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農田用可改良土壤肥料,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氯化銨20-40份,過磷酸鈣5-15份,鈣鎂磷肥10-18份,氯化鉀2-10份,鉬酸銨0.5-1.26份,硫酸亞鐵0.6-1.2份,碳酸石灰2-4份,泥炭土2-6份,煤矸石2-7份,風化煤1-3份,羧甲基纖維素鈉1-3份,改性山藥淀粉2-8份,羊糞15-25份,腐植酸8-16份,次粉15-20份,稻殼粉2-6份,蛭石1-4份,玉米面2-6份,干松針2-4份,地衣芽孢桿菌0.01-0.03份,枯草芽孢桿菌0.002-0.004份,金屬蛋白酶0.001-0.004份,植酸酶0.001-0.004份,水20-40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農田用可改良土壤肥料,其特征在于,改性山藥淀粉采用如下工藝制備:將山藥淀粉、醋酸酐、冰醋酸混合均勻得到第一預制料;將苯乙烯、丙烯酸混合均勻得到第二預制料;將過硫酸鉀溶于水中,通氮除去空氣,加入第二預制料,加熱攪拌,離心,洗滌,超聲分散在丁醇溶液中,加入甲苯、正庚烷攪拌,離心,洗滌得到第三預制料;將冰醋酸、濃硫酸混合均勻,攪拌狀態下滴加入第一預制料中,滴加完全后繼續攪拌,攪拌狀態下送入水中,加入第三預制料,用氫氧化鈉調節體系pH值為中性,分離,水洗,干燥,粉碎得到改性山藥淀粉。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農田用可改良土壤肥料,其特征在于,改性山藥淀粉采用如下工藝制備:將山藥淀粉、醋酸酐、冰醋酸混合均勻得到第一預制料;將苯乙烯、丙烯酸混合均勻得到第二預制料;將過硫酸鉀溶于水中,通氮除去空氣,加入第二預制料,加熱至80-85℃攪拌20-30h,攪拌速度為200-400r/min,離心,洗滌,超聲分散在濃度為35-40wt%丁醇溶液中,加入甲苯、正庚烷攪拌30-50min,離心,洗滌得到第三預制料;將冰醋酸、濃硫酸混合均勻,攪拌狀態下滴加入第一預制料中,滴加完全后繼續攪拌30-50min,攪拌狀態下送入水中,加入第三預制料,用氫氧化鈉調節體系pH值為中性,分離,水洗,70-75℃干燥50-100min,粉碎得到改性山藥淀粉。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農田用可改良土壤肥料,其特征在于,改性山藥淀粉采用如下工藝制備:按重量份將12-16份山藥淀粉、30-50份醋酸酐、20-30份冰醋酸混合均勻得到第一預制料;按重量份將4-8份苯乙烯、0.5-1.2份丙烯酸混合均勻得到第二預制料;按重量份將0.01-0.06份過硫酸鉀溶于40-50份水中,通氮除去空氣,加入2-6份第二預制料,加熱至80-85℃攪拌20-30h,攪拌速度為200-400r/min,離心,洗滌,超聲分散在50-80份濃度為35-40wt%丁醇溶液中,加入3-6份甲苯、1-3份正庚烷攪拌30-50min,離心,洗滌得到第三預制料;按重量份將20-30份冰醋酸、2-4份濃硫酸混合均勻,攪拌狀態下滴加入2-4份第一預制料中,滴加完全后繼續攪拌30-50min,攪拌狀態下送入120-160份水中,加入1-2份第三預制料,用氫氧化鈉調節體系pH值為中性,分離,水洗,70-75℃干燥50-100min,粉碎得到改性山藥淀粉。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農田用可改良土壤肥料,其特征在于,氯化銨、過磷酸鈣、鈣鎂磷肥、氯化鉀、羧甲基纖維素鈉、改性山藥淀粉的重量比為25-35:8-12:12-16:4-8:1.5-2.5:4-6。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農田用可改良土壤肥料,其特征在于,羧甲基纖維素鈉、改性山藥淀粉、鉬酸銨、硫酸亞鐵、碳酸石灰、泥炭土、煤矸石、風化煤的重量比為1.5-2.5:4-6:0.8-1:0.8-1:2.5-3.5:3-5:3-5:1.5-2.5。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農田用可改良土壤肥料,其特征在于,改性山藥淀粉、羊糞、腐植酸、次粉、稻殼粉、蛭石、玉米面、干松針的重量比為4-6:18-22:10-14:16-18:3-5:2-3:3-5:2.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