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溶鹽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溶鹽制造裝置。
背景技術:
溶鹽是鹽類熔化后形成的熔融體,例如堿金屬、堿土金屬的鹵化物、硝酸鹽、硫酸鹽的熔融體;它是化學工業的基本原料,在其他工業部門和農牧漁業中也有廣泛用途;一般,制備溶鹽的最常用的方法是,將海水引入鹽田之后,使其干燥而析出溶鹽。
然而,隨著海岸被開發,鹽田變得難以確保,在鹽田生產鹽,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所以現在正開發著人工制備成分幾乎與天然鹽相同的鹽的裝置及其方法;但現階段的溶鹽制造裝置面臨著效率不高、資源浪費等問題。
在公布號CN105189354A的專利文件中,公開了一種制鹽裝置,能夠獲得含有高濃度礦物質的礦物鹽,并且能夠以相對低成本以及空間來制備鹽,而且將海水加熱而噴射到布或者網上從而能夠最大限度地提高干燥及蒸發效率的制鹽裝置;但該裝置結構復雜,且制鹽率較低。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溶鹽制造裝置,結構簡單,能使海水循環制造溶鹽,有效地提高海水的制鹽效率,避免海水的浪費。
為實現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一種溶鹽制造裝置,包括制鹽室、進水管、噴頭、濾網、烘干裝置、回水池、水泵、位于制鹽室頂面的出氣口和料液池,所述進水管與位于制鹽室內的噴頭連接;所述濾網兩端分別與制鹽室側壁連接;所述烘干裝置與制鹽室側壁連接;所述回水池位于制鹽室的底端且通過水泵將 水抽送到料液池中;所述料液池與進水管連接。
優選地,所述濾網數量不少于2個。
優選地,所述烘干裝置數量為2個,分別與制鹽室的兩側壁連接。
優選地,所述噴頭為錐形噴頭。
優選地,所述烘干裝置為電熱板。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溶鹽制造裝置,結構簡單,進水管、噴頭、濾網、回水池、水泵、料液池使海水循環通過制鹽室,從而循環制鹽,避免海水的浪費;濾網數量不少于2個能使海水制鹽的效率更高;噴頭為錐形使海水噴灑范圍更廣;烘干裝置數量為2個,這有利于海水的烘干效率。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實施例: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的一種溶鹽制造裝置,包括制鹽室1、進 水管2、噴頭3、濾網4、烘干裝置5、回水池6、水泵7、位于制鹽室1頂面的出氣口8和料液池9,進水管2與位于制鹽室1內的噴頭3連接;濾網4兩端分別與制鹽室1側壁連接;烘干裝置5與制鹽室1側壁連接;回水池6位于制鹽室1的底端且通過水泵7將水抽送到料液池9中;料液池9與進水管2連接。
本實施例中,濾網4數量為3個;烘干裝置5數量為2個,分別與制鹽室1的兩側壁連接;噴頭3為錐形噴頭;烘干裝置5為電熱板。
本實施例中,海水從料液池9出來,經過進水管2、噴頭3噴灑到濾網4上,多余的海水流到回水池6中,再由水泵7抽送到料液池9中,形成循環;留在濾網4上的海水經過烘干裝置5加熱烘干,鹽析在濾網4上,然后取出。
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