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肥料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肥料增效劑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農業上普遍存在化肥利用率偏低、化肥使用量過大的現象。這不僅浪費了大量的資源,同時也容易造成環境污染問題和耕作條件的惡化。使用化肥增效劑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化肥的利用率,進而降低由于化肥利用率低帶來的環境問題。如,中國專利CN200910144692采用聚天冬氨酸、微量元素、膨潤土、腐植酸鈉、沸石、坡縷石、海綠石、硫脲和納米碳作為化肥增效劑,該增效劑增效效果不佳。中國專利CN201210364444公開了一種液態肥料增效劑及其制備方法,該液態肥料增效劑還有納米碳和微量稀土,其制備方法為:從稀土萃取分離過程中收集氯銨廢水;電解液的制備,往收集的氯銨廢水中加入分散劑配制成電解液;納米碳的制備,采用電解法制備納米碳,將兩塊石墨電極放入裝有上述電解液的電解槽中,采用脈沖電源經過12-20h的電解處理,即可制備成含有納米碳的液體肥料增效劑。中國專利CN201410054619公開了一種納米碳稀土增效肥料,包含稀土和質量百分含量為0.01-0.9%的納米碳。然而,現有的化肥增效劑碳源單一,多為納米碳材料,而納米碳的制備條件復雜,成本高;且納米碳的添加量低,增效過程實現率低。此外,對稀土元素的要求較為嚴苛。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肥料增效劑及其制備方法,本發明制作工藝簡單,設備投入低,成本低廉,易于實現產業化。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肥料增效劑及其制備方法,由以下質量份數配方成分組成:聚谷氨酸6-8份、聚丙烯酰胺4-8份、復合菌3-5份、活性炭1-3份、稀土無機鹽4-6份、沸石粉6-8份、無水硼砂2-4份、硝基腐植酸銨2-4份、植物油酸6-8份、草酸4-6份、絡合稀土1-3份、硫酸鎂2-4份、聚合氨基酸3-5份、酵素5-7份。
進一步:由以下質量份數配方成分組成:聚谷氨酸6份、聚丙烯酰胺4份、復合菌3份、活性炭1份、稀土無機鹽4份、沸石粉6份、無水硼砂2份、硝基腐植酸銨2份、植物油酸6份、草酸4份、絡合稀土1份、硫酸鎂2份、聚合氨基酸3份、酵素5份。
進一步:由以下質量份數配方成分組成:聚谷氨酸7份、聚丙烯酰胺6份、復合菌4份、活性炭2份、稀土無機鹽5份、沸石粉7份、無水硼砂3份、硝基腐植酸銨3份、植物油酸7份、草酸5份、絡合稀土2份、硫酸鎂3份、聚合氨基酸4份、酵素6份。
進一步:由以下質量份數配方成分組成:聚谷氨酸8份、聚丙烯酰胺8份、復合菌5份、活性炭3份、稀土無機鹽6份、沸石粉8份、無水硼砂4份、硝基腐植酸銨4份、植物油酸8份、草酸6份、絡合稀土3份、硫酸鎂4份、聚合氨基酸5份、酵素7份。
步驟一、在溫度不低于25℃、攪拌速率不低于60r/min條件下,先把聚谷氨酸、聚丙烯酰胺、復合菌、活性炭、稀土無機鹽、沸石粉、無水硼砂、硝基腐植酸銨、植物油酸,按比例分別加入反應釜中攪拌均勻;
步驟二、加入草酸,攪拌7分鐘;再加入絡合稀土;
步驟三、加入硫酸鎂,攪拌10-15分鐘,再加入聚合氨基酸,攪拌15-25分鐘;
步驟四、加入酵素,攪拌5-15分鐘;
步驟五、經過過濾,灌裝即成,最后進行出廠檢驗。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制作工藝簡單,設備投入低,成本低廉,易于實現產業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實施例一:
一種肥料增效劑由以下質量份數配方成分組成:聚谷氨酸6-8份、聚丙烯酰胺4-8份、復合菌3-5份、活性炭1-3份、稀土無機鹽4-6份、沸石粉6-8份、無水硼砂2-4份、硝基腐植酸銨2-4份、植物油酸6-8份、草酸4-6份、絡合稀土1-3份、硫酸鎂2-4份、聚合氨基酸3-5份、酵素5-7份。
實施例二:
一種肥料增效劑由以下質量份數配方成分組成:聚谷氨酸6份、聚丙烯酰胺4份、復合菌3份、活性炭1份、稀土無機鹽4份、沸石粉6份、無水硼砂2份、硝基腐植酸銨2份、植物油酸6份、草酸4份、絡合稀土1份、硫酸鎂2份、聚合氨基酸3份、酵素5份。
實施例三:
一種肥料增效劑由以下質量份數配方成分組成:聚谷氨酸7份、聚丙烯酰胺6份、復合菌4份、活性炭2份、稀土無機鹽5份、沸石粉7份、無水硼砂3份、硝基腐植酸銨3份、植物油酸7份、草酸5份、絡合稀土2份、硫酸鎂3份、聚合氨基酸4份、酵素6份。
實施例四:
一種肥料增效劑由以下質量份數配方成分組成:聚谷氨酸8份、聚丙烯酰胺8份、復合菌5份、活性炭3份、稀土無機鹽6份、沸石粉8份、無水硼砂4份、硝基腐植酸銨4份、植物油酸8份、草酸6份、絡合稀土3份、硫酸鎂4份、聚合氨基酸5份、酵素7份。
實施例五:
一種肥料增效劑的制備方法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在溫度不低于25℃、攪拌速率不低于60r/min條件下,先把聚谷氨酸、聚丙烯酰胺、復合菌、活性炭、稀土無機鹽、沸石粉、無水硼砂、硝基腐植酸銨、植物油酸,按比例分別加入反應釜中攪拌均勻;
步驟二、加入草酸,攪拌7分鐘;再加入絡合稀土;
步驟三、加入硫酸鎂,攪拌10-15分鐘,再加入聚合氨基酸,攪拌15-25分鐘;
步驟四、加入酵素,攪拌5-15分鐘;
步驟五、經過過濾,灌裝即成,最后進行出廠檢驗。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