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固體電解質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由于電動汽車的普及,對具有遠比鋰離子電池大的能量密度的空氣電池寄予期待。空氣電池在正極活性物質中使用空氣中的氧。但是,已知負極活性物質中使用金屬鋰、以鋰作為主成分的合金、或以鋰作為主成分的化合物的鋰空氣電池。若著眼于電解質的種類,則鋰空氣電池大致分為水系電解質(水溶液系電解質、水系電解液)和非水系電解質這兩種。非水系電解質的鋰空氣電池對于空氣極以外也可以利用鋰離子電池的技術,因此成為研究開發的主流。另一方面,雖然尚為少數,但也在進行水系電解質的鋰空氣電池的研究開發。水系電解質的鋰空氣電池與非水系電解質的鋰空氣電池相比,具有不受空氣中的水分的影響、電解質廉價且不燃等的長處。但是,作為負極活性物質的金屬鋰直接與氧、水接觸時會發生反應。因此,對于水系電解質的鋰空氣電池而言,為了保護金屬鋰不受大氣、水溶液的影響,使用具有鋰離子的傳導性的固體電解質作為保護層。作為這樣的固體電解質,已知nasicon型li1+xaxti2-x(po4)3鋰傳導性固體電解質(以下稱為nasicon型固體電解質)(非專利文獻1等)。nasicon型固體電解質對于水分的敏感性低,可以在開放空氣中制備,即使與licl水溶液接觸也穩定。并且,鋰離子電導率也良好。這里,非專利文獻1中記載了涉及li1.4al0.4ge0.2ti1.4(po4)3的組成的nasicon型固體電解質。但是,在該固體電解質的表面開有多個孔,因此,相對密度最大也低至91.2%,擔心通過孔而穿過該固體電解質。因此,若將該固體電解質用于分隔件等與水分接觸的位置,則有水穿過固體電解質的風險,所述分隔件例如用于間隔使用水系電解液的鋰-空氣電池的鋰負極與水系電解液之間。為了使水不會穿過,也研究了用環氧樹脂等填滿固體電解質的孔。但是,該情況下,需要另外設置用于填埋固體電解質的孔的工序,并且與沒有填埋孔的狀態相比,鋰離子電導率因環氧樹脂而降低,故不優選。第二,如之前所述那樣,非專利文獻1中記載了涉及li1.4al0.4ge0.2ti1.4(po4)3的組成的nasicon型固體電解質。實際上,制作空氣電池要長期用于汽車那樣的移動體,因此固體電解質的強度成為較大課題。強度的指標之一有三點彎曲強度。但是,成為公知的高鋰離子傳導性的固體電解質的三點彎曲強度作為用于前述用途的固體電解質并不充分。另一方面,也有市售的、提高了強度達到約100n/mm2這樣實用水平的固體電解質。然而,該固體電解質的鋰離子電導率約為1.0×10-4s/cm左右,有損作為空氣電池的輸出功率。可是,對于非專利文獻1記載的前述li1.4al0.4ge0.2ti1.4(po4)3,經驗上已知,為了具有鋰離子電導率、提高強度而增加al的添加量是有效的。然而,涉及這樣的組成的nasicon型固體電解質中,al的原子比(原子數之比,atomicratio)超過0.4時,未進入晶體結構中的al作為雜質而析出,因此無法增加al的原子比。因此,存在無法提高固體電解質自身的強度和鋰離子電導率的缺點。現有技術文獻非專利文獻非專利文獻1:zhanget.al.journaloftheelectrochemicalsociety162(7)a1265-a1271(2015)“tape-castwater-stablenasicon-typehighlithiumionconductingsolidelectrolytefilmsforaqueouslithium-airbatteries”技術實現要素:發明要解決的問題對于前述情況,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使鋰離子電導率良好且提高相對密度、適合用于鋰空氣電池等的固體電解質及其制造方法。