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瓷磚粘結砂漿,具體為一種用于潮濕環境中的瓷磚粘結砂漿。
背景技術:
瓷磚粘結砂漿是一種用于粘結瓷磚和面磚的粘合劑,它能夠徹底解決瓷磚、地磚等材料在粘貼施工中沒有高品質專用粘接材料可以選擇的困擾,是一種倍受歡迎的建筑材料;但現有的瓷磚粘結砂漿防水效果差,不宜在潮濕環境中使用,因為其長時間在潮濕的環境中容易被腐蝕,出現脫膠、松動等情況。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以上問題,提供一種用于潮濕環境中的瓷磚粘結砂漿,結構穩定、柔韌性強、可耐高低溫,能夠使瓷磚、地磚等材料粘結更加牢靠,防水效果好,具有耐腐蝕,防磨損等特點,其長時間處于潮濕環境中不易產生腐蝕、脫膠及松動。
為實現以上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用于潮濕環境中的瓷磚粘結砂漿,由以下重量份數的成分組成:水泥30~40份、礦粉40~50份、分散乳膠粉3~5份、聚苯醚6~10份、聚偏氟乙烯8~12份、有機硅化合物6~10份、觸變劑1~3份、纖維素2~4份、PE粉末3~6份。
較佳情況下,一種用于潮濕環境中的瓷磚粘結砂漿,由以下重量份數的成分組成:水泥30份、礦粉40份、分散乳膠粉3份、聚苯醚6份、聚偏氟乙烯8份、有機硅化合物6份、觸變劑1份、纖維素2份、PE粉末3份。
較佳情況下,一種用于潮濕環境中的瓷磚粘結砂漿,,由以下重量份數的成分組成:水泥35份、礦粉45份、分散乳膠粉4份、聚苯醚8份、聚偏氟乙烯10份、有機硅化合物8份、觸變劑2份、纖維素3份、PE粉末4份。
較佳情況下,一種用于潮濕環境中的瓷磚粘結砂漿,由以下重量份數的成分組成:水泥40份、礦粉50份、分散乳膠粉5份、聚苯醚10份、聚偏氟乙烯12份、有機硅化合物10份、觸變劑3份、纖維素4份、PE粉末6份。
較佳情況下,所述分散乳膠粉為高分子聚丙烯酰胺。
較佳情況下,所述纖維素為聚酯纖維、聚酰胺纖維、聚丙烯腈纖維中的任意一種。
較佳情況下,所述觸變劑為硅酸鎂鋰。
一種用于潮濕環境中的瓷磚粘結砂漿的制備方法,是將水泥、礦粉、分散乳膠粉、聚苯醚、聚偏氟乙烯、有機硅化合物、觸變劑、纖維素、PE粉末放置在容器中,進行均勻攪拌,攪拌均勻后即可出料包裝。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1、本發明提供的一種用于潮濕環境中的瓷磚粘結砂漿,結構穩定、柔韌性強、可耐高低溫,能夠使瓷磚、地磚等材料粘結更加牢靠,防水效果好,具有耐腐蝕,防磨損等特點,其長時間處于潮濕環境中不易產生腐蝕、脫膠及松動。
2、本發明提供的一種用于潮濕環境中的瓷磚粘結砂漿的制備方法,該方法簡單、易操作,生產效率高,易于推廣及實施。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通過實施例進一步對本發明做出闡釋。
實施例1:
一種用于潮濕環境中的瓷磚粘結砂漿,由以下重量份數的成分組成:水泥30份、礦粉40份、分散乳膠粉3份、聚苯醚6份、聚偏氟乙烯8份、有機硅化合物6份、觸變劑1份、纖維素2份、PE粉末3份。
較佳情況下,所述分散乳膠粉為高分子聚丙烯酰胺。
較佳情況下,所述纖維素為聚酯纖維。
較佳情況下,所述觸變劑為硅酸鎂鋰。
一種用于潮濕環境中的瓷磚粘結砂漿的制備方法,是將水泥、礦粉、分散乳膠粉、聚苯醚、聚偏氟乙烯、有機硅化合物、觸變劑、纖維素、PE粉末放置在容器中,進行均勻攪拌,攪拌均勻后即可出料包裝。
實施例2:
一種用于潮濕環境中的瓷磚粘結砂漿,由以下重量份數的成分組成:水泥35份、礦粉45份、分散乳膠粉4份、聚苯醚8份、聚偏氟乙烯10份、有機硅化合物8份、觸變劑2份、纖維素3份、PE粉末4份。
較佳情況下,所述分散乳膠粉為高分子聚丙烯酰胺。
較佳情況下,所述纖維素為聚酰胺纖維。
較佳情況下,所述觸變劑為硅酸鎂鋰。
一種用于潮濕環境中的瓷磚粘結砂漿的制備方法,是將水泥、礦粉、分散乳膠粉、聚苯醚、聚偏氟乙烯、有機硅化合物、觸變劑、纖維素、PE粉末放置在容器中,進行均勻攪拌,攪拌均勻后即可出料包裝。
實施例3:
一種用于潮濕環境中的瓷磚粘結砂漿,由以下重量份數的成分組成:水泥40份、礦粉50份、分散乳膠粉5份、聚苯醚10份、聚偏氟乙烯12份、有機硅化合物10份、觸變劑3份、纖維素4份、PE粉末6份。
較佳情況下,所述分散乳膠粉為高分子聚丙烯酰胺。
較佳情況下,所述纖維素為聚丙烯腈纖維。
較佳情況下,所述觸變劑為硅酸鎂鋰。
一種用于潮濕環境中的瓷磚粘結砂漿的制備方法,是將水泥、礦粉、分散乳膠粉、聚苯醚、聚偏氟乙烯、有機硅化合物、觸變劑、纖維素、PE粉末放置在容器中,進行均勻攪拌,攪拌均勻后即可出料包裝。
需要說明的是,在本文中,術語“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變體意在涵蓋非排他性的包含,從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不僅包括哪些要素,而且還包括沒有明確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還包括為這種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所固有的要素。
以上對本發明所提供的一種用于潮濕環境中的瓷磚粘結砂漿進行了詳細介紹,本文中對本發明的原理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是用于幫助理解本發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時,對于本領域的一般技術人員,依據本發明的思想,在具體實施方式及應用范圍上均會有改變之處,綜上所述,本說明書內容不應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