、煙葉、稻草洗凈粉碎,與塘泥、羊糞、沼渣、沼液、生蠔粉混勻后在130℃以上環境靜置8-15min,放涼,然后發酵,所得發酵物與天然甲基甘氨基酸脯氨酸、魔芋葡甘聚糖-丙烯酸接枝共聚物混勻,再用殺菌劑殺菌消毒,即得。
本發明中,進一步地,步驟(2)基質中所述樟樹皮為砍掉樟樹外層樹皮以得到凹槽時砍下來的樟樹皮。
本發明中,進一步地,所述殺菌劑按重量份計由梔子5-9份、雙氧水0.5-1.5份、艾菊3-7份、土荊芥4-9份組成。
本發明中,進一步地,所述雙氧水是質量分數為30%的雙氧水水溶液。
本發明中,進一步地,所述殺菌劑的制備方法為:將梔子、艾菊、土荊芥洗凈切段,加入總重10-18倍的水,煎煮25-40min,過濾,所得濾液放涼,加入雙氧水,用水稀釋60-80倍,即得。
傳統方法中,常采用稻草或網繩將在種苗和基質固定在樹上,但在種苗沒有扎穩根之前,容易被大風大雨沖走種苗,本發明步驟(2)的凹槽,便于放基質種植種苗,可避免種苗在扎根到樟樹前被風雨吹走,凹槽側壁上鉆有通孔,可防止雨天凹槽積水抑制鐵皮石斛根系呼吸,造成根系腐爛,還能增加基質與大氣接觸,增加基質中的含氧量,利于根部呼吸。
本發明基質中,杉木刨花蓬松,耐腐力強,不受白蟻蛀食;煙葉中含有的纖維素和木質素可增加基質的透氣性和蓬松度,且煙葉還有殺蟲驅蟲的功效,可驅除殺滅基質中的害蟲,并預防害蟲靠近;鐵皮石斛易扎根依存在樟樹皮上,使用砍制凹槽時砍下來的樟樹皮做基質,不僅可廢物利用,避免浪費,增加基質蓬松度和透氣性,還能利用鐵皮石斛對樟樹皮的依存關系,促進鐵皮石斛的快速扎根生長;紅磚顆粒多孔,有利于增強基質的透氣性和排水性;天然甲基甘氨基酸脯氨酸屬純天然結構物質,具有極強的保濕能力,還具有消炎防曬功能;仙土含有多種微量元素,凝結力好,不松散,具有良好的保水、透氣性,不板結,無細菌,無蟲,還具有防蟲作用,且仙土還利于鐵皮石斛多發芽,不亂根,促進鐵皮石斛生長;;魔芋葡甘聚糖-丙烯酸接枝共聚物含有的大量羥基和羧基等親水性基團,吸濕能力強,吸濕容量大,另外,其有較強的離子性和三維網狀結構阻礙了水分子的逃逸,致使其保水能力強,保水時間長,可增強基質的保水能力和保水時間;杉木刨花、樟樹皮、煙葉、稻草、紅磚顆粒和仙土共同配合,使基質蓬松多孔,增加透氣性和排水性,再與凹槽側壁上的通孔,進一步增強排水透氣性,防止積水,可避免高濕引起軟腐病;仙土與杉木刨花、煙葉配合,可殺蟲防蟲,預防基質病蟲害效果顯著,有效保護鐵皮石斛根系;天然甲基甘氨基酸脯氨酸、仙土和魔芋葡甘聚糖-丙烯酸接枝共聚物三者配合,共同提高基質的保水能力和保水時間;沼渣含有豐富的氮、磷、鉀以及對作物生長起重要作用的硼、銅、鐵、錳、鋅等微量元素,還富含有機質、腐殖質、微量營養元素、多種氨基酸、酶類和有益微生物,質地疏松,沼液肥效好又兼具緩效性,還有驅蟲、殺蟲的功效,羊糞是一種可以改善土質的有機肥,沼渣、沼液、羊糞經發酵后,可為基質注入豐富的養分,增強基質的保肥性能,促進鐵皮石斛快速、優質生長,還可驅除、殺滅基質中的病蟲害;生蠔粉富含鋅元素,可促進種苗快速生長,生蠔粉和仙土共同配合,對剛種植的鐵皮石斛起到促進快速生根生長的作用,利于鐵皮石斛在快速樟樹上扎穩根,提高種苗種植的成活率;本發明基質經高溫和殺菌劑雙重消毒,殺滅基質中的細菌和蟲害,利于根系健康生長。
本發明基質具有營養成分高,疏松透氣,保水保肥性能好,可預防病蟲害的優點,有利于鐵皮石斛快速扎根生長,鐵皮石斛成活率高,產量高,有效成分高,品質好,且保水性能好還可以提高對水分的利用率,減少澆水量。本發明中,通過對基質高溫消毒和噴灑殺菌劑雙重殺菌,可對基質殺菌殺蟲,避免基質中的病蟲害;通過用殺菌劑浸泡鐵皮石斛種株根部,可防止鐵皮石斛種株將細菌和病蟲害帶到基質中,污染基質,進而影響鐵皮石斛的生長,通過用殺菌劑噴灑鐵皮石斛,可殺滅鐵皮石斛上的細菌和病蟲害。本發明通過對基質和鐵皮石斛殺菌殺蟲,預防細菌和病蟲害的傳染,可大大降低病蟲害發生率,促進鐵皮石斛的健康生長,提高鐵皮石斛的品質。
本發明殺菌劑中,梔子可廣譜抗菌抑菌,雙氧水具有極強的殺菌功能,且分解緩慢,殺菌時間較長,分解后環保無毒害,艾菊可殺蟲,土荊芥可驅蟲殺蟲,各組分相互配合,可起到殺菌滅蟲的功效,減少鐵皮石斛的病蟲害,且對鐵皮石斛無污染、無毒害,不影響鐵皮石斛的品質。
