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食用菌栽培技術,特別涉及一種利用辣木枝桿制備食用菌包的方法。
背景技術:
辣木:白花菜目辣木科,原產于印度,又稱為鼓槌樹,奇跡之樹(miracletree),傳統辣木生長在非洲東部及印度北部。辣木的種子和葉子中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是多年生熱帶落葉喬木,全世界約有14個品種,目前較常食用的品種有以下三種:印度傳統辣木(moringaoleiferalam.)、印度改良種辣木(印度t.n.農業大學的改良種,早生且具高豆莢產量)和非洲辣木(原只產于肯尼亞圖爾卡納湖附近及埃塞俄比亞西南部)。辣木葉是一種高鈣植物產品,含鈣量是牛奶的4倍以上,除此以外,還含有很高的鉀、鐵、鋅等微量元素,含有跟大豆差不多的蛋白質以及氨基酸等,是一種含全營養素的功能食品,一個人每天只要吃上5克左右即可供給人體一天的營養需要,因此它可以補鈣、補鐵、補鉀、補鋅四補,可以為減肥消費者提供足夠的營養需要而不至于因節食而損傷肌體。
辣木精選幼嫩辣木葉.經烘干發酵而成.具有全面補充營養,提高免疫力,排毒養顏,通腸利便,減肥等功效.辣木營養豐富而全面,維生素e分別是螺旋藻和黃豆粉的70倍和40倍。辣木有“奇跡樹”、“母親最好的朋友”和“醫藥百寶箱”之稱。在非洲,它被稱為窮人的牛奶;在印度,辣木已經有上千年的食用歷史,已成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食物之一
食用菌包是用袋裝的培養基植料接入菌種再經過大棚培養和溫控培養做成的,通常植料采用棉籽殼、甘蔗渣、稻殼等木質素含量較高的物料,但這些物料通常營養成分較低,需要添加大量營養物質來為食用菌提供全面的營養,而辣木本身除了木質素含量高,本身蛋白質等營養成分也較高,目前還未見到有利用辣木枝干制備食用菌包的技術,所以如何利用辣木制備食用菌包具有現實的經濟效益和意義。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以上問題,提供一種利用辣木枝干制備食用菌包的方法。
利用辣木枝桿制備食用菌包的方法,由下述重量份數的原料制成:
辣木枝桿25-35份;
芒果樹枝20-24份;
玉米桿25-35份;
玉米渣25-35份;
稻草1-5份;
米糠1-5份;
草木灰1-5份;
石灰0-2份;
紅糖0-2份;
石膏1-2份;
所述辣木枝干制備食用菌包的步驟包括:
(1)將上述原料分別通過粉碎機粉碎至5-10目的小顆粒;
(2)將各原料小顆粒倒入拌料機拌勻后,加入總重量的1%的混合發酵菌,堆放自然發酵45天;
(3)將發酵后的物料裝袋,送入滅菌爐使用120℃蒸汽滅菌消毒5-10小時后,自然冷卻一天后,常溫下接種食用菌后,得到食用菌包。
優選的,所述的混合發酵菌為重量份數比1:1:1的枯草芽孢桿菌、綠色木霉和em菌。
優選的,所述的食用菌可以是蘑菇、木耳和靈芝。
所述的混合菌,組成為枯草芽孢桿菌、綠色木霉和em菌:
枯草芽孢桿菌(bacillussubtilis),是芽胞桿菌屬的一種。單個細胞0.7~0.8×2~3微米,著色均勻。無莢膜,周生鞭毛,能運動。革蘭氏陽性菌,芽孢0.6~0.9×1.0~1.5微米,橢圓到柱狀,位于菌體中央或稍偏,芽孢形成后菌體不膨大。菌落表面粗糙不透明,污白色或微黃色,在液體培養基中生長時,常形成皺醭。需氧菌。可利用蛋白質、多種糖及淀粉,分解色氨酸形成吲哚,本發明利用枯草芽孢桿菌分解甘蔗渣和桑桿中的粗纖維,形成食用菌發菌和成長所需的蛋白和養分。
綠色木霉(trichodermaviride)是木霉菌的一種,在自然界分布廣泛,常腐生于木材、種子及植物殘體上。綠色木霉能產生多種具有生物活性的酶系,所產纖維素酶活性最高的菌株之一,所產生的纖維素酶對作物有降解作用,效果非常好,綠色木霉又是一種資源豐富的拮抗微生物,在植物病理生物防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發明利用綠色木霉配合枯草芽孢桿菌分解甘蔗渣和桑桿中的粗纖維,提高原料利用率。
