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的是連鑄耐火材料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免燒低碳復合防堵中包水口。
背景技術:
中包水口應用于連鑄中間包內,其主要功能是通過調整中包水口和整體塞棒棒頭的配合間隙,來控制中間包的開澆、關閉以及結晶器的鋼流,以保證鋼水在結晶器中液面穩定和連鑄工藝的穩定。中包水口的使用條件非常苛刻,既要承受高溫煤氣烘烤、澆鋼初期的強烈熱震及劇烈沖刷,又要經受鋼液的侵蝕。
現有技術中的中包水口由于鱗片石墨的引入,而鱗片石墨中具有優良的導電導熱性能,從而會快速降低鋼水的溫度,導致鋼液的粘度大,有些元素則會從鋼液中析出來,引起水口的堵塞。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了一種免燒低碳復合防堵中包水口,采用復合技術,可以有效克服鱗片石墨的導電導熱性能,避免水口的堵塞,由于內部加入結合劑易于固化,可以免燒成,由此減少環境污染,降低成本,提高使用壽命。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免燒低碳復合防堵中包水口,它由內層料和外層料組成;所述內層料包括鱗片石墨、剛玉、鎂鋁尖晶石粉、輕燒氧化鋁、金屬鋁粉、金屬硅粉、碳化硅、碳化硼和粘結劑;所述外層料包括礬土(或剛玉)、熔融石英、軟質粘土和粘結劑。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善,所述內層料中所用原料的重量百分比為1~10%的鱗片石墨、50~90%的剛玉、1~15%的鎂鋁尖晶石粉、0.5~2%的金屬鋁粉、1~6%的金屬硅粉、0.4~6%的碳化硼(或碳化硅)。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善,所述外層料中所用原料的重量百分比為50~80%的剛玉、3~45%的熔融石英、1~9%的軟質粘土。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采用復合技術,可以有效克服鱗片石墨的導電導熱性能,避免水口的堵塞,由于內部加入結合劑易于固化,可以免燒低碳,減少環境污染,降低成本,配方采取優化,大大提高使用壽命。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僅用以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一種免燒低碳復合防堵中包水口,它由內層料和外層料組成;所述內層料包括鱗片石墨、剛玉、鎂鋁尖晶石粉、輕燒氧化鋁、金屬鋁粉、金屬硅粉、碳化硼、碳化硅和粘結劑;所述外層料包括礬土(或剛玉)、熔融石英、軟質粘土和粘結劑。
實施例一:
所述內層料中所用原料的重量百分比為1~7%的鱗片石墨、50~90%的剛玉、1~15%的鎂鋁尖晶石粉、0.5~2%的金屬鋁粉、1~6%的金屬硅粉、0.4~6%的碳化硼(或碳化硅)。
所述外層料中所用原料的重量百分比為50~90%的礬土(或剛玉)、3~45%的熔融石英、1~5%的軟質粘土、4%的長石粉。
實施例二:
所述內層料中所用原料的重量百分比為1%的鱗片石墨、50%的剛玉、2%的鎂鋁尖晶石粉、0.5%的金屬鋁粉、1%的金屬硅粉、1%的碳化硅。
所述外層料中所用原料的重量百分比為50%的礬土、5%的熔融石英、1%的軟質粘土,4%的長石粉。
實施例三:
所述內層料中所用原料的重量百分比為7%的鱗片石墨、75%的剛玉、15%的鎂鋁尖晶石粉、1%的金屬鋁粉、1%的金屬硅粉、1%的碳化硅。
所述外層料中所用原料的重量百分比為70%的礬土、21%的熔融石英、9%的軟質粘土。
實施例四:
所述內層料中所用原料的重量百分比為4%的鱗片石墨、76.8%的剛玉、10%的鎂鋁尖晶石粉、1.2%的金屬鋁粉、4%的金屬硅粉、4%的碳化硅。
所述外層料中所用原料的重量百分比為80%的剛玉、15%的熔融石英、5%的軟質粘土。
本具體實施方式采用復合技術,可以有效克服鱗片石墨的導電導熱性能,避免水口的堵塞,由于內部加入結合劑易于固化,可以免燒低碳,減少環境污染,降低成本,配方采取優化,大大提高使用壽命。
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發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發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發明。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發明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發明內。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