綜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發明基質具有營養成分高,疏松透氣,保水保肥性能好,可預防病蟲害的優點,可保持基質濕度適中,有利于鐵皮石斛扎根生長,鐵皮石斛成活率高,產量高,有效成分高,品質好,且保水性能好還可以提高對水分的利用率,減少澆水量,節約用水。
(2)本發明的基質和殺菌劑綠色無害,可以減少種植過程的病蟲害發生率,可生產出無污染、無農藥的高品質鐵皮石斛,符合人們對健康的需求。
(3)本發明種植方法模仿鐵皮石斛野生生長環境,種植過程為純生態種植,生產出來的鐵皮石斛產量高,無污染,品質好。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更好地理解本發明,下面用具體實例來詳細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但是本發明并不局限于此。
實施例1
本實施例在樹上種植鐵皮石斛的方法,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1)選擇樹種:在森林覆蓋率為80%、平均氣溫為18℃、年降雨量為1200mm、年日照時間在2400h以上的樹林中,選擇樟樹作為種植樹種,所述樹林的遮陰率為78%;
(2)鋪設基質:在選好的樟樹樹皮上,圍繞樹干一周砍去外層樹皮使樹皮上得到開口朝上的凹槽,所述凹槽側壁上鉆有通孔,同一顆樟樹上的相鄰凹槽之間間隔40厘米,在所述凹槽中鋪設基質,所述基質按重量份計由塘泥5份、杉木刨花3份、樟樹皮5份、天然甲基甘氨基酸脯氨酸1份、苔蘚18份、仙土5份、魔芋葡甘聚糖-丙烯酸接枝共聚物1.5份、紅磚顆粒10份、羊糞10份、沼渣8份、沼液2份、煙葉10份、稻草4份、生蠔粉6份組成;
(3)種苗種植:選擇健康無病害、根系發達、萌發多的2年生鐵皮石斛做種株,用殺菌劑浸泡根部25min,剪去枯枝、斷枝、老枝及過長的須根,將株叢切開,分成小叢種植到步驟(2)所述基質中,每叢5株,每叢相隔8.5cm,種植后用殺菌劑噴灑鐵皮石斛種苗和基質,殺菌劑按重量份計由梔子9份、質量分數為30%的雙氧水水溶液1.5份、艾菊3份、土荊芥4份組成;
(4)日常管理:每隔20天噴灑殺菌劑,每隔15天澆水,控制溫度在18℃。
本實施例步驟(2)中的基質的制作方法為:將杉木刨花、樟樹皮、苔蘚、仙土、紅磚顆粒、煙葉、稻草洗凈粉碎,與塘泥、羊糞、沼渣、沼液、生蠔粉混勻后在130℃以上環境靜置8min,放涼,然后發酵,所得發酵物與天然甲基甘氨基酸脯氨酸、魔芋葡甘聚糖-丙烯酸接枝共聚物混勻,再用殺菌劑殺菌消毒,即得。
本實施例中殺菌劑的制備方法為:將梔子、艾菊、土荊芥洗凈切段,加入總重10倍的水,煎煮25min,過濾,所得濾液放涼,加入雙氧水,用水稀釋80倍,即得。
實施例2
本實施例在樹上種植鐵皮石斛的方法,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1)選擇樹種:在森林覆蓋率為70%、平均氣溫為25℃、年降雨量為1500mm、年日照時間在2400h以上的樹林中,選擇樟樹作為種植樹種,所述樹林的遮陰率為70%;
(2)鋪設基質:在選好的樟樹樹皮上,圍繞樹干一周砍去外層樹皮使樹皮上得到開口朝上的凹槽,所述凹槽側壁上鉆有通孔,同一顆樟樹上的相鄰凹槽之間間隔50厘米,在所述凹槽中鋪設基質,所述基質按重量份計由塘泥3份、杉木刨花5份、樟樹皮2份、天然甲基甘氨基酸脯氨酸2.5份、苔蘚8份、仙土9份、魔芋葡甘聚糖-丙烯酸接枝共聚物0.5份、紅磚顆粒18份、羊糞15份、沼渣5份、沼液5份、煙葉5份、稻草8份、生蠔粉10份組成;
(3)種苗種植:選擇健康無病害、根系發達、萌發多的2年生鐵皮石斛做種株,用殺菌劑浸泡根部30min,剪去枯枝、斷枝、老枝及過長的須根,將株叢切開,分成小叢種植到步驟(2)所述基質中,每叢7株,每叢相隔9.5cm,種植后用殺菌劑噴灑鐵皮石斛種苗和基質,殺菌劑按重量份計由梔子5份、質量分數為30%的雙氧水水溶液0.5份、艾菊7份、土荊芥9份組成;