第二,對于前述情況,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固體電解質及其制造方法,所述固體電解質可以含有超過0.4的組合物中的al原子比,可以提高固體電解質自身的強度、并且提高鋰離子電導率,可以適合用于鋰空氣電池等。用于解決問題的方案本發明人等進行了深入研究,結果想到了:通過控制固體電解質的晶體結構,能夠提高固體電解質的相對密度。如此,通過提高相對密度,能夠減少水穿過固體電解質的可能性,可以在與水接觸的場所良好地應用固體電解質。進而,假設即使在使用環氧樹脂等填埋固體電解質表面的孔的情況下,也能減少所使用環氧樹脂的量,因此可以抑制鋰離子電導率的降低。本發明的特征在于,在滿足下式(i)的固體電解質中,該固體電解質具備nasicon型晶體結構,作為前述nasicon型晶體結構的晶格常數,沿a軸的長度為0.8nm以上,沿c軸的長度為2.8nm以下,li1+xm1xm2yti2-x-y(po4)3(i)(其中,式中,m1為選自由al3+、cu3+、co3+、fe3+、ni3+、ga3+、cr3+及sc3+組成的組中的一種以上元素,m2為選自由si4+、ge4+、sn4+、hf4+及zr4+組成的組中的一種以上元素,x及y為滿足x+y≤1的實數。)。前述x優選滿足0.35≤x≤0.50。另外,前述y優選滿足0.1≤y≤0.3。前述固體電解質的相對密度優選為92%以上。進而,前述固體電解質的鋰離子電導率優選為4.0×10-4s/cm以上。進一步,前述固體電解質的三點彎曲強度優選為70n/mm2以上。本發明的另一方面為滿足下述式(i)的前述固體電解質的制造方法,li1+xm1xm2yti2-x-y(po4)3(i)(其中,式中,m1為選自由al3+、cu3+、co3+、fe3+、ni3+、ga3+、cr3+及sc3+組成的組中的一種以上元素,m2為選自由si4+、ge4+、sn4+、hf4+及zr4+組成的組中的一種以上元素,x及y為滿足x+y≤1的實數。)所述制造方法包括如下工序:將包含構成前述固體電解質的組成的固態粉體混合的工序;對前述混合后的粉體進行加壓成形、從而成形壓粉體的工序;以及對前述壓粉體進行退火的工序。第二,本發明人等進行了深入研究,結果想到了:通過在涉及li1.4al0.4ge0.2ti1.4(po4)3所示例那樣的組成的nasicon型固體電解質中添加nb代替ge,可以使組成中的al的原子比適宜地增加而超過0.4。即,本發明的第2固體電解質的特征在于,在滿足下式(ii)的固體電解質中,該固體電解質具備nasicon型晶體結構li1+x-yalxnbyti2-x-y(po4)3(ii)(其中,式中,x及y為滿足x+y≤1的實數。)。式(ii)中,前述y優選滿足0.1≤y≤0.3。另外,式(ii)中,前述x優選滿足0.5≤x≤0.6。本發明的另一方面為滿足下述式(ii)的前述第2固體電解質的制造方法,li1+x-yalxnbyti2-x-y(po4)3(ii)(其中,式中,x及y為滿足x+y≤1的實數。)所述制造方法包括如下工序:將包含構成前述固體電解質的組成的固態粉體混合的工序;對前述混合后的粉體進行加壓成形、從而成形壓粉體的工序;以及對前述壓粉體進行退火的工序。發明的效果根據本發明,提供能夠使鋰離子電導率良好、并且提高相對密度、適合用于鋰空氣電池等的固體電解質及其制造方法。根據本發明,第二,提供了一種固體電解質及其制造方法,所述固體電解質可以含有超過0.4的組合物中的al原子比,能夠提高固體電解質自身的強度、并且提高鋰離子電導率,可以適合用于鋰空氣電池等。附圖說明圖1為說明nasicon型晶體結構的示意圖。圖2為示出li1.5al0.5ge0.2ti1.3(po4)3樣品(相當于x=0.5、y=0.2的情況)的xrd圖譜的圖。圖3為示出改變溫度進行了燒結的li1.5al0.5ge0.2ti1.3(po4)3顆粒(相當于x=0.5、y=0.2)的相對密度的圖。圖4為示出在25℃下測定的li1+xalxge0.2ti1.8-x(po4)3的鋰離子電導率及相對密度作為x的函數的圖。