em菌(effectivemicroorganisms)是由大約80種微生物組成,em菌由日本琉球大學的比嘉照夫教授1982年研究成功,于80年代投入市場。em菌是以光合細菌、乳酸菌、酵母菌和放線菌為主的10個屬80余個微生物復合而成的一種微生活菌制劑。作用機理是形成em菌和病原微生物爭奪營養的競爭,由于em菌在土壤中極易生存繁殖,所以能較快而穩定地占據土壤中的生態地位,形成有益的微生物菌的優勢群落,從而控制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和對作物的侵襲。是生態農業的發展方向,更有利于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本發明利用em菌解決發酵過程中栽培料易被有害菌污染的問題,保證食用菌健康成長。
辣木莖葉中含多種礦物質、維生素、20種氨基酸、46種抗氧素、36種自然防炎體。是近年來我國從印度引進的具有很高利用和開發價值的物種,利用辣木制備食用菌包的植料,除了辣木莖葉本身含有大量木質素和纖維素外,它含有的礦物質、維生素、氨基酸等營養物質都能夠為食用菌提供全面的營養,從而減少外來營養物質的添加量。
本發明的顯著有益效果是:
成本低廉,多種營養成分來源天然、配比合理、適合食用菌快速生長的食用菌培養植料,克服了現有食用菌出菇菇率低,效果不理想的缺陷,且辣木枝桿的營養高、產量大,做為食用菌的培養基,與同類產品相比,產量高出30%,是理想的食用菌包原材料。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所述利用辣木枝桿制備食用菌包的方法,由下述重量份數的原料制成:
辣木枝桿25份;
芒果樹枝20份;
玉米桿25份;
玉米渣25份;
稻草1份;
米糠1份;
草木灰1份;
石膏1份;
所述辣木枝干制備食用菌包的步驟包括:
(1)將上述原料分別通過粉碎機粉碎至10目的小顆粒;
(2)將各原料小顆粒倒入拌料機拌勻后,加入總重量的1%的混合發酵菌,堆放自然發酵45天;
(3)將發酵后的物料裝袋,送入滅菌爐使用120℃蒸汽滅菌消毒5小時后,自然冷卻一天后,常溫下接種木耳后,得到食用菌包。
所述的混合發酵菌為重量份數比1:1:1的枯草芽孢桿菌、綠色木霉和em菌。
實施例2:
所述利用辣木枝桿制備食用菌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份數的原料制成:
辣木枝桿35份;
芒果樹枝24份;
玉米桿25份;
玉米渣25份;
稻草5份;
米糠5份;
草木灰2份;
石灰2份;
紅糖1份;
石膏1份;
所述辣木枝干制備食用菌包的步驟包括:
(1)將上述原料分別通過粉碎機粉碎至5目的小顆粒;
(2)將各原料小顆粒倒入拌料機拌勻后,加入總重量的1%的混合發酵菌,堆放自然發酵45天;
(3)將發酵后的物料裝袋,送入滅菌爐使用120℃蒸汽滅菌消毒10小時后,自然冷卻一天后,常溫下接種雞味菇后,得到食用菌包。
所述的混合發酵菌為重量份數比1:1:1的枯草芽孢桿菌、綠色木霉和em菌。
實施例3:
所述利用辣木枝桿制備食用菌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份數的原料制成:
辣木枝桿25份;
芒果樹枝22份;
玉米桿35份;
玉米渣35份;
稻草3份;
米糠3份;
草木灰3份;
石灰1份;
紅糖1份;
石膏2份;
所述辣木枝干制備食用菌包的步驟包括:
(1)將上述原料分別通過粉碎機粉碎至5-10目的小顆粒;
(2)將各原料小顆粒倒入拌料機拌勻后,加入總重量的1%的混合發酵菌,堆放自然發酵45天;
(3)將發酵后的物料裝袋,送入滅菌爐使用120℃蒸汽滅菌消毒5-10小時后,自然冷卻一天后,常溫下接種食用菌后,得到食用菌包。
所述的混合發酵菌為重量份數比1:1:1的枯草芽孢桿菌、綠色木霉和em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