(4)日常管理:每隔30天噴灑殺菌劑,每隔8天澆水,控制溫度在25℃。
本實施例步驟(2)中的基質的制作方法為:將杉木刨花、樟樹皮、苔蘚、仙土、紅磚顆粒、煙葉、稻草洗凈粉碎,與塘泥、羊糞、沼渣、沼液、生蠔粉混勻后在130℃以上環境靜置15min,放涼,然后發酵,所得發酵物與天然甲基甘氨基酸脯氨酸、魔芋葡甘聚糖-丙烯酸接枝共聚物混勻,再用殺菌劑殺菌消毒,即得。
本實施例中殺菌劑的制備方法為:將梔子、艾菊、土荊芥洗凈切段,加入總重18倍的水,煎煮40min,過濾,所得濾液放涼,加入雙氧水,用水稀釋60倍,即得。
實施例3
本實施例在樹上種植鐵皮石斛的方法,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1)選擇樹種:在森林覆蓋率為75%、平均氣溫為23℃、年降雨量為1300mm、年日照時間在2400h以上的樹林中,選擇樟樹作為種植樹種,所述樹林的遮陰率為75%;
(2)鋪設基質:在選好的樟樹樹皮上,圍繞樹干一周砍去外層樹皮使樹皮上得到開口朝上的凹槽,所述凹槽側壁上鉆有通孔,同一顆樟樹上的相鄰凹槽之間間隔45厘米,在所述凹槽中鋪設基質,所述基質按重量份計由塘泥4份、杉木刨花4份、樟樹皮4份、天然甲基甘氨基酸脯氨酸2份、苔蘚13份、仙土7份、魔芋葡甘聚糖-丙烯酸接枝共聚物1份、紅磚顆粒14份、羊糞12份、沼渣7份、沼液3份、煙葉7份、稻草6份、生蠔粉8份組成;
(3)種苗種植:選擇健康無病害、根系發達、萌發多的2年生鐵皮石斛做種株,用殺菌劑浸泡根部27min,剪去枯枝、斷枝、老枝及過長的須根,將株叢切開,分成小叢種植到步驟(2)所述基質中,每叢6株,每叢相隔9cm,種植后用殺菌劑噴灑鐵皮石斛種苗和基質,殺菌劑按重量份計由梔子7份、質量分數為30%的雙氧水水溶液1.2份、艾菊5份、土荊芥7份組成;
(4)日常管理:每隔25天噴灑殺菌劑,每隔12天澆水,控制溫度在23℃。
本實施例步驟(2)中的基質的制作方法為:將杉木刨花、樟樹皮、苔蘚、仙土、紅磚顆粒、煙葉、稻草洗凈粉碎,與塘泥、羊糞、沼渣、沼液、生蠔粉混勻后在130℃以上環境靜置10min,放涼,然后發酵,所得發酵物與天然甲基甘氨基酸脯氨酸、魔芋葡甘聚糖-丙烯酸接枝共聚物混勻,再用殺菌劑殺菌消毒,即得。
本實施例中殺菌劑的制備方法為:將梔子、艾菊、土荊芥洗凈切段,加入總重13倍的水,煎煮28min,過濾,所得濾液放涼,加入雙氧水,用水稀釋70倍,即得。
對比例
對比例種植方法與實施例3基本相同,不同之處在于:對比例的基質中未添加生蠔粉和仙土。
效果驗證
為了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實用價值,采用本發明實施例、對比例和傳統種植方法種植鐵皮石斛,比較不同種植方法的鐵皮石斛的成活率、畝產量、品質、多糖含量和黑斑病患病率,結果如表1所示:
表1不同種植方法的效果對比
表1中成活率為鐵皮石斛種苗在基質中種植后2個月內的成活率。
根據表1中的數據可知:與傳統種植方法相比,實施例種植方法種植出來的鐵皮石斛產量更高,鐵皮石斛呈鐵青色,香草味濃,膠質多,粘性多,渣少,多糖含量高,說明其營養成分高,有效成分含量多,品質好,且定植后成活率更高,種植過程中黑斑病患病率更低,以上數據說明本發明的方法可以提高鐵皮石斛的產量和品質,提高定植后成活率,減少種植過程中鐵皮石斛的病發率;與對比例相比,實施例的成活率更高,產量更好,說明本發明基質中添加的仙土和生蠔粉可促進鐵皮石斛扎根生長,提高種植后的成活率和產量。
上述說明是針對本發明較佳可行實施例的詳細說明,但實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發明的專利申請范圍,凡本發明所提示的技術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變化或修飾變更,均應屬于本發明所涵蓋專利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