圖5為示出在900℃下燒結7小時的li1+xalxge0.2ti1.8-x(po4)3(相當于y=0.2)的三點彎曲強度相對于al含量的x依賴性的圖。圖6為示出li1+xalxge0.3ti1.7-x(po4)3(相當于y=0.3)的鋰離子電導率及相對密度作為x的函數的圖。圖7為示出li1+xalxge0.2ti1.8-x(po4)3的基于x的晶格參數的變化的圖。圖8為針對li1+x-yalxnbyti2-x-y(po4)3分別示出y=0.1至0.3時改變表示al的原子比的x而得到的樣品的xrd圖譜的圖。圖9為針對li1+x-yalxnbyti2-x-y(po4)3分別示出y=0.1至0.3時表示al的原子比的x的變化、以及三點彎曲強度、相對密度、鋰離子電導率的變化的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針對本發明所述的固體電解質及其制造方法的適宜實施方式進一步詳細說明。本發明的第1固體電解質為滿足下式(i)的固體電解質。li1+xm1xm2yti2-x-y(po4)3(i)式(i)中,m1為金屬元素,并且為選自由al3+、cu3+、co3+、fe3+、ni3+、ga3+、cr3+及sc3+組成的組中的一種以上金屬元素。此處,所標記的價數為形成作為對象的nasicon型固體電解質時金屬元素m1擔負的價數。其中,特別優選al3+。另外,m2為金屬元素,并且為選自由si4+、ge4+、sn4+、hf4+、zr4+組成的組中的一種以上元素。此處,所標記的價數為形成作為對象的nasicon型固體電解質時金屬元素m2擔負的價數。其中,特別優選ge4+。式(i)中,x及y為滿足x+y≤1的實數。若使x+y≤1,則能夠提高固體電解質的強度、鋰離子電導率。另外,優選0<y<x。通過包含4價的金屬原子(m2),能夠增加固體電解質中的載體離子,能夠提高鋰離子電導率。而且,通過使y<x,能夠適當設定固體電解質的晶體晶格常數。結果,也能夠提高固體電解質的相對密度。需要說明的是,x(固體電解質中的m1金屬元素的原子比量)優選滿足0.35≤x≤0.50。這是因為,能夠得到沿a軸及c軸的所期望的長度,能夠減少晶界電阻,能夠達到高的鋰離子電導率。還因為能夠提高三點彎曲強度。另外,y(固體電解質中的m2金屬元素的原子比量)優選滿足0.1≤y≤0.3。這是因為,能夠減小沿c軸的晶格常數,結果能夠提高固體電解質的相對密度。本發明的第1固體電解質具備nasicon型晶體結構。進一步詳細而言,本發明的固體電解質具備空間群r-3c所示的菱面(六方)結構。將該晶體結構示于圖1。圖1的晶體結構簡化為lim2(po4)3而表示。需要說明的是,對于這樣的晶體結構的基本概念,第2固體電解質也是共通的。圖1中li(1)所示的物質表示與離子傳導無關的被固定的li,li(2)為與離子傳導相關的可移動的li。需要說明的是,作為空間群的標記的r-3c中,“r”表示菱面結構。“-3”表示進行120度反演(inversion)(對xyz標注-)的對稱操作。c表示在c軸方向上進行c/2滑移(glide)(移動)。圖中,將沿a軸的長度設為a(圖中x軸、y軸方向),將沿c軸的長度設為c(圖中z軸方向)。對于本發明的第1固體電解質,作為nasicon型晶體結構的晶格常數,沿a軸的長度為0.8nm以上,沿c軸的長度為2.8nm以下。如此,沿c軸的長度為2.8nm以下,進一步適宜優選為2.5nm以下,進一步優選為2.2nm以下。本發明人等發現,如果為這樣的晶格常數的范圍,則能夠提高相對密度。需要說明的是,沿c軸的長度的下限規定為能夠維持nasicon型晶體結構的范圍,根據采用的原子組成而不同。沿a軸的長度為0.8nm以上,進一步適宜優選為0.82nm以上,進一步優選為0.85nm以上。本發明人等發現,如果為這樣的晶格常數的范圍,則能夠提高相對密度。需要說明的是,沿a軸的長度的上限規定為能夠維持nasicon型晶體結構的范圍,根據采用的原子組成而不同。本發明的第1固體電解質的相對密度優選為92%以上。進一步優選為95%以上。如果相對密度為這樣的范圍,則能夠進一步減少水穿過固體電解質的可能性,進而,即使在例如用環氧樹脂填埋固體電解質表面的孔的情況下,也能進一步減少所使用的環氧樹脂的量。此處,相對密度是指,基于作為樣品的固體電解質的晶格常數計算的密度與基于固體電解質的體積和質量的密度之比。比例越接近100%,固體電解質的孔越少。進而,本發明的第1固體電解質的鋰離子電導率優選為4.0×10-4s/cm以上,進一步優選為6.0×10-4s/cm以上。若鋰離子電導率為這樣的范圍,則例如應用于電池的分隔件等時,能夠提高性能。進而,本發明的第1固體電解質的三點彎曲強度為70n/mm2以上,進一步適宜優選為80n/mm2以上,進一步優選為85n/mm2以上。一般而言,固體電解質為陶瓷狀的物質,因此若施加應力,則容易破裂。但是,通過賦予這樣的三點彎曲強度,能夠提高耐久性。本發明的第1固體電解質可以通過實施以下工序來制造:將包含構成前述固體電解質的組成的固態粉體混合的工序;對混合后的粉體進行加壓成形、從而成形壓粉體的工序;以及對得到的壓粉體進行退火的工序。即,本發明的第1固體電解質的制造方法至少包括這些工序。即,例如將與nasicon型li1+xalxgeyti2-x-y(po4)3鋰離子傳導性固體電解質對應量的化學試劑級的li2co3、tio2、geo2、al2o3、及nh4h2po4,用氧化鋯容器內的氧化鋯球進行球磨而得到混合粉末。接著,對混合粉末進行壓縮成形而制成顆粒,在比較低的溫度(500~800℃,例如600℃)下進行預燒結。接著,將已經預燒結的顆粒重新粉碎,再次進行球磨。以靜水壓將所得的粉末壓縮成形為顆粒(壓粉體的生成)。之后,進一步在900~1200℃下燒結(退火)。退火的溫度為900℃以上時,能夠減少在制造工序中雜質的生成,由此能夠提高固體電解質的相對密度。另外,退火的溫度為1200℃以下時,能夠減少鋰化合物的蒸發,由此能夠提高固體電解質的相對密度。需要說明的是,比較低溫的預燒結也可以省略。另一方面,本發明的第2固體電解質為滿足下式(ii)的固體電解質。li1+x-yalxnbyti2-x-y(po4)3(ii)式中,x及y為滿足x+y≤1的實數。該固體電解質具備nasicon型晶體結構。式(ii)中,前述y優選滿足0.1≤y≤0.3。通過為該范圍,可以增加al的原子比x而超過0.4。即,通過使式(ii)中的nb的原子比y為0.1≤y≤0.3,可以使式(ii)中的al的原子比x為0.5≤x≤0.6。另外,式(ii)中,前述x優選滿足0.5≤x≤0.6。通過為該范圍,能促進燒結,且提高固體電解質的強度。另外,如果為該范圍,則也會提高固體電解質的相對密度,且提高隔水性。如前所述,增加了al的原子比的固體電解質如后述的實施例所示那樣,能夠達到具備100n/mm2以上的強度,并且也可以獲得5.0×10-4s/cm以上的高鋰離子電導率。推測能夠獲得這樣的效果的原因是:通過用價數大的5價的nb置換作為4價元素的ge,價數小的3價al的固溶界限延伸,能夠增加結構內的al量。推測其結果,燒結時包含熔點比較低的al的反應中間體的比率提高,促進燒結,引起強度、鋰離子電導率的提高。實際上,本發明的第2固體電解質會促進燒結,也會增加密度。本發明的固體電解質可以通過實施以下工序來制造:將包含構成前述固體電解質的組成的固態粉體混合的工序;對混合后的粉體進行加壓成形、從而成形壓粉體的工序;以及對得到的壓粉體進行退火的工序。即,本發明的第2固體電解質的制造方法至少包括這些工序。即,例如將與nasicon型li1+x-yalxnbyti2-x-y(po4)3鋰離子傳導性固體電解質對應量的化學試劑級的li2co3、tio2、nb2o5、al2o3、及nh4h2po4,用氧化鋯容器內的氧化鋯球進行球磨而得到混合粉末。接著,對混合粉末進行壓縮成形而制成顆粒,在比較低的溫度(500~800℃,例如600℃)下進行預燒結。接著,將已經預燒結的顆粒重新粉碎,再度進行球磨。以靜水壓將所得的粉末壓縮成形為顆粒(壓粉體的生成)。之后,進一步在900~1200℃下燒結(退火)。退火的溫度為900℃以上時,能夠減少在制造工序中雜質的生成,由此能夠提高固體電解質的相對密度。另外,退火的溫度為1200℃以下時,能夠減少鋰化合物的蒸發,由此能夠提高固體電解質的相對密度。此外,優選的是,在900~1000℃也能夠充分促進燒結。需要說明的是,比較低溫的預燒結也可以省略。[實施例]以下,說明本發明的第1固體電解質的實施例。本發明并不受以下實施例的限定。實施例(第1固體電解質)nasicon型li1+xalxgeyti2-x-y(po4)3鋰離子傳導性固體電解質的制備通過目前已知的固相反應制備nasicon型li1+xalxgeyti2-x-y(po4)3鋰離子傳導性固體電解質。以x=0.30~0.55及y=0.1~0.3的范圍制備。將對應量的化學試劑級的li2co3、tio2、geo2、al2o3、及nh4h2po4用氧化鋯容器內的氧化鋯球,使用基于行星式小型粉碎機(fritschpulverisette7)的高能量機械磨(hemm:highenergymechanicalmilling)以400rpm進行2小時球磨,得到混合粉末。接著,在150mpa下將混合粉末壓縮成形制成顆粒,在600℃下預燒結4小時。將已經預燒結的顆粒重新粉碎,使用hemm再次進行球磨。在150mpa下、以靜水壓將得到的粉末壓縮成形為顆粒。之后,改變溫度在(850~1000℃)下燒結7小時。試驗結果的解析圖2示出為了測定晶格常數而使用硅內標、改變溫度燒結了7小時的li1.5al0.5ge0.2ti1.3(po4)3樣品(相當于y=0.2的情況)的xrd圖譜。對于alpo4的雜質相,用在850℃下燒結后的樣品進行觀察。對于850℃左右的低燒結溫度而言,反應沒有結束。可以將在900、950及1000℃下燒結后的樣品的所有衍射線索引(index)為nasicon型結構。即,能夠確定在900、950及1000℃下燒結后的樣品為nasicon型結構。圖3示出改變溫度進行了燒結的li1.5al0.5ge0.2ti1.3(po4)3顆粒(相當于x=0.5、y=0.2)的相對密度。在850℃下燒結后的具有雜質相的樣品顯示了87%這樣的低相對密度。在900℃下燒結后的樣品中觀察到了最高相對密度95.5%,相對密度隨著燒結溫度進一步變高而減少。認為相對密度的減少是由這些更高溫度下的鋰化合物的蒸發引起的。對于相對密度,根據由晶格常數計算的密度與由已燒結主體的體積及重量計算的密度之比,推定已燒結樣品的相對密度。由以上的結果了解到,作為燒結溫度,優選900~1200℃,更優選為900~1000℃。關于在900℃下燒結了7小時的li1+xalxge0.2ti1.8-x(po4)3系(相當于y=0.2)的鋰離子電導率、相對密度、及三點彎曲強度,作為x的函數進行了試驗。圖4示出在25℃下測定的li1+xalxge0.2ti1.8-x(po4)3的鋰離子電導率及相對密度作為x的函數。用li1.45al0.45ge0.2ti1.35(po4)3觀察到25℃下的最高鋰離子電導率為1.0×10-3s/cm及最高相對密度為95.8%。對于鋰離子電導率,在0.1hz至1mhz的頻率范圍及10mv的偏壓下,使用阻抗相位分析器(solartron1260)測定具備濺射有金的電極的已燒結顆粒(直徑約12mm及厚度1mm)。對于相對密度,由晶格常數計算的密度與由已燒結主體的體積及重量計算的密度之比推定已燒結樣品的相對密度。圖5示出在900℃下燒結了7小時的li1+xalxge0.2ti1.8-x(po4)3(相當于y=0.2)的三點彎曲強度相對于al含量的x依賴性。用相對密度95.8%的li1.45al0.45ge0.2ti1.35(po4)3觀察到最高彎曲強度90n/mm2。彎曲強度高于通過使用如下粉末的流延法(tapecast)制備的、li1.4al0.4ge0.2ti1.4(po4)3的65n/mm2的情況,所述粉末由溶膠凝膠法(zhang等,2015)制備。需要說明的是,對于已燒結顆粒(厚度約0.24mm及寬度約15mm)的三點彎曲強度,使用材料測試儀(shimadzuez-sx500n)在室溫下測定。由圖4、圖5了解到,x的優選范圍為0.35~0.50。圖6示出li1+xalxge0.3ti1.7-x(po4)3(相當于y=0.3)的鋰離子電導率及相對密度作為x的函數。用li1.45al0.45ge0.3ti1.25(po4)3觀察到最高相對密度為96.3%。由該圖6也了解到,x為0.4~0.50能夠得到良好的鋰離子電導率及相對密度。對于鋰離子電導率,在0.1hz至1mhz的頻率范圍及10mv的偏壓下,使用阻抗相位分析器(solartron1260)測定具備濺射有金的電極的已燒結顆粒(直徑約12mm及厚度1mm)。對于相對密度,根據由晶格常數計算的密度與由已燒結主體的體積及重量計算的密度之比,推定已燒結樣品的相對密度。圖7示出li1+xalxge0.2ti1.8-x(po4)3的基于x的晶格參數的變化。需要說明的是,晶格參數本身可以基于圖1中示出的xrd圖譜確定。即,使用掃描步速0.02°s-1、在10至90°的2θ范圍內采用cukα輻射線的rigakurint2500衍射計,并通過x射線衍射(xrd)分析來分析已燒結樣品的晶體結構。作為優選的范圍,了解到,對于與之前了解的x的范圍相應的晶格參數,作為nasicon型晶體結構的晶格常數,沿a軸的長度為0.8nm以上,沿c軸的長度為2.8nm以下。以下,說明本發明的第2固體電解質的實施例。本發明不受以下實施例的限定。實施例(第2固體電解質)nasicon型li1+x-yalxnbyti2-x-y(po4)3鋰離子傳導性固體電解質的制備通過以往已知的固相反應制備nasicon型li1+x-yalxnbyti2-x-y(po4)3鋰離子傳導性固體電解質。以x=0.35~0.6及y=0.1~0.3的范圍制備。將對應量的化學試劑級的li2co3、tio2、nb2o5、al2o3、及nh4h2po4用氧化鋯容器內的氧化鋯球,使用基于行星式小型粉碎機(fritschpulverisette7)的高能量機械磨(hemm:highenergymechanicalmilling)以400rpm進行2小時球磨,得到混合粉末。接著,在150mpa下將混合粉末壓縮成形制成顆粒,在600℃下預燒結4小時。將已經預燒結的顆粒重新粉碎,使用hemm再次進行球磨。在150mpa下、以靜水壓將得到的粉末壓縮成形為顆粒。之后,在900℃下燒結7小時。試驗結果的解析圖8針對將li1+x-yalxnbyti2-x-y(po4)3的y設為0.1、0.2、0.3、將al的x設為0.35~0.6的范圍的樣品示出xrd圖譜。表1針對如此將li1+x-yalxnbyti2-x-y(po4)3的y設為0.1、0.2、0.3、將al的x設為0.35~0.6的范圍的例子示出三點彎曲強度、相對密度、鋰離子電導率的試驗結果。對于相對密度,根據由晶格常數計算的密度與由已燒結主體的體積及重量計算的密度之比,推定已燒結樣品的相對密度。需要說明的是,對于鋰離子電導率,在0.1hz至1mhz的頻率范圍及10mv的偏壓下,使用阻抗相位分析器(solartron1260)測定具備濺射有金的電極的已燒結顆粒(直徑約12mm及厚度1mm)。將試驗結果示于表1。[表1]由表1的試驗結果可知,在0.1≤y≤0.3的nb的范圍內,使al為0.5≤x≤0.6的情況下,三點彎曲強度、相對密度、鋰離子電導率良好。即,即使提高al的比率、增大三點彎曲強度,也能保持良好的鋰離子電導率。圖9示出將nb的比率y設為0.2的固定值、改變al的比率x時的三點彎曲強度、相對密度、鋰離子電導率的變化。了解到al的比率x為0.5≤x≤0.6的范圍,保持相對密度一定,并且三點彎曲強度、鋰離子電導率良好。產業上的可利用性本發明的第1固體電解質的相對密度高,水穿過的可能性減少,可適合用于與水接觸的場所。另外,也可以減少所填充的環氧樹脂的量,能夠得到高的鋰離子電導率。因此,可以適合用作鋰空氣電池用固體電解質。本發明的第2固體電解質可以含有超過0.4的組合物中的al原子比,能夠提高固體電解質自身的強度,并且能夠提高鋰離子電導率,具有良好的相對密度,可以適合用于鋰空氣電池等。當前第1頁12當前第1頁12